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栾川县有个“卢氏管”,这里边必有什么蹊跷之处

卢氏县和栾川县是临县,但栾川县属洛阳所辖,卢氏属三门峡所辖。虽然平辈,却不是一个房檐下的弟兄。


所以,听说栾川县有个地方“卢氏管”,本不以为然,一定一些人望文生义或者牵强附会出来的,不必当真。

后来,说的人多了,听得也多了,才知道在栾川有个地方“卢氏管”,千真万确。

旧时,兵荒马乱,往往到处置关设隘,会不会是一个小小的关隘,叫做卢氏关,被人叫走了音,改做了“卢氏管”?

眼见为实,决定去实地游玩一遭,一探究竟。

不可思议,栾川县有个“卢氏管”,这里边必有什么蹊跷之处

三岔路口处的“卢氏管桥”

“卢氏管”就是“卢氏管”,不是一个乡镇,也不是一个行政村,大家都知道的一个地名。

从栾川县城出发,手机导航搜索,有“卢氏管桥”和“卢氏管”两个地点,相距很近,应是一个地方。设置为目的地,距离不足20公里,驾车前往。

向东经过养子沟口,寨沟口,这都是栾川县知名的景区,行十多公里就是庙子乡。沿着通往平顶山、徐州、连云港的311国道,继续前行约七八公里,在一个岔路口的醒目位置,有一个醒目的指路牌,明白无误地标注“卢氏管桥”四个字。

不可思议,栾川县有个“卢氏管”,这里边必有什么蹊跷之处

“卢氏管桥”

停好车,右侧是个旅游公厕,紧挨着是个公交站牌,地名叫“卢氏管”,旁边有个交通地图。在“卢氏管”的地名处,大大地画了一个公交车。

公厕门口有一男在晒着冬日的阳光,攀谈中说,前边松树后边的大桥就是“卢氏管桥”,从桥上过去,是国道,通往平顶山、徐州等地,过桥拐个弯就是“卢氏管”。直接从桥下过去,是通往洛阳的大路,“卢氏管”就在大路上。

不可思议,栾川县有个“卢氏管”,这里边必有什么蹊跷之处

“卢氏管”公交站

““卢氏管”到底是什么?是一个行政村还是一个什么?”我也不知道该怎么问,就是想知道“卢氏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名。

“卢氏管”就是“卢氏管”,不是乡镇,也不是行政村,就是“卢氏管”,这里的人都知道。这答案和没有答案一个样,但确定不是一个行政村。

古代的卢氏县很牛叉,管得很宽,直接管到了这里。再差那么一点就到洛阳城了。

车过“卢氏管桥”,靠左一个角度很小的锐角折返,向下是一个豫西山区最为常见的小街。只要一条大路两边有两排房子,就可以大大方方为自称为“街”,想必“卢氏管”是一个大山深处不折不扣的“街道”了。

“街道”不大,看着沿街门店的名称,有点迷茫。

不大的街道上,没有几个店铺,却有多个名城,有叫“四道沟”的,有叫“龙潭”的,当然也有叫“卢氏管”的。

不可思议,栾川县有个“卢氏管”,这里边必有什么蹊跷之处

收拾渔网

在“街道”走上几步,前后左右都是小桥,桥下小溪流淌。中午的太阳照在桥的交叉口处,瞬间有一种不知东西南北的迷茫。

路边有三两个人在清理渔网,在一个城市早已消失的修鞋摊上,三个老汉晒着太阳。蹭过去,和他们聊天。

“这“卢氏管”到底属于哪里管啊?”

“属于栾川县庙子乡。”

“它到底是一个行政村还是一个街道?”

“啥也不是,属于庙子乡龙潭村管。这里有啥好转的,你看啥呢?”

“我闲转呢,来这里看看。有点转迷糊了!”

我老老实实地说了实话,也带着自嘲。

一个岁数大些的笑着说:看你就是转迷糊了才过来问呢,上次也有个男的,在街上不说话转了无数遍也没看个明白。最后还是问了问才弄明白。你也是专门来看“卢氏管”的吧?

然后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补充,向外来游客介绍“卢氏管”的有关情况。

不可思议,栾川县有个“卢氏管”,这里边必有什么蹊跷之处

“卢氏管”丁字形街道

卢氏管,是栾川前往洛阳的必经路口,上下河、老张沟、汉秋、龙潭四条山沟在这里交汇,然后直入洛阳汇入洛河,所以这里也叫四道沟。按行政区划隶属于栾川县庙子乡龙潭村。虽然自古就有街市,但却没有任何层级的行政机构或机关在这里设置,但商贸货栈却应有尽有,成为方圆左近的货物集散地。

一直到了清末,这里一直卢氏东南方向管辖的最边界,但地方政府又鞭长莫及,只留下一个地名。但当地人有叫四道沟的,有龙潭的,但大家都知道这里也叫“卢氏管”,管理的管。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卢氏县在西汉时面积最大,东边一直到洛宁、宜阳交界处,东南包括栾川全境一直到嵩县界。之后虽多有变动,但一直到了清末,栾川仍属卢氏县所辖。有个叫做“卢氏管”的地方也就平常了。

不可思议,栾川县有个“卢氏管”,这里边必有什么蹊跷之处

“卢氏管”街上的一个门店

一个命案和两个神秘的传说,“葫芦僧”指定执法管辖:“卢氏管”

人类和动物界一样,热衷于争夺地盘。一直以来,认为“卢氏管”这个地名应该是一种争夺地盘,行使管辖权的一种宣示,但在”卢氏管“这个地方流传这一个故事,颠覆了传统认知。

自古以来”卢氏管“所在的地方山高皇帝远,地方官员都不愿到这里行使管辖权。某一年,这里发生了一起命案,东、西两方官府互相推诿扯皮,都不想受理。死者家属闹到了上边州府。州府衙门也说不清到底由那个县来处理这个命案,便只能学着做一回”葫芦僧“,让当差的去看看死者的头部朝向哪边,便由哪边的县府受理。

当差的到现场一看,死者头朝西。西边属于卢氏县,“葫芦僧”当即制定管辖:”卢氏管“。至于后来命案破了没有,没有人知道,但这里的人终于知道自己属于“卢氏管”,再也不是没人管的地方了。

传说当不得真,至少说明这里在旧时是十分偏僻的,约定俗成形成小小的集市,也确实需要一个地名来显示自己的存在。

不可思议,栾川县有个“卢氏管”,这里边必有什么蹊跷之处

传说中摘龙心肝的石洞

一个地方的环境好坏,不但名字要叫得好听,中国人也讲究风水,所以这里据说也是风水宝地。

“卢氏管”是四条山沟的交汇地,必然要有四道山梁。西侧的山梁向东有个小拐弯,然后下行入水,风水上便称之为龙吸水,龙头、龙脖往往就反映出一个地方风水的好坏。

从“卢氏管”向西修路的时候,需要穿过龙脖。当地人指着半崖上的一个石洞告诉游客,那里是龙的心肝位置,不知啥时候被人摘了心,龙失去了心肝,龙脖才被斩断,修成了公路。

如果从地图上看会更加明显,除了后来修建的311国道绕过“卢氏管”从南边绕过,“卢氏管”正处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十字路口处,即使是一个谁也不愿管,谁也管不了的地方,天然地形成一个小小的集市。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哪怕是村一级的机构驻扎到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