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第一次被清華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每個中國人都應看看)

這個國家從來不缺磨難,這個國家從來不怕磨難。

這是一位久經磨難唯一不死,永遠也不會被打垮的偉大英雄!他的名字,叫做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惟一文明從未中斷過的民族。中國曾經被打敗,但中國文明從未被摧毀!

屹立東方5000年的中華文明史,為什麼綿延不斷?每一位國人都應好好讀讀這篇文章。

中華文明第一次被清華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每個中國人都應看看)

此刻,我枯坐在靜靜的清華園裡寫下此篇文章,就是擔心當今和未來的人們在歷史書上往往看不到一些很關鍵的東西。

我們有些歷史書總在講著哪個皇帝和他的弟弟搞什麼陰謀,和哪個妃子談戀愛,永遠講這些莫名其妙的東西。

重大的事情卻都沒有講。
文化成熟的標準是什麼?

第一,必須有文字。

第二,必須有城市式的居住方式。

第三,必須有青銅器。


炎、黃其實是對頭

4200年前,中國進行了700到800年的文明“熱身賽”。

有六位偉大的王者,引領我們完成了這700到800年的準備。

第一是炎帝,第二位是黃帝,第三位叫蚩尤,後面三位是堯、舜、禹。這六位偉大的王者,為我們4200年的文明跨越做了充分的準備。


1. 炎帝

炎帝是個農業科學家,神農氏。

首先他教會了我們中國人耕種,這很重要。

在炎帝之前,我們是採野果子吃、打野獸的,這完全是被動的。

第二,炎帝發現了火,使我們能夠吃熟食,我們能夠在夜間工作,而且我們可以用火來防止野獸。

第三,炎帝親嘗草藥,發明了中草藥,避免了中華民族最早就有可能完全滅亡的一個原因,就是防止了傳染病。

堯、舜、禹是黃帝的繼承人,一代代繼承下來,完成了這個準備,然後就進入了中華民族更加重要的4200年,到了我們跨入文明的門檻。

全人類最聰明的人一起誕生了

古代的歷史我們要跳躍性地來看,到公元前5世紀的時候,中國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一起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全人類最聰明的人一起誕生了。


1. 軸星時代

我們來列個時間表:

孔子比釋迦牟尼小14歲;

孔子死後10年,古希臘的蘇格拉底誕生;

古希臘最聰明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比孟子大12歲,比莊子大15歲;

阿基米德和韓非子只差了7歲。

在這個關鍵時刻,中華文明沒有缺席,古希臘雖然不是原創,但是它那個時候表現得特別優秀。


2. 使命分工

而且他們使命當中也有一個分工:希臘哲學家主要是考慮人和物的關係,印度哲學家主要是考慮人和神的關係,中國哲學家主要是考慮人和人的關係。

中華文明第一次被清華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每個中國人都應看看)

秦漢文明

中國秦漢文明也遇到了大麻煩,匈奴雖然打跑了,但是北方還有很多蠻族。

1. 鮮卑族的統治

當時的中國被一個少數民族佔領,這個民族叫鮮卑族。

2. 馮太后和孝文帝

值得炎黃子孫永遠萬幸的是,在鮮卑族裡面居然出現了兩個極其優秀的人物。

“我們在軍事上是勝利者,但是在文化上我們是漢文化的學生。”

廢除鮮卑語,所有的官員都學漢族;

不準再穿鮮卑服裝,必須穿漢服;

遷都,從他們原來的首都(現在山西大同)遷到河南洛陽,遷到農耕文明的中心地,實行《均田法》等農耕文明的法律;

鮮卑族的貴族努力和漢族通婚,造成血緣相通。


3. 孝文帝的偉大成果

首先,中華文明不但沒有被消滅(差一點被消滅,羅馬文明其實當時已經被消滅了),而且更強大了。

為什麼更強大了?

