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开学都要看《开学第一课》,有时还要孩子写感想,有必要吗?

木头鱼8299


开学第一课,本人认为是很有必要而且是一种帮助孩子尽早收心回归课堂生活的最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经历一个假期,孩子们多多少少会进入一种相对放松的阶段,如何在尽短的时间内绷紧学习这根弦,一直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开学第一课,是学校和老师从第一步就对孩子进行的抓紧的课程。

有些孩子家里叛逆但是到了学校却相对乖巧,老师的一句话甚至于会被当做“金科玉律”胜过家长的千叮咛万嘱咐,所以,学校里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往往效果会非常好,有利于孩子尽早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





隔壁老段


说来惭愧,儿子今年已经上四年级了,但我就是第1次陪他一起看这个节目。

以前孩子小,睡得早,电视的播出时间是8:00,基本上孩子看不大懂就没看过。

但是今年不一样,孩子上了小学高年级,放学回来之后特别惦记这个时间,并且为了能够赶上看电视的时间,不像以前拖拖拉拉,而是非常高效、快速的把自己的作业做完。

看完之后深受震撼,我们小的时候有“太多”爱国主义的教育,总觉得有的时候为了忆苦而忆苦,时间长了会让人有些许的排斥。

但是现在并不完全是这样:从新中国的建立,到当今社会的发展;从老一辈革命先烈抛头颅洒,也有现代人的坚韧毅力,积极向上……历代的人们为了祖国的腾飞而力求上进。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们,越来越少有机会感受到过去前辈们建立新中国的不易,也许需要换一个形式,用更多的人生的追求,人性的韧性去感染他们,而不是假大空的爱国强国,强调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兴盛祖国!



安宁妈妈聊育儿


我们大概也是从上小学的时候开始看开学第一课的。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没有给我特别深刻的印象,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18年3月初的北京卫视的《开学第一课》。当时还针对开学第一课,写了观后感。这篇观后感,是我发自内心想写的。


分享给大家:

问:老百姓心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子的?

老百姓的回答:不仅要教育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专业扎实!为学生考虑!有责任感!有爱心,有耐心!要有师德和个人修养!

对于现代的老师,又增加了难度,比如说时代感,比如说挑战……

幼儿园老师说:生活就是教育,孩子们需要在生活中去经历去体验才能成长……

延庆第三幼儿园老师 刘胤 开学寄语:我希望所有的幼儿园老师为孩子创造最佳的人生开端

房山区佛子庄小学 陈老师 开学寄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北京商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蒋老师 开学寄语:我想给每一个学学前教育的孩子们包括以后可能会走上幼儿园工作岗位的老师们说一句,当你们面对孩子的时候,我希望你们更多的想一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北京八中 高中部英语老师 汪艳 开学寄语:

“我想对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说,“超越高考,赢得高考! 高德高分,高能高分,这个意思就是说,其实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矛盾,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最大限度的去做素质教育,最高效的去做素质教学,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生的发展,而不是一时的成绩。我们其实,教育是为了让人成为幸福的人!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我的学生,将来能够走出一条自信的幸福之路!所以这就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标!因为作为老师,你的梦想就是成就学生的梦想。 ”

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周老师

开学寄语:特别想对教育的同行说,因为我觉得,老师在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这样一个角色,那么这个角色一个最核心的舞台词,我想,就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一份爱心!愿这四颗心,永远伴随着我们的教育人生,也陪伴着学生健康成长!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谢教授

开学寄语:“培养学生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年轻人知道那么多的知识,怎么能够很好的有创造发明?所以我感觉到,要实现这个中国梦,就要有创造,有所发明,有所前进……”


也是因为北京八中的汪艳老师的一番话,我跟孩子讲了:高中考北京八中。但是,这个愿望很难达到,我们还在继续努力中!



80后宝妈一枚,坚信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会回复你以笑容!大家可以关注我@晨儿妈Tina 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家家安宁——育儿路上一起成长!

Tina育儿


看,有必要,但是有没有必要写感想,尤其是是不是要第二天一早就交写完的感想,这就是非常值得商榷的问题了。

每年看,还是有必要的。

每年《开学第一课》都有一个主题,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所以这一次的主题是“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让学生看,我认为对孩子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要不要观后感?要不要必须写观后感?

