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在临终绝笔中写了什么,竟让慈禧嚎啕大哭?

用户61403323


李鸿章和慈禧太后这两个人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李鸿章在我国的风雨飘摇之中,受慈禧所托代表中国和别国签下了许多的非人条款。

慈禧又以一个女人的身份,统治了晚清几十年的时光。大家基本都不太清楚的是,在李鸿章走向人生的终点的时候,他给慈禧写的一封绝笔遗书,让慈禧太后这个叱咤风云几十年的女人哭了。接下来让小编带着大家看一看这是什么原因吧?

信中最先提到的就是学过历史的人都了解的《马条》,李鸿章在去岛国谈判求和时,也已经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这一行当中在日本人面前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宗旨去讲道理,只希望日本政府可以少要一点钱,少割地。在这期间,李鸿章还被日本的激进爱国主义者打中了左脸颊,他为了记住这项耻辱,拒绝将子弹取出,直到自己去世。

第二个就是在委屈和骂声中去到广东平定战乱。李鸿章因为签下《马条》,回到中国之后他受到了几乎全天下的咒骂和唾弃。在离开政治中央几年后,他又接到一个棘手的烂差事,那就是去广东平定 康梁的余党、革命派以及西方的一些恶势力,七十七岁的李鸿章一句怨言没有的就出发了,六个月中,倾尽全力,保证了广东一带的安宁,但在这期间,他也身染风寒,得罪很多人。

历史的滚滚车轮马上就到了《辛条》的拟定。李鸿章那个时候人还在很远之外的广东忙着一摊事情,但还是得因为慈禧而回去善后,慈禧仍然照常把锅甩给李鸿章。在那个年代近八十岁就是一个生命基本要走到尽头的年岁,他拖着自己的病体,接过条约,委屈而又痛心的把他的名字签成了一个“肃”字,然后就开始大口的吐血。李鸿章在事后回忆,自己当时“彻夜无眠”。

刚解决八军入京的事情,沙俄也给中国一记重击。他们一边跟着八国联军打北京,一边又想着中国的东北国土,李鸿章想起自己曾经出使外国看到的军队,免不了又冒着大风险来劝慈禧太后实行新政,挽救国家,向西方去放心大胆的学习,不要总是闭门造车小心翼翼。李鸿章还说到,只要朝廷和太后还有用得到自己的地方,一定会拼尽全力去完成的。

李鸿章在信的最后一部分提到,虽然庆王和自己一起签下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但希望天下人体谅他。庆王他真的可以说是一个超级大贪官,是个人都知道这件事,李鸿章却依然深知他虽然贪财,但也是对太后忠心的人,到自己百年之后慈禧必定会把权力交给庆王,自己的这番话也算让慈禧太后有所淡定了,让她能够放心的任用庆王,为自己分担烦恼。他在人生的最后都想着慈禧。

在我们中学时代印象中的李鸿章总是那么不招人喜欢,甚至一度让人可以十分地厌恶他,只知道他是一个为个人而出卖国家,和洋人写下了那么多失尊条约。但渐渐的,逐渐全面的去接触历史才会发现,李鸿章他是一个如此多面的人物,哪有不爱自己国家的臣子呢?只不过时局紧闭,他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也不过历史里的一根鸿毛而已。


无笔


李鸿章在弥留之际,写了两样东西。一个是呈给远在西安的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奏章,另一个是一首诗。

奏折不长,也就四百多字。但这份奏折中李鸿章所表达出来的深情,却引起了共同经历晚清动荡的慈禧的共鸣,让慈禧这位心狠手辣的老太太也为之动容。

李鸿章的遗奏,大意是说:

我知道自己重病难以治愈,大概快到了生命的尽头,现在口述这份奏折,希望圣上可以明鉴此事。

我为官四十多年以来,吃苦耐劳,从未请过病假。之前我在马关受伤,大量失血,才导致了眩晕。去年夏天,在北上途中又再次患上了腹泻,身体元气大伤。在回到都城以后,我又因为诸事不顺而日夜操劳,长期焦虑。这使得我胃口越来越差,身上的老毛病也反反复复地发作。后来承蒙太后您的关心,拥有了特别假期。对您的关心和慰问,我非常感激。

