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是龐氏騙局嗎?

泛家居


龐氏騙局你可能不是很瞭解,但法制節目中不斷播出的傳銷組織你肯定知道。簡單的說龐氏騙局是一種欺騙性的投資騙局,承諾會得到高回報率,對投資者來說風險很小。龐氏騙局通過吸納新投資者來為老投資者帶來回報。傳銷用的套路基本上就是從這學來的。

再說一說比特幣。之所以有很多人不相信比特幣,歸根到底是因為比特幣是虛擬貨幣,是數字貨幣,是咱們看不見摸不著卻有人說他很值錢的一種貨幣。尤其是比特幣在近幾年經歷了大漲與大跌之後,就更加讓人認為是有人在背後操控。

另外,比特幣沒有一個集中的發行方,而是由網絡節點的計算生成,誰都有可能參與制造比特幣,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並且在交易過程中外人無法辨認用戶身份信息。也正因為如此,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為比特幣的可信度承擔責任。但是由於比特幣有流通、有限、安全、保密等特性而具備價值,所以世界上已經有很多類似的交易平臺網站誕生。

在被投資者瘋狂追逐的同時,比特幣在現實中已經被個別商家接受。北京一家餐館開啟了比特幣支付。這家位於朝陽大悅城的餐館稱:該店從2013年11月底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消費者在用餐結束時,把一定數量的比特幣轉賬到該店賬戶,即可完成支付,整個過程類似於銀行轉賬。該餐館曾以0.13個比特幣結算了一筆650元的餐費。2014年1月,Overstock也開始接受比特幣,成為首家接受比特幣的大型網絡零售商。

看到這兒,相信比特幣到底是不是騙局,你心中應該早有定論了吧。


小麥理財


龐氏騙局這個詞隨著傳銷廣為人知,於是很多人看什麼都像是龐氏騙局,但是比特幣還真不是。龐氏騙局指的是金字塔式的傳銷,依賴於不斷進場的『新錢』來滿足體系內的老用戶的收益。龐氏騙局註定是不可持續的,因為一旦沒有新錢進來,整個體系就會倒塌。典型的傳銷正是如此,因為一旦發展不起來下線,那麼上線的收入就成了無根之水。

而比特幣呢,儘管比特幣本身是沒有內在價值的,人們持有它的目的就在於買賣,但是比特幣並不存在上下線的說法,更不會因為沒有新錢進入而崩盤(即便世界上只有兩個人持有比特幣,比特幣依然存在),所以比特幣在經濟學裡面的定義是『泡沫』而非龐氏騙局。

說到泡沫啊,很多人可能認為泡沫是一個貶義詞,其實不然。泡沫是一個經濟學上的中性詞彙,就是指市場價值大於其內在價值的商品。比如人民幣、歐元和英鎊這些都是長期持續存在、市場價值比較穩定的泡沫,因為人們持有人民幣和歐元肯定不是為了消費這張紙,而是要通過這張紙去交換自己想要的東西。


而人民幣、歐元、英鎊的背後,是有相應的中央銀行的信用來背書和支持的,所以法定貨幣的價值儘管是泡沫,但是是相對比較穩定的泡沫,而比特幣的背後沒有任何的機構的信用背書,更接近新發現的一種類似鑽石、黃金或者白銀這些稀有礦藏,所以價格波動比較劇烈也不足為奇了。


隨著更多的人知道和買賣比特幣,比特幣的價值波動最終會趨於穩定,但是泡沫和龐氏騙局是有本質區別的,就如同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梯若爾所說的,比特幣不是龐氏騙局,只是純粹的泡沫。至於到底是多少,這個要由市場和人們的信念所共同決定。


