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外书真的对语文提高有效吗?

官儿迷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一个对我们语文教学挺有讽刺味的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学生非常厌学,后来就保留学籍,中途退学了,他只来参加期末考试。他回家后做的事情就是成天抱着小说读。期末考试,当时各科成绩满分是100分。这个学生其它各科都只有几分十来分,语文竟然考了72分!

这个圈内的故事,很说明课外阅读对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性。

但是,作为初中一线语文老师,我的观点是:经常阅读课外书,不一定有助于语文成绩的提高,只有具备一定阅读方法、阅读理念的课外阅读才能促进语文成绩的提高。

我对初中生课外书阅读提出以下建议:

1.书的选择。初中生的世界观、是非观、理解能力,都处于正在形成的阶段,一定要读那些积极健康的、语言运用丰富而规范的名著。阅读这样的书籍,就等于说孩子站在了一个高的起点,一开始就受到了良好的、潜移默化的正能量的影响。我的学生我不允许阅读漫画类、玄幻类、武侠类、校园文学类、爱情小说类等课外书。不是说这些类别的作品不好,而是说不适合读初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去阅读。

现在很好,部编教材有推荐的必读书目和课外阅读书目,给老师和家长的指导指明了更好的方向。

2.阅读指导。如果放任自流地阅读,收效就会甚微,因为孩子们一般都是追求精彩的情节,认真一点儿的,可能会沿用小学积累好词佳段的方法,积累一些好词佳句。不认真的,或者缺乏意识的,读过去就读过去了,风过无痕,什么印象也没有。

这个阅读指导的任务主要是学校语文老师要花费一点儿脑筋。一般应该有阅读前的激趣和规定阅读方向、阅读中的解疑答难、阅读后的活动交流等程序。另外,要给予不同类别的书以不同的阅读方法指导。如:《昆虫记》就要交给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方法、《红心照耀中国》就要交给学生阅读纪实文学的方法、《猎人笔记》就是要交给学生阅读记叙类文学的阅读方法、《朝花夕拾》就是要交给学生阅读散文的方法、《水浒传》就要交给学生阅读古代小说的方法……这些,都要多与自己的语文老师交流,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3.学以致用。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的最终是为了提高理解力和写作能力。所以,阅读与写作要结合起来。我的训练方法有:

(1)规定一个部分积累多少个词语,并用其中的10个或者20个词语造一段主题明确、语意连贯的话。

(2)仿写段落。主要是仿写细节描写段、自燃环境描写段、场面描写段、表达方式描写段、表现手法描写段等。

(3)学习布局谋篇、学习立意、学习表达自己感受的方法。

做到了以上几点,阅读才会真正发挥作用。语文成绩的提高也就是顺便的事情了。因为丰富的课外阅读对促进语文成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阅读理解力的增强。这个能力会减少审题错误。语文试卷上除了字音字形的选择题、古诗默写题外,其余题型都需要阅读理解力。各个板块的分数都会得到提高。

2.见识的丰富。这一点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现代的语文是需要思维发展的学科,思维越活跃,答题越灵活准确。

3.丰富的词汇积淀。这一点,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具体、更细腻、更生动,作文分就自然提高了。

4.学到灵活多样的写作方法。这是直接促进作文分数提高的一点。

5.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这一点体现在分数上,就是作文的立意有高度有深度;阅读理解的比较分析题、拓展题、综合性学习题,会回答得更有水平,分数自然就上升了。




语文思维


阅读课外书对语文成绩的提高肯定是有效果的,但是这个“有效”是有前提的,并不是说只要读了课外书,语文成绩就一定会提高,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读了很多课外书而语文成绩并没有多少提升的原因。

以下我便从三个方面来说说如何阅读课外书,使之能够对语文成绩的提高起到效果:

一、课外书的选择很重要,要阅读“有营养”的课外书。

课外书,顾名思义,是除了课本之外,在课外阅读的图书。

这类图书有很多,家长或孩子在选择课外书时,通常会根据个人需求、兴趣爱好等因素,做出相应的选择。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课外书都能在孩子的语文学习中发挥提升作用,对此,家长需要鉴别,引导孩子阅读“有营养”的课外书,方能对语文成绩的提高起到助益。

