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工作的公司給工資不足以養活自己,是不是該果斷辭職了?

一個歷史文化的愛好者


公司給的工資養活不了你,不能果斷辭職,你要分析原因,是你能力不夠,還是本身公司只是畫餅,並不給你落實實處。前者你只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後者要和領導溝通,然後再辭職,辭職之前騎驢找馬,有了下家在走,避免失業時期各種壓力!

現在很多企業大致分為幾種:

只會給你畫餅,但是承諾的不會落實到實處的公司!

這種現象在很多公司出現的非常多,領導會不定時為員工洗腦,畫餅,讓你覺得未來發展多麼美好,再為公司做出成績後,公司往往早已忘記對員工的承諾!

公司對員工做出的承諾一一兌現!

能給員工承諾,能夠兌現,這樣的公司很有責任感!而且這樣的企業有很規範的規章制度,是個能夠提供很好的發展平臺!

你要分析你所處的是什麼公司!然後發現自己是否合適在這裡工作!

你也要認知自己的能力是怎樣的!

自己能力如何,公司給的待遇是否匹配你!

認知自己的能力有多少,是一般還是能力很強,如果一般該怎麼改變,提高自己!

能力很強,但是工資不匹配,那你需要調配崗位,匹配你的收入,如果調崗還是無法解決你的生活,那就另尋他路!找適合你的!

在有辭職的計劃開始前,可以騎驢找馬,畢竟我們都有很大的生活壓力,找到合適的在走也不晚!建議你好好分析下,然後再做對的決定!


奔跑的狐狸W


分享一下我的經歷

2016年我加入一家餐飲公司,只拿2500元生活費,勉強維持生活。但是我認定跟著這個老闆走一定未來沒問題,也本著自己的價值觀:最大的求是不求,最大的自私是無私。進入公司三年多,我一直勤勤懇懇做事,從不要求漲工資,只為把事做好,做出結果。公司由2500漲到3000,後來3000到4000,再到後來成為總監工資8000,現在成為公司副總經理,月薪15000左右。

說這些不是吹噓,這點結果也沒有吹的資本,但是我想告訴這位仁兄的是,市場是公平的,有結果就有成績,沒結果就沒成績。另外就是跟對人,做對事。

如果當下公司給的工資不足以維持生活,你要考量的是公司有沒有未來,老闆有沒有境界,值不值得跟隨,如果有,那就踏踏實實幹出結果,錢慢慢就會到來。如果沒有,那就果斷撤,找到一個有未來的公司和有境界的老闆,好好幹。

總而言之,有價值到哪兒都會產生價格也就是你的工資,沒價值換多少工作都是沒價格也就是低工資。

最後祝兄弟越來越好!事業蒸蒸日上!






健康快樂生活圈


我同事的孩子考入了某大銀行,興奮了幾天,拿到第一個月實習工資,扣掉社保和稅,只剩3000元。嗷嗷地罵,這點錢能養活自己嗎?跟她媽鬧著要辭職。她媽媽帶他找我抱怨,我說,當你先實習轉正,再努力上升,收入會越來越高的,將來當個行長,年薪百萬,這才是你奮鬥的目標。

第一,有些好公司起薪並不高,但是漲幅越來越大,只要熬一兩年,業績上去了,薪水都會漲上去,大多數都超過行業平均水平。比如,這家銀行轉正後,一定比當地社平工資高得多,還是不錯的職業。

好吧,就算私企,比如,你去一家小店裡打工,工資也就兩三千元,很多城市裡的孩子都覺得養活不了自己。可是,誰都知道這種打工只是過渡性質的,騎驢找馬用的,找到好工作自然就走了。這種服務過渡性職業,薪酬都不會很高,基本屬於最低層次。

所以,你要看你這份職業的性質,如果是一個有前途的職業,熬一熬寒冬,就過去了。如果是一個過渡性的臨時職業,撐一撐也過去了。一份職業的發展與收入,既要看當下,也要看長遠。

第二,掙多錢,與自己的本事有關,與自己的消費有關。什麼意思?一個公司開出多少工資,基本遵循市場價格規律。比如,一家小店服務員,也就是兩三千元工資,一個門衛也就一兩千元工資。當然了,也要符合當地最低保障線要求,也就是說,要達到讓人養活的水平。所以,都是一個老年人去做門衛,換一個城市孩子做門衛,一兩千元,能養活自己嗎?買個蘋果手機都買不起,對不對?

