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中伏、末伏那个最热,为什么呢?

农夫也疯狂


初伏、中伏、末伏那个最热,为什么呢?

明天就要进入三伏天了,蒸煮模式已开启。农村有句老话,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意思就是说冬天三九这九天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的,夏天中伏这几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那么热在中伏,有什么科学依据么?


在进入伏天以后,太阳的照射,加上时不时的降雨,地表的湿度便会越来越大,在阳光强烈的照射下,地面吸收的热量便会越来越多,散发出的热量却很少,经过初伏的积累,进入中伏以后,地表的热度积累到最大值,天气便会越来越热,加上空气湿度大,给人一种浑身都很黏的感觉。在到末伏以后,空气温度会慢慢下降,早晚将不会那么炎热,人们也能感受到一丝凉气,所以说中伏最热。


明天就要入伏了,初伏从17号开始,到26号结束,一共是10天的时间。中伏在27号开始,到8月15号结束,这个时间段天气最炎热,时间也是最长的,要20天的时间。末伏在16号开始,到25号结束,这个时间已经立秋,早晚会稍微凉快一点,中午会热一点,但是也要主要防暑降温。

入伏以后,天气会越来越炎热,不管是在室内工作还是在室外工作都要注意防暑降温。天气炎热,人们出汗也多,要多注意补充水分,多喝白开水、绿茶、绿豆汤、淡盐水等这些清凉的饮品。体弱的老人和小孩外出时尽量避开中午最炎热的时间段,一旦出现中暑现象要及时转移到阴凉地方休息。


农人马小妞


2018年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2018年三伏天从2018年7月17日开始。

2018年三伏天时间:共计40天

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为末伏,10天

三伏天形成的原因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入伏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入伏后,空气湿度较大,雨水勤,天气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项

一、湿度大

一定要注意,一些容易吸潮,怕潮的物品,要做好防潮处理,注意定期巡视。避免产生霉变,或者变质结块等情况的产生。特别是一些粉状物品,或者化学产品化肥等等。

另外,湿度大,在使用叉车,托盘,或者梯子时,检查表面是否有水雾等,避免人员跟货物脱落情况产生。

二、温度高

入伏后,普遍温度较高,40度左右的温度常有,而仓库内的温度就会更高,所以很多物品也要定期巡视,尽量避免阳光直射的情况产生,要注意包装物品或者有效期,明确写明阴凉保存的物品,发现有胀袋,或者怕高温物品及时上报。

另外员工工人,在40度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作业。很容易中暑,所以要提前提醒工人,补充水分,保证好睡眠,有身体不适,切勿带病工作。

还有高温仓区用电量会增加,所以很容易产生线路老化或者线路过载等现象,容易造成短路火灾等问题,也一定需要注意,及时巡查。

三、雨水勤

入伏后,雨水增多,偶尔还会有强对流天气,所以容易对仓库物流仓房,交通等造成严重的影响,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水漏水检查,彩钢板加固等工作。做好防水工作,避免雨水倒灌殃及货物。造成不必要的自然灾害损失。

雨天及时安排值班人员,定时巡查,发现有漏水屋顶,及时将货物移开漏水区域。可以适当准备防水沙袋,填土等物品。


天环供应链管理集团


初伏、中伏、末伏哪个最热,为什么呢?

初伏、中伏、末伏,俗称三伏,按照我国的农历节气,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按照阳历则在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三伏天,呈现出气温高、湿度大、气压低、风速小等特点,高温高湿堪比“桑拿”,是我国中原地区一年的天气中闷热到异常难挨的一个连续时间段!

其中中伏为三伏天最热的时间阶段!



伏字的本意为潜伏的意思,也是阴气被阳气所迫藏伏于地下。三伏,这是与我国农历对应的时日,而且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三伏天天数也不尽相同,30天或者40天,以40天居多!

入伏的具体时间要由当年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来决定!也即:夏至三庚!

节气日期为夏至,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第十个,约在每年阳历的6月20、21、22三天中的其中一天!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所谓干支纪日,为我国古代流传的“干支纪日法”,即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用干支相配结合成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所含十天干“庚”字的为庚日,每十天有一庚日!

从夏至开始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这样三伏天为30天,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间出现第五个庚日,那么中伏多十天,三伏天共为40天!

2018年,在7月17日入伏,8月25日结束,共计40天!


副热带高压,这是天气预报中播报员播报频率最广的一个名字!同时又是盛夏三伏天高温高湿的罪魁祸首!

三伏天处于盛夏时节,太阳直射和副热带高压基本是风借火势,火助风威!

高压会随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而缓慢移动,同时周边气流形成的雨带,三者同在三伏天一同笼罩中原、华北、东北等地区,形成高温高湿的酷暑气象环境!人在其中,如不借助各种消暑手段,有种生不如死的体验!

所以,即便不被太阳暴晒,也难免出现中暑的时候!

更需注意的是,虽然酷热难耐,生冷瓜果或者冰镇饮料一定不要贪吃,同时更要注意从空调环境到外部环境的转化,可能会带给自己一些突如其来的病状,在家里或者办公地,以及随身的包包里最好准备一些藿香正气液以防中暑症状的发生!


