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小型養豬場汙染環境,影響我們正常生活,身體可能受到病毒侵害,怎麼處理?

用戶55155785642


說起這個事都煩死了,我隔壁家就是養豬的,規模也不大,一批能養個三五十頭豬,而且豬欄是前幾年建的,下面我來說說它的危害:

第一:每到夏天的時候蚊子特別多,雖然離我們家還算比較遠,但是處於同一地平面上,距離目測的話應該有接近100米左右,就在他們家的旁邊建的豬欄,說真的這兩年蚊子特別多,而且蚊子還特別大個,蚊子帶給我們的危害,我想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了,蚊子對於疾病傳染的危害相當大,像傳播登革熱什麼的更是嚴重,這個是其一。

其二:豬場的排汙系統不完善,導致良田收成不好,因為他們的豬欄排汙是直接排到田裡的水溝裡去的,雖然說排出來的水不是特別臭,也不是特別多,都算還能接受,但是附近的稻田種出來的水稻,除了那些禾稈特別好之外,產量真的是不行,如果說正常的良田一畝能有800斤的話,那麼豬糞排汙經過附近的稻田,頂多也就400斤,為此村裡面的人也是有極大的意見,但是這幾來,出去打工的人多了,種田的人少了,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雖然說我文化不高,也不知道排出來的水有什麼危害和毒素,但最起碼的一點我是知道的,對稻田的產量有著嚴重的危害,

第三:

除了蚊子和對稻田的危害以外,還有就是衛生和氣味的問題,說真的,農村裡面的養豬場衛生是真的不敢恭維,只要你靠近30米,保證有一股豬屎味,冬天也就還好,夏天的話蒼蠅和蚊子是真的特別特別的多,氣味也就特別特別的重,也難怪他們家受的了,特別是蒼蠅,本來農村的蒼蠅就已經很多了,如果豬場的衛生搞得不好,我們附近那幾戶人家可以說是敢怒不敢言,多說幾句怕得罪人家,搞的同宗兄弟不和諧,但有什麼辦法呢?但凡附近村有人養豬的,一定是得罪最近那幾戶人家的,相信在農村的朋友們深有體會吧,特別是自己村裡面有養豬的,你們想一想是不是這個情況?

我們來看看,農村養豬衍生出來的幾個問題、分別是:排汙系統、環境問題、鄰里關係、疾病傳播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呢?

我覺得根本的問題就在建豬欄的問題上,如果把豬欄建在山上後者是離村稍遠的地方,起碼離我們集中住的地方不那麼近,這樣首先就可以解決衛生和蚊子蒼蠅的問題了,因為農村樹多草多,只要離我們家遠一些,那麼這些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其次就是豬糞排汙的問題,要避免汙水經過地裡或者田裡,以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儘量多建幾格化糞池,儘量大地減少排出來的汙水危害性,當然了,我沒有專業的知識,沒法給出更專業的建議,但是解決了選址和排汙這兩個問題,就已經基本解決因為養豬對人所帶來的危害和不適感,

以上是老貓的真實感受和心情,因為自身原因沒能給出更專業的回答,但是起碼都是實實在在影響到我們的這幾個問題,衛生搞好了蒼蠅蚊子就少,氣味也不會那麼重,排汙搞好了起碼對農作物影響不會特別大,當然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但起碼相對農村來說,能做到這幾點就已經很好了

以上是老貓的觀點,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說出你們真實的感受,大家一起探討,喜歡老貓的點個贊關注老貓再走


靈龍老貓


大家好,我是鄉村梅子,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我們大部分人都要吃豬肉,過去有的人在自己家院裡養豬。有的人在自己地裡建豬圈養豬。這樣能增加家庭的收入。那個時候他們沒有搞好衛生。糞便味道很大。那個時候沒人管。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環保不讓養了。達不到條件的都不讓養,現在少松點了。還有小部分人在養。味道確實很難聞。要是影響到個人生活。那就到環保部門去讓他們來解決。過去養豬沒人管。特別是夏天,蚊子蠅子特別多。看著都難受。一到天黑就不能在外邊呆了。咬的受不了。要是養的話,把衛生搞好定期消毒。最好做沉澱池。我個人建議,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鄉村meizi


