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和學習這兩種關係怎處理

長久以來,中國家長一直視遊戲為洪水猛獸,網癮幾乎已經成了青少年必犯的病,孩子玩遊戲就會叛逆、學習下降、身體素質變差,甚至誘發犯罪。中國青少年有多迷戀遊戲,中國的家長就有多痛恨它。

然而,遊戲必須站在學習的對立面嗎?研究表明,遊戲的動力機制、學生驅動、交互性、項目式等特性對未來教育發展有價值和實踐層面上的意義。在國外,遊戲思維 (Gamification)已被視為與批判性思維具有同等價值的高階能力。遊戲化學習的實質倡導迴歸教與學的本質:寓教於樂,讓孩子對學習有主人翁精神和責任感。

遊戲和學習這兩種關係怎處理

今天向大家介紹幾個遊戲和學習融合的教育創新案例,看看它們如何真正地做到“在玩中學”。

遊戲和學習這兩種關係怎處理

遊戲和學習這兩種關係怎處理

走向世界的“安吉遊戲”

15年前,浙江安吉悄悄發動了一場學前遊戲教育革命,其以幼兒為本、快樂童年的理念和“把遊戲還給孩子”的實踐引起國內外學前教育界的轟動。

安吉遊戲是紮根於中國農村的創造。材料使用因地制宜,堅持使用最簡單卻也是最複雜的遊戲材料,比如說竹子廠的邊角料、廢棄的輪胎和塑料桶、真沙、雨水、小丘陵等。安吉遊戲是幼兒的遊戲,幼兒可以自主選擇玩什麼、怎麼玩(自己玩,跟同伴玩,或者先自己玩,再尋求同伴合作)、玩出什麼花樣,過程中沒有任何提前設定的主題、遊戲方式以及難易水平。

遊戲和學習這兩種關係怎處理

其實,安吉遊戲做的事很簡單:老一輩的童年環境+21世紀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在融入環境的情境下進行自主探索學習,提升對事物的判斷,從而提高不同維度的認知和行為能力。

安吉遊戲創始人程雪琴指出,假遊戲是大人為孩子創造的遊戲。比如說,老師為幼兒們建造仿真的買賣區,讓孩子進行簡單的買包子和賣包子的角色扮演,就認為孩子們在玩。這擊中了目前國內外幼兒教育的痛點,人人都在提倡快樂教育,但是沒有哪一方是快樂的。遊戲變成了“需要額外花費力氣”的形式,授課才是最終目的。

安吉的真遊戲展示了“遊戲即學習 (而非遊戲化學習)”的具體實踐方法。

遊戲和學習這兩種關係怎處理

遊戲和學習這兩種關係怎處理

索尼KOOV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編程

隨著機器人、人工智能的發展,教育機器人在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索尼KOOV跟普通教育機器人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線上資源,讓機器人不是簡單停留在“組裝”“控制”這兩個環節,而是把編程和玩法真正融入到學生的學習體系中。索尼KOOV的受眾較廣,小到5、6歲的幼兒園孩子進行簡單的模塊拼裝,大到中小學生進行深入的編程學習,作為一款可編程教育機器人,能起到陪伴孩子成長、學習並獲得樂趣的作用。

遊戲和學習這兩種關係怎處理

遊戲和學習這兩種關係怎處理

遊戲+網絡+VR/AR:混合式學習模式

隨著樂高、MINECRAFT、魔獸世界等傳統遊戲進入課堂,越來越多的人思考如何將VR/AR與教育結合。

VR/AR讓遊戲化學習更加地真實,這種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模式(Blended Learning)已在多種環境下成熟使用。例如,臺大葉丙成教授的PaGamO是第一個把多人電競遊戲與慕課結合的平臺,該項目還獲得了全球首個創新大獎。加州一家創業公司對憤怒的小鳥遊戲進行簡單的改造 (拉彈弓的時候,孩子可以看到拉的角度,從而學習判斷射程的準確),讓孩子學習簡單的數學知識。由嚴肅遊戲學院和美國Udacity研發的一款結合3D的羅馬新星遊戲,旨在讓學生在遊戲模擬體驗中學習歷史和數學知識。

遊戲化學習結合科技, 已成為未來教育發展的大方向。考文垂大學嚴肅遊戲學院研究院長,薩拉·德弗雷塔斯表示:未來學習不是對傳統學習的摒棄,而是把傳統學習方式嵌入遊戲環境中,結合3D (AR/VR), 允許多模式接口整合的一個沉浸式學習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