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小学生不准布置家庭作业,放学前最后一节课是作业课,你同意吗,为什么?

然则然则


“小学不布置家庭作业,作业全部在校内自习课完成”。对于这个提议,我认为不现实!



理论上讲,小学下午常规是3节课,约4点放学,故增加一堂自习课完全可行,而且这样延时托管也无必要了。但实际操作困难太多:


1. 各门功课的老师如何协调,把作业总量控制在45分钟-1小时?


有的老师布置作业的风格就是多,再或者如果需要布置写一篇作文,可能这一门的功课就占了这么多时间。如何量化,谁来作量化评价和协调?


通常,老师比较强势,作业量大,整体成绩会比较好;佛系一点的老师,虽说讲课好,难出成绩。特别是小学初中,出成绩的往往是逼得紧的老师。老师之间也暗暗较劲,谁又肯让?



2. 规定时间内未完成怎么办?


部分基础差、动作慢或者较懒散的学生在自习课完不成,那是象考试一样到时间放笔,还是带回家继续?如果是前者,那有些学生正好偷懒不做。如果是带回家继续,家长仍然要为作业操心,且老师布置的作业量完全有可能逐步增加。


3. 如何保证自习课不被占用?

我们对这样的现象并不陌生:到临考季,很多音乐美术类的副课会被主课老师占用,或讲课或考试。现在很多学校连午休时间也被占用。那么,谁能保证新增的自习课只能用于自习呢?如果常常被占用,那学生负担不减反增。


4. 成绩差距加大


不带书面作业回家,本来对辅导作业就头痛的家长会认为是福音,教育任务都交到学校,家里最多让孩子读读背背,完全靠自觉。但也有家长仍然会给孩子做题、补差、培优,时间上更充裕。于是,成绩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受影响最大的可能是中等生,他们本来可以有更好的提升空间。



所以,我认为适量的家庭作业是必要的。才开局,家长们别图省事,陪作业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惯的过程。从来磨刀不误砍柴工,小学把习惯和方法抓好,后面家长才能省钱省事。如果这一步没走好,后面往往就陷入了 “拖延——成绩差——补课——忙乱——拖延” 的负循环!


我是倾城小团圆,70后985理科生,初中生家长。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和观点,请关注我共同探讨家庭教育问题。

倾城小团圆


绝对同意!孩子以前的老师布置作业就少,上课做练习,然后群里告诉家长们哪几个孩子生字不行,哪几个孩子四则运算不行,哪几个孩子日记不行,哪几个孩子背诵不行,哪几个孩子拼音不行。然后我们家长就针对孩子不好的地方晚上辅导下,孩子们所在班的成绩是我们这个乡十几所学校的第一名!后来换了老师,每天作业留很多,孩子们回来写到八九点。写完作业累得不行,吃完晚饭就睡觉了。结果差生跟不上,优等生和中等生也大幅度成绩下降。我们做家长的也不能说不让他们写作业,专门另外辅导。每次接孩子都聚在一起抱怨作业太多,反而效率太低。所以作业真的不需要太多,而是要在学校做功课过程中老师及时发现他们哪里没有掌握,及时和家长沟通,查漏补缺,才能学习更好!


截住飞鸟


如果我没有记错,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也是这样执行过的。甚至于当时星期六上午是安排上课,或者说安排做作业的。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不是双休,而是休一天半。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安排了更多的时间原本说是做作业,但是实际上对于高年级来说,那样的时间也会被安排为其他的课……于是实际操作的时候是原本最后一节课应该是做作业,实际上呢还是会上别的课,星期六上午原本是巩固这一周的学习成果,但是呢,要上新的课。然后呢,放学晚了回家继续做作业,一天半的时间依然得做作业……为什么那时候这样的那时候是赶进度,就是在开学最短的时间之内把所有的课都上完,然后呢进行复习,大量的做题。

现在很多孩子觉得说负担重作业多啊,想想30年前,真的有点上蜡烛,在教室里做作业的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很多70后和80初的人是有这方面影响的,大家可以回去问一下。

国家既然取消了这样的一个政策,把一天半的休息改为双休,把最后一节课去掉,那说明他意识到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如果我们现在再退回去,依然要走一遍这样的路其实没有必要,因为之前已经走过觉得不行。


小黑豆


现在政府也有文件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书面作业,这个规定,出发点是好的,不便发表看法。

本人小孩现在已经小学三年级,关于家庭作业,我说说自己的观点:家庭作业包括书面作业还是适当布置些好!

