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罐 那么疼还那么舒服 治病效果好

什么是走罐疗法

走罐疗法是以杯罐作工具,在杯罐口及病变部位涂以适量润滑剂,借热力排去其中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然后,用手推动杯罐在病变部位来回滑动,从而使皮肤产生潮红或郁血现象,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走罐   那么疼还那么舒服 治病效果好

走罐疗法有哪些好处

根据《伤寒》“太阳主表”、及“五脏之腧出于背者”的理论和民间用拍背法治疗外感疾病的启示,采用背部走罐疗法治疗急性风湿痹症及痢疾、腹泻、感冒等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走罐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解除疲劳、增强体质。同时,走罐可以改善皮肤,增强肌肉耐力和胃肠蠕动,缓解便秘。

走罐   那么疼还那么舒服 治病效果好

对于体质弱、免疫力低下、消化功能不好的人来说,不妨用走罐在家做保健。

走罐疗法操作手法

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润滑油,再将罐拔住。

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在罐口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循着上、下、左、右方向推移,或以顺、逆时针走向推动,至走罐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或出现瘀血斑时,才将罐起下。

走罐   那么疼还那么舒服 治病效果好

走罐方式

走罐疗法一般分为局部走罐和循经络走罐两种

局部走罐:以病变部位为中心,进行较小范围的上、下、左、右旋转推行。如肩周炎,可以在肩部作顺逆时针走向的缓慢旋转。

循经走罐:以与病变相关连的经脉为主,进行较大范围的循经走罐治疗。如腰肌劳损,即循经过腰部的督脉经和膀胱经作上下往返移动的走罐治疗。

如何走罐

走罐   那么疼还那么舒服 治病效果好

1.走罐的时候,大体按照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先走阳经后走阴经的顺序来做;

2.走罐时先不要吸的太紧,尽量松一些,让受术者感觉到有刺激量,又正好能承受的力度为宜,然后随着皮肤的潮红程度而逐渐的加大压力;

3.在用手推罐与拉罐的过程当中,手上是要用劲的,是用劲把真空罐压紧了再走动的,这样走起来就不会那么痛的了;

4.走完罐后,用纸巾处理皮肤上的药液,注意是用手把纸巾压在皮肤上吸的,不是用纸巾擦的;

5.把药液吸完后,赶快的穿好衣裤保护温度,这也是很重要的。

6.进行元气归位,这个很重要,不可忽视。

走罐后的罐斑特征表现

走罐   那么疼还那么舒服 治病效果好

肺区罐斑:

1、起罐时两侧出现紫红色斑点是支气管炎。

2、起罐时出现潮红色斑片是肺热,有口渴、胸痛、等症状。

3、起罐时出现小片疹子时,是呼吸道有炎症,如咽炎、鼻炎等。

4、出现淡紫色或红色为扁条腺炎。

5、出现淡紫色或红色为淋巴肿胀。

6、出现白色为肺虚。

7、出现毛孔粗大为风犯,受风寒。脖颈僵硬、肩胛痛或伴有肩周炎等。

心区罐斑:

走罐   那么疼还那么舒服 治病效果好

1、起罐时出现有上下相连的紫红色是心经不通,可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2、起罐时出现有小面积斑片,表示相交头部有脑供血不足现象,如头晕、头有麻胀感。

3、起罐时出现紫红色斑条表示患者是颈椎疾病

4、起罐时出现白色,是属心肌缺血。

5、起罐时如出现毛孔张开很大,并伴有雾气,为风湿性心脏病。

6、出现白色为气血亏损,

7、出现凹陷状为心血不足,脉弱,气短。

8、出现红色为心火大

胆区罐斑:

走罐   那么疼还那么舒服 治病效果好

1、起罐时出现有凹进去的小坑是胆结石。

2、起罐时周围出现紫红色斑点表明胆的排泄功能失调,可出现口苦、两肋胀痛、黄疸等疾病。

3、出现白色,胆功能低下。

4、出现淡紫色圈圈,受过惊吓,胆小。

5、出现片状红疹为胆囊炎。

胃区罐斑:

1、起罐时出现潮红色斑片,有胃病。

2、起罐时中央为白色,属胃寒病,表现为胃痛,遇寒疼痛加剧。

3、起罐时如出现有红色,表明上火、食欲不振、积食等。

4、起罐时如出现淡紫色圈圈,代表生气状。

5、周围出现淡紫色圈圈,为浅表性胃炎。

6、周围出现深色紫圈圈,为慢性胃炎。

7、有凹陷状并伴有淡紫色,为萎缩性胃炎。

8、呈凹陷状,并伴有灰白色,表明胃功能低下,蠕动慢。食少,大便不正常。

大肠区罐斑:

