撿漏宋代“新華字典”,賣了2600萬,專家卻說國家文物,建議上交

2009年的一天,一位王姓先生在南昌街頭的古玩市場閒逛,其實他自己就是做古玩生意的,手下經營著兩家古玩店,但王先生平時沒事還是喜歡在古玩市場逛一逛,說不定能淘到一些寶貝。就在他路過一個古籍攤的時候,一本書讓他停下了腳步。故事由此開始,這本書後來在拍賣會上拍出了2600萬的天價。


這故事乍一聽有些離奇,想必很多人也都接觸過所謂的古玩市場,說實話這種地方魚龍混雜,真的假的都有,不過一般贗品要更多一些,想買古董的都得擦亮眼睛,稍不留神就會陰溝翻船。

言歸正傳,王先生髮現的這本古籍據說是宋代的刻本,按照攤主的意思,它是古墓裡挖出來的正兒八經的文物,只不過看起來破破爛爛的品相不好,似乎還被水泡過,所以如果王先生有意收藏的話可以壓點價格。
文物界有句老話叫“紙千年絹八百”,說明紙張比較脆弱、很難被保存下來,但凡能保存下來的古籍都比較珍貴。但這種珍貴其實是相對而言的,對於研究歷史的專家來說,文物上的字當然越多越好,這可是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不過對於盜墓賊來說,真金白銀才是硬道理,所以這種古籍反倒不值錢。最後在王先生的軟磨硬泡下,攤主答應以1萬元的價格出售。
這本古籍到手之後,王先生馬上託朋友聯繫了專業的鑑寶專家李致忠進行鑑定。李致忠剛拿到這東西的時候也沒當回事,因為市面上的贗品可太多了,不過這本書從印紙墨色、字體刀法、老化汙損等諸方面看確實是宋朝的東西。這讓李致忠來了興致,於是便提出要將其帶回工作室仔細研究。而後兩天,李致忠興奮地告訴王先生,他這次撿到大寶貝了,這本書名叫《禮部韻略》,相當於宋朝的“新華字典”,是國寶級文物。

一開始王先生以為專家在跟他開玩笑,直到後來他聽了這本書的詳細故事。原來,這本《禮部韻略》是宋仁宗命人編寫的官方韻書,當時的科舉考試中考生們唯一的參考書就是它。在此之前曾發現過一本跟它一模一樣的書,不過被日本人收藏起來了,而今這本書可以說是國內的“孤本”,按照李致忠的說法,這是古籍界二百年來最重大的發現。

王先生聽到專家這麼解釋,自己也有些不知所措,而後他聽從建議,先找專業人士將這本書好好修復一下便於保存。經歷了長達四個月的修復後,這本書終於再次回到了王先生手裡,這時候很多收藏家和圖書館都表示願意高價購買。不過王先生一開始並沒有答應,而是將其放在了一家拍賣行進行競拍,八百萬起拍,沒成想最後以2600萬的高價收購。

有了這些錢王先生也不繼續經營古董店,至於後來去了哪就沒人知道了。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專家們曾建議王先生將這本古籍上交給博物館,因為這東西畢竟是古墓出土的重要文物,不過律師稱這本書的來歷並不明確,而王先生作為古籍的擁有者有權利自行處置,是賣是捐應該尊重他自己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