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华为每年的研发投入比当年的利润都多,还要发18万人的工资,它是怎么维持的?

迷茫中的雾


问这个问题就暴露了你会计知识的不足。净利润=销售收入—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税收。简单一点说,净利润就是公司收入中扣除一切人吃马喂以及税收之后的纯得。从会计科目上看,研发投入记入“生产成本”,工人工资、福利计入“管理费用”。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座养猪场一年的销售收入是100万元。同时这个养猪场一年的成本有猪仔购入费用10万,工作人员工资福利30万元,饲料药物等成本20万元,其他成本10万元。那么养猪厂的利润就是30万元。

别看华为去年7212亿元的营业收入中,只有593亿的净利润。但其实其毛利润(营业收入—生产成本)却不低。虽然官方从未公布过其毛利的数据,但应该不低于4000亿元。

严格意义上说,公司的工资、福利、研发、差旅费、税收等等费用都是从毛利润中出的。也就是说华为他的毛利润中扣除所有费用之后,就剩下了593亿元的净利润。所以站在这个角度讲,研发投入比净利润更大,这是很正常的一个会计现象。

题主问,华为研发投入大于净利润,并且华为还有18万人要发工资奖金,净利润这么低怎么维持?其实是误解了。因为华为的研发投入和工人的工资奖金并不是从净利润中支出,是从毛利润中支出。所有费用支出完毕之后,就剩下的净利润。


财经知识局


1、研发人员的工资就算是研发投入

华为18万员工,我们假设华为员工平均薪酬成本是100万人民币,那么合计是1800亿元,而2018年华为的研发支出是1015亿元人民币,那么这两项支出合计就是2815亿元人民币。而华为2018年的营收是7212亿元人民币,而华为还拥有593亿元的净利润,这笔账怎么算都维持不了的。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研发投入和18万员工的工资很大程度是重合的,研发投入就包括了研发人员的薪酬支出,而华为的研发人员据说就有8万,占总人数的比例为45%,这8万人的薪酬支出都是研发支出,如果这8万人的人均工资是100万,那么也有800亿了。

根据最新数据,华为目前的员工人数是18.8万人,其中的研发人员是8万人,而华为2018年的工资、薪酬以及其他福利费用总计为1124亿元,这其中有一半的工资薪酬算是研发支出了。

华为的研发人员占比达到45%,这个本身就说明了华为是以技术驱动为主的企业。

2、研发投入高也决定了公司产品更加有竞争力

华为能够有今天的成绩和他十几年来坚持研发投入是分不开的,虽然我们都知道技术创新来自于研发的高投入 ,但是我们也知道研发投入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因为你不知道是否会有结果,即便是有结果,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结果。

所以敢于在研发进行强投入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的,华为的坚持获得了回报,今天华为在5G技术上具有主导地位,在芯片领域也迎头赶上。华为的研发投入占到总营收的14%,这个比例在中国的规模以上的企业中是排名第一的。

3、还有那些企业舍得研发投入的?

阿里巴巴其实也是满舍得投入的,2019年第二个季度营收1149亿元,其中研发费用就占了105亿元,研发投入占比9.1%,我们都以为阿里巴巴是一家电商公司,从研发投入来看,阿里巴巴已经是一家科技公司了,2014年的时候研发投入占比更是高达14%,和华为相当。


壹号股权


这是一个常规的企业经营模式,并不会令人费解。

第一,华为有那么大的销售。

华为18万员工不是吃干饭的,他们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从基础科学研究,到产品应用研究,到产品推广、销售,到售后服务,是一个完整的企业生态系统在推进,为华为带来巨大的营收收入。