本来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如果套上了枷锁,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尤其这是针对孩子的。

我记得有一次在动物园儿,还是在哪个景点,看见一对夫妇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出来玩儿,两个孩子充满了兴奋之情,高兴的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享受着这难得的美好时光。

这时候父母走过来,对着两个孩子说,记得回去写一篇观后感的作文,两个孩子立即像蔫儿了的茄子,把脑袋耷拉下来了,悻悻地走到一边,再也没有了刚才的兴奋劲儿。


有时候,单纯的让小孩子玩一玩儿,有什么不好?我们是否太过残忍,剥夺了他们本该拥有的快乐?

如果开学第1课的观后感不是必须的,我想很多孩子都会乐意去看,也愿意和父母、老师、同学去分享自己的感受。但是在看的时候,总是想着自己还有个观后感的作业,一是看起来没那么专注,二是也可能会紧张,观看的效果也要打折扣了。

再加上看完是9:30,那观后感要写到几点?如果家长代为执笔,那这个观后感写起来意义在哪?如果孩子自己写,那今晚别想睡觉了。


即便要写,有时候,一些要求能不能更人性化一点?

孩子们真累啊。


超人爸爸说教育


每年开学都要看《开学第一课》,还要孩子写感想,非常有必要!


1.学生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技能,更要涵养品德,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学文化,更要学做人。”而《开学第一课》就是系列学生品德教育讲座,且摒弃了枯燥的说教方式,以一种学生喜闻乐讲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

纵观历年来的《开学第一课》,不难发现,每一年的《开学第一课》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传承民族精神,歌颂时代英雄,弘扬爱国思想,培养高尚品质,奠定了学生思想教育的基调,有效实现了德育和美育功能。

2.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

无论是先烈事迹介绍,还是革命历史回顾,无论是成功人士演讲,还是励志歌曲演唱,学生在历史的穿越和多领域的纵横捭阖中接受教育,事半功倍。

3.以写促看。

因为要求写出读后感,学生就必须认真观看,要对形式、主题做更深入的了解,这就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开学第一课》的理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4.提高学生的表述和写作能力。

简言之,看有必要,写更有必要。


王老师教育新视界


每年的开学第一课,我和孩子都一起观看。作为成年人,我是看的非常感动的,可能是人到中年以后,生活的平淡、现实的琐碎打破了我的梦想,磨平了我的棱角,所以看到那些为了理想为了信念艰苦奋斗的人,特别动容!

理想、信念、坚持、奋斗这几个词需要传递、灌输给孩子们!《开学第一课》我认为可作为一个很好的传输媒介。

  1. 通过《红岩》中绣红旗这段史实的历史重现、当事人讲述,让孩子们了解铭记一段历史,让孩子们珍惜爱护五星红旗;
  2. 通过攀登珠峰最高峰、创造了不平凡事迹的普通人分享,让孩子们知道梦想成真离不开坚持和努力;
  3. 通过孩子们哥哥姐姐发明的救援机器人,带孩子们探索科学世界,让孩子们燃起科学兴趣。很多名人事迹,都会提到一个现象,他们在小时候,某一瞬间被某一件事吸引,然后为了这个事,毕生努力奋斗,终于完成梦想。

充满好奇的小脑袋,天马行空,也许在这充满正能量和探索精神的小小一课中,就被激发出大大的梦想和无穷的探索学习兴趣!


天外飞七


有必要,很有必要,非常有必要。每年孩子开学,也迎来了《开学第一课》。


作为一个从小就被学校强制要求看央视《开学第一课》,并写下看后感想的一位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好不容易走到现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了它的忠实粉丝。


每年的主题都不一样,有历史抗战、英雄楷模、时代先锋等等,每次观看后的感想各有不同。


过去的抗战让我们了解战争的残酷和和平得之不易的重要性,英雄们的事迹教育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时代先锋总是站在最前端,身先士卒,给周围人树立了一个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家里看,和孩子们在学校一起看,意义非凡。


《开学第一课》意义重大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19年第一期的内容当然与祖国爱国有关。五星红旗高高挂,海内外儿女共成长。


央视的一贯水准不仅是舞台效果好,有钱且请得起人和技术,寓教于乐的同时给孩子们也科普了爱国知识、登月故事,环环相扣,旋律悠扬。


马上一个快要奔三的人看到《红岩》那段也是热泪盈眶,甚至革命共产党人的不易,当下自己能做的就是珍惜现如今的美好新福生活,热爱祖国,关心人民。


祖国在进步,我们得跟上时代步伐,不能落伍


尤其作为一个理工男,看到节目里介绍机器人的时候,放下手中的事也是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


唯一的感受就是祖国在飞速强大,以后的年轻人未来可期,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才能也能引领发展。


节目的初衷就是起到一种教育作用,每个学校这么做意义重大,看节目凭心态,写感想是目的。


[文:新学堂 图: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来自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教育领域新知识,欢迎关注新学堂,记得多多点赞,谢谢合作!]