經史通義


老實說,不是一個維度的對比。一般首先需要理解的是比特幣是否屬於貨幣或者一般等價物的一種,其次再理解龐氏騙局是什麼。如果你理解了,就不會這麼問了。

很多人認為比特幣屬於一種貨幣,理由是在某些小的領域,比特幣可以成為交易中的等價物,並且改革了貨幣的發行機制,避免了08年金融危機之後顯得比較罪惡的金融監管部門的強力插手和濫發貨幣導致的通貨膨脹。

但問題在於,比特幣並不屬於,也無法成為一種貨幣。

貨幣的基本職能是什麼?是商品交換。

正是因為為了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貨幣才需要發揮價值尺度的職能。

但很明顯,比特幣在越來越被關注,被大眾認知被頻繁交易的過程裡,商品交換的職能也越來越衰減。

很簡單,比特幣自己由於去中心化,發行限量,所以根本沒有中央調節機制可言。不像古代的金銀礦產是國家壟斷開發,也不像是現在的貨幣,由中央政府信用作為擔保,由中央銀行密切關注貨幣市場,頻繁使用加息減息調解準備金MLFSLF等多種手段,調節流通中的貨幣。

比特幣沒有辦法調節供應,但希望獲得比特幣的人群越來越多。

因此,作為一個商品,比特幣呈現出價格不穩定的特質,時常暴漲暴跌。

越被大家認識和追炒,價格就越不穩定。價格越不穩定,比特幣就越難以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現在除了一些黑客組織,真正使用比特幣作為支付手段的人多嗎?尤其是,當比特幣其他本幣對比價格如此不穩定,如果一個國家的外匯價格也這麼不穩定,那麼,這個國家可信麼?

當然,以上還是現狀。

更關鍵的就是比特幣缺乏國家信用支撐。

虛擬貨幣和黃金不同,本身不具有自然屬性的價值,只有信用價值。但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建立的現代貨幣制度,是由國家信用支撐起來的,更關鍵的是由全社會的商品生產交易作為保證建立起來的。

但比特幣並沒有,比特幣算法獨立,生產獨立,發行獨立。與社會的商品生產脫鉤。

這裡面有什麼問題呢?從比特幣的生產機制可以看出,比特幣處於一種緊縮的機制,目前能夠生產出來的比特幣呈現出越來越少的趨勢,這和全社會的商品生產趨勢是不吻合的。

從供需角度,如果強制規定比特幣作為全球通用的唯一法定貨幣,一定會造成通貨緊縮,導致經濟衰退。

所以,從一般情況看,比特幣的商品屬性遠高於貨幣屬性。如果你說比特幣屬於一種貨幣,基本上,是不太符合貨幣的定義的。

但作為一種商品,比特幣之所以被人追捧,又是因為有一種“比特幣就是未來貨幣”的狂熱預期。

所以你問我現在該不該買比特幣,不知道啊,我怎麼知道你進了賭場想博大還是博小啊?

所以,比特幣跟龐氏騙局本質上毫無關係。龐氏騙局是非法集資。比特幣的產生,追捧,價格暴漲暴跌,都與預期和供需有關,倒並不是建立在謊言和拆東牆補西牆、詐騙的基礎上。


程蟬


但凡長久關注我的網友都知道,我對比特幣等虛擬幣的觀點一以貫之。我反覆強調的是:騙局而已!參與其中的,不是騙子,就是傻子!

我從沒說過比特幣不漲!恰恰相反,我反覆強調,比特幣越漲,受騙的傻子越多!

已經蒸發了6000多億美元了,無數人傾家蕩產,成魔變瘋,甚至自殺跳樓!難道比特粉們到現在還看不明白嗎?!

有感而發,是因為在我的微博上,不斷被比特粉胡噴,而且這些人顯然是受騙的傻子。實在是真不明白這些人該有多傻、智商該有多低,簡直是匪夷所思!