和八国联军的合约差不多处理完了,但和俄国的协定还遥遥无期。这些让圣上忧心的事,也是我没有处理完的心事。我每次一想到这些,便觉得五脏六腑都像是有烈火在焚烧。这个月十九日的晚上,我突然咳出大半碗血。几天之内,我都陷入昏迷,医生们束手无策,我知道我的生命难以再延续。

我想到我早早就受到朝廷的赏识,承蒙的恩惠最深。所以每每想到时局艰危,我就不敢透露自己的病情。我只希望自己能多活几天,亲眼看到国家的复兴。正是因为心中怀着这样的志向,所以我要是如此死去,那我大概会死不瞑目。

现在朝廷还在复兴的起点,圣上也没有回到都城。和八国联军的的协议才达成,东边的争端却还没有平息。我们整个国家的根本都受到动摇,处处都潜伏着危机。我想,多难兴邦,殷忧启圣。我看了近来颁布的多道政令,觉得我们应举行新政,以此来达到自强的目的。庆亲王等人和我共事很久,这次他们更是和我一同面对困境。所以他们一定是可以为国家真正效力的人。有他们继续努力,我就算这么走了,也死而无憾了。而我的子孙,他们也受到朝廷恩惠,所以他们也会为朝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单单从内容来说,一位七十九岁高龄的病重老臣,在生命垂危之际仍然惦记着国家大事,这该是怎样一位为了家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人。而李鸿章在重病时还能记得清政务,也看得出他平日里是个多么投入的人。

而李鸿章又不是一个普通大臣。他的这份遗奏,是呈给慈禧的。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之一,领导了洋务运动,掌握着北洋水师。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评价李鸿章说,他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在局势混乱,各种势力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激烈角逐的时候,李鸿章在清朝廷起到了定心丸一般的作用。

无论慈禧惦记李鸿章是因为什么原因,当看到并肩作战的老臣如此感激和道别,慈禧不可能不感到痛心。

正如慈禧所说,李鸿章是“再造玄黄”之晚清重臣。对慈禧而言,李鸿章的离去,是“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邓海春


公元1901年11月,79岁的李鸿章因病在北京去世,在弥留之际,他除了给慈禧上了一道临终奏表之外,还特意写下一首绝笔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这前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这辈子车马劳顿从来没好好休息过,等到国家需要我时,才知道想要轻松一死也是很难的。潜台词就是说,其实我早已疲惫不堪,甚至曾想要一死了之,但因为国家还需要我,我又如何能丢下这个烂摊子呢?

李鸿章说的这两句,是暗指在《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时,已到古稀之年的李鸿章曾很想一死了之,这样至少可以保全他的名声,但国家和慈禧都还需要他,他最终还是只能去背这个黑锅,忍受天下人的骂名,所以他不由感慨原来想轻松的死,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则是说大清朝三百年来发展缓慢,因而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不仅国家民族遭难,百姓也流离失所。在此,我只能默默在远方为这些亡灵们祷告。至于最后四句则是说我李鸿章已然是壮志未酬身先死,但海外列强虎视耽耽,想瓜分我中华的想法从未平息。所以希望大同志们继续努力。

据说,慈禧太后在看到这首绝笔诗后,也忍不住潸然泪下。虽然说这首诗是李鸿章述说自己这半辈子的不容易,但这又何曾不是慈禧这半辈子走过的路呢?所以慈禧一边读着这首诗,一边回想这一路走过来五十年风雨飘摇,仿佛这些事都在昨天发生似的。如今斯人已逝,此情此景,怎么能不让人悲伤流泪呢?

随后,慈禧下令给李鸿章风光大葬,诏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并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要知道,清朝立国三百年,李鸿章是唯一一个在京师建祠的汉族官员,可见朝廷对他的高度认可。在李鸿章的葬礼上,慈禧太后甚至直接公开称赞他为“再造玄黄”之人。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李鸿章的一生,也算是无悔的一生!