新学堂


我觉得观看《开学第一课》挺有必要的。


1、观看《开学第一课》能大大拓展孩子们的眼界。

《开学第一课》经常会邀请各行各业的人物来讲述故事,这些人物的工作行业,很多都是我们平时很难接触到的,比如海上护航员等。

当孩子通过《开学第一课》认识到他们,听到他们的故事,孩子就能了解到日常生活中了解不到的事情,大大开阔了孩子的视野。

另外一方面,这也很能激发孩子生活的热情,给孩子好好学习带来更大的动力,有的孩子甚至因此立下了远大的目标。


2、\t对于高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开学第一课》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导意义。

《开学第一课》主题很丰富,充满了正能量,而且也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对普及爱国知识,激励孩子学习,教会孩子做人很有帮助。

观看《开学第一课》能让孩子受到陶冶,带给孩子更多的触动。


3、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观看《开学第一课》给了他们一种开学的仪式感。

这种正式感会让他们意识到:开学了是一件大事情,以后要收心了,不能再每天玩耍了。


至于写不写观后感,我建议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孩子们自由选择。

如果孩子们看完后很乐意分享自己的感受,或者看完后有很多想法,就可以鼓励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写下观后感。

但如果孩子们本来就不喜欢写作文,或者孩子年龄还小不懂得写观后感,也没有必要强求。

因为有的孩子其实是很喜欢看《开学第一课》的,但是因为被要求一定要交观后感,反而产生了逆反心理,不愿意看这个节目了。


小开爱妈妈


“玲子智慧家教看招”为您分析、分享、解惑:

这就和学生总要上第一节课一样,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合作每年用“开学第一课”引领和开启孩子们一个新的学年。从教育的角度讲,毫无疑问,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1.励志收心

每年的“开学第一课”虽然主题不同,形式多样,但都对孩子们可以起励志的作用。无论“乘着梦想的翅膀"还是“英雄不朽”"创造向未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通过讲故事、唱歌、演讲、表演等多种方式,鼓舞和激励孩子们内心的力量,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自然有收心好好学习的效果。

2.立德树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就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生不仅仅要学生,更要成人成才,从小在心中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长大后能为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拓展眼界和拓宽知识面

因为《开学第一课》里邀请的人物来自各行各业,比如有登山队员夏伯渝等,有海上护航员严冬,有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等等,这些人物讲述的故事,可以极大地拓展孩子们的眼界,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

4.促进总结与反思,提升思想思维水平和写作水平

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让孩子们写观后感,可以促进孩子们对自己所看所接触的东西,进行总结与反思,就像写作文一样,可以有效提升孩子们的思想思维水平和写作水平。

总之,观看《开学第一课》并写观后感非常必要必须。








玲子智慧家教看招


开学看《开学第一课》,并且要写感想,这是很多学校老师的要求,虽然我本人并没有这么要求过学生,但我能理解这种做法。

你要说学生看一会儿《开学第一课》,就能让自己受到深沉的触动,能让自己接下来的一个学期能够明确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那是瞎扯。要是写一些感想,就能真正做到感想中所表述的那样,我相信也没哪个老师会这么幼稚,真的相信。但哪怕没有什么实际功能,《开学第一课》也是一个不错的形式,它能让学生的开学,更具仪式感。

我们的生活,需要这种仪式感!

正如我们开学不光要看开学第一课,还要在周一来一次升国旗仪式一样,每学期一次升国旗的意义在哪里?教会学生爱国?也不尽然,它最现实的意义同样也是给学生带来一种仪式感。

在学校类似的活动还有:期中期末考试表彰大会、中考高考三百天二百天一百天誓师大会等等。我们需要这些活动增强仪式感,而仪式感的增强让学生觉得,我们需要慎重对待接下来的生活了!

而且,这些活动,也并不是毫无作用,至少它能够让你在短时间内有所触动。这种触动随着时间的流逝貌似很快就消失了,但从长远来看,依然会潜移默化的对我们产生影响。就像我们每年看《感动中国》,看一次,哭一场,哭完第二天看到老人跌倒,你还是会犹豫,遇到大事,你可能还做不了“最美”,但至少你的犹豫就是进步。

比如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怎么说的,很像这几年的高考作文,“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这是把升国旗仪式的功能也给一并取代了。开学之初,刷一波热血,哪怕过两天就忘,但这种感受这种经历,就是国家想要传达给你的,这种心意,我们收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