回到這個問題本身,正好剛回答了《虛擬貨幣是傳銷嗎?(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96414416785244429/)》,裡面提到,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前期的“糖果”就是對韭菜下的“誘餌”,也是項目廣告費。前期把幣送給很多人,但撒出去的幣只是很小一部分,而且籌碼分散在大量韭菜手上,莊家手裡的幣才是大頭,而且莊家高度控盤。

請提問的網友仔細參閱吧。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陳思進


同樣的句式,問一下如下問題:

1、你覺得委內瑞拉幣是龐氏騙局嗎?

2、你覺得津巴布韋幣是龐氏騙局嗎?

3、你覺得很多國家的法定貨幣是龐氏騙局嗎?

4、你覺得歐元是龐氏騙局嗎?

5、你覺得美元和人民幣是龐氏騙局嗎?

好了,法幣應該不算龐氏騙局,這是當今世界最為正統的貨幣,任何人都不能也不會把合法政權發行的法幣認定為龐氏騙局。雖然有很多法幣幣值波動遠遠大於比特幣,但是因為是“法幣”所以不騙局。

6、你覺得雅普島的石頭(雅普島世代流傳的本地貨幣——大石頭)是旁氏騙局嗎?

雅普島以扔在外面的石頭為貨幣,2000多年曆史了,至今還以這個為主。回憶一下初中政治課,大家都認可的一般等價物,就成為貨幣了吧(貝殼,記得嗎,和他自身材料價值其實沒什麼關係,紙幣也一樣,那張紙和石頭和貝殼一樣真不值錢),貨幣不算龐氏騙局吧?

另外,據說德國是官方認可數字貨幣為“私人貨幣”法律地位的,將比特幣視為一種貨幣。德國,哲學、經濟學聖地,地球上最嚴謹的地方。按德國的觀點看,比特幣可能不算龐氏騙局,算是當地可以流通的一種貨幣。

延展閱讀:

7、你覺得社保是龐氏騙局嗎?顯然不是,不能以後續的錢是不是夠後續的人養老保障用來判定他是不是騙局。

8、你覺得P2P是龐氏騙局嗎?顯然監管機關發牌了的P2P應該不是(只能說應該了,監管機構大家長慣了自己的腳,但願吸取教訓)


米爸來啦


我個人覺得它不是龐氏騙局,原因有以下幾點:

1)龐氏騙局有在中國的叫法,說的簡單些,就是“拆東牆補西牆”,新進的用戶養老用戶,回報率3個月內高達一半左右。這雖然跟利用比特幣獲取的金錢的速度有些相似,但它們有本質上的不同。當年的龐氏騙局流通資金、參與人數、以及其他信息不是全部公開的,而比特幣的發行總量,個人或機構持有量,甚至是資金來龍去脈都是有地址能體現出來的。而且你購買、出售的交易行為更加自有一些,而當年的龐氏騙局,以現在的眼光去看待,很明顯就是騙局。

2)體系不同,龐氏騙局可以說是一箇中心化管理層級,主要靠拉人頭賺錢,然後層層抽傭返利。而比特幣不同,它的底層技術是去中心化的,不管是你買進,還是賣出,本質上都不是誰都能控制的,但像股票那樣操盤這個是沒有辦法的。

3)參與者不同,雖然當年的龐氏騙局跟比特幣裡面的韭菜們有同樣的屬性,但本質上有所不同。比特幣的漲跌是基於挖礦和流通,而當年的龐氏騙局更傾向於理財、投資、但回到最本源的流動,就是傳銷那一套的金字塔理論,而且這幾十年的傳銷方法與方式都來源於龐氏騙局。而比特幣的屬性更像是一種代幣、通證、資產。

(龐氏騙局發起者:查爾斯·龐茲↑)

最後,龐氏騙局當年的發起人,在發行的時候就知道這種投資、理財方案是騙人的。而比特幣不一樣,當年這個中本聰提出去中心化概念,挖出第一筆比特幣後,後面的很多事情都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你可以說比特幣存在黑幕操盤行為,但不能說他是龐氏騙局。


區間集


肖恩先回答問題:不是;

所以在得出結論之前,首先我們得知道什麼是龐氏騙局,或者說龐氏騙局有什麼特點?

