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需要學什麼?

每添一點


主要是財務和法律兩個方面 看自己是學哪個專業出身吧 對看些相對不熟悉的 財務方面 注會的教材可以看一下 主要是會計學和財務管理 幾個報表和重要科目要能看懂 基本勾稽關係要掌握 法律主要是公司法、首發管理辦法、創業板首發管理辦法、證券法、上市公司公開發行證券管理辦法、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等等 別的具體的法律在業務中接觸到的也很多 比如涉及國有或集體企業改制、環保、土地方面的法律 當然 這就比較細了 把之前說的主要的東西研究一下就可以了 投行新人在團隊裡開始一般都是做行業研究部分 所以把查資料的能力要準備好 比如wind數據庫的用法 怎麼查行業研究報告 怎麼查上市公司公告 怎麼查宏觀經濟數據啊等等


貓神吃肉


2019年高考成績出爐,各位家長和莘莘學子們又要開始為志願填報發愁了。

“金融少俠”以投行從業者的身份,給以後想從事投行工作的同學們一些專業選擇的建議!投行就業,最有優勢的未必是“金融專業”的畢業生,可能會計專業、法律專業或者重要科技、工業前沿領域專業的畢業生會更有優勢。

“金融專業”更像是一門“萬金油”專業,數學懂一點、市場營銷學懂一點、會計懂一點、商法懂一點、投資懂一點,但是都沒有特別專業。針對目前中國投行的工作,主要是要對企業進行盡職調查,主要涉及的問題就是會計問題和法律問題,目前各大證券公司投行部招人也主要是需要這兩個專業的人才。然後,隨著科創板、註冊制的推出,承銷制度的改革,對於行業分析能力以及行業研究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那麼諸多科技前沿領域、重要製造業專業的畢業生也是搶手資源。

總而言之,以後想從事投行工作的同學,不一定要選擇“金融專業”,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會計、法律或者其他重要、前沿領域的理工科專業,並且這些專業在今後投行就業及工作中還更具備競爭優勢。


金融少俠LoveLife


你好,在投行,不同於行研,工作三年後可能還沒走出新人期。大部分的三年工作經歷的投行員工還在適應不同的業務角色,以最大的工作負荷在迎接下一個項目。本質工作強度高,所以要堅持努力提升自我,是不容易的。

1、業務要不斷磨練精進

新人除了項目承做外,項目前期的研究包括項目建議書的撰寫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所以加班確實是常態。例如IPO、併購、再融資等業務相關的,工作以外,可以系統性的閱讀招股說明書、重組交易報告書等材料,瞭解全市場的案例和創新方案。選擇這個行業,註定自我學習方面是要時刻保證的。

2、文憑、證書可以補足短板

具體你缺哪樣就努力去補哪樣。學歷如果社招和跳槽,終歸還是有人會看的。當然大部分幹投行的都已經是碩士,如果學歷不夠硬,那進修個財務法律的在職碩士(MBA),順帶也是自己學點東西,綜合考慮自己的項目情況。保薦代表人考試可以保證你最專業有效的學習投行項目中核心要點,注會考試的學習可以讓你擁有在項目中處理財務問題的能力。至於司考倒是沒必要考,除非你真的是攢證大神。

3、朋友或者圈子很重要

投行很容易忙到少跟人溝通。但實終有一日你也會走上承攬的道路,那麼要注意資源的積累。朋友圈拓展基本沿同學、校友、同事和其他中介機構。所以平常參加活動所認識的人,究竟以後是路人還是老師甚至是貴人,全靠自己去管理。時刻習慣於拓展資源,提升表達能力。是靠長期累積甚至已經成為了習慣,很難突然成為社交高手這麼一說,下的都是笨功夫。無論在找工作、升職還是面對客戶,每次都要去說服別人。

下面這個是我一個朋友在做法律轉金融的講座的時候自己的故事分享,他之前做了挺多年的律師,後來轉行到了投行:

投行整體的工作壓力和狀態比較苦,出差和加班是常態。

第一年和第二年,寫各種材料和出差。

學習、學習和再學習。向同事學習、向領導學習、向其他部門學習、向其他中介機構學習。學習一直是反人性的,但對於絕大部分沒有背景和資源的人而言,學習能力是超級重要的。

分享一個朋友承攬的故事吧,那年他接觸了一個項目,研究了一下符合公司立項標準,就馬上寫項目建議書,拉了幾位同事和領導站臺,在經過幾次會議後,PK掉其他券商拿下了項目。故事聽起來很短,是不是覺得很簡單,其中的門道是。