那么,什么书是“有营养”的课外书呢?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在阅读之后,能够从中受益、有所收获、对成长有所帮助的图书。

比如,经典的文学名著、科普读物,便是“有营养”的课外书,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情况等,为孩子选择相应的版本阅读。

现在,学校每学期也为孩子们推荐了课外阅读书目,寒暑假亦有相关书目的推荐,这其中,有一些是必读的,有一些是选读的,认真阅读这些图书,对孩子的语文学习都是有所帮助的。



二、阅读课外书要“用心”,也要“用脑”。

对孩子来说,如果想让阅读课外书成为语文学习的助力,那么,就必须带着“心”与“脑”来阅读。

倘若只是随意地读读,既不走心,也不过脑,那么,可以想见,这样的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是没有多大帮助的。

因此,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在安静的环境中阅读。

安静的环境能让孩子更沉下心来进行阅读,更有利于孩子专注阅读。

2、避免手机的干扰。

如果孩子在课外阅读时,旁边有部手机,不管是孩子自己用,还是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在看,都会影响到孩子,孩子容易被手机的响动或者家长的举动所干扰,使其分心、分神。

3、通过互动交流,引导、促进孩子用心去读、用脑思考。

为了让课外阅读更有效果,家长可以就孩子阅读的内容,与孩子进行互动,以互动交流来引导孩子更有效地阅读,例如:

  • 家长可以请孩子讲讲书中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孩子分享从中获得的感受。
  • 家长也可请孩子担任“小老师”,教教自己从书里学到的知识。
  • 家长还可以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将阅读的内容“表演”出来等等。

通过这些形式,都可以帮助孩子更“用心”地去阅读,让孩子更能积极地“用脑”去思考所看到的内容。

这比只是简单地对孩子说“要用心”、“要用脑”来得更有效果,是谓以实际行动来引导、促进孩子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三、阅读课外书要“动笔”,做读书笔记对语文学习很有助益。

实践证明,做读书笔记的孩子与不做读书笔记的孩子,在课外阅读上获得的收益是有明显差别的。

做读书笔记的孩子,在看课外书的过程中,通过做书摘、写感受、做总结等,对所读内容能够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理解,这本就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又怎能不提升语文成绩呢?

而不做读书笔记的孩子,往往读完一本书后,要么过段时间就淡忘了,要么对所读内容没有什么思考,阅读理解流于表面,体现到语文学习上,便是看起来是读了课外书了,但是并没有多少积累,语文阅读与作文水平也没有多大提升。

因此,建议家长在孩子进行课外阅读时,引导孩子“勤动笔”,做读书笔记,形式可不拘一格,做表格、写卡片、画思维导图皆可。

具体到读书笔记的内容,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具体学习情况、阅读需求等,引导孩子进行记录,比如好词、好句、读后感、启发与收获等等。

以下为大家提供一个例子——《课外阅读记录卡》,供家长们参考:

这张卡片中的主要内容包括:

  • 这份读物给予我印象最深的精美词语和优美句段
  • 优美词语造句或者优美句段仿写
  • 这份读物的主要内容以及中心思想
  • 阅读感悟

当然了,是做成卡片的形式,还是就是直接书写在读书笔记本上,二者都可以,孩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即可。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做读书笔记不要三天打渔 两天晒网,不要今天想写了就写、明天不想写了就不写,它是需要日积月累的。

综上所述,要让课外阅读真的对语文成绩的提高发挥作用,那么首先要在课外书的选择上注重选取“有营养”的书籍;其次,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既要“用心”,也要“用脑”;最后,阅读课外书要“动笔”,做读书笔记对语文学习是很有助益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题主有所帮助!