走罐   那么疼还那么舒服 治病效果好

1、起罐时出现紫红色罐斑,表示大肠有热,可出现大便干燥或出现口臭、头晕等现象。

2、起罐时如出现淡紫色圈圈表明大肠有宿便,干燥等。

3、起罐时如出现白色表示为风寒侵体,主要在腹部。

4、出现潮红色,并伴有毛孔粗大,为大肠湿热,消化差,大便勤,或有餐后迅速排便现象。

5、出现灰白色,并伴有凹陷状,大肠蠕动慢,或伴有三、五天才能大便,并伴有大便干结。

6、出现红色斑点,为肠炎,如有紫色斑点为慢性肠炎。如为淡紫色斑点为过去得过肠炎。

肾区罐斑:

走罐   那么疼还那么舒服 治病效果好

1、起罐时出现紫红色斑点,属肾气不固,如慢性肾炎,小便频数而清。夜尿多,尿后余沥不尽,腰腿酸痛。

2、起罐时出现白色时,属肾虚水泛,全身浮肿,腰以下更严重,尿量减少,重者腹胀满,阴囊肿。

3、起罐时出现有凹进去的小坑,属颗粒状肾结石,如有凹进去的白沙粒状,属沙砾状肾结石。

4、起罐时出现毛孔扩张,长时间不消退,左肾表明腰部有风寒,右肾表明在相交两腿关节有风湿。

5、出现紫斑片为腰部受过损伤,如扭伤,挫伤或撞伤等多种外伤所引起。

6、如发现内部出现紫圈或淡紫圈,表明肾部内有积水现象。

7、如双肾颜色反差很大,如左肾紫红,右肾灰白,表明双肾工作不协调,阳胜,阴衰,反之阴胜,阳衰。

8、如出现双肾整个紫红色,并伴有凸硬状,表明有机能亢进现象。

膀胱区罐斑:

走罐   那么疼还那么舒服 治病效果好

1、起罐时出现有紫红色淤斑时,男性为前列腺炎、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困难,尿色浑浊;女性为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2、如出现紫红色斑片,斑内呈暗淡色,男性为前列腺肥大,女性为子宫糜烂等证。

3、起罐时下部位出现有紫红色斑点时属患者有痔疮。

4、起罐时最外圈如出现白色,内圈为淡紫色,表明有糖尿病征兆,如果罐内中间呈红色装,表明目前有加号。至少在两个以上。

5、起罐时如出现脱皮现象,表明慢性糖尿病症状。

6、整个罐体如出现灰白色,并有凹陷状,表明性功能减退。

7、如出现不规则淡紫色圈圈,为受过惊吓。肾功能失调。

8、女性出现暗紫色斑片,为妇科疾病。上部为子宫疾病,两侧斜上方为附件或卵巢疾病。

9、女性如出现青紫色斑点为子宫肌瘤。

注:留罐5至6分钟后起罐,依据起罐后的皮肤判断疾病。此法为临床经验,不作为理论依据.

罐印痕、印迹、形状、颜色的观察

走罐   那么疼还那么舒服 治病效果好

1、罐印紫黑而黯,表示有血瘀,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如患处受寒较重,或印迹数日不退,表示病程已久。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提示风寒所受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为主。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可提示有寒聚血瘀之症。

3、罐体呈散在紫点,深浅不一,气滞血瘀。

4、淡紫发青,伴有斑块,血症为主,伴有血瘀,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穴部位,则系气虚血瘀。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

6、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虽有,而起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病邪尚轻。7、起罐后,颜色为粉红色无斑点、立即恢复皮肤颜色,则表示身体无疾病。

走罐疗法注意事项

1.本疗法应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之部位,走罐前,在罐口或皮肤上涂上凡士林之类的润滑油,现时便于推动,减少疼痛;二则避免皮肤损伤。

2.推罐时,动作缓慢,用力均匀,要求罐口有一定的倾斜度。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这样上、下、前、后、左、右地移动,就有会产生较大的阻力。

3.走罐疗法宜选用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圆、厚、平滑,最好使用玻璃罐。

走罐很舒服 疼痛的很 舒服的很

我是刘阁大夫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