一、小型養豬場的排洩物沒有經過任何的處理,直接流入人民的生活區,這個絕對是違規甚至是違法的,這個關係到老百姓的生活,危害老百姓的身體健康,必須引起重視。一個人去反應情況,可能效果不是很好,你可以讓村長或者村裡有影響力的人組織一些人一起去縣裡環保局投訴,現在國家對小型養豬場有嚴格的把控和要求,如果確實是影響你們的生產生活環保局應該會處理的。

二、合理規劃,科學管理

根據城鄉總體規劃,地表水、飲用水等環境功能區類別劃分方案,科學合理規劃養豬場。一是嚴格規範規模豬場的新建。要按照種養結合、綜合利用優先的原則,合理規劃、科學選址、環境評估、登記註冊,按標準化設計等程序實施准入制度。養殖場區防治汙染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處理措施要做到乾溼分離、雨汙分離、資源化利用。二是對已建成的規模養豬場,通過扶持改造、監督執行、掛牌整頓等手段,有計劃、有步驟地分批治理,加快已建場區糞汙處理利用設施的完善和系統改造。三是加大投入品的全程監管力度。實施養殖檔案管理制度,落實投入品可追溯制度,切斷重金屬殘留汙染的源頭,逐步實現規模養豬糞汙的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和純淨化排放。

三、依法治理,責任明確

依據《畜禽養殖汙染防治管理辦法》、《畜禽養殖業汙染排放標準》及《畜禽養殖業汙染防治技術規範》等法規,加大環境執法檢查和監督力度。對已經建成的治汙不合格的豬場,利用行政手段實施干預,對新建的豬場切實把好選址審批關。採取政府總負責,環保、農業、工商等部門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加強對規模豬場的監管。以保護和改善城鄉生態環境為目的,以糞便資源化利用為立足點,以環境容量為基準,以責任制為龍頭,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原則,防治結合、依法治理

四、、抓住關鍵,種養對接

規模養殖汙染的關鍵是種植和養殖之間的分離,解決規模養殖汙染的根本對策是在規模養殖和種植之間進行對接。如何實現有效對接,如何實現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中的種養結合和種養平衡,要充分發揮本地技術力量和人才優勢,加強對生豬養殖汙染防治技術和工藝的研發,推廣高效、實用的治理技術。將運營良好、汙染防治效果理想的豬場模式、管理經驗及環保措施進行示範推廣。重點推廣以下2種糞汙處理模式。

模式一,對於中小型規模豬場和規模養豬大戶,重點推廣乾溼分離、雨汙分離,採取建固定堆糞場所和汙水氧化三級沉澱池,控制糞汙排放效果不錯。通過和種植業大戶簽訂合同定期處理糞汙,可有效消減汙染物排放量。

模式二,對於大型豬場,特別是年出欄達萬頭以上的豬場,不僅要做到乾溼分離、雨汙分離,還要建與養豬規模相配套的糞汙處理設施,從國內的一些情況來看,應重點推廣有機肥加工模式,通過配套小型有機肥加工設施、設備,及時將豬糞脫水烘乾加工成有機肥出售。從淮安現有的典型來看,這種模式最佳,處理利用量大、效率高,用豬糞生產有機肥不僅銷路廣、潛力大,而且經濟效益顯著,是今後規模養豬特別是大型豬場糞汙處理的主要出路。

五、制定優惠政策,扶持糞便資源化利用

加大對生態環保示範場的扶持力度,對汙染治理好、糞便資源化利用好的生豬養殖企業給予政策優惠和扶持,對為了消減汙染負荷總量而關閉的豬場給予政策性補貼,對實施糞便資源化利用好的有機肥生產加工企業給予優惠政策扶持。