企业的营业收入中,是包含了员工工资、研发费用等要素在内。

2018年华为营收高达6000多亿元,这样的销售收入怎么就发不起18万人的工资。

第二,研发费用是计入成本支出项的。

研发费用,不是从净利润里面扣除的。净利润是在企业在已经扣除所有支出费用之后,企业所产生的纯粹利润,那些已经扣除的费用中,包括了研发费用。

用公式简单说明一下:企业利润总额=企业营业收入-成本-营业税。成本中,包括原材料成本、员工工资成本、广告推广成本、销售成本、研发投入成本等等。

净利润=企业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这样直接明了。

第三,华为研发超过利润是可以理解的。

华为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是以科技驱动企业增长的一种发展模式,所以华为在研发投入上远远超过一般企业,甚至在研发费用占比营收上,超过很多欧美高科技企业。也正是因为重视研发,华为才在通讯领域,击败多家跨国公司,从而成为通讯领域全球霸主。

根据华为的一些数据,整个2018年华为在研发投入上耗费了1015亿元,在全球销售收入高达7212亿元的前提下,研发投入占比总销售收入为14.1%。在2018年,华为的净利润约为600亿元,这一数值确实小于研发的投入。但是正因为此,华为在2018年的销收增长达到了20%。

还有一项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里,华为的研发投入合计超4800亿元。之所以如此重视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是因为华为必须保证自己在技术进步上,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这样才能让自己发展的更加稳健。也正因为华为在科研投入上舍得,所以华为在5G上,成为全球最领先的企业,也正因为华为太厉害了,才受到了美国不遗余力地打压华为,并创造了一个历史记录:

全球最强大的国家,用一国之力,去打压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

这是华为的艰难时刻,也是华为的荣耀时刻,希望华为越来越好。


波士财经


前面的回答都是在估计,我这里用数据比什么都有说服力,我们从华为的财务报表来分析这个问题。

营业收入高,完全能覆盖高额成本投入

华为官网公布的2018年财务报表显示,华为的年营业收入为7212亿元,除去营业成本,营业利润为仅733亿元,利润率只有10.2%,比一些制造业企业还要低。这说明,华为花在研发和员工工资上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导致利润只剩下一点点。

研发投入只占收入的14%

据官网公布,华为2018年的研发投入为1015亿元,占总收入的14.1%,虽然绝对数很高,但从比例来看,这个投入比重并不算很大,实属正常范围。研发投入不仅仅包括做实验等研发过程需要钱来买设备、材料,还包括广大研发员工的工资。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华为没钱支付高额的研发费用和人力成本,毕竟这块只占他营业收入的一部分而已。

华为18万员工工资合计981亿元

从下图公布的华为应付职工薪酬来看,18万员工的薪酬福利为981亿元,这与华为7000亿元的营业收入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综上,华为的研发费用和员工工资只占营业收入较小的一部分,完全不必担心华为支付不起,只是因为华为体量大,绝对数量看起来很大而已。


楚说财经


华为花的是自己赚的钱!华为没有上市,没有圈钱。我预计,如果华为在国内A股上市,市值会超过中午石油和工商银行,也会超过阿里巴巴和腾讯,就是超过4万亿!所有华为持股的员工都会瞬间变成千万亿万富翁,到时就会安于享乐,失去前进的动力了。所以华为不上市,保持战斗力,为中国企业作出了表率。


华南汽车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是任正非的经商哲学,也是华为成功的经验。

任正非曾是个军人,很懂得军事谋略,知道上兵伐谋,将天下大势看的通透,用古人的智慧在下一盘灭国棋,目标是打败美国的科技垄断。

这盘棋局的目标太大了,任正非自己下不完,需要华为人一代接一代的不懈努力才能完成,就要给华为人才重赏才能完成下完这盘棋。

想让华为人才发挥最大的作用,就要允许人才犯错,才能从错误中找到成功的道路,并且杀出重围,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华为想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就要加大研发力度,投资天量的资金去赌未来,才能做到前无敌人后无追兵的大好局面。

马云为赌云计算成功,可以允许王坚犯错,有十年投一百亿的决心,还有十年一百亿打水漂的心理准备,才研发出了阿里云。

任正非比马云低调,不肯公开说华为有多少马云式的赌徒投资,就怕打一些中国高科技公司的脸。


光芒万丈34957


利润是扣除了研发费用,扣除了人员工资之后剩下的。那就是说扣除了这些之后还有利润。

我们看看华为的2018年的财务报告:

2018年,华为的销售收入是7212亿人民币,它的净利润是593亿人民币,其中的差价超过600多亿,这个差价包括了研发、人员工资等情况,剩下的才是净利润。

说实话,华为这个利润率真的不高,尤其是对比一些互联网公司。这是实体制造业会面临的问题,利润率不高,研发费用高,只能扩大规模才有收入。


当然,华为投入这么多的研发费用也是有很高的回报,那就是超多的研发专利。

华为要发18万人员的工资,其中的是8W的员工是研发,还有的是销售和运营人员等。他们的工资也是相当高,但是付出也是相当高。

华为本身也是一家普通的企业,它只不过是规模大一点而已。它不可能长期研发费用比收入还要高的,也不可能长期亏损的经营的。

华为只不过是投入超过10%的销售收入作为研发而已,它的销售收入足够高,扣除了研发费用,人员工资、运营费用、税收等之后,还有一定的净利润。

所以,华为能够运营下去的也是正常啊。


太平洋电脑网


稍微有一点财务知识的都知道,你只需要知道,营收、成本,税额、利润等等名次到底都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举个例子你开发一个软件,你买电脑花了1万块,请一个员工花了1万块,最终软件卖出去卖了2万5,那么你的利润就是5千块,你的研发投入比你的利润就高,但是你依然是赚钱的。

这个理解起来并不难,不过我今天要说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力挺华为?

  • 不管标准如何,华为的研发投入都排名世界前列

当然,我们不否认制造业本身的研发成本理论上要比大多数软件企业、互联网企业要高,华为是科技公司、也是主营业务为硬件生产的企业,本质上是一个制造企业,因此研发成本确实比较高,同时华为的员工确实比互联网企业要多得多,研发成本中人力成本占据了更多的成本支出,不过我不认为这是问题,毕竟这是行业性质决定的。

在任何榜单中,华为的研发投入都排在全球前列!

不管排名标准如何,华为的研发投入都是全世界排名最靠前的几家企业之一,基本上在所有榜单中,华为的研发投入都能排在全球前十的榜单中。

几乎在所有的榜单中,华为也仅次于大众、微软、谷歌、亚马逊、三星等企业的后面,甚至华为的研发投入要略超过苹果公司的研发投入(不过苹果的投入产出比确实厉害,苹果是全世界研发效率最高的企业)。这是华为为什么能够从一家山寨企业,发展到如今的一家持有这么多专利的科技巨头的,并且在电信设备、移动处理器、以及5G专利方面能够有很深技术积淀的根本原因,就是舍得花钱做研发。

  • 华为的营业收入有一半来自海外

大家都知道,对于中国的企业最难的是什么?就是国际化!

在互联网企业尤为突出,因为模式创新的原因,我们的企业很难出海,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出了国门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别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天天到处跑,但是马云国际化了,阿里巴巴可没有国际化,在国外基本上没人用支付宝、阿里巴巴这些产品。

华为的2017年超过6000亿的营业收入中有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海外,可以说华为是全中国国际化最好的企业,对于中国本土市场依赖最小的企业,这是民族品牌的骄傲。

  • 华为从山寨企业逆袭,成为真正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不过华为虽然也是山寨出身,这么多年来励精图治,在核心竞争力方面,也就是专利技术积累,尤其是核心技术方面的专利积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最开始要依靠爱立信、诺基亚、思科等企业的专利授权,现在华为已经可以和爱立信等交叉授权,因为有了核心技术积累以后,我们挺起了腰杆。

在5G专利最终结果中,华为拿下了控制信道,掌握了29%的行业专利,虽然核心专利还是在高通手里,但这是中国的企业历史上第一次能够真正参与到基础网络协议的标准制定当中,并且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力挺华为的原因,华为是民族科技的骄傲!为什么有的人要各种找我们的麻烦,因为哥强大了,某些人怕了!而华为就是这里面最好的一个缩影!