老家老味儿


在农村,有句俗语“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每年到了夏天,尤其是进入三伏,闷热难忍,每天都想待在空调房里,拿着西瓜,连着WiFi,在手机上刷着头条,是最惬意的事了。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按照阳历计算,一般是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10天,这三四十天,是整个夏天最难熬的。

最热的还是中伏,高温,闷热,潮湿,让人分分钟钟像是在桑拿房,今年中伏是20天啊!想想都觉得可怕。

伏天这么热是有原因的,夏天太阳离(北半球)我们这边非常近,直射时间长,温度高。虽然夏至以后,白天变短,夜晚变长,但是入伏的时候,感觉白天还是很长,太阳出来的早,下去的晚,太阳照射时间长,温度就高。

其实大家觉着的热,主要还是地表散发的热量,夏天太阳照射时间长,地表吸收热量多,晚上热量散发慢,再加上湿度大,就会感觉很闷热,到了中伏,地表温度累积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尤其是天上云彩比较低,下雨前的时候,尤其是闷热难受。

夏天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大,这也是伏天感觉闷热的原因之一。

夏天,7-8月份,西太平洋上方的副热带高压,影响到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气压下沉,导致天空晴朗无云,阳光照射时间长,地面辐射增温,在地上就会感觉很热。

进入伏天以后,天气闷热潮湿,要注意防暑降温。


乡间一抹阳光


热与不热全是要看调控者对所调控地区的气候实施的方案不同决定了.由不得哪个吃瓜群众是否同意了.更不是由哪个气候专家说了算的事.

《全球气候状态与算法系统》

全地球各国各地区的气候冷暖或空气品质优劣等等气候状态全是来自十分专业又科技卓越的算法系统调控的必然现象.无一例外!

那么操控者就会十分科学又不带偏见地根据地球各个地区文明发展与综合大平衡的需要不断随时调控各地区使用的气候算法系统软件的级别,从而为被人类称为的"极端气候现象"制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气候现状了.

比如现在的印度空气恶劣又缺水严重的现象也是严格地被使用的宇宙第4级的C类算法系统所算计了的必然后果而已.别无他因了.

任何地区的严重雾霾或空气品质优秀也全是同理----由即时调整使用的气候算法系统决定!根本由不得什么人类的气候专家明不明白了,反正讲白了人类的气候专家也不可能会明白才是很合理耶,不然才叫太不科学了.

所以你居住的地区空气品质优秀吗?或是老是被雾霾围城了?或是突然又冰雹狂下了?或是很奇怪地被龙卷风了?还是被大暴雨给整成了海景城市了?等等"气候反常现象"全是由应用于你那个地区的气候算法系统说了算!别的说法全叫瞎扯忽悠无知者好使罢了.

反正在人间无知者忽悠更无知者的现象是当今人类文明尚处于宇宙智慧文明金字塔底层必定会经常发生的现象.否则才叫太没天理耶.

比如,地球上任何地区每次出现的"日晕"现象使用的算法是属于宇宙第91级的C类算法系统所制造的现象.

地球上任何地区每次出现的"双彩虹"现象使用的算法是属于宇宙第83级的C类算法系统所制造的现象.而"单彩虹"就是用宇宙第64级的C类算法系统玩出来的必然现象.

你若实在热衷于想知道此事真伪也可亲自去见上帝求证即可.


专灭土匪


这是一个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科普话题。

首先这种叫法有点问题,一般来说,“三伏天”,叫“头伏,二伏,三伏”,故称之为“三伏天”。

“三伏天”是以中原为地理标志,是中原地区一年一度最为“炎热”的季节和“极端天气”,故有:“冷不过三九,热不过三伏”之说,也是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代表作”。

“三伏天”,属于自然生态科学范畴。三伏天的“入伏”,即“头伏”,是在“小暑”节气之后的第十天前后计算,立秋之前有“两伏”,秋后有一伏,合称“三伏”。由此可见,最热的天气,自然是“二伏”了。

“三伏天”的炎热,是“积累起来的热”。这时的阳光已经南移,太阳的直射是“夏至”,夏至过后,太阳便开始了由北向南的缓慢移动。但这时太阳释放的热量已达到极致,地球的表面阴气已全部抵消,虽然阳光开始消退,但储热已达至高,炎热才刚刚拉开帷幕,夏至之后便是小暑,真正的炎热天气开始到来。

立秋之后,叫“秋老虎”,虽然依然炎热难耐,但到了夜里,已经有了秋风的凉意,交了“立秋节”,夜寒白天热。而我国南方的炎热可能在“秋后算账”,而且还会更长,而北方到了“立秋”,就“秋天”到了。

中原的天气,“二伏”,是最炎热的天气了。

“三伏天”来了,要避开炎热,少运动,静能生阴,着急上火,心静自然凉,希望大家静下心来,以平和平静的心态,对待自然界的变化,过一个平平安安的“三伏天”。

中国文化中华文明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展示,“三伏天”的炎热,加速了“秋季”作物的成熟,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以满足人们生活生存对粮食的需要。看是炎热,实为造福于民。






