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子”出了什么问题?


“影响因子”出了什么问题?

这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关注各个国家公布的疫情数字,但是只要稍作了解,你就明白,这些数字背后都有很大问题,口径不一样,检测手段不一样。所以,虽然是一张数字表格,但是产生每个数字的标准都不一样。

对,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难题。

表面上看似客观的标准,背后全是人的因素。离开这些标准,我们没有办法横向对比。但是只信这些标准,我们又被遮蔽了事实的真相。

咱们今天不说疫情,我们说个学术界的事。前段时间,我在瞭望智库的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里面介绍了一位研究科学史的专家,江晓原教授的观点。江教授指出,标准失灵这件事,在学术圈已经是个积存多年的老问题了。

哪怕你平时不关心学术圈,也肯定听说过《科学》《自然》《柳叶刀》之类的杂志,也隐隐约约知道,它们在学术工作者心中,都是特别权威的象征,甚至被称为“神刊”。

这些杂志的名头那么大,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出名,更是因为他们背后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影响因子”。简单解释一下,一个杂志的影响因子越高,代表它的影响力就越大。比如《自然》的影响因子经常在40左右,《柳叶刀》则经常在50以上。

影响因子对于科学工作者有多重要呢?江晓原教授举了一个反例。

比如2016年5月,河北科技大学的副教授韩春雨,在《自然·生物技术》这个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这个论文受到的关注很大,被评为“诺奖级别的发现”。但是因为韩春雨的同行,没办法重复他的实验结果,对他的研究表示质疑。而到了2017年,这篇论文被杂志撤稿。

江晓原教授说,最开始的声音并不是很大,这是因为韩春雨论文发表的《自然·生物技术》,当年的影响因子有43,比它的母刊《自然》还要高。而不少人因为认同影响因子的权威性,所以事情的开始都保持沉默。

你看,在韩春雨造假事件中,影响因子其实已经超过了事实,成为大家判断的标准。

当然我们都知道,一个标准无论如何制定,总是会有被钻空子的时候。不过江晓原教授说,现在学术界对于影响因子的批评,不仅仅是因为有人可能会钻它的空子,而是影响因子的整个评价标准,都可能出了问题。

接下来我就来和你分享一下,学术界对于影响因子,究竟有哪些质疑。

首先第一点是,影响因子现在虽然被广泛使用,但其实它本质上是个商业行为。稍微和你介绍一下影响因子的背景你就知道了。大家获取影响因子的官方途径,是根据科学情报研究所每年发布的一份,叫做《期刊引用报告》的报告。

这些名字听起来特别高大上,充满权威感。不过我要告诉你,科学情报研究所其实是一个私人商业公司。他的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在晚年的时候告诉别人,之所以他把自己的公司命名为“科学情报研究所”,是因为别人听了之后,会觉得这是一个“非营利的政府机构”,这让它的公司听起来公正客观,很容易获得发展中国家的信赖。

当然,了解美国的人会说,在美国,商业机构制定标准这件事,并不少见啊。美国每年的大学机构排名,不就是媒体公司发布的嘛。这家公司的做法,顶多是鸡贼一点,但是一个商业机构,也可以有专业的判断啊。

没错。经营性质,的确还只是个表层问题。那什么是深层问题呢?江晓原教授说,深层问题在于,科学情报研究所用来算影响因子的公式,其实有很大的操纵空间。

什么意思呢?我先解释一下这个公式。

我把公式的严谨表达放在了文稿中。

“影响因子”出了什么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我介绍一个大概意思,影响因子就是一份杂志在过去的两年时间内,发表论文的引用数,除以它发表过的文章总数。举个例子,比如一个杂志在过去两年中一共发表了50篇论文,但是这些论文被引用了100次,影响因子就是2。

你看,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计算方式。学术界有很多人都对这个公式表示过不满,比如最常见的是有人说,影响因子,只能判断杂志整体的水平,并不能直接代表其中某一篇文章的真实水平。再比如说有人统计过,人文类的论文在发表的前两年,受到的引用数往往偏低,不能真实反映文章的水平。

不过江晓原教授说,影响因子的最大问题,其实是在于杂志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左右自己的影响因子。什么样的操作呢?

