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河的暖流

都兰河的暖流

在自家院里,魏海明专门开辟了一间工作室。经过包装加工后的藜麦,利润更高。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初春的暖风吹散了冷冬最后一丝阴霾。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铜普镇都兰河村,休整了一个冬天的村民们开始忙碌,村里村外一片繁忙景象。

“高书记你说,今年我这地里该种点啥?”这两天,都兰河村的魏海明为自己地里种点啥发愁,老远看见村里的第一书记高伟国,连忙开腔问到。

“怎么?今年咱村的‘藜麦大王’不种藜麦了?”

前两年靠着藜麦种植,魏海明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致富能手,可是今年魏海明却不打算再种藜麦了。

“家里已经种了三四年藜麦,虽说挣了不少钱,可今年说什么也不能种了。”

原来,藜麦由于其特殊性,每隔三四年都要让地“缓缓”,这是当初教他藜麦种植的技术人员的原话,竭泽而渔不可行,魏海明懂这个道理。

对于藜麦,魏海明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几年一家人从原本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现在能脱贫摘帽过上好日子全靠着藜麦——这种前半辈子都没听说过的经济作物。

“前些年,老魏的妻子患病需要有人照顾,自己也不能到外地务工赚钱,妻子的医疗费、儿女的学费、生活的重担全靠老魏一个人担着,就这样老魏一家成了村里的贫困户。”高伟国向记者介绍了魏海明家的基本情况。

2015年,魏海明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恰巧,此时藜麦被引进乌兰县,这种对海拔高度有严格要求的作物正适合都兰河村种植,于是,扶贫领导联系了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口帮扶魏海明。

“我当时真没想着种藜麦能挣着钱。”魏海明说,种了大半辈子地,也没见过这东西,所以起初并没有信心。还是三江沃土的工作人员跟魏海明说,种出来的藜麦公司10元钱0.5公斤照单全收,这才让魏海明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手把手地培训,魏海明学得认真,很快掌握了藜麦的种植技术。2016年,他拿出家里的0.33公顷耕地种藜麦,三江沃土公司提供种子、化肥,另一家爱心企业免费送来两吨有机肥,大家像是用手托着,齐心协力确保魏海明家的藜麦种植成功。

天道酬勤。魏海明家的藜麦丰收了,这家公司全部包收,魏海明一下子收入两万元。2017年,魏海明另外承包了0.33公顷地,扩大了藜麦种植规模,0.66公顷土地总收入达到5万元。

2017年4月,三江沃土公司特地在魏海明家设立了“藜麦收购点”,魏海明成了村里的藜麦收购员,这样一来每年又能增加4000多元的收入。就这样,魏海明一家2017年的收入达到7万多元,他家脱贫了。之后几年,魏海明奋发图强,从最初的藜麦种植向藜麦加工转变,包装加工后的藜麦每斤增值不少,一家人的日子就像秋天藜麦结出的穗子一样,越来越红火。“高书记,别光站在外面说,到家去,咱慢慢聊。”

走进魏海明的家,朝南向阳的大屋里,宽敞明亮的铝合金扣合的走廊里,处处透着暖意,妻子孙桂祖正忙着烧水做饭,精神头十足。

“去年,我又新盖了两间房子,把家从里到外的装修了一遍,你看看,我这小院儿可不比城里的楼房差。”指着自己的家,魏海明乐滋滋地向记者炫耀着。

的确,宽敞的屋子窗明几净,屋内各样电器齐备,整洁的院子里种满了花草,正含苞待放……怎么也想不到,几年前这家人还是村里的贫困户。

日子越过越好,家里的喜事儿也越来越多。“闺女今年大四了,高书记给介绍到西宁的一家会计事务所实习,每个月虽然只有一千多元钱的工资,但毕了业就能留在那儿,将来也能留在城里工作了。”苦了大半辈子的孙桂祖眼中洋溢着心满意足的泪光。

“就算今年不种藜麦了,可地也不能闲着,种点青稞、油菜多少也是笔收入,另外,藜麦加工这一摊子你也不能丢。前些日子不是参加了县上组织的电商知识培训,我看你就在家自己弄个电商站点,一边伺候着自家的地,一边学着在网上卖藜麦。”暖和的屋内,高伟国给魏海明出着主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