小初的书声影像


现在的高考语文,已经和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前的语文试题主要是拼音、错别字、词语、句子分析、阅读、诗歌、作文等组成,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多。所以即使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但是如果学习扎实认真,课本掌握的好,语文成绩可能也会得高分。以前这样考查的时候,我们老师也是通过大量的试题来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想提高语文成绩也是有可能的,就是看谁的功夫下的多、下的深。

自从语文考试改革以来,现在的语文试题与以前已经有了很大不同。

现在是试卷上主要分两大类:第一类是阅读。主要包括文本类阅读、科技文阅读、小说类阅读、散文类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阅读等不同的题材,每一次考查的可能不一样,但是就是从这些类型里考查。第二类,就是作文,一般是给一段材料,让学生进行分析阐述总结提炼。

从语文考查的内容变化来看,我们就知道阅读对语文成绩的重要性。

无论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都需要学生有大量的阅读基础,一是阅读的量要海量,现在要求的是一份试题得十几万字。二是阅读的速度要快。作文需要大量鲜活的时事材料作为支撑,而所有的这些都需要学生有广泛的大量的不同类型题材的阅读,如果只依靠课本上的内容是无法满足考试要求的。

所以,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就需要大量的阅读,特别是课外书的阅读。

阅读的书不要是单一的,比如你喜欢小说就只看小说是不行的,散文、杂文、时评等都要有所涉猎,也就是书要杂。读书的时候要学会思考,主要文章的写法、思想、主旨、优美的句子等都要考虑,而不是只看重数量,当然,这些要求也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既然阅读很重要,就要注意对孩子从小进行培养,养成阅读的习惯,不单单是为了考试,也是有益一生的良好的习惯。

国家考试改革中心强调,语文越来越重视对阅读的考查,对能力的考查,所以要想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阅读是最好的方法,而阅读的来源就是大量的课外书。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学语文不要急功近利,要先从阅读开始,虽然一开始不见成效,但时间久了,孩子的成绩就会渐渐的提上了。

阅读不仅对语文有益,对其他科目也有益,阅读理解能力强了,数学、物理化学的理解力就强了,政治、历史、地理也会受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就举了一个例子,对数学不好的学生,不是大量的做数学习题,那样只能越补越差,而是进行大量的课外书的阅读,通过读书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数学成绩自然也就上去了。


田野的小屋


一提到语文学习,就不得不提课外阅读,我们当学生时,语文老师就经常告诫我们,只要有时间就不妨多读点课外书。但是阅读课外书真对语文成绩提高有效果吗?我的答案是要看你怎么读,读哪些书了。

我当学生时就特别喜欢看课外书,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如果想利用课外阅读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取得好成绩,必须要讲究方法,否则,一味追求故事情节的阅读,对语文学习丝毫没有益处,只是消耗课外时间罢了。课外阅读方法,我可以在这里分享几点:

第一,要选择经典书籍去阅读。好的作品不会因时间、因时代、因社会发展变化而快速被淘汰,因此这才有了世界名著的经久不衰。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经典阅读书目非常之多,如果你去实体书店会看到名著经典分类书架,或在网上书店搜索“经典”一词,会找出好多经典书籍。因此,选择经典书籍本身并不难,关键看你是否锁定这个领域。

第二,课阅读要讲究慢读不要求快。好的作品语言优美,人格刻画生动形像,作品所蕴含的时代气息特别明显,如果你能慢慢去品读,会让自己的思绪和想像力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时代,去感受那个时代的人与事,甚至与之喜悦与悲伤,这便是产生了情感的共鸣。而经典名著的特点恰在于此,能够让人一读便深深地喜欢上了。

第三,课外阅读要带着笔或做点书摘。我当年做学生时,极喜欢做摘抄工作,我会边阅读边用笔画,如果是借来的书,则会把好的段落,好的句子摘抄在专用本子上面。阅读闲暇时,会打开摘抄本反复去品味。而对语言的浸润与理解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课外阅读的收获也恰在于此,你思考与领悟的越多,你对语文文字的理解就越深入。

第四,阅读与写作总是一对孪生姐妹。光有大量的课外阅读还远远不够,当你拥有了课外阅读的浓厚的兴趣时,还要尝试练练笔写点属于自己的文字或作品。在练笔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模仿读过的作品语言风格,甚至是文章结构。或者通过阅读激发你的灵感,挖掘你沉睡在记忆深处的某些人与事。阅读与思考,唤醒与记录,亦或是创作,这便使阅读有了真正的质感。

