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洽食品2019业绩快报出炉,被质疑信披违规?

洽洽食品2019业绩快报出炉,被质疑信披违规?

中访网财经(李子琪)相传,嗑瓜子的习俗从明代就开始存在了,李时珍《本草纲目》—《西瓜》中曾记载:“瓜籽爆裂取仁,生食、炒熟俱佳”。

到了上个世纪,全国做出规模的瓜子企业已不在少数,真心、正林、徽记等区域品牌风头正劲,大小作坊不计其数。

1998年陈先保创立了“洽洽”,在这片红海中凭借煮制瓜子——“红袋香瓜子”突出重围。洽洽瓜子面市第二年,其销售额就突破1亿元;2008年,创立十年的洽洽销售额首次突破20亿,成为中国炒货坚果市场不折不扣的龙头企业。

2011年3月,洽洽食品(002557.SZ)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炒货第一股”。

目前,伴随着良品铺子的上市,国内休闲零食六大企业已全部上市。洽洽食品正是6股中最早上市的一家。

前几日,洽洽食品发布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2019年度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48.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25%。实现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1.24%、34.64%、39.13%。

洽洽食品2019业绩快报出炉,被质疑信披违规?

2020年预计增长情况信披违规?

根据《财经涂鸦》消息,2月18日,洽洽食品管理层就本次疫情对公司业务影响及公司各品类2020年的预计增长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

洽洽食品主要产品包括红袋、蓝袋、黄袋三个系列产品。管理层预计2020年,传统红袋系列瓜子产品及山核桃、焦糖瓜子为代表的蓝袋系列瓜子的毛利率将和2019年持平;预计2020年红袋、蓝袋产品的销售目标分别可达22亿、及11亿;预计2020年,小黄袋每日坚果品类的毛利率可以提升1%-3%,毛利率可达到30%,预计销售目标可达到13亿。

公司管理层认为,每日坚果品类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品类,未来的市场规模在200-300亿,且将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洽洽食品方面并未就此次投资者交流披露公告。

对于此举,上海创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许峰律师表示,这一行为或涉嫌信披违规,“业绩预测的内容属于内幕信息,属于严格监管的内容,对于披露时间和形式都有严格要求,而与投资人交流一般应在公开披露之后”。

此外,管理层在交流会上透露,2月份不是其传统的销售旺季,且相关原材料储备量可维持2-3个月,经销商库存的量在1个月左右,目前库存完全可以满足经销商补货需求。

不过,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先后有投资者提出质疑:深圳地区的洽洽瓜子和口罩一样,一包难求。

洽洽食品2019业绩快报出炉,被质疑信披违规?

“每日坚果”带来新机遇

不得不说,卖瓜子洽洽确实挺强。而其实,2008年开始洽洽食品就曾开启多元化战略,陆续推出“怪U味”、“喀吱脆”薯片、“啵乐冻”果冻等产品。

洽洽食品2019业绩快报出炉,被质疑信披违规?

洽洽食品的多元化之路似乎走的有些“坎坷”,发展薯片、果冻等产品线消耗了大量资金,分散了瓜子主业,营业收入难见大增长,业绩常出现下滑。2012-2014年,恰恰食品的收入增速未超过10%;2013年其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10%。

洽洽食品2019业绩快报出炉,被质疑信披违规?

据悉,到了2015年,洽洽食品创始人陈先保重新出任总经理,主导组织变革,推出员工激励计划,重新聚焦主业,剥离弱势业务。

2016年,公司提出“实现从炒货第一品牌向坚果休闲食品行业领导品牌”的战略转型之路。2017年,小黄袋每日坚果的推出使得洽洽食品有了新的突破,上市第二年便斩获5亿元营收。

进入坚果品类市场,那就不得不提以三只松鼠为代表的休闲食品电商品牌。

据市值罗盘的杜邦分析,截至2019年上半年,洽洽食品小黄袋每日坚果的毛利率只有19%,三只松鼠则为28%。

对比同类可比企业三只松鼠,其90%的收入来自电商销售,消费者拿到的产品售价,就是三只松鼠的出厂价加上31%的利润率。洽洽食品几乎都通过经销商销售,考虑到经销商和终端的利润点,洽洽食品为了在终端价格上有竞争力,只能把自己的盈利空间降低。

目前,洽洽食品的市盈率为37.22;三只松鼠的市盈率为116.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