龐氏騙局第一個特點:中心化

龐氏騙局經過多年的演變,手法變得越來越高明,普通人越來越難以分辨;但萬變不離其宗,要達成斂財,最終還是會把財富輸送到某幾個人手中,所以龐氏騙局的第一個特點就是中心化;

龐氏騙局第二個特點:高回報

龐氏騙局為了成功,引誘普通人入套,需要一個誘餌,這個誘餌就是高回報,利用了普通人貪小便宜的心理;對於普通人而言,只有一點小錢,相比日常的工作收入,這樣的投資回報是很誘人的,難免有人會動心;


龐氏騙局第三個特點:多級分銷

龐氏騙局承諾了給投資人高回報,不過既然是騙局,我們都明白,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任何新的價值產生;也就是說用戶投入的10塊並不會變成11塊,甚至15塊;那如何實現這樣持續的回報,需要更多的資金流入;每個人的資金量是有限的,只能通過騙更多的人入局,掏出自己的積蓄;於是多級分銷這樣的模式應運而生;


龐氏騙局第四個特點:拆東牆補西牆

龐氏騙局在整個過程中並沒有新的價值產生,承諾的高回報不過是把B的錢當做投資回報兌付給了A,但是無法實現對每個人的高回報承諾;假設整個系統中用戶一共投資了1萬,那5000塊的回報資金只能通過挪用後來入場的用戶投資實現;本質是資金的轉移,俗話叫“拆東牆補西牆”;

好了,現在我們已經歸納了龐氏騙局的4大特徵;我們再來看虛擬貨幣是否也具有同樣的特徵;


第一點,虛擬貨幣就不滿足;所有的虛擬貨幣都是去中心化的;這寫死在整套系統中的;虛擬貨幣進入2.0時代,加入了智能合約的概念;整個過程自動運行,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就這一點而言,虛擬貨幣就不符合龐氏騙局的特點;

第二點,虛擬貨幣並沒有承諾的高回報,從來沒有任何人能保證投資虛擬貨幣一定能有穩定的高回報;年初比特幣已經跌了70%多,歷史上虛擬貨幣也有多次下跌甚至腰斬;所有人都明白這是一個高風險的投資領域;

第三點,虛擬貨幣也不依賴於多級分銷;我從來不向身邊的朋友介紹也不推薦虛擬貨幣投資,除非朋友主動提起;這是非常高風險的;相信大家都是一樣的;即使如李笑來老師的糖果項目,提供的也僅僅是candy代幣,從來沒有要求大家先投錢;

第四點,大家手裡握有的都是Token,當token值錢的時候,大家都可以選擇變現離場;從來沒有先入場的人先變現的規定;雖然確實存在財富的轉移,但是兩者之間確有不同;

雖然虛擬貨幣不是龐氏騙局,但是卻有可能是騙局;有人打著區塊鏈的旗號進行非法集資,這些才是所謂的騙局項目。

所以在肖恩看來,虛擬貨幣市場雖然不是龐氏騙局,但是你仍然有可能遇到騙局,遇到垃圾項目!


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關於區塊鏈方面的知識,可以關注肖恩的頭條號,肖恩會不定時分享有價值的內容。


肖恩說鏈


比特幣嚴格意義上並不算作是所謂的龐氏騙局,如果非常認真的來講它的本質只是一個資金盤,充其量只能稱作是金融泡沫而絕非其中所說的龐氏騙局。

首先它的交易是完全自由化,並沒有蠱惑引誘一切都是你自願買入自願賣出,跟當前的投資期貨市場完全類似。其次說比特幣是虛擬泡沫沒有任何實際應用支撐或者國家級信用背書,這一點確實是有爭議的。但絕大多數人對於比特幣能否成為未來世界的流通數字貨幣並不敢太大興趣,大部分的人都將比特幣視為投機或者投資方式中的一種。

