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閻崇年:北京滿學會會長,稱揚州十日為文化融合

清朝,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朝代。

既有康乾盛世的頂峰,又有喪權辱國的沒落。

功過自有後人評。但每個人的看法都不盡相同,而閻崇年,一個專注於研究清史、滿學,兼及北京史的歷史學家,在《百家講壇》上讓更多人瞭解並愛上了清史。

《百家講壇》閻崇年:北京滿學會會長,稱揚州十日為文化融合

但是,卻有人因不滿閻崇年老師的講解,當眾對老師扇耳光。

曾經風靡一時的《百家講壇》名師,如今褒貶不一,這又是為何?

擔任新版《百家講壇》主持人,成為“一炮而紅”第一人

喜歡看《百家講壇》的人都知道閻崇年,他出生於1934年,那個年代現代散文非常的盛行,被稱為“雜誌年”。

而閻崇年並沒有學習現代散文,反而接觸了中國傳統文化,對當時距離最近的清朝痴迷了起來,並且隨著研究的深入,他發現了一些與大眾不一樣的視角。

在《百家講壇》的“清十二帝疑案順治篇”中,他將順治統治的18年分為兩個時期,並且又將其分為六大功績和六大弊端,其中弊端就包括剃髮、易服等。

他總結:孔子說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身體的每一部分不得隨意毀壞,這也確實是順治時期的弊端。

這也說明,他的觀點是基於歷史事實給予的判斷。

《百家講壇》閻崇年:北京滿學會會長,稱揚州十日為文化融合

並且他在《百家講壇》上的講解通俗而又具有權威性,步步設疑,將清朝各個朝代皇帝的形象豐富而飽滿的展現在觀眾面前,他也因此而出名。

在做《百家講壇》主持人之前,閻崇年還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學者,他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

畢業後的他仍專注於研究滿洲史和清代史,不僅如此,他還提議創辦第一個專業研究滿學的機構,就是如今的北京社會科學滿學研究所、北京滿學會。並在其中擔任研究員和會長。

雖然有這些職位和稱譽,但閻崇年不驕不躁,潛心研究滿清歷史,將研究幾十年的成果出版成書籍和論文,供世人鑑賞。

他發表的《努爾哈赤傳》獲得“光明杯”優秀學術著作獎、全國滿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發表的《正說清朝十二帝》獲選國家圖書館首屆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

《百家講壇》閻崇年:北京滿學會會長,稱揚州十日為文化融合

閻崇年作品

這些都是他努力專研的成果,也正因為努力專研造就他獨特的魅力,在2004年被《百家講壇》邀請做主持人,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他最開始主講的是《清十二帝》系列,第一次錄播是在中國人民大學的多功能廳,由於講解得太投入,原本45分鐘的講解,他足足講了60分鐘。

並且發生了“口吐白沫”的尷尬事。然而,當時的編導和在場的觀眾人員都對閻崇年講解的十二帝王太過投入,沒有發現,於是才出現了這樣的尷尬事兒。

《百家講壇》閻崇年:北京滿學會會長,稱揚州十日為文化融合

閻崇年講解《清十二帝》

但這更從側面突出了閻崇年關於歷史人物研究的深入,講解的幽默風趣。

因為功底的紮實,他講述的清朝各代帝王十分受觀眾的追捧。

甚至讓曾經位於末尾的《百家講壇》收視率一路飆升,在十大央視欄目中成為了榜首,閻崇年“正說”歷史也逐漸成為了一種現象。

因不滿“美化清朝”,男子當眾扇閻崇年耳光

擔任《百家講壇》主持人完全是一次偶然,但閻崇年說:

雖然是偶然,但每一次的錄播我都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完成,每次準備的稿子都有數頁,編輯的錯別字也會找出來。

然而,這個“戰戰兢兢”正說歷史的學者卻曾當場被人掌摑。

2008年,在無錫新華書店的新書籤售會中,閻崇年正用心給粉絲簽名。

《百家講壇》閻崇年:北京滿學會會長,稱揚州十日為文化融合

新書籤售會現場圖片

突然,一男子闖入,直接對閻崇年扇耳光。

後來瞭解到,他對閻崇年“美化清朝”的講解極為不滿。具體分析,閻崇年的部分講解確實有“美化清朝”的“嫌疑”。

如著名的“揚州十月”,本是滿清入關,在揚州屠殺了整整十日,這一篇章在歷史上是極為血腥的。

《百家講壇》閻崇年:北京滿學會會長,稱揚州十日為文化融合

揚州十日屠城

閻崇年卻在《康熙帝的志與學》中,將“揚州十日”說成文化融合,原話則是:

“文化融合發展,滿洲是牧獵文化;蒙古族是草原文化;漢族中原是農耕文化。蒙古的草原文化和滿洲的牧獵文化融合了,但是和漢族的農耕文化有衝突。‘揚州十日’就是這些文化中的表現。”

這樣的講解完全觸犯了觀眾的怒火,但這些並不是全部。

再比如“大漢之風”說,閻崇年把反人類的暴行,把滿清政權對漢族平民種族滅絕式的殺戮說成是文化從衝突到融合的必由之路……

這些講解,引起了部分觀眾的不滿,也難怪小年青會忍不住當眾扇閻崇年老師的耳光。

《百家講壇》閻崇年:北京滿學會會長,稱揚州十日為文化融合

大漢之風雕像圖

只是,掌摑他人這種做法確實不可取,至於歷史的對錯,自有後人評說。

閻崇年老師是“後人”中的一員,我們也是。

對於閻崇年老師截然不同的兩種評價,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