我是赵帅锅


慈禧太后是清朝后期绝对的女强者,是实际上的皇帝。在她掌权的时期里,她用特别残忍的手段来达到她想要做的很多事情。


▲:慈禧年轻复原图

按理说,这样一个霸道的太后,应该是很无情的,但李鸿章在临死前写的内容,却让她痛哭流涕,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李鸿章去世时的背景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几十万的义和团人围攻各国列强领事馆,爆发了严重的骚乱,西方列强以此为借口制造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恶行。


面对实力如此强大的敌人,慈禧哪里顶得住啊,当然是打不过啊,不是屡败屡战,而是很快放弃了抵抗,带着光绪逃出了北京城。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之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慈禧虽然自身安然无恙,但留下的这个烂摊子还是需要人收拾的,而收拾烂摊子帮她善后的第一个人选就是李鸿章。

生不逢时,背足了黑锅

李鸿章可以说是一个命运悲惨的人,他有才能,是个成事的好帮手。

而著名的洋务运动的发起与他脱不开干系关系,也是他一手创办了大名鼎鼎的北洋舰队,为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李鸿章在外交方面颇有建树,曾去往很多国家学习强国之道,其中去德国拜访过俾斯麦。在那个中国饱受欺负的年代里,李鸿章是最适合去和外国人进行谈判的。


像我们熟悉的《马关条约》就是他自己前往日本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的。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整个朝廷都为之震撼。本来战争一开始慈禧就不希望再打下去,北洋舰队全部阵亡的消息一传开,慈禧更是十分害怕,派出了几位大臣去日本议和,但都没有结果。

其实,甲午战争虽然是日本打赢了,但日本也损失惨重。因为战争使得日本民众负担加重,甚至有的地方产生了民变,此时的日本只是希望能够多一些筹码和中国谈判。


后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明确表示要恭亲王奕䜣或李鸿章当全权代表才能谈判。恭亲王不想背这个骂名,无奈之下,清廷连忙派出李鸿章出使日本。

《马关条约》使得中国赔偿2亿两白银,并要割让岛屿,还使得中国的形势更加困难。

也正是因为李鸿章全权代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世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很不好,但这并不是李鸿章自己想要这么做的,他只是一个臣子,做这些事情也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君要臣死,臣怎能不死?

临危不惧,完成最后的使命

八国联军入侵之时,李鸿章在两广地区。慈禧的命令来了之后,李鸿章的家人是非常不愿意他去做,因为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们实在是不想让李鸿章背锅了。

但是李鸿章并没有听家人的劝告,还是领了慈禧的命令,去和各国的外交领事斡旋。当时的李鸿章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再加上长途奔波,李鸿章病倒了。


但即使如此,他还是坚持着尽全力完成使命,和洋人据理力争,十亿两白银的赔偿硬是被李鸿章强行压到了4.5亿两白银。

虽然李鸿章善于外交,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技巧都难以有所作为,李鸿章拼了老命,也只能取得这样的结果。

签了《辛丑条约》之后,李鸿章身体越来越差,他知道自己活不长了,于是就给慈禧太后写了一份奏折。

可能你会以为他是希望死后朝廷能够善待他的家眷,但并不是如此,李鸿章死前仍在思考着国家的未来。

他在奏折中写到中国虽然看起来解决了一次危难,但很多的矛盾很多的问题还有待解决,希望朝廷能够想出办法来,把国家慢慢治理好。争取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李鸿章因为背锅而留下了不少的骂名,但临时之前却仍然惦记着这千疮百孔的国家,他的一心为国深深的刺激了慈禧太后,使得冷酷无情的慈禧痛哭流涕,大哭:你这一走,我还有谁可以依靠呢?不得不说,李鸿章他的爱国之心确实让人敬佩。慈禧看到他的奏折后,被他的爱国心给感动了,哭了......