但是掙多錢,跟你跳槽的關係不大,與你的掙錢能力有關。比如,你現在的工作拿3000元工資,你說養活不了自己(針對你的消費水平來說的,對一個農村孩子,暫時就可以養活自己,因為他們知道節儉),你想換一個月薪8000元的工作,前提是有公司願意要你啊。你的本事要值8000元啊。

第三,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如果你的工資遠遠低於你的自身價值,甚至養活不了自己,那麼,人往高處走,也是天經地義。但也不要立即辭職,騎驢找馬吧,心態平和點,慢慢找到最適合你發展的、薪酬水平逐步提高的好工作,果斷跳槽吧,畢竟追求生活質量不丟人。


職場火鍋


我拿2500-3000的工資拿了3年,勉強養活自己,但是5天八小時制,工作較輕鬆壓力小,五險一金也有,有業餘時間學習感興趣的東西,到我離職時那一年,9個月通過副業賺了50萬。

工資低,為什麼我沒選擇離職,因為我知道去拿5-6千的工資會很辛苦,每個月也只夠我花,即改變不了生活,也改變不了命運。

就這樣我走出來了,現在無工作,但有交社保,天天睡到吃午飯,賺的遠比我原來工資多。當然我沒意思,我認為人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來。要有方向目標。

每個人的道路不同,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的意義在於做最好的自己。

所以跟據你自己的情況,自己想你想做什麼,你能做什麼。




蔣子兮3413


不是。

講一個身邊的故事,希望能幫助到你。

小李與小王是我的發小。

小李畢業後從事廣告設計,實習期間1800元/月。他爹每月還要給他打2000元的生活費,才夠他的開銷。

轉正後2500元/月。雖然有比實習期高700元/月。但是,他並沒有降低向家裡人索取的費用,一如往前。

然而,半年後他的工資沒有改變,心理開始逐漸不平衡。常常想,為什麼和同事做的一樣工作,工資卻比他們低呢。

隨後,他就裸辭了工作。在家裡面邊玩邊找工作,花了2個月找到了一份比上份工作高300元/月的設計師助理工作。

然而,他的生活開銷並沒有因為換了一份工作而夠用。反而開銷增加,讓家中支援更多。還給他爸洗腦,說新工作新氣象……

反觀小王,他畢業後在一家廣告公司做銷售,底薪1200元/月。由於剛做銷售,沒技巧、沒經驗、沒客戶,前三月業績掛零,拿的是底薪。

除去房租600元/月,只剩600元的生活開銷。但是,他並沒有向家裡伸手,也沒有因為工資不足以養活自己選擇離職,而是選擇了堅持。

一年後,隨著銷售技巧技能不斷熟練、經驗與客戶的不斷累積,他的月薪平均可以到達5000元/月。

回到問題本身,“工資不足以養活自己,是不是該果斷離職。”

