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大潮开启,车票难抢,能否再滴一下顺风车?

1月21日,2019年春运大潮正式开启,约百万人已经踏上了归乡路途,然而还有一些人,连回家的票还没抢上。各种购票软件、助力加速包以及升级VIP等,但凡能提高抢票成功率的方法都用了,然而还是一票难求。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补充交通运输力,缓解春节车票紧缺的尴尬,变成了人们的现实诉求。与此同时,人们不禁开始怀念往日的滴滴顺风车。

自滴滴顺风车在去年发生的几起影响较为严重的恶劣事件后,便在2018年8月27日宣布全国范围内无期限的下线顺风车业务。同时,携程、高德几家大平台也悄然关停了相关服务。随着市场头号玩家的产品下架,市场上留出了大片空白,宛如一块诱人的蛋糕,引来各路玩家的觊觎,但顺风车的准入标准设定、责任边界、安全隐患等依然是人们关心的话题。

春运大潮开启,车票难抢,能否再滴一下顺风车?


顺风车市场:蛋糕很大,风险也很大

顺风车,作为一种新型共享产品,通过数字化平台将车主和乘客进行最佳撮合匹配,最大限度地利用闲置资源,缓解交通压力,并且方便省钱,所以顺风车在初入市场时一度受到车主和用户们的欢迎。

据滴滴顺风车数据报告,仅在2018年春运期间,滴滴顺风车就运送了高达3300多万次乘客,占民航预测数据的50.77%,铁路运输发送量的8.48%,而2017年春运期间,顺风车仅运送了848万人次,2018年的运送人次是前两年总和的3倍。

顺风车产品的问世,无疑是对现有交通运输环境的一次大营救。尤其是跨城跨省的顺风车理念的提出,让每年临近岁末的“人类迁徙”运动变得多样化,高效化,人们不必在寒风中排着长队购票,也无需黑白颠倒精神紧绷的守在各个抢票软件前,甚至也不用辗转多种交通工具,延长回家的路线,一站式抵达的顺风车,让过年回家变得不那么灰头土脸。对于车主来说,捎带一个人,既打发无聊又能顺便赚油费,皆大欢喜。

然而在过去两年此起彼伏发生过几起顺风车车主把乘客杀害后的恶劣案件后,该产品的弊端和隐患性也引起了人们注意。后应多方官方平台以及用户的呼声,滴滴公司迫于压力下令对顺风车业务进行整改,并宣布无期限的下线。由此,顺风车业务在网约车市场上逐渐淡出,留出空白。

蛋糕是人人看的见的,因此尽管行业标准的规章制度还没有完全规范建立,然而还是有一些后来者受利益驱使在危险的边缘慢慢试探。与昔日产品不同的是,这批新参者能都制定出新的市场规则呢?令人期待。

春运大潮开启,车票难抢,能否再滴一下顺风车?


嘀嗒之后,背靠阿里的哈啰顺风车腾空而出

在滴滴下架顺风车业务后,同为网约车平台的嘀嗒可以说顺势捡了一个漏,大量的顺风车订单随之而来,但是仅在短短一个月后,嘀嗒的顺风车单便逐渐出现了下滑。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订单价格低廉。虽然顺风车本身是一项公益出行,目的在于减少闲置资源浪费,但是对车主来说,过低的价格导致无利可图,便缺乏了接单动力,同时由于该平台用户较少,车主往往需要空车跑较远的距离才能接到乘客,因此时间和燃油的成本增加,也逐渐打击了司机使用嘀嗒顺风车的积极性。

嘀嗒顺风车微弱的存在感让这片蓝海市场一度显得很平静,然而就在去年年底,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哈啰出行在其官方微博宣布将在2019年1月底正式开通顺风车试运行,首批试点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杭州、东莞、合肥、成都6个城市,并且迅速开展了招募顺风车车主的公告,据了解,在招募公告发出后的短短20余天,就已经招募了数百万的顺风车车主。

而此次哈啰顺风车打出的口号也是让司机每个月赚取2000元的油费,不用你养车,而是车养你。在公益的基础上有一定微薄的利润空间,更吸引车主。

在安全方面,背靠阿里的哈罗出行也表示将会在滴滴的基础上做出更多的保障和完善。尤其是在接入芝麻信用后,对用户的认知会有更多维度,提高安全系数。

另外从哈啰顺风车上线的时间上来看,也是做好了准备,抓住最好的市场时机。让一些在浩浩荡荡的春运中仍没买到票的人多了一线回家的希望。

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人们对哈啰出行背后的阿里的信任,顺风车市场的再次搅动和来势汹汹,都意味着该行业的又一次试探和纠正,我们渴望产品能不断优化,带给人们更佳的服务,同时也渴望社会能与政府齐心协力,打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出行环境。

顺风车市场,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每一个新产品在最初问世的时候,都要经过市场的不断检验和修正,才能获得人们的认可。同样,顺风车虽然目前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并不应该就此故步自封。它不仅仅受用户的监管,更应该受社会和政府的监管。

因此,在未来不断整改优化的道路上,其安全保障性不能只靠企业和平台,而是需要政府层面对该行业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划清责任边界,加强其公益属性,让顺风车不仅能“走得了”,还要“走得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期待哈啰顺风车的改变,也期待滴滴顺风车的回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