首先券商是有立項標準的,你不瞭解標準,最後攬了也白攬,還會顯得自己不專業給別人添麻煩,以後別人就不和你玩了。

第二,客戶和其他競爭對手券商的情況,我都做了分析,客戶看重什麼和對什麼敏感,自己券商的優勢是什麼,雖然不是競標,但一樣需要去猜別人的心理。

第三,該自己上的自己上,不要害羞,不要指進別人。關鍵時侯請領導,也就是借力,方案都是我自己的,其實我最清楚,但由領導說出來,既顯專業又顯重視,比我說一百句管用。

從第三年開始,行情直轉而下,開始花時間在承攬和推進項目,作為項目負責人給客戶出方案,到處講課,認識更多的企業客戶老闆。

如今他又跳槽另外一家中小型券商,開始帶團隊了,雖然揹著壓力很大,但是每天都鬥志滿滿。

最後祝工作順利!


白日夢想家ss


投行簡稱為投資銀行 ,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一類金融機構,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併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從投行的定義中,我們很清晰投行核心業務是什麼,從業者應當學習什麼內容。很多人關注是如何發行證券,如何承銷、交易,如何企業重組、如何兼併與收購,這些是投行日常具體的工作事項、業務程序和注意事項,更多是運營和運作層面具體的事。能完成這些事,這時您可以成為技術型的專家和高管。

投行更為有價值的是投資標的選擇、合作達成、資管產品方案設計、運營團隊管理、資管產品募投管退,利用所擁有專業團隊和行業資源,針對不同的企業項目、不同的運營階段進行科學系統的運維,協助完成項目資本運營的管理目標,並且達成各資管產品的運營目標。能完成這些事,這時您是投行領域管理者、領導者、領軍人物。

遇見是緣,喜歡我的回答,請點贊和轉發分享,謝謝您的支持!

穩錮投資


對於大的投行來說,應聘者首先可能需要有 CFA ,不過 CFA 只不過是門檻而已,實際上,進了投行以後,會發現花了很多時間辛苦考過的 CFA,在行業裡面不過是皮毛。那麼在投行裡面,究竟要有什麼樣的技能?

簡單來說,投行要找的人首先具備很好的數學基礎,非常注重細節,畢竟小數點的差異可能就是千差萬別了,個性也要很強烈,意志力神經都要超強,聽起來簡直像是個超人。這也是因為初入投行的時候,大部分的工作就是做 research,做很多 PPT,以及很多數學計算。同時,你的性格最好也不要太死板,稍微要有點幽默感是最好的,畢竟團隊裡面的小夥伴每週要彼此相處 100 多個小時。而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如果擁有編程、建模等技能,自然也是加分項。如果你的簡歷裡面表示你的教育背景裡面有著金融、數學、心理學或者工程學位,那麼投行可能會把你劃分到有“強大分析能力”的申請人裡面,這一點對於投行來說至關重要,畢竟投行的業務就是和數字和計算有著巨大關係,能夠分析趨勢、懂得如何收集數據、分析數據,透過數據瞭解本質,比如對一家公司業績的影響之類的能力都是很重要的,你不需要說是一個數學天才,但是基礎一定要牢,通過 GMAT 和 CFA 是加分項,但是就如開頭所說,真的只是加分項和敲門磚而已,進入行業以後,會發現和考試非常不一樣。


硅發佈


國內投行必備的知識一定的法律基礎和財務基礎知識,看得懂報表,懂一些財務分析。

必須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短時間內會學懂行業知識,懂得企業價值鏈,懂企業的產銷體系等。

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溝通客戶,同事和監管機構。


彭奕洪


投行工作本來就壓力較大,先跟師傅多跑跑,多學習學習,熬個三五年,本來就是一個門檻較高的進入門檻。也好轉型研究院或者基金經理,前途是光明的。


投資方法論


在任何一個需要經驗的行業,都需要師承。也就是說,在金融行業跟對人很重要。


芝麻開門十年十倍


學習金融學,投資學,股票基礎知識,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財務管理,投資心理學。再模擬交易一段時間。


國金證券分析師無雲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fc58910182d4b0d9b958ca5cd6af57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