最重要的是看創造的勞動價值是否大於公司所支付工資。

也就是說,你現在的實力創造的勞動價值在其他公司能拿5000元/月,但是當前公司只給你3000元/月。

如果沒有該實力,我勸你不要因為錢不夠而離職。否則,就如我朋友小李一樣,換一個公司溢價,得到的薪酬待遇相差也不大。

不可否認,有的老闆壓榨員工,無視員工勞動價值,不給員工加薪。此時,你為了錢而離開,則無可厚非。

所以,你需要對自己的實力與薪酬進行評估後,再做打算。

其一,對比其他公司同崗位的工作待遇。打開招聘網站,搜索同崗位,則一目瞭然。

其二,對自己的實力進行綜合評估,看看是否能達到其他公司的崗位職責及要求。

通過這兩項對比,如果的確是當前公司給的薪酬遠遠低於你創造價值的報酬,那麼果斷離職。

與此同時,給你一點點建議,希望能幫助度過這個艱難時段。

建議一:還是先注重能力提升,再求薪酬提升。

先有能力及經驗還是先有高薪?很負責任地告訴你,企業都是根據能力及經驗開價,不可能先給你高薪,再讓你學技能,最後讓你工作。

所以,先把視線放在能力提升及經驗積累上面。當能力提升了,創造的價值大了,薪酬自然就高了。

建議二:理財,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你說目前的錢不足以養活自己,請問養活自己的標準是什麼呢?有人1200元/月能養活自己,還有結餘。然而有人10000元/月,也是月光族。雖然他們的層次不同,開銷也不一樣。但是,其中有個不可忽略的差別:理財。

所以,你需要對自己的錢進行合理規劃,減少不必要的開銷。


以上。

我是鍾黑牛聊職場 ,專注職場疑難及銷售思維,且每日分享職場見聞。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關注、點贊、評論、轉發。

鍾黑牛聊職場


你能保證辭職之後會找到一份工資更高的工作嗎?我去年來到廣州上班的時候每個月的工資只有2100塊錢。注意這可是2019年噢,在廣州噢,每個月工資2100塊,請問活得下去嗎?

我覺得這樣的一個工資誰都活得不好,我租的房子一個月的房租就要1500。剩下600塊錢我是怎麼過的?

每天帶飯吃,而且很少吃肉,一般都是吃蔬菜,都是撿最便宜的蔬菜買。我們那邊沃爾瑪的土豆和包菜最便宜,一兩塊一斤。

到後來窮到每個月雞蛋、水果都不吃,零食更是奢侈。每天早晨也不會出去買早餐,都是在家裡搞定,比如說衝一杯速食豆漿,買一大袋麵包分成幾天吃。

然後中午和晚上就煮白米飯蘸醬吃。

在我大學的時候,根本沒有一天是過得這麼慘的!!!如果讓要讓我爸媽知道我現在的生活狀況,他們肯定立馬喊我回家。

就那短短的幾個月,我瘦了很多,而且整個人萎靡不振的,一點氣色都沒有,導致月經90天沒來。

為什麼我沒有辭職?因為我知道那個時候的我,如果辭職了,去找別的工作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因為個人的能力不足夠,所以莽撞辭職是不正確的,那麼針對題主的情況,我覺得要分成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一、工資是沒有辦法讓自己生存嗎?

如果你的工資低到沒有辦法讓自己生存,那的的確確是應該換一個工作。但是我認為只要是一個正規的公司,都不會低於當地最低的工資標準,否則就是違法的。如果你們公司給你開的工資是低於當地最低生活標準的話,那你完全可以去起訴他。

而另外的,可能是題主自身的花費太高了,想想有沒有在其他地方可以省錢。因為當你一個月掙2000塊錢的時候,你會覺得不夠用,3000時還是不夠用,5000時仍然不夠用,但是其實你都是可以生存下來的。

二、可否商量內部漲薪?

如果覺得自己的能力足夠,但是公司卻沒有給你相應的回報,可以嘗試能不能夠內部漲工資。只要員工的能力足夠了,我相信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位領導都是願意給他漲工資的。

三、個人能力是否支持去找新的工作?

