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座!中國第一枚!直擊2019年最“霸氣”的自傳體小說之一!

——“你好,我是大連理工大學。”

我出生在1949年4月,我的第一個名字叫做大連大學工學院。我出生那年,恰巧是一個“吉祥年”。在我6個月大時,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新中國成立了!自此,我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與時代同發展、共進步,在淩水河畔、黃海之濱的這片沃土上,成長成材,開創未來。

世界第一座!中國第一枚!直擊2019年最“霸氣”的自傳體小說之一!

1950年7月,大連大學建制撤銷,滿週歲不久的我,就開始獨立發展了,同時,我改了名字,叫做大連工學院。那時旅途艱辛,而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屈伯川先生,一直陪在我的身旁。他懷揣著科教興國的理想,不辭辛勞請來數十位知名專家學者,在篳路襤褸中,用雙手硬生生開出一條道路來。幾十年悠悠歲月,屈伯川先生始終心繫我的發展,他將自己的半生心血,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

世界第一座!中國第一枚!直擊2019年最“霸氣”的自傳體小說之一!

經過十年的艱苦創業,1960年10月,我成為教育部直屬26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數載風雨,我走過的這條路,每一步,都是鮮花與荊棘並存。“海納百川、自強不息、厚德篤學、知行合一”,我知道我的精神和使命,所以無論遇到再大的困難,我都不懼風浪,堅定無畏,勇敢前行。當高等學校停止正常招生後,“用保送推薦辦法招收工農兵學員”成為我很長一段時間的特徵。終於,1978年2月,我重整旗鼓,被重新確定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世界第一座!中國第一枚!直擊2019年最“霸氣”的自傳體小說之一!

1986年4月15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那天,國家教育委員會同意我試辦研究生院。1988年3月,在我39歲生日即將到來之際,我終於有了最響亮的名字——大連理工大學。“連理”二字自古以來就是浪漫的代名詞,於是,我有了“最文藝的理工院校”美譽。1996年1月,我有幸通過“211工程”部門預審,啟動實施“211工程”“九五”建設,教育部、遼寧省、大連市一同成為我的“至親”。

世界第一座!中國第一枚!直擊2019年最“霸氣”的自傳體小說之一!

天有不測風雲,正當我高歌猛進時,噩耗突至。1997年2月18日,在這個永生難忘的日子裡,屈伯川先生永遠離開了我,但我知道,我並沒有真正失去他。他的骨灰,被撒在了這片摯愛一生的土地上,用另一種方式見證著我的成長,他對祖國的滿腔熱忱,並沒有被人遺忘,而是以校史話劇的形式,在無數老師和學子間,代代相傳。

世界第一座!中國第一枚!直擊2019年最“霸氣”的自傳體小說之一!

曾幾何時,王大珩先生帶著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義無反顧來到這裡,親手創辦了大連理工大學物理系,對我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著名力學家錢令希、中國軍事通信工程奠基人畢德顯、催化科學奠基人之一張大煜、內燃機事業先驅者之一胡國棟、水利工程事業開拓者之一李士豪……一個屈伯川先生離開了我,還有千萬個“屈伯川先生”陪在我身邊,他們是我命中的“貴人”,用淵博的學識和高貴的品格,幫助我點亮了一代代學子的成長之路。

世界第一座!中國第一枚!直擊2019年最“霸氣”的自傳體小說之一!

2001年,我啟動實施“985工程”建設,由教育部、遼寧省、大連市重點共建;2003年,我被中央確定為中管幹部學校;2012年,我正式啟動領軍型大學建設工程,那年12月,教育部批准我建設盤錦校區,盤錦校區依照“統籌規劃、錯位發展、堅持標準、創新模式”的指導思想建設,與主校區同標準、同檔次、同水平辦學;2017年9月,經國家批准,我成功入選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

世界第一座!中國第一枚!直擊2019年最“霸氣”的自傳體小說之一!

幾十載倏忽而過,斗轉星移,牛角山上一歲一枯榮,今年,我70歲了。七秩芳華,長歌奮進,從肇始之初的大連大學工學院,到獨立建制的大連工學院,再到更名後的大連理工大學,從一二九街起步,到如今形成“一校兩地三區”的辦學格局,我走出了一條跨越式的發展道路。這70年裡,我經歷過無數風雲變幻,也看到過數不盡的芳華與滄桑,但唯一不變的,是我血液裡流淌的紅色基因,和赤心報國的無悔承諾

世界第一座!中國第一枚!直擊2019年最“霸氣”的自傳體小說之一!

以創新之動力,襄助復興之偉業。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第一艘核潛艇、第一枚液體燃料探空火箭、世界上第一座砼斜拉橋與T型剛構協作體系橋樑……科技史上的多項“第一”,都有我貢獻的智慧。我國首枚大型運載火箭“胖五”、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創造下潛深度世界紀錄的“蛟龍號”、C919國產大飛機……祖國山川的諸多“大國重器”,都有我拼搏的汗水

世界第一座!中國第一枚!直擊2019年最“霸氣”的自傳體小說之一!

納川成海,勇立潮頭;紅色基因,薪火相傳。如今,2020年即將到來,我將牢記黨和國家的囑託,立德樹人,矢志一流,與信仰同行,與夢想同行,與祖國同行,與時代同行,讓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大工夢”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頻共振,以飽滿的熱情和高遠的格局,繼續譜寫初心不改、使命擔當的精彩華章。


注:文章部分素材來自大連理工大學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