六、加強宣傳,提高養殖環保意識

配合生態市的創建,加大畜禽養殖汙染和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大力宣傳國家和地方的環境保護政策和法規,努力提高畜禽養殖場從業人員和社會大眾的環境意識,發揮群眾的公共監督作用,引導畜禽養殖場走農牧結合的道路,促進生豬糞便的資源化利用。


炫彩農村


如今的養殖場在國家的環保政策之下,已經陸續的進行改造,增加了無害化的處理設施。如果是在禁養區內的話,那就會責令其搬到其他地方。按理說在國家一輪又一輪的環保政策之下,農村的豬圈汙染情況不會再出現。

實際上並不然,對於那些小型養殖場,各地都不會“一刀切”,國家也明確指出,不能搞無豬縣。如果養豬的存欄量在50頭以下,那就不會被清理,也不會對其進行無害化的要求,總之這類養殖場在農村中比較普遍。

在我們村,那些常年在家的農民,家家都會在門口餵養20-30頭豬,一般村民們不會過問,村幹部也不會因為環保找他們麻煩。

不過如果這些養豬場汙染了環境,且讓農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影響,那可就不行了。准許散養戶養殖,給他們開綠燈,是為了能讓他們更好的從事養殖工作,並因此致富,但還是要在環保的前提下。

因此大家如果發現豬影響生活,有燻臭味,可能會受到病菌的侵染,可以直接向環保局投訴,工作人員立馬就會處理這個事情,他們會進行環保監測,不合格的話就需要整改,建造化糞池,進行無害化處理等。如果對環境的汙染大,比如說汙水隨意的排放到溝渠中,那就可能重點的罰款。

當然題主也可以直接報警處理,讓警方進行協調,讓那些養殖戶調整養殖的方式。還可以直接起訴到法院中,從而維護自己的權益。

題主在報警投訴前,可以和對方商量一下,畢竟能在農村中養殖,而不是在距離村莊500米外的地方餵養,那多半是本村人,先找村幹部調解,彼此別鬧得太僵,在農村中為人處世有講究,大家怎麼看呢?


惠農圈


有的小型養豬場汙染環境,影響我們正常生活,身體可能受到病毒侵害,怎麼處理?

豬肉是我們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現在農村小型養殖業很發達,我小時候鄰居在自己家院子裡養十幾頭豬,那個感覺到現在都還記得。

有的小型養豬場汙染環境,影響我們正常生活,身體可能受到病毒侵害,怎麼處理?

1.做好環境清潔,定期消殺。

小型養豬場不注意衛生清潔,所以需要把衛生清理乾淨,定期消殺!

2、處理好糞便

小型養豬場設備陳舊落後,糞便細菌很多,所以要把糞便有固定的時間和場地進行處理,防止散佈細菌。

3.日常生活遠離,定期體檢如有不適趕緊就醫。

結束語:有的小型養豬場汙染環境,影響我們正常生活,身體可能受到病毒侵害,怎麼處理?針對這個問題還是自身要注意衛生和環境,同時儘量日常生活遠離。定期檢查身體情況,如有不適,趕緊就醫。


豬娃的懶媽


解決辦法:可以向當地生態環境部門投訴,並且如果證實養豬場確實對身體健康造成了傷害,也可以申請相關賠償。

對小型養豬場,自己深有感觸,農村老家就有好幾家養豬戶,養殖規模不大,通常在一二十頭左右,這些養豬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 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小型養豬場,由於缺少必要的環保設施資金投入,通常氣味比較難聞,特別是夏天,稍微走近一點,就臭氣熏天,而且特別容易吸引蚊子、蒼蠅等,一旦距離人口居住區較近的話,極易影響居民身體健康。