参考文献:《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小小嬴政


关于提问者所说的慈禧嚎啕大哭一事,正史上并无记录,倒是影视剧中时常演绎。

正史中记载的内容大致如下:

光绪二十七年也就是1901年九月二十六日,此时慈禧与光绪正在“回銮”返京途中,这天由河南巩县抵达汜水县驻跸,接到北京奏电:“病势危笃,请速派大臣接替,以资镇摄。”慈禧和光绪阅后都很担心,因为当时另一议和大臣奕劻己出京赶来迎驾途中。慈禧对局势极为担扰的对随驾吴永说:“大局末定,李相倘有不测,如此重荷,更有何人可分担?”

九月二十八曰由汜冰往荥阳,傍晚接到京电.李鸿章于当日午刻逝世,慈禧,光绪无心晚膳。随即召见荣禄商议对策,事后决定三个人事任命:

一,王文韶着署理全权大臣

二,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着袁世凯署理

三,山东巡抚着张人骏调补

十月初二在开封慈禧收到李鸿章最后奉疏:

同日发布一道上谕表彰李鸿章之功绩:

通过正史未见慈禧有失态大哭记录,以其性格也不会在臣下面前失态大哭至多掉几滴眼泪而已!

(上图为李鸿章七十四岁出访欧洲时留影)


申报七十七载


李鸿章去世前,给慈禧上了一道奏折。这道奏折在李鸿章去世后,送到慈禧的手里。慈禧看到这道奏折后,一时老泪纵横,痛苦不已。

那么,李鸿章在奏折里写了什么?慈禧为什么为这样失态呢?

(悲伤的慈禧)

李鸿章死前,正遇“庚子之乱”。

当时,几十万“刀枪不入”的义和团入京,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围攻各国领事馆。之所以义和团敢这么做,就是因为慈禧暗中支持,想利用他们的力量,把西方列强赶出中国。

慈禧之所以如此痛恨洋人,是因为戊戌变法后,她一心想废掉光绪,但遭到西方列强的反对。这无疑是对她权力的挑衅,因此她不管不顾,向列强发起了宣战。

这样一来,洋人立刻组建了八国联军,一路势如破竹,攻进了北京城。

慈禧眼见北京城守不住了,只得丢下紫禁城,带着光绪一路西逃。

捅了这么大个窟窿,得找人来补啊。

有家不能回的慈禧,很自然地就想到了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

于是急命他为清政府全权大臣,入京和列强谈判,看怎么赔偿合适,只要把这事给摆平了就成。

其实,这事谁都知道是个吃亏不讨好的事,李鸿章更是吃过一次亏。

当年签《马关条约》时,李鸿章身负使命,在谈判中尽力维护清政府权益,据理力争。但无奈国家羸弱,面对日本列强的傲慢羞辱,最终还是少不了割地赔款。条约签定后,国人纷纷痛斥李鸿章是卖国贼。

(李鸿章旧照)

所以,当慈禧的任命下达后,李鸿章的家人一万个反对。再加上李鸿章身体不好,有咳血的毛病,因此家人百般劝阻,让他推辞掉这个职务。

但李鸿章没有听家人的劝告,还是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分别拜会了各国使馆。

一路舟车劳顿,再加上与洋人斡旋时的心理负担太大,李鸿章病倒了。

李鸿章这一病,本想漫天要价的洋人们沉不住气了。

毕竟他们想要的,无非是吃上清政府一大块肉,而不是取代清政府。所以他们迫不及待地开出了10亿两白银的赔偿。

李鸿章拖着病躯,强打精神,和洋人据理力争。尽管途中吐血数次,但他依然坚持把清政府的损失降到最低。洋人最终将10亿白银,降到了4亿5千万两,并称中国当时有4亿5000人,一人赔一两,表示羞辱。

李鸿章想,只要能降低赔款,也不管羞不羞辱了,于是经得慈禧同意后,最终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入京处理北京事务的李鸿章)

