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百年開模工藝,察硬幣鑑賞方法

眾所周知,硬幣制造,必須要有印花模具。那麼,百年前鐫刻印花模具與百年後鐫刻印花模具,

在鐫刻工藝上有無改變?鐫刻工具有無更新?

要探討這些問題,必須研習現存的硬幣花紋。硬幣上的花紋是模具撞壓留下的,同時,它也留下了模具鐫刻時,所用工藝方法的蛛絲馬跡。

百年前銀幣圖案 如圖1:

研百年開模工藝,察硬幣鑑賞方法

紅圈裡葉子左側的“復打”(“復打”指圖案或文字筆畫邊緣一側,有若隱若現的重複部分)。

百年前銀幣圖案 如圖2:

研百年開模工藝,察硬幣鑑賞方法

紅圈裡的字體筆畫,“復打”顯得粗壯。

70年以前的銀幣圖案 如圖3:

研百年開模工藝,察硬幣鑑賞方法

“壹”的上右側,留下的鐫刻痕跡。“圓”上方,同樣也留下了鐫刻痕跡。

1978年硬幣圖案 如圖4:

研百年開模工藝,察硬幣鑑賞方法

紅圈裡阿拉伯數字,留下的“復打”印跡。

1982年硬幣圖案 如圖5:

研百年開模工藝,察硬幣鑑賞方法

紅圈裡無論是阿拉伯數字還是漢字,都留下了“復打”的確切圖案。

“復打”是怎麼產生的?

我的理解是,所有的模具在開模後,都有一個校模的環節,校正圖案位置。在模具鐫刻完成後,同樣還要校正一次,校正圖案的高低,校正圖案的準確程度等校正項目,才可通過驗收使用。以上圖中的“復打”圖案,都是模具校正時留下的痕跡。就是通過初校,放棄了初開模時鐫刻的位置,再校正好的位置上重新鐫刻,放棄部位留下了微微鐫刻的痕跡,撞壓在幣面上就是“復打”了。

特別注意的是,此痕跡不可理解為重複撞壓,從平衡和對稱論據,能證明這一點。

同樣,從以上五圖可以看出,手工開模,鐫刻工藝延續至今沒有改變。不同的是鐫刻工具更加微巧鋒利,研磨材料更加細膩,這一點從硬幣“復打”留痕和硬幣地張的光潔程度看得出來。

瞭解了模具的製作工藝,對硬幣的鑑賞有什麼幫助?

我們從前人總結的銀幣鑑賞方法說起。

1,對比法鑑賞銀元真偽,侷限性太大

這是鑑定銀幣的方法之一。但其侷限性很大,只能對比鑑定同模硬幣,對同板硬幣就失去了效力。看圖6說話。

34年北洋造銀幣圖案 如圖6:

研百年開模工藝,察硬幣鑑賞方法

這兩枚銀幣同為34年北洋版,但在文字圖案鐫刻的細微之處,特點突出,差別很大,能對比出哪一枚是真,哪一枚是偽嗎?這就是對比法的侷限之處。看圖7說話。

1982年硬幣圖案 如圖7:

研百年開模工藝,察硬幣鑑賞方法

正中間的一枚無論是文字還是阿拉伯數字都有“復打”痕跡,在細微之處通過對比,有很大區別,通過對比法鑑賞,肯定是“假”的啦,可惜!做工藝品的人還不願意做1982年的五分硬幣,原因是:1982年的五分硬幣,太多啦!老闆不願賠錢做。

2,壓力法鑑定銀幣真偽,值得商榷。

壓力法鑑定銀幣,在翻砂澆鑄造偽時代,還是有用的。前人說壓力,指錢幣上有無沙眼,這是前人鑑定銀幣真偽的智慧。而現在拿壓力說銀幣真偽是不確且的?是有待商榷的。

原因一,我們可以從模具的鐫刻工藝說明這一點,磨具圖案凸的地方,你就讓他多突出一點,凹的地方你就讓他多凹一點,撞壓出的圖案立體感很強,給人的印象,壓力就很大了(有人稱其為透打)。然而,模具製造時,凸的地方“不明顯”,凹的地方也“凹不倒位”,撞壓出的圖案,立體感不會很強,人為感覺壓力是不足的(有人稱其為弱打)。

北洋造34年銀幣 如圖7:

研百年開模工藝,察硬幣鑑賞方法

這就是模具的魅力,撞壓在銀幣上的圖案,誰又會說它的壓力不足吶?

原因二,金屬銀本來就較軟,銀銅合金同樣也不會太硬。伸展性較好,收縮性較強。製作銀幣根本就不需要幾十噸的撞擊壓力,有以訛傳訛之嫌疑。如果有疑問可以看下面的這塊銀幣,壓力是不是很足?

手工打造銀幣,如圖8:

研百年開模工藝,察硬幣鑑賞方法

誰又能看得出它的壓力足不足吶?

翻砂澆鑄的錢幣,如圖9:

研百年開模工藝,察硬幣鑑賞方法

地張深俊平整,內外廓高隆健壯,字體筆畫凸凹分明。但誰也不敢說它是機制幣,更不敢論壓力了,只是翻砂鑄造而已。拿壓力足不足,說銀幣真假是不確切的。錢幣能形成這樣美的特徵,完全是鑄造模具的功勞,不是嗎?

原因三,製作模具還要考慮造幣的多寡。主要考慮模具的使用壽命,從這一點來推斷,模具鐫刻圖案,凹的地方,不會太深,合適就好。凸起的地方也不能太高,撞壓出的印花有浮雕美感就行。反之,太費模具啦!造幣廠的老闆不答應。

鑑定幣欣賞,如圖10:

研百年開模工藝,察硬幣鑑賞方法

這是有鑑定結果的銀幣,請泉友們鑑賞。

模具鐫刻百年來工藝技術沒有變化,始終是人為開模,手工鐫刻。只是使用工具更加鋒利,光潔研料更加細膩。而造偽工藝不斷創新, 使用設備與時俱進,延用老祖宗的思想觀念鑑定銀幣,肯定是不完善的,是錢幣愛好者需要斟酌的地方。

以上是我對模具製作工藝,相關聯的硬幣圖案鑑賞的膚淺認識。不妥之處,請群友們批評指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