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一次性拿出50万的中国家庭究竟多不多?

如今国内各媒体,都在宣扬咱中国人富起来了,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还有很多新闻说中国每一万人中有一个是亿万富翁,甚至人人都是百万富翁。但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能够一次性拿出50万的中国家庭究竟多不多?

能够一次性拿出50万的中国家庭究竟多不多?

从数据来看,中国人口达到14亿,大约有3.5亿个家庭,要说一次性拿出两三万的家庭肯定有不少。截止2018年年底,我国住户存款余额74.22万亿元,若按照实际人口规模13.95亿计算的话,意味着平均每人储蓄存款为51931元。应该是家家户户都能拿得出来。

而事实上,我国居民大多数家庭并没有多余的存款。因为央行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有50%的家庭没有存款,80%的家庭要还房贷,你让他们一次性拿出两三万,弄不好都有困难。所以,虽然一次性能拿出两三万的家庭肯定有不少,但占中国总人口的比重不会超过10%,也就是3500万家庭。

能够一次性拿出50万的中国家庭究竟多不多?

而一次性可以拿出50万的家庭就更是廖廖无几,充其量在400万至450万个家庭之间,占家庭总数量的1%略微多一点。而且中国能一次性拿出50万的家庭主要是老年人,真正年轻人能一次性拿出个二三万也就不错了。不过,也有老年朋友反映,他虽然银行存款有50万,但是尚未到期,真要短期几天内拿出50万,除非损失掉利息,否则也是拿不出50万巨款的。

可能有人会问,为啥老年人家庭能一次性拿出50万,而年富力强,赚钱能力处于顶峰状态的年轻人,却反而存不下钱来了呢?这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年轻人有钱就要买房买车,就算月薪过万,也存不下多少钱来的。现在的年轻人有了十几万就要买车了,存个几十万就要买房了。所以,多数家庭在买房买车之后,还要还房贷,若能一次性能拿出几万元就不错了。

能够一次性拿出50万的中国家庭究竟多不多?

再者,还有一些年轻人群体,自己投资创业了,只要一有钱就投入自己的事业中去了。很多创业中的网友反映,有的人一有钱就不断的投钱开连锁店,有的人喜欢搞股权投资,他们虽然身价都已过百万甚至千万,但真正一次性拿出五十万,也是有很大难度的。钱都投资出去,一时是收不回来的。

最后,年轻一代人的理念与老一辈有着巨大差别。年轻人虽然月收入都比较高,手里有个二三万在余额宝里,也并不稀奇,要一次性拿出50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贪图享受,喜欢透支消费(特别是网购),喜欢今天用明天的钱。所以,多数年轻人没有存款,没有积蓄,他们拿不出50万也很正常。

能够一次性拿出50万的中国家庭究竟多不多?

虽然,这些年人们的工资收入都提高了,但是能一次性拿出50万的还是大城市中的老年人群体,这部分人群占比相对较高。而年轻人虽然年富力强,但是他们只要有点钱就要买房买车、就要创业投资、就要不断地消费掉。所以,中国的多数年轻人家庭是没什么存款的。从上面分析得出结论,能一次性拿出二三万的中国家庭估计有350万,而一次性拿出四十万家庭,主要分布在大城市里,这些家庭占中国家庭数的1%就不错了。

能够一次性拿出50万的中国家庭究竟多不多?

现在的世界已经5G了,变化越来越快,机遇越来越多,马云抓住了电商的机会,20年身价3000亿,雷军抓住了手机的机会,10年身价1000亿,黄铮抓住了社交电商的机会,仅仅三四年身价一下子就1350亿元了。

能够一次性拿出50万的中国家庭究竟多不多?

只有多读书,多研究,多思考,多推演,多做对未来的投资,以投资的思想做生意,以做生意的思想经营投资,这样做可能想不发财都难。认真研读一下这些顶尖大佬的书,认真学习一下马云,任正非,马化腾等顶尖大佬的格局、眼界和思维方法,没事就多看看,有时候突然灵感来了,抓住了机遇,可能一下子就发达了。

能够一次性拿出50万的中国家庭究竟多不多?

马云,任正非,马化腾,雷军等大佬在创业过程中也是历经煎熬和痛苦的,可能很多次都快熬不下去了,但是后来灵感来了,一下子就起来了。多研究一下他们的书,看看大佬们到底是如何成功的,面对困境到底是如何做的,可能就会激发起自己的灵感,自己可能就一下子就起来了。

能够一次性拿出50万的中国家庭究竟多不多?

总结:为什么爱读书的人容易成功?因为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改变确实能改变命运。现在有很多人依旧在鼓吹读书无用论,他们用极个别的案例来证明说法的正确性,这是最大的反智主义。读书可以开拓视野、提升格局,让你看到很多人看不到的东西。也许努力读书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努力读书一定很难成功。

能够一次性拿出50万的中国家庭究竟多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