条约签定后,八国联军退出了北京城。

慈禧打点行头,准备起驾回宫。

李鸿章却咳血数升,病倒在了贤良寺。

李鸿章自知命不久矣,于是提笔给慈禧写了最后一份奏折,然后才穿上寿衣静静地等着那一刻。

然而想着国难当头,还有许多事情未办,终究心不能安,忍不住默默流下两行清泪来。不久卒,卒年78岁。

很快,庆亲王奕劻,便将李鸿章的遗折呈给了还在回京途中的慈禧,并将李鸿章病逝的消息一并传达。

慈禧听闻后,眼睛湿润,待看完遗折,更是泣不成声。

原来,李鸿章在遗折中依然担忧清朝国力凋敝,时局艰难,苦劝慈禧和光绪能“举行新政,力图自强”。

要知道在清末,官员腐败已经是很严重的问题了。八国联军进京的时候,尽管慈禧多次向封疆大吏拍电报,希望他们能进京勤王,但有动静的几乎没有。所以,此时李鸿章的鞠躬尽瘁,让慈禧感动不已。她当时一边哭,一边说了一句:“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没有人分担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像李鸿章这样好用的大臣,再也没有了……

(参考资料:《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张生全精彩历史


所谓临终绝笔提问者说的应该是“遗折”和“绝命诗”,能让慈禧嚎啕大哭的只能是遗疏。但李鸿章写的遗疏比较格式化,能被催出泪的人只能是喜欢、崇敬他的人。

(1)遗疏有格式和要求

遗疏是有格式的,总体要求是:死前要感谢皇帝(皇太后)或其他掌权人的抬爱与垂青,这是规矩!李鸿章遗疏内几乎全是对慈禧、光绪的感谢以及臣子对他们的挂念和不能保护的自责,最终几笔带过自己的忠心。

慈禧还真行天天读官样文章也能嚎啕大哭,二人要不是有着“精神联盟”是做不出来的。可惜,“嚎啕大哭”只是李鸿章崇敬者的胡言乱语。同时,李鸿章的遗疏更是戳穿了李粉的另一个谣言。

(2)李鸿章驳斥了慈禧、光绪打压自己、排斥汉臣导致甲午战败的谬论

李鸿章在“遗折”中说自己“受知最早,蒙恩最深”,能在奏章中说这两句话,就能充分看出慈禧对李鸿章的重视,而且敢这么说,也自认为群臣不会有非议,因为这是事实。如果,换做别人“甲午战败”一项就够杀的,但李鸿章仅仅是暂时隐退,时不时地去欧美访问一下,去黄河调查受灾一下,最后,任命为两广总督,还带着“王命旗牌”!

这明明是在保护李鸿章。因此,天下谁人不知?慈禧对李鸿章的垂青昭然若揭。

李鸿章的遗疏没什么,有问答者已经全文摘录了,感兴趣的读者自己移步去找找就行了。官样文章而已。

介绍自己的病情占了一半儿;之后一半就是感谢慈禧、夸赞庆亲王。至于人们说他最关心的“洋务企业”“海军问题”半个字儿没提。

(3)李鸿章遗疏对比左宗棠的遗折,就可以看出二人的境界完全不同。

相反,左宗棠的遗折谈自己的病不到十五分之一;三分之一批评中法和谈;五分之二谈继续向西方学习海军、铁路、矿务事宜。而且最为关心的是希望光绪多和“正人”交流,少和那些“奸臣佞臣”混在一起。而且做事情要“实事求是”抓好军事问题,不要乱花钱,现在我们很穷,军费也不够。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吧。

总之,谁真爱谁假爱从《遗折》上可以看出。限于篇幅,两篇《遗折》我就不全面展现了。明天会有长文展现,历史类文章写作时间较长。本来想一天内全部展现,但时间不够。


坐古谈今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这是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李鸿章临终前所作的一首遗诗。


当慈禧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想起这位为大清奋斗了一辈子的老臣,不禁悲从中来,痛哭流涕。

这首诗前两句是在感慨自己虽然为大清呕心沥血,四处奔走,但大业未成,就算是想死也死不了,更不敢死。

李中堂为大清四面漏风的危局可谓是操透了心,与洋人签订那些条约,遭国人唾骂,但他没有办法。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是一位老人家临死时的痛苦与无奈。 大清立国以来发展缓慢,世界列强却突飞猛进。

使得中华民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那么多大清的子民死在屠刀之下。


秋风吹过,我手持着宝剑,落日的余辉照在我身上,插着旌旗的点将坛空无一人,是我中华无人了吗?