EmacserVimer


华为发布的数据又没有第三方审核的,自己说多少就是多少~ 没有任何可信度。


临小梦


2018年华为财务报告显示,研发费用支出1015亿元,同比增长13.2%,净利润593亿元,同比增长25.1%,工资、薪酬以及其他福利费用总计1124亿元。其中,净利润总额是研发投入的58%,两者差值达到422亿。


净利润不及研发投入,还有维持18万员工1000亿以上的工资,华为什么要坚持高研发费用?又当如何维持?一起和小麦看一看吧。


捏在手里的才是自己的


"新产品研发不成功,你们可以换工作,我只能从这里跳下去!"1993年,49岁的任正非站在深圳南油深意工业大厦的窗口,对着研发工程师如此说道。

同年,仅隔100公里的广州,地铁1号线开建,由于当时国内不能生产地铁设备,所有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每公里造价人民币8亿元,

这是九十年代的8亿元!造价高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现故障,需要售后服务时还得看外国企业的眼色。


一面是各地兴建高铁的热情,一面是外国公司高昂的报价,1995年国家决心开始了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工作。


2002年,广州地铁2号线开通,这是第一个国产化城市轨道交通示范工程。与一身国外设备的广州地铁一号线相比,工程造价下降50%,车辆价格下降3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落后就会挨打。不想被人卡住咽喉,最好的路子就是自主研发,捏在手里的才是自己的。


没有研发高投入,就没有市场地位


从2012年到2018年,华为净利润连续6年低于研发投入,但华为始终坚持研发高投入,2016年研发投入金额更是达到了净利润的2倍。


2019年初,欧盟委员会发布了《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对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家公司在2017-2018年度的研发投入情况进行了汇总。


全球研发投资排名第一的是三星,第二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三是德国大众,第四是微软,唯一上榜前10的中国公司是华为,排第五。


华为的研发投入是113.34亿欧元,超越了排名第6的英特尔和排名第7的苹果,不仅是前10中唯一的中国企业,更是前50名中唯一的中国企业,其研发总投入甚至超过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公司之和。


衡量研发投入的效果,专利技术是个直观的指标。截止2018年的12月底,华为拥有87805项专利,其中在5G网络方面获得的技术专利高达1970件,占比5G网络专利总数的21%。


近日,德国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发布了5G标准技术贡献排名。这份排名代表对于5G技术哪些企业出的力最多,贡献最大。在这份榜单中,华为高居第一。


抢5G市场就是抢未来,在美国的阻力面前,华为已在全球市场签约65个5g商用订单,自主研发的5g基站出货量超过40万台,这些成绩源自领先的技术,而技术的背后就是高研发投入。


如果说互联网扩展宽度,那么技术就是挖掘深度,没有高研发投入又谈何技术。


研发超过净利润,并不代表亏损


回到最初的问题,净利润不及高研发投入,同样不及员工薪酬福利支出,又当如何维持18万员工的工资支出?


从财务角度来讲,净利润不等于营业收入,研发投入超过净利润也不代表亏本。


举个例子,甲公司是软件企业,新项目购置设备花费了20万块,聘请研发员工花费15万块,最终软件销售卖了45万,最终的净利润就是10万元。聘请研发员工的资金其实就是研发投入,这一数值也确实比利润高,但是甲公司依然是赚钱的。


根据最新数据,华为目前的员工人数是18.8万人,其中的研发人员是8万人,而华为2018年的工资、薪酬以及其他福利费用总计为1124亿元。不过需要注意研发投入与工资存在重合。


研发投入包括了研发人员的薪酬支出,而华为的研发人员有8万。也就是说,这8万人的薪酬支出都是研发支出,而这部分员工占总员工的比例为45%,相当于员工工资支出中至少有45%和研发支出是重叠的,由于研发人员的工资相对更高,所以事实这个比例会更高。因此高研发投入并不影响18万员工的工资支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