我們一定要明白,能拿多少的工資是完全取決於個人能力的。

即使你現在拿的工資比在市場上其他的工作工資要低,莽撞的跳槽也不是一個理智的選擇。

因為hr會看你跳槽的頻率,所以每一次離職都應該是理智的,經過仔細分析決定的。如果你的能力支持你辭職了之後很容易就找到下家,並且比這裡的薪資待遇都要好,那麼可以離職,否則就不應該。

而是應該在這份工作上面繼續努力、忍耐、學習,積累自己的能力,等能力足夠了再去跳槽找新的工作。

而且要相信,困難都是暫時的,現在活得很好的人,也都經歷過一段痛苦的時光。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歡迎關注簡屋,和我一起,在職場中實現逆襲!

簡屋


對於“工作的公司給工資不足發養活自己,該不該辭職的問題”我認為不能用片面的觀點來看待問題,因為在決定辭職前,應該先分析一下,造成自己工資的原因,是個人因素還是公司的原因

。然而再根據問題的根源來制定一適合自己職業發展的解決方式,再找出最佳的解決措施。

在分析這個問題前,先給你說說我閨蜜平兒,平兒是個女神級的人物。去年已經是第八次辭職了。剛開始,我們都認為是因為平兒太漂亮了,總是遭遇職場性騷擾。後來,當平兒在一所全是女性的護士學校工作不到2個月時,再次辭職,我才感覺到是平兒的問題。

一次我與平兒閒聊,忍不住就問了她為什麼要多次辭職?平兒毫不掩飾地說:“我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

一、由顯、隱兩性來分析造成問題的原因。

說起辭職就不能不說找工作,一般的人找工作,不會外兩個指標:

1、顯性因素——工作的原因,工資高不高,環境好不好,晉升區間大不大,加班不加班等;

2、隱性因素——心理的原因,工作能否帶給自己快樂,能否讓自己被認可,是否具有挑戰性。

所以當自己想要辭職時,也應該從這兩個方面來考慮。

從問題來看,自己所得的工資不能養活自己,一般造成這種結果的也是以上這兩種因素影響,主要有以下3種情況:

1、公司的問題,所有人員工資都低,不是自己依靠自己能改變的;

2、自己的能力不足,並是不所有的人工資都是低,

3、你對工作沒有熱忱,不認真,總是被動的工作,沒有領悟的工作核心,總是邊緣地帶工作。

對於平兒來說,她就屬於隱性因素影響,對工作沒有熱忱,從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總認為是工作不適合她,其本質是因為她沒有上進心,沒有責任心而已。

二、從沉沒成本來看職場辭職

\t經濟學家\t斯蒂格利茨教授在《經濟學》一書中說"如果一項開支已經付出並且不管作出何種選擇都不能收回,一個理性的人就會忽略它。這類支出稱為沉沒成本(sunkcost)。"

當自己所工作的公司因為自己求職時的錯誤,致使自己選擇了這個不被市場看好的行業,其沒有什麼生產能力,競爭力更是低下,沒有什麼好的發展前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屬於淘汰邊緣的公司。

對於這咱沒落型的公司,就應該以沉沒成本來看,自己拿自己的人生價值,未來職場作為投資,卻收到的是極低的工資滿足不了自己生活的報酬。同時也沒有什麼工資以為的獲得。

這就好比,你預訂了一張電影票,已經付了票款而且不能退票。但是當你看了一半時,感覺這部電影響很不好看,那麼你會怎麼辦?是繼續忍受下去,還是退場做別的事物。

面對 這種情況,要做的事情,不是去後悔買票了,而是應該決定繼續看不看。因為票已經買了,一般的人會因為心疼錢就人忍受著看下去,而理性的人則會選擇明智的做法,及時止損

對於職場上的情況也為一樣。對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剎車,快速止損。所以辭職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三、從鳥籠效應來看職場上的辭職

鳥籠效應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現象,又被人稱為“鳥籠邏輯”它是心理學家詹姆斯所提出的。它說的是人們因偶然獲得一件不太需要的物品,反而為了這個物品為自己添加了更多與之相關,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有點本末倒置的意思!