如今列强对我大清虎视耽耽,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啊!

这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在弥留之际,唯一能为大清做的事了。

1901年11月,两宫太后与光绪回銮途中,接到李鸿章病危的电报,慈禧太后大惊:

“大局未定,倘有不测,这如此重荷 ,更有何人分担” ?

1901年11月7日,北京急电又至,电文曰:

“合肥相国,已于今日午刻逝世”。

两宫太后惊闻噩耗,哀痛不已。光绪连发3道上谕:由王文韶署理全权大臣;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人骏调补山东巡抚。

紧接着又发布了为李鸿章治丧的上谕。 在开封,慈禧召见庆亲王奕劻,问李鸿章去世的详细经过。

奕劻答:

“据说李相临终时,两目炯炯不暝,后目暝时犹流泪”。

说完把李中堂的遗疏呈上,里面除了一封奏折,还有遗诗一首。 慈禧看到遗诗,痛哭流涕:

“大局未定,若李中堂有不测,再也无人替我分担了。而其中的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其实是暗喻慈禧,朝廷上下,无可用之人,大清危矣。”

这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眼中的“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心中的“再造玄黄之人”之死,对清政府的打击是致命的。

遗折中说道:

“惟翼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暝;伏读迭次谕旨,推行新政,力图自强”。

意思是我还想多活几天,能看到国家的中兴。要是现在死去,我死不瞑目。

我看了近来颁布的上谕,我们要推行新政,发愤自强。要是真的能这样,我死而无憾。

看到这份奏折,两宫太后涕泪横流,唏嘘不已。合肥李相临死前还在担忧积贫积弱的大清,希望帝、后能举行新政,富民强国,再度中兴,也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世人都认为李鸿章是个卖国贼,晚清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他签订的。

可是有几人知道在与洋人交涉中,李鸿章都是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他搞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

对于不平等条约的,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不平等签约:


他也有外交也尽力维护大清,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他也曾作出过错误决策,但他对大清的忠心是不用怀疑的。

在晚清四大名臣中,他才是真正的中流砥柱。正如日本人对他的评价: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吾人点评:李虽出入为华夏子民,苟且于列强帝国,却奈何生不逢时,忠无明主。(可怜愚忠于慈禧和满清皇室)。徒留被后人非议的人生。

参考资料: 《李鸿章》(尹福庭著) 《李鸿章回忆录》(【美】威廉·弗朗西斯·曼尼克思)


刚日读史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个人看来,李鸿章的这首诗是对自己生活轨迹和思想的总结——一生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内心深处一直希冀的又是什么?“三百年来伤国步”,清朝建立刚好近三百年,如果仅仅想表达国势日下,应该从鸦片战争前后算起,那才不过六、七十年 ,最多一百年,大可以改“三百年”为“一百年”,这样写隐喻什么?另外,“国步”很容易令人联想起“国朝”,是明朝遗臣对明朝的称呼,多见于他们的著述。又“八千里外”恰好与岳飞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契合;“孤臣”即“孤臣孽子”,是相对于前朝而言的,前朝就是汉人自己的政权即明朝;“海外尘氛”也可以理解成“胡氛”,即满族。最后一句“请君莫作等闲看”,显得有些突兀,意思似乎是在说:这首诗想要表达的可不是一般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啊。如果不是这个意思,那么这句话大可采用其他更有文采的、与诗的整体更合拍的诗句。总之,这首诗写得十分隐晦,与其说是写给慈禧看的,不如说是写给当世之人尤其是后人看的,算是对自己一生所作所为的一个交代。


用户4707605902


绝笔,谁都可以,但绝唱只属于伟人。

在中国,绝笔被视为临终所作,即去世前最后所写的文字、作品等。绝笔最早出现于《春秋·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其中就有关于绝笔的记载。古语有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们在行将就木、终于可以摆脱人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之际,绝笔就是人们对这个世界最后想说的话。