  • 對水環境質量的影響

小型養豬場,一般建在距離水源較近的地方,農村老家那邊的豬舍大多建在村裡河邊上,豬舍的糞便和清理用廢水直接都排到河裡,現在河裡一條魚都見不到了。

  • 對周邊居民的影響

小型養豬場直接對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造成影響,進而作用於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因此小型養豬場建設一般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只有環評通過才能建設。

相關案例

2015年,江西餘江縣城發生了一起養豬廠汙染居民飲用水事件,導致餘江縣城停水長達14個小時。案發後:養豬場場長被餘江縣公安局行政拘留15日;環保局對養豬廠行政處罰50萬元。

2016年,環保局對該養豬場突擊檢查時,發現還場對環境汙染事件處理不到位,最後場長因犯汙染環境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10萬元。

結語

因此,當週邊小型養豬場對自己的生活或身體健康造成了影響,要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向當地生態環境部門投訴,由他們進行相應的調查、取證、甚至處罰。


老家在農村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第一,養豬場汙染環境,你們擔心對自己的身體有損害,可以去當地的環保部門投訴,要求去做相應的測試和監管。

第二,你們可以提前觀測好養豬場汙水的去向,有沒有沉澱池,未經淨化直接排進河道是不允許的。

第三,豬的糞便,吃剩的豬食,他們有沒有采取必要的汙染治理措施。

第四,平時豬用的疫苗針劑廢料怎麼處理的。

這些材料你掌握的越仔細,到時候向環保部門投訴越有力度!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有不懂的問題可以再問我!


老蔣正能量


對於被養殖場汙染,生活環境,不管是小型大型的,都應該要以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的權益。

我們都知道,對於養殖場來說,它肯定是會有汙染的,如果處理不好,沒有做相對應的處理設施設備,肯定會形成汙染。

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怎麼辦?

要求環保局做好環保監測。

在被汙染的情況之下,我們又不能夠空口無憑,比如說他們已經做好了相對應的設施設備汙水的處理等等,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不能夠空口無憑,只能夠通過環保局重新測量測查,看看是否有排放超標,汙染等現象。

假如在環保這方面他們沒辦法通過,實際上造成了汙染,汙染了我們的生活環境,影響了我們的正常生活。

那麼這種情況之下,我們要到環保局進行投訴,要求處理這個環保汙染的問題。

直接起訴到法院。

假如你真的認為你的生活受到了汙染,受到了影響,身體健康也受到了侵害,甚至被一些傳染病所困擾,確切的證明是這個養豬場建立以後才發生的問題。

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起訴到法院,要求禁止在這裡養殖,或者說要求對方給予一定的經濟賠償。

不過這個呢,你得有足夠的條件證明,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它,確切的是影響了生活的質量,影響了身體的健康等等。

不行就報警吧。

如果協商沒能夠得出一個合理滿意的方案,這種情況那麼就報警處理吧。

畢竟對於這個問題來看,如果我們的生活成立都被侵犯了,這種情況是非常不值得,一定要做好各項的準備,要求對方給予經濟損失,生活的健康損失作為補償。

畢竟生活在一個養殖場附近,天天受到汙染的影響,受到排汙的影響,這種情況對於我們的身心健康是非常大的傷害,所以一定要處理好這個問題。


農人莫小道


如果是外面的人建的養豬場估計本地人早就把它趕走了,如果這種情況下還能繼續養肯定是鄉里鄉親的啦,那就先溝通,看看以養豬場的能力能不能解決,現在國家有政策可以支持建化糞池,汙染源可以處理好,如果能解決不影響你們的生活那就繼續養,如果不能解決那就只有報鄉鎮政府或環保部門,一般現在政府部門都會積極解決,會要他搬遷走的


蕃薯大叔


最文明的辦法就是打環保局電話,不行就報警!

最野蠻的辦法就是專門收購一些病死豬,天天在他們廠子周圍轉,直到他們想出解決辦法!

最中庸的辦法就是,由村裡面幹部出門,聯合村民去找他們協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