既然由幼儿园过渡到了小学,也就正式进入接受知识学习阶段了,没有家庭作业不一定是件好事!虽然小学一年级刚开始,学的东西少,也相对简单,但对于很多小孩子来说,并不是老师上课讲讲写写练练他就会了。

比如小学一年级的部编教材,一开始就是识字了,然后是拼音知识,对于有些在幼儿园接触认字不多、拼音学习不多或没书写基础的孩子,一开始的学习还是有些困难的。老师布置些家庭作业,让孩子练练,是利于孩子书写或识字、拼读的。我觉得这些仅仅靠课堂时间,往往是不够充分的!

再者,小学普遍放学时间较早,尤其是下午。夏天的时候,可能下午放学要迟些,中午午休时间较长。这样老师布置些家庭作业,也有利于孩子从小学一开始就养成放学回家要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我一直强调的是“优秀是一种习惯”,老师适当布置些家庭作业,除掉能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书写习惯、思维习惯、读书习惯等等,为以后的学习成长奠基!

到了二年级、三年级,语文、数学的学习内容的难度就有所加大,为什么有人说小学到三年级才是分水岭,才能看出真正的学习优秀者,这是很有道理的!有的可能一味提倡一二年级无所谓,留作业干什么,你看小孩都会了。是的,知识点也许是会了,但好习惯会了吗?不一定!

尤其是小学到的孩子升入初中,为什么一下子就出现了很多的两级分化,与小学对学习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总之,从知识接受和习惯养成等方面来说,小学阶段,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适当布置家庭作业,书面也好,读背也罢,都是很有必要的!但要适量,这是毋容置疑的!



蜗牛初中语文专练


绝对同意!放学后不布置家庭作业而是让学生在学校内完成一小时的作业,这种方法我表示很赞同啊。 每天学习的功课确实需要温习巩固。古语道:温故而知新。每天所学知识若是在校内有时间完成,既能使放学时间推迟一小时,使家长的担心减少,还能使孩子在校内得到老师的督促和监管。以前我们上学都有自习课,延长的这一个小时相当于自习,保证了孩子的纪律性和安全性。 现在的孩子每天作业留很多,孩子们回来写到八九点。写完作业累得不行,吃完晚饭就睡觉了。结果差生跟不上,优等生和中等生也大幅度成绩下降。我们做家长的也不能说不让他们写作业,专门另外辅导。每次接孩子都聚在一起抱怨作业太多,反而效率太低。 现在小学放学时间很早,基本都在三点多至四点左右,而此时家长大多还没有到下班时间,孩子就必须自己回家或者放到托管班内。而在托管班的孩子尽管能完成作业,由于应聘在托管班的老师的水平有限,作业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的,有的孩子在托管班还养成了一身较差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结果。


教育论说


如果这是教育部门统一规定不准布置家庭作业,我不会同意放学前最后一节课是作业课。

一、最后一节课作为作业课的坏处

  1. 挤占了教学时间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学生每学期的教育时间和教学内容是固定的,学校及老师已经形成了有序的教学质量和进度。如果将正常的最后一节课作为作业课,必然会导致老师加快教学进度,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这个现象将在小学越高年级越明显。

  2. 孩子的作业未必能在一节课内完成,学生还是要将未成完的作业带回家做。如果老师刻意加大学生的作业量,那么情况就更加恶劣了。

  3. 孩子为了赶在一节课完成作业,心猿意马之下必然会胡写乱做错漏百出,达不到写作业巩固知识的效果。这种作业拿回到家,也是会被家长批评,要求重做,既打击了学生学习热情,也不利家长与学生的感情融洽。

  4. 即使学生在作业课完成了作业,在现在家庭教育的氛围下,家长依然会给孩子另行布置作业。这样一样,就完全违背了规定的初衷。(老实说,我作为家长,肯定会给我孩子另行布置作业,不会让他们疯玩一个晚上)