我們的諸子百家好是好,有一個毛病就是太斯文了。

光有他們能不能搞成一番偉大的文明事業?不可能。

因為他們缺少生命力,缺少強悍的力量。

這一點,鮮卑族給予了,他們可以丟掉自己的鮮卑語言,可以丟掉自己的鮮卑服裝,他們丟不掉的是馬背上的雄風,他們丟不掉的是天蒼蒼野茫茫的氣概。

第二,這個孝文帝覺得自己沒有文化,就拜漢族文化為老師,而且也拜其他文化為老師。

您如果不相信,可以到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去看一看,你進去就會奇怪,

怎麼感到是羅馬的廊柱呢?

那是希臘文明的餘留。

那些佛像是印度文明。

第一,中華文明突然走向了健全平衡,走向了雄氣勃勃的強大。

第二,中華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優秀因子融合了,這樣的話,諸子百家的兩個毛病克服了。

所以,一個偉大的朝代馬上就要來了,這個朝代就叫唐代。

中華文明第一次被清華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每個中國人都應看看)

一個偉大的朝代

中華由此就邁向大唐了,一個了不起的時代就開始了。

而且大家注意,大唐之前的隋煬帝和大唐的唐太宗,他們的血緣二分之一是鮮卑族血緣。

因為,他不但避免了中華民族的一次非常有可能的滅亡,而且還一次性補強了中華文化所有的重大缺陷。

當時,羅馬帝國滅亡以後羅馬城的人口不到五萬。

當時的歐洲,擁有一萬人口就已經是像模像樣的城市了。

而在當時大唐的首都長安城內,人口不算城外就是一百萬。

當然除了唐代的長安。

她必須講當然除了唐代的長安,不講就沒有常識了。

因為唐代太偉大了,太輝煌了。

有人說人類歷史上真正的文化中心有三個:公元7世紀的長安,19世紀的巴黎和今天的紐約。


什麼叫文化中心?

就是全世界的文化創造者都集中在那,而且把文化成果在那發佈,這叫文化中心。

但19世紀的巴黎、現在的紐約和公元7世紀的長安比還有一個缺點,就是缺少詩意。

長安那可是充滿了詩意,晚上是宵禁:宵禁不是為了戰爭而是為了管理秩序,108個坊的門關了,人只能在坊裡面活動。

這就是唐代,公元7世紀到8世紀的唐代,中華文明發揮得非常優秀非常精彩,而且由於絲綢之路、和日本的交往,所以

它已經成為世界文化的一個不可動搖的中心了,這一點全世界都公認。

中華文明第一次被清華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每個中國人都應看看)

宋代和元代是不是好朝代?

1. 宋代其實很不錯

宋代你看不好的理由很多,打仗老打不過人家,兩個皇帝都被人家搶走了,這個很丟人吧?

好不容易有個會打仗的人叫岳飛又被殺掉了,你看宋江活不下去了、武松活不下去了、林沖也活不下去了,都只能上梁山了。

好像沒人能夠打仗了,所以只能依靠一個家庭負責所謂的國防,而且男人不知道到哪去了,都是女將在守著國防。

那麼他們的司令員是誰呢?叫百歲掛帥的老太太佘老太君。一百歲掛帥,你想這個國家多麼的荒唐?

皇帝被搶走了、英雄上梁山了,國防由一個家庭的女士們管著,總指揮是個老太太。

這個好多都是小說和戲劇的產物,大家不要完全相信。

看看蠻好玩的,因為小說戲劇有的時候不完全講歷史,我們不能用歷史的真實來要求藝術。

這些年,人類的歷史觀已經從朝廷興旺式轉向全民生態式。

宋朝如果從朝廷興旺來講,不太好。但是按全民生態式來講就非常好,主要證據是一幅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汴梁的一個商業景象的展現。

按照我們現代經濟學家的概念,宋代的GDP是唐代的兩倍,它的各行各業都很發達,你看看清明上河圖就知道了,從全民生態式來說,宋代很不錯。

在冷兵器時代,農耕文明確實打不過遊牧文明。

幾十萬匹馬隊浩浩蕩蕩南下,你在農田裡面抓壯丁抓來的那些士兵是很難抵抗的,有再多的岳飛也很難抵抗。

那麼最後把宋朝滅了的是誰的部隊呢?是成吉思汗的部隊。
成吉思汗的部隊世界上誰抵得過他?沒有人抵得過!