這就好比自己應聘到了一份自己不太喜歡的工作,但為了珍惜這份工作,又不得不去上班,所以就過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生活,讓自己既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還讓自己的寶貴時間從之東流。

能力是職場上最好的語言,業績是最好的證明,而你對於自己的工作總是被動、應付的態度,應該可能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獲得最好的業績呢?

所以要想擺脫這種困境,就必須擺脫鳥籠效應的影響,從籠中走出,看看自己真正需要什麼。對於能力提升,則必須 從端正工作態度開始。只有你擁有了正確的工作態度,你就能讓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變得很有能力。

一個人的態度直接upgb他的 行為,決定了他對待工作是盡心盡力還是敷衍了事,是安於現狀還是積極進取。

所以當你的工資不能養活你自己是因為你個人的隱形因素時,即使你辭職,也不一定能解決你的困境,只能端正工作態度,保持工作熱忱,不斷提升工作能力才是根本之舉。


月影說職場


如果只是養活自己,我估計很簡單吧!我2013年畢業時,在二線城市,進了一家廣告公司工作,那時我的工資是800元,加上全勤100元,還有部分加班費,一個月下來到手1200多。

雖然只是三個月試用期的工資,但我當時是足夠用的,甚至每個月還有結餘。雖然我不知道題主收到的工資是多少,但我能確定的是決不低於2000元。

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公司給的薪資不足以養活自己的原因是什麼?

一、自身能力有限,無法達到公司漲薪的標準

我相信一個企業不會因為工資的關係,而去壓榨一個有才華的人才。如果你具備足夠的才華和能力,那麼我相信公司會給予你足夠的薪水。

如果公司給你的工資比較低,首先你就要從自身去進行分析。我是不是又什麼不足?領導安排我的工作,我有沒有很好地完成?當公司出現問題的時候,我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解決它?

一個人解決問題、帶來利益的能力,是一個公司評判員工薪資高低的標準。

二、你是月光族,無法理性消費

有沒有可能,不是公司給的工資不夠,而是你的花費實在太大了呢?公司每月發10000元給你,你去買一個5000的皮包,其餘的都用來還信用卡和花唄。你覺得你這樣能養活你自己?

別說給每月10000工資了,就算每月給你20000,估計都不夠花。

或許你可以嘗試將工作分成三份,一份用於日常開銷,比如租房、吃飯、水電、出行等必須要用到的錢;

第二份用於應急用,比如日常開銷大了些,就用這部分進行補足,如果遇到突發情況,也能拿來急用;

第三份用於投資,在保證日常開銷與應急用的錢後,這部分的錢可以做投資,買一些基金或者股票,實現一些收益。

每個月最好做一個消費賬單,看看自己有沒有消費一些無用的東西。比如買一個5000元的皮包時,問問自己,這個皮包是不是必須要買?如果要買,我能不能選一個便宜一點的買呢?

將每一筆消費都落實到實際中,爭取花之有度,用之有節。

三、如果根源不能改變,辭職也沒有用

不能因為公司給的工資低,而用辭職的方法去改變。要對自己的現狀進行分析,是什麼原因導致公司給你的工資不夠生活?

如果你不能找到根本原因,就算你辭職換一份工作,仍然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如果你學不會游泳,就算你換了一個泳池,也照樣學不會。因為你要學會的是游泳本身,而不是換泳池。

學會找到問題的根源,學會對它進行分析,然後學會去改變它。

希望以上的對你有用,謝謝!


