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一次性拿出50萬的中國家庭究竟多不多?

如今國內各媒體,都在宣揚咱中國人富起來了,已經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收入水平。還有很多新聞說中國每一萬人中有一個是億萬富翁,甚至人人都是百萬富翁。但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能夠一次性拿出50萬的中國家庭究竟多不多?

能夠一次性拿出50萬的中國家庭究竟多不多?

從數據來看,中國人口達到14億,大約有3.5億個家庭,要說一次性拿出兩三萬的家庭肯定有不少。截止2018年年底,我國住戶存款餘額74.22萬億元,若按照實際人口規模13.95億計算的話,意味著平均每人儲蓄存款為51931元。應該是家家戶戶都能拿得出來。

而事實上,我國居民大多數家庭並沒有多餘的存款。因為央行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有50%的家庭沒有存款,80%的家庭要還房貸,你讓他們一次性拿出兩三萬,弄不好都有困難。所以,雖然一次性能拿出兩三萬的家庭肯定有不少,但佔中國總人口的比重不會超過10%,也就是3500萬家庭。

能夠一次性拿出50萬的中國家庭究竟多不多?

而一次性可以拿出50萬的家庭就更是廖廖無幾,充其量在400萬至450萬個家庭之間,佔家庭總數量的1%略微多一點。而且中國能一次性拿出50萬的家庭主要是老年人,真正年輕人能一次性拿出個二三萬也就不錯了。不過,也有老年朋友反映,他雖然銀行存款有50萬,但是尚未到期,真要短期幾天內拿出50萬,除非損失掉利息,否則也是拿不出50萬鉅款的。

可能有人會問,為啥老年人家庭能一次性拿出50萬,而年富力強,賺錢能力處於頂峰狀態的年輕人,卻反而存不下錢來了呢?這主要原因有三個:首先,年輕人有錢就要買房買車,就算月薪過萬,也存不下多少錢來的。現在的年輕人有了十幾萬就要買車了,存個幾十萬就要買房了。所以,多數家庭在買房買車之後,還要還房貸,若能一次性能拿出幾萬元就不錯了。

能夠一次性拿出50萬的中國家庭究竟多不多?

再者,還有一些年輕人群體,自己投資創業了,只要一有錢就投入自己的事業中去了。很多創業中的網友反映,有的人一有錢就不斷的投錢開連鎖店,有的人喜歡搞股權投資,他們雖然身價都已過百萬甚至千萬,但真正一次性拿出五十萬,也是有很大難度的。錢都投資出去,一時是收不回來的。

最後,年輕一代人的理念與老一輩有著巨大差別。年輕人雖然月收入都比較高,手裡有個二三萬在餘額寶裡,也並不稀奇,要一次性拿出50萬,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貪圖享受,喜歡透支消費(特別是網購),喜歡今天用明天的錢。所以,多數年輕人沒有存款,沒有積蓄,他們拿不出50萬也很正常。

能夠一次性拿出50萬的中國家庭究竟多不多?

雖然,這些年人們的工資收入都提高了,但是能一次性拿出50萬的還是大城市中的老年人群體,這部分人群佔比相對較高。而年輕人雖然年富力強,但是他們只要有點錢就要買房買車、就要創業投資、就要不斷地消費掉。所以,中國的多數年輕人家庭是沒什麼存款的。從上面分析得出結論,能一次性拿出二三萬的中國家庭估計有350萬,而一次性拿出四十萬家庭,主要分佈在大城市裡,這些家庭佔中國家庭數的1%就不錯了。

能夠一次性拿出50萬的中國家庭究竟多不多?

現在的世界已經5G了,變化越來越快,機遇越來越多,馬雲抓住了電商的機會,20年身價3000億,雷軍抓住了手機的機會,10年身價1000億,黃錚抓住了社交電商的機會,僅僅三四年身價一下子就1350億元了。

能夠一次性拿出50萬的中國家庭究竟多不多?

只有多讀書,多研究,多思考,多推演,多做對未來的投資,以投資的思想做生意,以做生意的思想經營投資,這樣做可能想不發財都難。認真研讀一下這些頂尖大佬的書,認真學習一下馬雲,任正非,馬化騰等頂尖大佬的格局、眼界和思維方法,沒事就多看看,有時候突然靈感來了,抓住了機遇,可能一下子就發達了。

能夠一次性拿出50萬的中國家庭究竟多不多?

馬雲,任正非,馬化騰,雷軍等大佬在創業過程中也是歷經煎熬和痛苦的,可能很多次都快熬不下去了,但是後來靈感來了,一下子就起來了。多研究一下他們的書,看看大佬們到底是如何成功的,面對困境到底是如何做的,可能就會激發起自己的靈感,自己可能就一下子就起來了。

能夠一次性拿出50萬的中國家庭究竟多不多?

總結:為什麼愛讀書的人容易成功?因為讀書可以改變人的思維方式,而思維方式的改變確實能改變命運。現在有很多人依舊在鼓吹讀書無用論,他們用極個別的案例來證明說法的正確性,這是最大的反智主義。讀書可以開拓視野、提升格局,讓你看到很多人看不到的東西。也許努力讀書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努力讀書一定很難成功。

能夠一次性拿出50萬的中國家庭究竟多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