加密貨幣交易的市場正在逐漸形成,如果未來比特幣的ETF順利通過,將會加速國際大金融機構的逐步入場,包括之前聲稱入場現在卻不見蹤影的納斯達克、紐交所以及已經入場的芝交所等等。


晴天財經閣


隨著比特幣價格大漲,提示風險的聲音也越來越多。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前日對比特幣發表評論,稱比特幣的運作方式不像一個正常的支付手段,正被用於投機。

德國央行董事會成員Carl-Ludwig Thiele表示,已經排除在歐元區出臺官方數字貨幣的可能性,並警告稱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投資會造成損失。

2008年曾準確預測到美國樓市崩盤的Euro Pacific CEO Peter Schiff表示,比特幣的巨大泡沫終將破滅,此時參與的人將遭遇巨大損失。俄羅斯媒體RT前日援引他的話稱:

多年前參與的投資者,甚至是今年初參與的人,都有機會套現賺大錢。

但是在當前這種價格以及更高價格買入的人,基本上會虧掉所有。當泡沫破滅時,這些貨幣的交易價值將跌到0或者很接近0。

Schiff還指出,比特幣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即無法當貨幣使用,也存在交易緩慢、價格昂貴以及易受攻擊等問題,當其價格停止上行時,這種“投機性數字資產”就會崩潰。

何為比特幣的運作方式

萊特幣方面,萊特幣創始人Charlie Lee週三在Reddit上發佈消息稱,他已清倉了持有的全部萊特幣,並稱清空的原因是為了避免“個人利益衝突”。

全球最大的比特幣網站Bitcoin.com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Emil Oldenburg最近賣出了手頭上所有的比特幣,轉而使用比特幣現金。“對比特幣進行投資目前是你能做出的最具風險的投資,風險極高。”Oldenburg說。

他直接指出比特幣交易成本高,交易時間也過長。

Oldenburg提醒,人們還不明白持有比特幣的風險,原因很簡單,因為迄今為止,大多數人只是購買了比特幣,但從未賣出或用之交易。“一旦人們意識到這就是它的運作方式,他們就會開始出售。而舊的比特幣網絡可能無法使用。”


全天候科技


為什麼比特幣不是龐氏騙局

關於比特幣的價值,大眾的觀點一般是兩個極端。

看多派認為比特幣肯定是有價值的,長期看漲;看空派認為比特幣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是傳銷或者是龐氏騙局,包括巴菲特也極端看空比特幣。誰說的對呢?

我在比特幣不到5000美元的時候稍微買了一點,來說說我自己的投資邏輯。

因為2017年底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上市了比特幣期貨。雖然我自己不是很懂比特幣,但是芝加哥期權交易所這個世界級的交易所已經幫我們這些普通投資者對作出鑑定了,所以比特幣必定不是龐氏騙局。

比特幣的價值

既然比特幣不是騙局,那麼它肯定有自己的價值。

要搞清它的價值,就要了解它的特點。

首先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可以真正實現全世界流通。

如果是巨量資金跨國轉賬的話,這個複雜性大家都懂,手續費非常高,步驟非常複雜。而比特幣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比特幣的發行數量是有限的,所以也就不會產生通脹,和黃金有點類似。

我的投資邏輯是,比特幣在未來的世界中可能會充當電子貨幣中的黃金。

綜合來看,比特幣比黃金更容易儲藏,也更容易轉移,而且轉移的成本和步驟都要簡單了幾萬條街,這就是比特幣真正的價值。

所以比特幣的價值在灰色領域。

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見解,我在數字這個領域專業性還是比較弱的,可能自己的認知存在很多盲點,所以投資額比較小,就算賠光了也不心疼。

所有高風險投資都應當遵守一個原則:以小博大。千萬不要以大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