李白《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所以他的诗既有豪迈奔放,又有清新飘逸,而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在盛唐所有的诗人中,王维、孟浩然善长五绝,王昌龄等人精于七绝,而兼长五绝与七绝者,唯有李白一人。

李白虽然才华横溢,深受唐玄宗的赏识,但也因此而招致了他人的嫉恨而不得志,这从他“谪仙人”的称号在即可得知。

上元二年(761年),已是六十出头、贫困潦倒的李白因病返回镇江,此时他的生活已经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在病榻上赋诗《临终歌》,在他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之后,一代“诗仙”便与世长辞,而《临终歌》也就成为了李白悲愤之绝笔。

唐婉《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 (1128~1156),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后与表兄陆游成婚。婚后的夫妻伉俪情深引起了陆母的不满,遂命陆游休了唐婉,陆游另筑别院安置了唐琬,但被其母察觉,最终唐婉只得掩面而去,陆游也只能洒泪而别。

十年后,陆游在游览沈园时恰遇已经改嫁的唐婉,于是唐婉便宴请了陆游,并亲手为他敬了一杯酒,宴后唐婉夫妇离去,而陆游则悲愤的在沈园墙壁上题写了《红酥手》。

第二年春天,唐婉再游沈园,或许她是带有几分期许,但当她看到沈园墙壁上那首《红酥手》后,凭直觉断定必是陆游所作。于是,唐婉在肝肠寸断之下,为陆游合了那首著名的《世情薄》,不久,一代才女唐婉就在幽怨中去世,而这首哀婉幽怨的《世情薄》,也最终成为唐婉留给世人的绝笔。

文天祥《自赞》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宋朝在中国历史是可谓是多灾多难,而且对手是一个比一个强大。西夏虽是阴魂不散也只是偶尔犯边,辽国强大也仅仅是对北方边防形成威胁。金人凶悍灭了北宋,更是几次挥军南下,而南宋尚能保存半壁江山。但当遇到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蒙古铁骑时,南宋终于逃不了灭亡的命运,而当时的中流砥柱文天祥,最终也被元军俘获。

文天祥从押解大都至最终遇害,一共被蒙古人囚禁了三年两个月。

在这段期间中,元朝千方百计地对文天祥进行劝降、逼降、诱降,而参与劝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诱的手段之毒、许诺的条件之优厚、等待的时间之长久,都是闻所未闻。文天祥所经受的考验之严峻、意志之坚定,更是世所罕见,他的绝笔《自赞》,就是他临刑时所作,也是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最终诠释。

唐伯虎《绝笔》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历史上真实唐伯虎的命运非常悲惨,远没有《唐伯虎点秋香》中9527那么潇洒。

他一生娶了两个妻子,第一个妻子因为难产而死,第二个妻子在他仕途失意时,卷了家产弃他而走。唐伯虎的亲人相继去世却无钱安葬,就连他自己去世后,还是他的好友祝枝山将他埋葬在桃花庵附近,就像他的《绝笔》一样,此时唐伯虎早已是生无可恋、洒脱释然。

李鸿章《绝笔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了,请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这位晚清重臣,一直被视为卖国贼,民间戏称他是“善后专家”,而他也自嘲为“裱糊匠”。或许梁启超《李鸿章传》中的评价最为中肯:“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李鸿章作为晚清的“中兴四臣”之一,“庸众中的杰士”,他学习西方,毕生追求富国强兵,但却又无能改变腐朽的封建体制,所以他的一切的所做所为都只是“沙上建塔”。正如他自己所说,终其一生,他“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能修葺却不能改造。”而他的这首绝命诗,应该就是他自嘲一生的真实写照。

应该说,在这五位名人的绝笔之中,李白之悲愤、唐婉之幽怨、文天祥之决绝、唐伯虎之洒脱,李鸿章之自嘲,无疑代表了他们每个人离世前的最终遗愿。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无解之局,或许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才适合所有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