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剛:創業999死1生,你只有一條陽光大道


李志剛:創業999死1生,你只有一條陽光大道

最近很多CEO想讓我幫忙找方向,有的CEO嘗試了十幾個領域還找不著北,有的CEO融了上千萬美元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有的CEO在董事會和自己內心的堅持之間搖擺不定。

正值新經濟100人成立四週年,回顧這幾年,身為創業者的我也曾在戰略決策上摸索過、猶疑過、取捨過,非常感同身受,在此有一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條條大路通羅馬,這種說法至少在創業領域行不通,我們通過3000家公司的大數據顯示:每家公司要想做大做成,最終幾乎只有一條生路。

現實情況是,CEO每年都面臨幾次重大選擇,早期比如有A、B、C三條路,既然存在選項就有迷惑性,CEO當時並不能確定哪條路是對的。隨著公司規模擴大、邊界擴張,每輪會面臨的選項會越來越多:A、B、C、D、E、F、G……漫長的創業歷程裡,每次都選擇正確的概率不到千分之一。

結合時代與基因雙重因素考慮,真正屬於創業者能夠把握住的機會,有且只有一個。

時代是外部因素的總和,包括競爭對手、技術變革、需求釋放等,它們把機會塑形,決定了這條路有多長、有多寬;基因是內在條件,CEO個人的成長經歷、興趣愛好、年齡、創業路徑等,共同決定了這條路創業者好不好走,能不能走下去。

外部條件與內在積累,缺一不可。

比如前幾年很火的自動駕駛,那是一群最聰明的腦袋在創業,基因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外部環境決定了開放式的無人駕駛在中國10年之內難以落地。

而刨掉外部與人博弈的環節,在相對封閉的場景內,例如園區、礦區、高速公路,遙感或者半無人的自動駕駛商業化是可實現的。因為它直擊企業降本增效的需求,以及年輕人不願在惡劣條件下重複勞動的痛點。

當時機還遠未到來時,或者這條路跟CEO基因不匹配時,CEO埋頭撲進去,三五年時間撞得頭破血流才認識到選擇錯誤,這是時間、資金的雙重浪費,試問一個創業者又有幾個黃金十年呢?

甚至,對於頂尖的創業者來說,他們也只有一條路,是逃離死亡谷的唯一生路,是直指成功的唯一大道。

這種選擇與決定,王興、張一鳴、黃崢都經歷過。

2009年,王興的飯否網被關後,開始尋找新的創業方向。電商是王興反覆思考後所做的唯一選擇。

首先,王興不愛玩遊戲,團隊也沒有這方面的背景。其次,在資訊和社交領域,飯否網被關,校內網被賣,要麼面臨突然死亡的風險,要麼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裡,所以這兩個領域也被排除。

而服務類的電子商務仍是巨大的藍海。2011年3月,我剛認識王興,那一年中國第三產業的就業人員首次超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當時王興判斷,這是一個數萬億的市場,第三產業的生活服務類電子商務一定會誕生一個不低於阿里巴巴的公司。這一年,王興率領美團在爭奪團購的第三名,我花了三個月時間,調研了王興和團隊,以及其他同行,從那時起到現在,一直堅定地看好並支持王興。

於是,王興決定從團購起家,本質上美團賺取的是餐館老闆的市場營銷費。這是一個又苦又累的活,又要線下地推,又要線上管理,但正因為王興當年的選擇,把蚊子肉吭哧吭哧地啃成了肥肉。

2018年9月,美團點評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宣佈整合餓了麼和口碑,成立一家全新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打算狙擊美團,巨頭原先看不上、看不懂,但現在早已為時已晚。

所以我經常用「南坡北坡」理論告訴創業者:想要生存、躲避與巨頭的正面競爭,一定要用巨頭暫時看不懂的邏輯、從南坡攀登(假定巨頭在北坡),這就是美團誕生的背景。


李志剛:創業999死1生,你只有一條陽光大道

(製圖:王思程)

上世紀九十年代,張一鳴成長在福建永定縣的小鎮,傳統紙媒的黃金時代,張一鳴唯一的愛好就是看報紙,甚至連報紙中縫廣告都看得津津有味。

2013年冬天,第一次見面時,我問他,你為什麼連報紙中縫廣告都不放過?他說在你看來是廣告,但是在他眼裡,它們是一個個跳躍、獨立、生動的字符。張一鳴創辦的公司名字就叫:字節跳動。

一個創業者,選擇創業方向一定是跟他的經歷、愛好和個性是相匹配的。籠統一點說,這些構成了創業者的基因。無論是參與創業,還是自己創業,其實張一鳴骨子裡的愛好和他做的事就兩個字:信息。