罗无声永不落幕名博汇


谢邀,初伏,中伏,末伏哪个最热,为什么?正所谓,最热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是秋季7月17到8月16之间最热三伏天,也就是从明天开始迎来酷热三伏天了。



7月17(农历六月初五)初伏10天。

7月23(农历六月十一)大暑。

7月27(农历六月十五)中伏20天。

8月16(农历七月十三)末伏。

末伏接着是处暑,处暑是8月23(农历七月十三)。跟着就到了七月十四,十五,十六这是宾阳人过的老传统节日。过了末伏天,慢慢进入秋季末,天气也开始转凉了。

暑热三伏天流汗多,可以说把体内寒毒排除,正是所说的“冬病夏治”之理。



酷热三伏天,暑热流汗多,秋上收割,下田播二春。现在正是农忙时候,农民三伏忙农作,还有高空农民工,在劳作中注意暑热高温,记得适当休息,避暑热,免中暑,适时补充淡盐水。三伏天可煮绿豆汤(粥)吃防中暑。



三伏天哪个最热?初伏是秋天的上旬一星期后是大暑,大暑四天后是中伏、末伏日期20天比初伏日期长10天,三伏天哪个最热?科学来讲不是很懂,按长期亲身体验,最热是中伏到末伏,然后接近处暑收尾天气转凉,正式迎来了凉爽的气候。


八色彩霞


一般来说,三伏天应该是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了!因为这时一般为10天或20天,而这时太阳也是最靠近北半球的时候!

一、我国地域广阔,三伏天只做参考值!

但因为我国地域广大,而且对于三伏也只是古人古时的推算方式,那时候的国土面积也没有这么大,可能当时就是依据某个地域的气候变化而制定推算的!

因此说,三伏天热不热只是个参考值!例如,我们这边最热的天气可能会出现在“初伏”,而另一个地方则有可能出现在“末伏”,如果赶上极端天气影响,也可能出现在“三伏”以外的时候!二、三伏天一般为期40天,很少年份为30天!

由于三伏天正好处于小暑和处暑之间,一般为期40天,也有为期30天的时候,主要看中伏时间的长短,一般时间为10天或20天。

这40天的时间,大概处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前后,这时也是阳历夏季(6月~8月)的时候,自然也就是最热的时间点了!

而又因为中伏时间最长,大多数年份为20天,也是最容易处于最热的时候了!以上仅供参考,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农村新鲜有趣的事儿!


龙百晓生


问题:初伏、中伏、末伏那个最热,为什么呢?

你好,我是卫龙,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我国历来就有“热不过三伏,冷不过三九”的说法,三伏天是我国最热的天气了。



三伏天一般是指农历的小暑到大暑之间,公历的7月中旬到8月的中旬之间,总共有30至40天时间,今年的中伏共是20天时间。由于这个时间太阳离我们最近,直射地面时间最长,地面吸收的热量最多,昼夜温差最小,温度高,压强大,风力小,所以让人感觉闷热难受。



在这三伏中最热的是中伏,中伏就是太阳离我们最近的时间,到了末伏就已经立秋了,虽然中午也很热,但是早晚就比较凉了,也就是温差大了,人们感觉不像中伏那么热了,当然如果因为长时间干旱,发生了“秋老虎”现象的话也是很热的。



说明:为了便于普通人理解,我没有使用那些让人难懂的气象名词和术语,只是用平白的话语,简单做了一下介绍而已。

以上是卫龙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卫农老头


初伏、中伏、末伏那个最热,为什么呢?

关于入伏民间有顺口溜:夏至三庚数头伏。而2018年7月17日就将迎来初伏,这也意味着三伏天的模式开启了。

所谓“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是十天,末伏是十天,中伏有的年份是十天,有的年份是二十天。而今年的中伏就是二十天,所以三伏加起来一共是四十天。那这三伏中,那一伏最热呢?

其实,最热的应该算是中伏了。因为在民间有着“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是在三九时,而最热的时候就是三伏中的“中伏”。这是为什么呢?

进入到三伏天以后,就有着“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和“风速小”的特点。这个期间的温度就真的像是在一个蒸笼里一样,会让人热得透不过起来。其中尤其是在中伏的时候最热。

这是因为进入到三伏天后,地表的湿度会越来越大,而且每天还会源源不断的吸收热量,由于地表湿度大,吸收的热量多,但是散发出来的却很少,这样每天地表都会储存很多的热量。同时在夏季的时候雨水也多了,这样空气中的湿度也就大了。这样就好比地球就是一个大蒸笼,而我们就是蒸笼里面的包子。有人在不断向里面添加柴火,这样的状况一直将持续到中伏以后,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三伏天里中伏是最热的了。

用现代科学的解释是,在三伏天的时候,副热带的高压会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所以天气就会更加的闷热。

马上就要入伏了,各位朋友们可要注意好防晒防暑工作哦,农夫的手机就多次受到高温预警的短信了,你们那里现在热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