我是黃小語,喜歡用短小精悍的文字,分享職場上的各種故事和經驗。歡迎關注我,和我一起刷新成長力。


黃小語


從問題分析:工資不足以養活自己,可以理解為繼續幹這個工作會餓死,那麼答案是肯定辭職,你想啊馬上要餓死了還不換工作傻啊。其次如果你有別的事業,不靠這份工作吃飯,那就無所謂了是吧!我之前遇到過這種情況剛剛畢業隨便找了份工作,工資都不夠我開銷的一半,但我乾的很開心畢竟積累階段,而且不掙錢也有飯吃,不會餓死。結婚後就不一樣了,我有了家庭,身上擔了責任,不能再碌碌無為渾渾噩噩了,不但養活自己,需要負擔起家庭的正常運行,領到還是沒漲工資!於是乎果斷換了工作,現在也不算好,至少可以擔負家庭,勉強度日。繼續努力為了美好的明天。辭不辭職因人而異,不同的階段也會有不同的答案。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


簡單的小土


嗨!我是安曉,一個90後創業者。我去年年初開了一家小店,來來去去也經歷過幾個員工。很高興從一個小小的管理者角度和你分享我的看法。

工資不高

工資取決於能力和態度。

我開的是一家民宿,員工的工作量不多,難度也不大,每天來回就是那麼點事,唯一比較難的可能就是和客人溝通。可是即使是這樣,員工們也總是重複犯一些低級錯誤。每次犯錯我都會指出,可是還是犯。

我們店每天最忙的時候只有中午那三到四個小時,有時候一個小時不到就忙完了,其餘大部分時間員工需要做的只有守店。但我觀察過,在閒下來的這麼多時間裡,沒有一個人會做提升自己能力的事。我守店的時候都會帶本書去,或者聽一節網課,但他們不是看電視就是刷手機。

我現在擔任的是店長的職位,也一度想從員工中提一個孩子上來當店長,但是說實話沒有一個人能讓我滿意。

無法獨當一面,不主動學習,從來不會關心一個店長一天到底在忙什麼。

這裡有個例子。有個員工被我調到了餐飲店,工資待遇前景都比民宿好,但是沒有民宿這麼輕鬆。我老公和他談的時候,他說他本來是想做民宿的店長的。

我老公一針見血地說:“是因為店長工作時間少,工資高?”

員工就抿嘴笑,說:“安曉每天就像探案一樣,查店裡的飲品零食的去向。”

言下之意就是他覺得店長每天就盤盤存。

我老公問:“那你拿了店裡的東西之後,每次都及時給錢了嗎?”

員工尷尬地不做聲,拿出手機給店裡轉了賬。是的,他又忘記了。

我老公又說:“你想做店長,是因為覺得店長輕鬆。你知道我們一個月房租多少,水電多少,員工工資多少嗎?你有考慮過怎樣才能付得起這些開銷嗎?”

員工就不說話了。

後來他就在餐飲店工作,由於他形象好,我老公原本準備培養他做前廳經理,之後作為儲備幹部,在開連鎖之後提成店長。但是這個男生實習了三天之後,就找了藉口離職了。

他離職前還問能不能回民宿,我們心裡清楚,這是因為飲食店很辛苦,民宿很輕鬆,而他這只是個培養不起來的懶人罷了,不記得留。

試問,這種工作能力和態度,配得上高工資嗎?

該離職嗎?

與其說馬上離職,我覺得更好的方式是利用你空餘的時間去學習和開發副業,這是我身邊很多年輕人的工作模式。

我不止一次建議我的員工,在工作空餘時間去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雖然主業暫時還不能把興趣變成工作,但副業完全可以呀。

可是每一項職業都需要我們具備一定能力,這些能力也許是讀書的時候我們所不具備的,那麼前期的學習成本就會很高,而且這段時間極有可能是零收入甚至負收入。所以一個穩定的主業就是必須的。

有一種情況下你可以馬上離職:已經找好下家,並且下個工作有一個質的飛躍。

你可以考慮一下,馬上離職之後的空窗期你怎麼應付;下個工作的工資足不足夠養活自己。如果你沒有準備好,學習仍然是我建議你需要首先做的事。畢竟工資3000和3500,與3000和6000是兩個概念。

我是安曉,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

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