他把半個亞洲佔領了,把半個歐洲佔領了,在要渡過地中海佔領非洲的時候,我們現在可以讀到非洲皇帝的日記,說成吉思汗要來了,我們趕快準備投降的儀式吧!

其實,那個時候已經不是成吉思汗本人而是他的後代了。


中華文明第一次被清華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每個中國人都應看看)

2. 元代其實很優秀

蒙古部隊來了,元代就不太好了吧?

有的漢族教科書裡面老是說元代不好,說元代漢人的地位很低,時間也很短,才90幾年。其實這是漢族歷史學家狹隘的思維。

今天我們用當代的世界思維來考慮,元代很優秀。我們舉幾個證據來證明:

那個讓整個歐洲激動萬分的《馬可波羅遊記》,它寫的是哪個朝代?當然是元代。

所以元代不是像我們現在有些歷史老師講得那麼糟糕,元代其實是非常精彩的。

你看看馬可波羅的描寫就知道了,非常精彩,這是第一。

第二,我們覺得元代不錯的地方是蒙古軍隊的強大,是它把中華帝國的版圖安定下來了。

不僅是新疆、西藏,廣西、貴州、雲南也是從元代開始實行有效統治的。

元代的第三個功勞,是藝術特別繁榮。

大家記住這只是一個不到百年的短暫的朝代,卻什麼都產生了。實際上,世界上三種文明形態,一種叫農耕文明,一種叫遊牧文明(成吉思汗他們叫遊牧文明),另一種叫海洋文明。

中國主要是農耕文明,遊牧文明我們和他們打交道,造長城、打仗都是遊牧文明,後來關係好了不怕了,到清朝就不需修長城了。

但是對海洋文明,我們一直都是井底之蛙。

明代的時候出過鄭和下西洋,但是回來都瘋了,我們連鄭和先生死在哪裡都不知道,他的墓在哪裡我們一無所知。
這就是海禁的封閉時代,這個教訓我們到今天還在承受。

海被武裝了,但是我們不知道;海被瓜分了,我們也不知道,我們現在東海南海有多少問題都和明代清代有關。

如今經過歷史研究我們發現,當時的倭寇,我們以為是日本人:當時以為個子矮的人都是日本人。

其實所有倭寇的最高領袖是中國的一個安徽人叫汪直,他死的時候留下了遺言,給朝廷講意思是開放海禁,鼓勵貿易。

“如果開放海禁的話,寇也成了商人;如果不開放的話,商人也成了寇。”這是汪直的遺言。

汪直還說“如果你們承認我的話,東海各島嶼都能歸入中華版圖,都是我管的。”

但是,我們還是把他殺了。

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歷史誤會。

就是我們的封閉、我們的保守、我們的失誤:我們的文化專制主義使明代清代兩個漫長的朝代跟原來完全沒法比了,和中國歷史上原來沒法比了。

現今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今天,我們可以給我們曾祖父輩的在天之靈講了:

我們沒有萬劫不復,我們的外匯儲備還是全球第一。


中華文明第一次被清華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每個中國人都應看看)

曾經的輝煌


想到這裡,我忍不住淚流滿面,咱中華民族實在是飽經風霜啊......畢竟中華文明走過來了。

為什麼突然這一百年又過來了呢?這是4200年前的一種雄渾支撐著!

在災難的時候,這個民族一定有一種臨危意識;在災難的時候,這個民族他有一種歷史的光榮被調動起來。

所以他又回過神來了,成為到現在為止還是生機勃勃的一種文明。

從4200年前,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5世紀我們進入了一個智能大爆發,孔子他們和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一起思考問題;

這是一位久經磨難唯一不死,永遠也不會被打垮的偉大英雄!


他的名字,叫做中華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