总之,有目标的阅读,有方法的阅读,有选择的阅读,肯定会对语文学习有很大的提高。只要你真正喜欢课外阅读,能静下心来,保证你会进入一个色彩斑斓的文学世界,那时你的心境绝然和不阅读时的你完全是两个人。


寒石冷月


阅读课外书当然会对语文有帮助了,具体帮助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孩童时期接受知识的能力最强,记忆力也是巅峰状态,此时大量阅读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孩童时读的书就像是一个个文档存入电脑般存进了孩子的大脑,以便日后使用。

2、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孩子知道的东西越多,越有表达欲,也越自信。善于表达的孩子语文自然不会差。

3、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多阅读并下意识的记忆书里面的内容,可以有效的刺激大脑活动,提高孩子的脑力,增强孩子的记忆能力。以后语文背诵就会变得得心应手。

4、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名著、美文中的优美语句,模仿写作,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习作能力。

5、锻炼孩子的理解能力。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多阅读,孩子的理解能力自然增强,这样无论是对语文阅读理解还是其他学科题目理解都会有很大帮助。

现下教育改革,以后语文的占比会越来越重。提高语文成绩,仅仅上课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阅读课外书在此至关重要。让孩子爱上阅读,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每一位家长所要承担起来的重要工作。





森墨妈妈养娃记


是的,阅读课外书真的对语文提高有效。理由如下:

第一,阅读课外书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课堂上老师讲时候学生可能还一知半解,但课后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便能加深理解,并最终学会运用。

第二,阅读课外书能开拓视野积累素材。写作文难,就难在无内容可写,也就是没有素材。阅读课外书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好词佳句,也可以引用课外书中的事例,从而提高作文成绩。

第三,阅读课外书能打好语文基础。课外书看多了,到做业或考试时一眼便能做出题目,如把词语补充完整,修改病句,用关联词语造句等等。同样的词语或类似的句子必然在课外书多次出现过,看多了自然就会了。

我有一位朋友的儿子,今年上初三了,数学英语物理等几科都要补课,效果还不理想。唯独语文不用去补课,而且学得特别好,每次考试在班中都是名列前茅。原因就是他很喜欢看课外书,看了大量的课外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也说过,阅读是一根魔法棒,能有效提高孩子的成绩,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

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多读课外书,这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益。





哲妈说教育


现在语文考试,就是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及写作。在这三大项中,阅读理解与写作这两项学生们认为较难。我觉得学生们之所以认为阅读理解难,作文不会写,就是课外书读得太少。课外书读得少,词汇量不丰富,没有语言积累,不懂得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写作文时就会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不知道从何写起。

学生们如果爱阅读课外书,在阅读课外书时,所积累的字词句对语文基础题分数的提高就会有帮助;所积累的优美词语、精彩佳句及语言表达能力对作文会有很大帮助;在阅读时所获的语感及理解能力,对阅读理解有较好的帮助。其实,语文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字、词、句、段、篇的学习与积累的过程,而课外书的阅读,恰好能够增加语文这方面的积累,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多了,语文成绩当然会进步。

因此,从小学起,就应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使语文成绩提高,还会让一个人终生受益。


忆梦月华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

✨问:阅读课外书真的对语文提高有效吗?

穆老师认为,若想真正清楚这一问题的答案,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考虑,如下:

💞一、语文考试到底考什么?💞二、阅读课外书有何好处?💞三、读什么课外书?💞四、如何读课外书?

接下来,穆老师将逐一为大家解决这四个问题,感兴趣的同学或家长可以接着往下看!

🏮一、语文考试到底考什么?

穆老师就用自己做的一张图来表示吧!如下:


🏮二、阅读课外书有何好处?