因此,总结上面四点,我不赞同放学前最后一节课是作业课。

二、我偏向老师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

我认为老师给孩子布置的作业量能够在一个半小时内完全最合适,布置的内容尽量质量高。

这种作业量安排,既巩固了孩子的当天的学习内容,也留给了孩子充分的玩乐时间,家长也可以视情况给小孩安排半个小时以内的读课外书时间。这种情况一举三得,皆大喜欢。

最后说一句,给孩子减负是必要的,但过宽过紧都不利于孩子成长,应该在孩子的玩乐时间和学习时间取得动态平衡。


小谈教育


我怎么记得以前上学时就是这种模式呢?除了周一下午是班会,其余每天下午最后一节都是自习课,就是写作业课。写得快的基本上就写完了,慢的也就剩下很少的一部分,回家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写完了。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原因如下:

第一,集中在学校统一完成作业,效率更高。学校毕竟有学习的氛围,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做作业,不仅可以集中精力,有不会的还可以问同学或老师,及时得到解决,能够高效率地完成作业。回家后有吃有喝有玩的,很容易让孩子分心,作业磨蹭,效率低下。


第二,省去了家长检查这个环节。现在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辅导孩子写作业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如果可以在学校就完成或者部分完成,回家后家长精力允许就检查一下,没时间没精力不管也可以。不用像现在似的是一项强制性的工作必须做。

第三,有充足的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如果作业每天在学校就完成了,回到家后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其他事情了。在家长的监督下,培养孩子学习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充实一下业余生活,让孩子劳逸结合,更快乐地生活成长。


第四,可以使老师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统一在学校做作业,老师能够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对当天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制订解决方法。这对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其实作业就是对孩子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检验方式,只要做对了,就说明孩子懂了,会了。能在学校就把作业写完,对孩子和家长来说回到家就会很轻松,老师解决了当天的遗留问题也能提高教学效率,挺好的。


依窗看风景


若是国家规定,能不同意吗?但是,能否较好的执行,恐怕是难事!国家规定周六周日不能补课,还派巡视组检查,真的没补课吗?课程表中没有,遇检查时停掉,检查组一走照上不误。学校为何要逼着“无私出力”还要偷着干呢?,要提高教育质量,别无它法,只有补课,周六周日补,每天由八节课增加9节或12节,寒暑假补,都是免费的,说是要给教师发补课费,可有的学校没有钱,有的是上面干预,结果苦了教师,教师也只好“无私”奉献不敢造次。还有国家规定节假日加班要按实际工资的2一3信发放,有几个单位按规执行的!有多少学校加班连一分钱也没有!。你让我回答同不同意“不布置家庭作业”有用吗?


金丝猴游戏人间


当然同意啊,好处有以下几点:1、很多老师喜欢大量布置作业,让孩子小小的就陷入题海模式而厌学,这样可以控制作业量。2、年龄小的孩子比较听老师的话,在学校写作业不会像在家里那样磨蹭,能提高效率。2、小学放学都比较早,表面上好像课业负担小,其实一堆作业任务都压在放学后。3、幼儿早早放学可是家长还没有下班,缺少陪护,多数回到家都是看电视,等到家长回来才能陪孩子玩或者出门活动,与其这样早早回家无人看管,不如在学校写作业。至于那些说老师怎么排班的,一张课表都能排出来不差这一节课


一杯空气702


放学后不布置家庭作业而是让学生在学校内完成一小时的作业,这种方法我表示很赞同啊。

原因之一是因为现在小学放学时间很早,基本都在三点多至四点左右,而此时家长大多还没有到下班时间,孩子就必须自己回家或者放到托管班内。小学生的自律性无法达到很高的标准,家里即使有老人看护,也只能保证吃饱穿暖。而在托管班的孩子尽管能完成作业,由于应聘在托管班的老师的水平有限,作业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的,有的孩子在托管班还养成了一身较差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结果。

原因之二是每天学习的功课确实需要温习巩固。古语道:温故而知新。每天所学知识若是在校内有时间完成,既能使放学时间推迟一小时,使家长的担心减少,还能使孩子在校内得到老师的督促和监管。以前我们上学都有自习课,延长的这一个小时相当于自习,保证了孩子的纪律性和安全性。

所以我特别盼望学校能延长一小时,让孩子在校内完成家庭作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