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視點|解中小微外貿企業“三難”於震給出8條“錦囊妙計”


智庫視點|解中小微外貿企業“三難”於震給出8條“錦囊妙計”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各國蔓延,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很大影響。江蘇作為外貿大省,對外貿易受到了怎樣的影響?作為進出口貿易主力軍的中小微企業又面臨著哪些困難?有何對策?對此,江蘇經濟報記者專訪了江蘇省國際經濟貿易學會會長於震。

長期影響將更加深刻

“短期影響正在逐步消弭,中期影響基本可控,長期影響更加深刻,但依然可以化解。我國以及江蘇省對外經濟貿易總體向好的態勢有望保持。”於震說,然而,對於面廣量大且原本就“身體單薄”的中小微外貿企業來說,疫情無疑是雪上加霜。2019年,江蘇省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7.3萬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中小微企業。這部分企業亟待關注與幫扶。

另外,新冠肺炎在世界範圍內蔓延,對我國外貿的長遠發展也具有很大的影響。從目前世界主要發病國家看,暴發疫情的主要是經濟發達國家,也是我國外貿的傳統對象國或主要對象國。受到影響的國家相繼採取的防疫措施必然會影響到國內需求,進而影響對我國產品的需求或轉而向其他地區訂貨,這對我國外貿企業尤其是中小外貿企業不啻是一個長期和重大的打擊,需要認真應對。

中小微外貿企業面臨“三難”

於震認為,疫情之下的中小微外貿企業主要面臨三“難”:

一是復工難。按照往年慣例,大多數外貿企業一般會安排在正月初七最遲正月十六全面復工復產。今年受疫情影響,政府明確一般企業復工不得早於2月9日(正月十六)24時。在各級政府的努力下,截至2月底,江蘇重點外貿企業和規上工業企業已經基本實現復工復產。然而,還有數量眾多的中小微外貿企業,因為復工復產審批手續繁瑣、防疫物資採購困難、人員無法到崗、供應鏈受阻等,至今尚未復工復產。

二是接單難。一般每年的2月和3月都是國際展會的旺季,也是歐美和日韓企業集中下單的季節。受疫情影響,今年有100多個重要的國際展會延期或取消,企業無法如期參展接單。同時,多個國家在2月份密集出臺各種限制入境的措施,不發甚至取消簽證、班機停飛、抵達人員需先隔離14天等,造成中國企業無法如期去境外參展。根據吾愛全球簽證中心的統計,截至2月22日,全球已有134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大陸入境人員實施不同程度的管控,企業相關人員出境困難重重。一些外貿企業原先預約到訪的客戶也不能如期到中國見面,嚴重影響了簽署訂單和延攬客戶。訂單是企業的生命,如果沒有新的訂單,不少中小微外貿企業將面臨剛剛復產又要“難產”的困境。

三是盈利難。這是個長期問題,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問題顯得尤為突出。中小微企業原本就是本小利微,疫情之下就更加艱難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朱武祥等人對全國31個省市(包括港臺)1506家中小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從賬目資金餘額能夠維持企業生存的時間來看,37.05%的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31.61%的企業只能維持2個月,17.20%的企業只能維持3個月,只有8.96%的企業能夠維持6個月及以上。

而中小微外貿企業除了疫情下停工停產、復產面臨增加防疫額外成本等共性問題外,還存在一些個性化問題,例如不能按期履約承擔的經濟損失,一般為合同額的20%左右,還會造成重大的商譽損失,甚至因此失去傳統的客戶群。還有不能如期參展帶來的展位費、交通費、住宿費損失。根據《借展出海》雜誌2月中旬的調查顯示,162家參與調查的企業都沒有如期參展,這次損失的費用相當於去年全年盈餘的30%-50%的企業比例為35.2%,損失達50%-100%的企業為33.4%。這說明此次疫情給出展企業造成了嚴重影響,經濟損失較大,出展企業持續經營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八條對策助企渡難關

面對企業這“三難”,於震分別從企業層面和政府層面給出了八條對策建議。

從企業層面來說,一是要堅定信心,千方百計渡過難關。“這個時候,信心比黃金還要寶貴。”於震說,廣大中小微外貿企業要增強必勝信心,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上下同心,同舟共濟。

二是克服困難,千方百計抓復工復產。外貿生產企業積極主動按照規範要求儘快做好復工準備,爭取早日復工履約。外貿代理企業則可以通過在線辦公等方式,儘可能保持正常運轉,同時爭取儘早復產。

三是群策群力,千方百計搶抓訂單。首先可以考慮線下損失線上補。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取消以後,華為等眾多中國智能移動通訊廠家陸續開展“線上巴展”。原計劃2月11日至12日在深圳召開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也將延期至3月27日以線上直播的方式呈現。中小微外貿企業也可以藉助網絡,通過語音、視頻與客戶開展交流溝通,即使不能網上籤單,至少也可以把“灶臺”燒熱,為下一步簽單做好前期工作。

四是積極主動,千方百計爭取支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出臺了不少扶持政策,中小微外貿企業要注意瞭解文件精神,儘可能爭取政策扶持。比如2月5日商務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幫助外貿企業應對疫情克服困難減少損失的通知》,提出“各商會將協助有需求的企業,無償出具因疫情導致未能按時履約交貨的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截至2月25日,江蘇省貿促系統15家商事認證中心簽證機構共為276家企業出具新冠肺炎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619份,涉及機電設備、光伏材料、汽車零部件等產品和海外工程項目,合同金額28.96億美元;2月22日,江蘇省商務廳和中國信用保險公司江蘇分公司聯合印發《關於加大對防控疫情和穩定發展相關領域信保支持力度的通知》;3月1日,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凡此種種,中小微外貿企業要主動了解,內部千方百計挖掘潛力、外部千方百計爭取政策扶持。

從政府層面來說,一是要更加關心中小微外貿企業。“中小微外貿企業對外貿的總量和結構影響可能比較有限,但它們承載著大量的就業創業人員,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於震說,在全力幫助重點企業的同時,也要騰出一些精力來關注中小微外貿企業的發展。非常時期,非常之策,幫助中小微外貿企業渡過難關。

二是要統籌考慮疫情防控和社會發展,當好“店小二”,儘快助力中小微外貿企業復工復產。一方面,加強省際溝通協調,打通復工復產、人流物流瓶頸,全力保障企業滿血復活;另一方面幫助中小微外貿企業採購防疫用品,做到復工防疫兩不誤。同時,爭取實施異地健康證明互認,避免重複隔離,勞民傷財。

三是全力助推中小微外貿企業發展。適時調整貿易促進計劃,將一些已經安排進貿易促進計劃但由於疫情影響無法正常參展的展會調整出去,把企業確有需求的展會調整進來,使貿易促進計劃更好地服務於廣大外貿企業;對企業已報名並實際發生費用,最終因疫情影響無法成行的,按照實際直接損失,給予相應的補償;加大對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扶持力度,全力幫助企業搶訂單、保份額;為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信用保險減免費用;加強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政策宣講,幫助它們更多更好地利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各項扶持政策;主動為中小微外貿企業提供經貿信息,幫助它們順應市場變化,適時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爭取主動權。

四是對於江蘇省傳統的貿易對象國,要調動駐外商務人員的積極性,積極進行宣傳攻關,輔之以一些優惠措施,維持貿易額儘量不下降,保證江蘇外貿出口不下滑。

江蘇經濟報記者 陳春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