【1】积累字词句

【2】开阔眼界,提高想象力

【3】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提高语感、语速和理解能力

【5】提高思维能力。如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串联思维

【6】对人生有指导意义

【7】提高个人气质和修养


综上所述,阅读课外书时,我们所积累的字词句对语文基础题分数的提高有帮助;我们所积累的好词佳句及语言表达能力对作文有直接帮助;我们阅读时所获的语感、语速及理解能力,对阅读理解有帮助;我们所收获的……

所以说,阅读课外书是可以提高语文成绩的,但是,有个两个前提条件:

【1】你所读的课外书必须优质;

【2】你读课外书的方法必须正确。

具体怎么说?请大家接着往下看!

🏮三、读什么课外书?

【1】学校要求读的篇目

如《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等

【2】古今中外经典著作

如《世说新语》、《活着》、《人生》《百年孤独》等


【3】国内有名的报刊杂志

如《文汇报》、《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等

🏮四、如何读课外书?

【1】每天抽出固定时间来阅读

【2】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工作

【3】及时写下阅读感悟

找到感触点,任由你发挥,不必拘束,不必害怕写不好,因为只有你知道,写的久了,文笔自然好。

【4】写作文,必须将最近阅读应用上去,即便不会,也要“强行”用上去,时间久了,应用也就自然了。

【5】读书,贵在坚持!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成绩的提升也就水到渠成!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清楚了吗?加油哦!


🎀如果你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老穆说语文


有人问:“阅读课外书真的对语文提高有效吗?”我想,这里说的“语文提高”应当是指“语文成绩提高”吧。我认为,阅读课外书确实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成绩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增加语文积累

语文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字、词、句、段、章的学习与积累的过程。在这方面的积累多了,语文成绩当然会进步。而课外书恰好包含了字、词、句、段、章,所以,对课外书的阅读,能够增加语文积累。并且,在语文课堂中学习的字词、句段、篇章结构等知识,在阅读课外书的过程中又得到了一次实践运用,因此,阅读课外书真的能有效提高语文成绩。

二、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坚持有规律地阅读课外书,如果每天都能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阅读,时间久了,就能养成一种很好的阅读习惯。当一个人有了较好的阅读习惯以后,相应地,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那么,他的语文成绩也和其它学科一样,越来越好。所以,通过阅读课外书,是真的对语文成绩提高有效。

三、提高语文素养

在阅读课外书的过程中,学生当然会动脑去思考、欣赏、分析、感悟,并在这一过程中客观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情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等,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当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后,语文成绩自然会有所提高。

四、洗尽内心杂尘

学习是需要有环境的,既包括安静的外界环境,也包括安静的内心环境。假如一个学生,整天想着玩、交友等,那么,在上课时,他也不能专心听讲,课后也不会花多少时间去完成作业,成绩当然不好。而阅读课外书,一般都是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有利于洗尽内心的杂尘,为专心学习奠定基础,那么,他的语文成绩肯定也会和其它学科成绩一样有所提高。

总之,阅读课外书能够增加语文积累,培养阅读习惯,提高语文素养,洗尽内心杂尘,因而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成绩。


孙老师讲堂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的观点是:大量的阅读,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和成绩而且,也能提高其它各科的成绩。

首先,阅读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一本课外书,一个故事,一段经历。一段人生,一个启示。这个过程中,丰富了孩子的情感世界,使孩子知道分辨真善美,假恶丑。著名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其次,课外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课外阅读。这样就能更加激发他探索知识的奥秘。而每一本的课外阅读的优秀书籍。其中优美的词句,动人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就会像春风化雨一样,滋润孩子的心田。让学生在感受文学之美的同时,感受到获得知识的乐趣和满足。娱乐了孩子的身心。丰富了孩子的情感。

第三,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字词句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真善美的品格和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孝敬老人,团结互助等等等等一些优良的品质,这些岂是分数能够来衡量的?

第四,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他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离不开理解。如果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没有阅读的技巧,那么其他各科也就无从提高成绩。

当然,读书也要讲究方法,提高效率。应该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进行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有积累,有摘抄,有运用。如果是很小的孩子的话,他读一本绘本,你可以让他给你讲一下其中的故事。可以描述一件书中非常有趣的事情。

总之。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来共同阅读吧,让我们陪同孩子阅读吧。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在阅读中做一个高雅的人,做一个快乐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