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工作是找店铺,为公司开店,我想问,怎么去跟转让店铺的老板杀转让费的价格?

七公Vlog


你的工作是帮公司找店铺,然后开直营店是这种性质吗?

这种工作的话有点类似于采购性质,一个公司看中的店铺不应该只限于价格吧,地理位置,人流量,风水各种因素都要考虑到,这不是你一个人能够决定的,你只需要把你自己的想法和你自己能谈到的价格报给公司,决策方面还是有老板拍板

如果说要是单纯杀转让费这个层面来说的话,可以指出他这个店铺的缺点,多多找出他这个店铺的缺点,然后当做你和他谈判的筹码,具体的话也就是,装修地点,和你后续店铺经营性质这些了,这个要看自己去多观察,多用心了,没有固定的招式

如果说店铺要真的非常合适的话,你单纯的去杀转让价没有什么意义,最主要的还是说这个店铺能不能后续为公司带来收益?如果说收益能大于投入的话,投入再多钱,我感觉都是合算的,没有必要为了一点转让费而纠结,你的眼光最主要着眼于未来的收入,哪怕是现在他转让费给你降了好多,降了一半儿,但是店铺开起来没有达到公司的预期,你还是没有完成公司交给你的任务


大辉AMOY


我的理解,你作为公司市场拓展,推荐的店铺经过公司核查确定,已经授权你进入承租谈判程序,目前准备与转让方正式谈判,该怎么杀价,对吗?以下的回答都以此为前提,如果未经公司授权千万不要先与转让方杀价。

谈判前市场调查

要想杀价必须知己知彼,找出其转让真实原因,并掌握整个商圈环境参数。复核调查数据越详尽,对之后的谈判越有利。

调查项目根据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求,通常有三项必查。

商圈调查

人流量调查

目标店铺背景

转让店主一般有几项软肋:经营不善,无心打理,每日开销,急于套现,用品残值,库存处理,合同期限等。

做目标店铺背景调查就是为寻找他真正软肋在何处。调查有三种渠道,直接与店老板接触听他说法是一种,此时只听表同情不表意见;二是外围蹲守观察其人流、进店率、提袋(消费)率,这是最主要数据,这也同步完成了商圈人流量调查;三找周边店主、店员、已消费者外围查询,能找到房东了解是最好。之后综合各方信息,最好有主管等共同参与判断其软肋。

而商圈调查主要在商圈定位、辐射半径、同业状态、外围商圈影响等进行,一方面为自己开店排坑、策略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找出商圈趋势对店老板的不利因素。

正式杀价借用老当铺掌柜手法,接当品时一切皆被烂,烘托负面情绪,从心理上摧残其期望值。

店老板转让店面时,其心态与典当人十分相近。希望自己的店面是宝贝,总跟别人说你接过去能怎样怎样,自我期望值甚高。此时就得学旧时当铺掌柜之法,从线上线下、经济形势等不着边理由开始逐层扩散负面情绪,将其一项项所谓优势打回原形,让他产生一堆破烂、烫手山芋感是最佳效果。注意,调查接触时选好天,而正式谈最好选阴雨天,时间点选他无人入店或生意不好晚上关店阶段。这样安排原因简单,调查时希望他吹,说越多越透点。而谈判时希望他闷他烦他累,有利负面情绪扩散。

在分析他软肋时,要象打扑克理牌时由大到小,谈判出牌时由小到大慢慢出,稳扎稳打,手里必须握住炸弹。不要自己给自己设限几天要出结果之类的。谈判桌上谁急谁输,但饵馅必须够粘度。

早年看过些国外商务谈判要诀之类的书籍,其中有个案例印象挺深。AB两家国际公司在A公司所在地谈判合作条件,双方都是谈判高手势均力敌。当谈判陷入僵局,A抛出了貌似让步的建议,B公司谈判团队大为惊喜,进入逐项谈判。感觉意见相差不大,主谈判人晚上让属下订了国际返程机票。而这一切都落入A公司的监视中。第二天的谈判,A公司借用董事会名义突然又把谈判条件拉回原态,打了B公司个措手不及。最后A公司只在无关痛痒处放弃坚持,换得一份好合约。

难道说B公司穷到舍不得那几张机票损失?不,是主谈判人给自己设了限,而这个期限信息已传回B公司,如果无法按时带回合同,公司内主谈判人威信将一落千丈。

以此类推,杀转让费也适合商业谈判原则,先调查对方信息,挖掘软肋,建立谈判筹码牌型,谈判过程从共识上先统一;再由外而内渲染负面情堵,消磨对方意志;不急不躁逐条出牌,最后王炸收官。过程中饵料不能省,小项可认同,做适当让步,给对方念想。商业谈判是一门学问,慢慢来,边谈边学,边谈边调整。拓展,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