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季羨林老先生《成功》一文有感

什麼叫成功?順手查了一下成功的釋義,上面寫道:“成功,獲得預期的結果”,通熟易懂,明白至極。

但是,談到“預期”,又沒有明確的界定。季羨林老先生在《成功》一文中給出一個公式:

天資+勤奮+機遇=成功

關於季羨林老先生寫的這個公式,我是表示舉雙手贊成。至於現階段網上流傳的各種成功學的書籍和課程等等。往往有些人就不想遵從客觀規律,總想抄近道,每天都想著怎麼樣才能發財和出名,而不去腳踏實地的去學習,努力提高自己。這些人被人在網上割了一波又一波的韭菜,那些大講空講會忽悠的講師,倒是成功了。

往往被那些自己都沒成功,就把自己包裝成成功學的大師和專家,就開始講課收費,我在網上也看了下,這些人的收費標準不一,大都走的中低端路線。他們還會保證,聽了他們的課程你就能成功了。但現實就是聽過課程後,是幹啥啥不行,做啥啥不成。

成功的人,都是聰明的人。這裡並不是說不成功的人,就不是聰明的人。生而為人且善良,做好自己,也是一種成功。

“天資“,這種東西無法改變,人與人之間也確實是有不同的,要善於去發現自己的天資。勤能補拙,傷仲永的文章,大家也都知道。至於勤奮,古時有頭懸梁錐刺股讀書。如果不勤奮,則天資再高也毫無用處。事實證明,無須多言。

談到機遇,人們往往會忽視。它其實是存在的,在這裡我感謝下我的父母。在同齡人,都務農打工掙錢的時候,他們供我讀書,讓我學習知識。因為學到一些知識,能現在坐在這裡,敲著鍵盤寫文章。如果沒有此機遇,我萬萬是不可能如此的。反觀當年村裡的同齡人,雖然很少有人務農,大都是去工廠打工,過著不分晝夜的生活。

天資和機遇,這兩個是我們無能為力的。天資是由“天”來決定的,我們無能為力。機遇是不期而來的,我們也無能為力。只有勤奮一項完成是我們自己決定的,我們必須再這一項上狠下功夫。“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這兩句話大家都是熟悉的。我的爸爸總跟我說的一句話:“毛主席說過萬萬不可粗心大意,要努力學習,持續學習。”

莊子說:“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要努力學習,不斷的完善自我,當機遇來到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才能從容不迫,沉穩面對。成功之路,是必定坎坷不平,衷心的希望大家能一直堅持下去,去從事學問或幹事業。

讀季羨林老先生《成功》一文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