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阎崇年:北京满学会会长,称扬州十日为文化融合

清朝,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朝代。

既有康乾盛世的顶峰,又有丧权辱国的没落。

功过自有后人评。但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而阎崇年,一个专注于研究清史、满学,兼及北京史的历史学家,在《百家讲坛》上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了清史。

《百家讲坛》阎崇年:北京满学会会长,称扬州十日为文化融合

但是,却有人因不满阎崇年老师的讲解,当众对老师扇耳光。

曾经风靡一时的《百家讲坛》名师,如今褒贬不一,这又是为何?

担任新版《百家讲坛》主持人,成为“一炮而红”第一人

喜欢看《百家讲坛》的人都知道阎崇年,他出生于1934年,那个年代现代散文非常的盛行,被称为“杂志年”。

而阎崇年并没有学习现代散文,反而接触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时距离最近的清朝痴迷了起来,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了一些与大众不一样的视角。

在《百家讲坛》的“清十二帝疑案顺治篇”中,他将顺治统治的18年分为两个时期,并且又将其分为六大功绩和六大弊端,其中弊端就包括剃发、易服等。

他总结:孔子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身体的每一部分不得随意毁坏,这也确实是顺治时期的弊端。

这也说明,他的观点是基于历史事实给予的判断。

《百家讲坛》阎崇年:北京满学会会长,称扬州十日为文化融合

并且他在《百家讲坛》上的讲解通俗而又具有权威性,步步设疑,将清朝各个朝代皇帝的形象丰富而饱满的展现在观众面前,他也因此而出名。

在做《百家讲坛》主持人之前,阎崇年还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毕业后的他仍专注于研究满洲史和清代史,不仅如此,他还提议创办第一个专业研究满学的机构,就是如今的北京社会科学满学研究所、北京满学会。并在其中担任研究员和会长。

虽然有这些职位和称誉,但阎崇年不骄不躁,潜心研究满清历史,将研究几十年的成果出版成书籍和论文,供世人鉴赏。

他发表的《努尔哈赤传》获得“光明杯”优秀学术著作奖、全国满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发表的《正说清朝十二帝》获选国家图书馆首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百家讲坛》阎崇年:北京满学会会长,称扬州十日为文化融合

阎崇年作品

这些都是他努力专研的成果,也正因为努力专研造就他独特的魅力,在2004年被《百家讲坛》邀请做主持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他最开始主讲的是《清十二帝》系列,第一次录播是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多功能厅,由于讲解得太投入,原本45分钟的讲解,他足足讲了60分钟。

并且发生了“口吐白沫”的尴尬事。然而,当时的编导和在场的观众人员都对阎崇年讲解的十二帝王太过投入,没有发现,于是才出现了这样的尴尬事儿。

《百家讲坛》阎崇年:北京满学会会长,称扬州十日为文化融合

阎崇年讲解《清十二帝》

但这更从侧面突出了阎崇年关于历史人物研究的深入,讲解的幽默风趣。

因为功底的扎实,他讲述的清朝各代帝王十分受观众的追捧。

甚至让曾经位于末尾的《百家讲坛》收视率一路飙升,在十大央视栏目中成为了榜首,阎崇年“正说”历史也逐渐成为了一种现象。

因不满“美化清朝”,男子当众扇阎崇年耳光

担任《百家讲坛》主持人完全是一次偶然,但阎崇年说:

虽然是偶然,但每一次的录播我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完成,每次准备的稿子都有数页,编辑的错别字也会找出来。

然而,这个“战战兢兢”正说历史的学者却曾当场被人掌掴。

2008年,在无锡新华书店的新书签售会中,阎崇年正用心给粉丝签名。

《百家讲坛》阎崇年:北京满学会会长,称扬州十日为文化融合

新书签售会现场图片

突然,一男子闯入,直接对阎崇年扇耳光。

后来了解到,他对阎崇年“美化清朝”的讲解极为不满。具体分析,阎崇年的部分讲解确实有“美化清朝”的“嫌疑”。

如著名的“扬州十月”,本是满清入关,在扬州屠杀了整整十日,这一篇章在历史上是极为血腥的。

《百家讲坛》阎崇年:北京满学会会长,称扬州十日为文化融合

扬州十日屠城

阎崇年却在《康熙帝的志与学》中,将“扬州十日”说成文化融合,原话则是:

“文化融合发展,满洲是牧猎文化;蒙古族是草原文化;汉族中原是农耕文化。蒙古的草原文化和满洲的牧猎文化融合了,但是和汉族的农耕文化有冲突。‘扬州十日’就是这些文化中的表现。”

这样的讲解完全触犯了观众的怒火,但这些并不是全部。

再比如“大汉之风”说,阎崇年把反人类的暴行,把满清政权对汉族平民种族灭绝式的杀戮说成是文化从冲突到融合的必由之路……

这些讲解,引起了部分观众的不满,也难怪小年青会忍不住当众扇阎崇年老师的耳光。

《百家讲坛》阎崇年:北京满学会会长,称扬州十日为文化融合

大汉之风雕像图

只是,掌掴他人这种做法确实不可取,至于历史的对错,自有后人评说。

阎崇年老师是“后人”中的一员,我们也是。

对于阎崇年老师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