有一种常用的方法,叫做创办“两栖刊物”,就是一个杂志上面既有学术类文章,又有非学术类文章。

比如《自然》杂志上,就曾经刊登过不少科幻小说,上海交通大学甚至还结集出版过《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

那这样做,有什么用呢?这就要再提一句咱们的影响因子公式,在计算这个杂志总体引用数,也就是影响因子分子的时候,是会把学术文章、非学术文章带来的引用,一并算进去,而计算分母的时候,仅仅会计算学术文章的数量。

那你可以假想一件事,如果我想创办一本杂志,拥有一个超高的影响因子,最好的方法,其实是只刊登一篇专业学术文章,让分母保持为1。这样别人多引用我杂志的文章一次,我的影响因子,就可以增加1,是不是很划算?

当然在学术期刊界,并不会有那么极端,但其实原理上还是差不多的。

江晓原教授说,他们查了一下历史记录,发现科学界的神刊,比如《自然》《科学》《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从1975年之后,就开始减少引用项的数量。到了现在,每期《自然》杂志上面,大概会有三到四篇的学术文章,占杂志总文章数的10%左右。

那自然,这种减小分母的方法非常管用,在影响因子“Top20”的榜单上,有10份刊物都是“两栖刊物”。

所以这个方法,总结一下就是“把分母缩小”。

那这么一说,你可能也能想到,除了把分母缩小之外,能不能把分子扩大呢?也就是说,让每篇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增加呢?

在我们外行眼里,这件事可能很难。毕竟,引不引用,得看文章质量啊,要看学术圈的同行对你的论文认不认可。这总没法操纵了吧?

道理是这样。可是,学术圈还真找到了一个讨巧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一本杂志选择刊登“综述文章”。

综述文章就是对于某个话题或者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的文章。一般来说,学界都认为综述文章比起学术文章,原创性要低一些。甚至有的学校规定研究生想要进行毕业答辩,必须发表“非综述文章”。

虽然原创性差了一点,但综述性文章在提升引用量上,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有研究表明,一篇综述性文章的引用量,是原创文章的好几倍。

江晓原教授就举了个例子,说有一个叫做《晶体学报A》的杂志,当年曾经因为一篇“高引用”的综述文章,一下子把它的影响因子从2000名开外,拉到了全球第2。不过等到第3年,也就是这篇文章不再被纳入影响因子的计算范畴之后,这个杂志的排名又落回到了原来的水平。

所以你看,一个杂志想要提高影响因子公式的分子,好办法就是把自己弄成综述文章的杂志。我们刚才提到,影响因子Top20的神刊中,有一半是“两栖型杂志”,另一半,就都是纯“综述文章”杂志。

好了,总结一下,在今天的内容中,我为你分享了江晓原教授的讲座内容,主要说的是“影响因子”这个学术界的评价标准,正在遭受质疑。质疑的主要理由就是,科学杂志可以通过办“两栖刊物”或者纯“综述文章”杂志,来人为提高自己的影响因子。

其实围绕影响因子的争议,在学术界持续存在很久了。而且世界上已经有了很多机构,发明了其他的评价标准,比“影响因子”要更公正客观。

但是,想要真正弥补影响因子带来的问题,光是靠发明更好的工具是没有用的。

无论影响因子再怎么不靠谱,很多年轻的学者还是需要在影响因子高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来评职称,追求事业上的成就。

所以你看,很多时候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工具本身,而是在于这个工具自带一个系统,很多人的利益,是被捆绑在这个系统之上的。

这才是改变难以发生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SCI”神话早该破了!》,库叔,微信公众号:瞭望智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