除了自身的基因外,創業者還要考慮到時代的因素,今日頭條正是抓住了移動互聯網與人工智能兩大紅利。

2012年8月,今日頭條發佈了第一個版本。

本質上,今日頭條改變的是信息獲取方式,人們從報紙、門戶網站單向地獲取信息,到通過搜索獲取對應信息,再到如今通過推薦的方式獲取關聯信息。

因此,6年前我就對今日頭條的模式下了定義:推薦是搜索的迭代。隨著互聯網等新興技術越來越發達,海量信息開始充斥人們的生活,精準推薦一定會比搜索更符合人們在智能手機屏幕上獲取信息的需求,這也是我當年判斷今日頭條能夠快速崛起的核心。

2018年12月,有京東的朋友過來找我,她們說有人給京東內部做培訓,那人告訴她們:黃崢以前是做遊戲的,完全不懂電商。京東人覺得很憋屈:一個外行在訂單量上超過了京東。我說胡說八道,黃崢從2006年到現在,一直在堅持做的一件事就是:賣貨。

2006年,黃崢回國後,站過半年的櫃檯、賣手機,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創業,瞭解零售和顧客心理。

2007年,黃崢創辦歐酷,當時的模式和京東一模一樣,都是賣3C,但沒過多久黃崢就把歐酷給賣了,原因來自於一場線下電商從業者的見面會。

劉強東在臺上興致勃勃地演講,他已經是小有名氣的企業家,黃崢從臺下遠遠地望著劉強東,可望而不可即。事後黃崢告訴我:以我當時的年齡、閱歷、資源和團隊,我永遠不可能打敗劉強東。

所以他選擇了急流勇退。2011年,黃崢以不錯的價格把歐酷賣給了蘭亭集勢。當年正是PC時代電商高速發展的黃金階段,京東2010年的銷售額已經突破百億元,阿里巴巴、京東、亞馬遜、噹噹、蘇寧、國美、易迅等懷抱電商平臺夢的公司仍然打得不可開交。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大多數電商平臺都掛了,只有阿里巴巴和京東屹立不倒,黃崢成為了在那波浪潮中極少數能夠賺錢並且全身而退的CEO。

我認為這背後不僅有黃崢的戰略考量,還基於他清醒的判斷。很多CEO在確立了戰略方向後會堅持、死扛,我也經常告訴創業者,創業需要堅持,但任何時候要審時度勢,不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歐酷賣掉之後黃崢並沒有閒著,他先後做過電商代運營樂其和遊戲公司,按照他的說法,這只是賺錢的生意,不是一個有尊嚴的生意。

2015年,拼多多橫空出世,這一年微信月活用戶達到5.49億。2015年12月,我和黃崢第一見面聊了四五個小時,我當時就判斷這是一家未來的百億美元公司。

2016年12月8日,新經濟100人在上海舉辦新電商小巨頭論壇,我邀請黃崢作為論壇嘉賓,晚上結束後我們一起在上海吃宵夜,黃崢開玩笑說:我的同學都在做高大上的人工智能了,只有我還在賣貨。


李志剛:創業999死1生,你只有一條陽光大道

▲ 2016年12月黃崢出席新經濟100人在上海舉辦的《在巨頭夾縫中野蠻生長》CEO論壇

這句玩笑話看似風輕雲淡,但其實背後暗含著黃崢選擇的智慧與創業的隱忍。

如今拼多多能夠迅速崛起的原因,一方面,黃崢把對賣貨的理解與自己人工智能的技術基因結合在了一起;另一方面,黃崢也抓住了移動互聯網下微信的紅利,利用社交裂變完成初步擴張。

很榮幸,我分別在王興、張一鳴、黃崢的公司A輪時認識了他們,在當時判斷他們能做成大事,並助力他們成長。如今,美團、今日頭條、拼多多這三家公司分別在本地生活服務、線上和SKU三個領域成為了新興巨頭。從他們的故事可以看出,頂尖的企業家在當初選擇創業方向的時候,其實有且只有一條路可以取得今天的成就。

所以對於那些找不到方向的CEO,我送給他們一句話:創業者需要把國家、社會、時代、技術與個人命運相結合,才能精準把握未來趨勢。創業者能否抓住時代給予的機會,這要看創業者如何理解時代,如何與自身的基因結合,如何選擇抵達目標的路徑。

李志剛:創業999死1生,你只有一條陽光大道

這也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希望通過以往3000位CEO的大數據分析和對趨勢、人性的深入洞察,像助力當年的王興、張一鳴、黃崢一樣,幫助有潛力的CEO看清未來的趨勢,並幫助他們選擇一條更適合的道路,將千分之一的成功率提升到十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我相信我們能幫助、成就越來越多的未來百億CEO們。但,沒法包醫百病。

四年如白駒過隙。雖有坎坷,但值得欣慰的是,路越走越寬,我們的商業模式與戰略逐漸明晰。而新經濟100人成立之初即確立的使命——「助力創業,成就傳奇」從未改變。

這就是我們的內在核心價值,也是我們順時代而為的根基。

道阻且長,與各位創業者朋友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