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村落記憶港裡(三):稻田小考


最後的村落記憶港裡(三):稻田小考

稻田

泉城素以“四面河化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稱。表達了濟南地理環境、湖光山色、山清水秀的景色。港裡村雖無法比肩濟南,但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及弟子能光顧港裡村,傳道講禮並賦名,也算港裡村的福分。除此之外,港裡村的稻米景象也令人讚不絕口。

沿堤楊柳綠雲屯,十里坡塘長稻孫。

最是秋風遐菜好,水鄉風味似江村。

這是清光緒23年(公元1897年)10月的一天,作為萊蕪縣地方誌編撰者的張梅亭,沿萊城至吐絲口鎮,進入港裡村實地考察時,看到港裡村稻田後,以《一鬆山房存稿》為題所作的感嘆。

如果你拉遠距離,從遠方走進港裡,可能先被萊蕪的崇山峻嶺、山巒疊嶂被嚇到。疑問:山無盡頭,何來稻米?然而,曾在過去的歲月裡(1980年代前),在沉浸於翻山越嶺、崎嶇不平山的刺激後,突然一馬平川的盆地讓你感到如詩如畫萊蕪地理風貌的奇絕,更嘆息“喜看稻菽千重浪”、“聞香下馬”的港裡稻田景色。

港裡村稻池,可謂方圓百里絕無僅有。據史書記載,在很早時代,港裡曾經是水系縱橫、水草豐盛、一片森林沼澤。後來水面縮減,樹葉、雜草淤積成堆。2015年9月,當地土地肥質專家對港裡村大片稻池地下進行考察,認為地下能燃燒的黑色地下有機物,非同小可。最晚形成於宋元時代之前。根據清康熙二十三年十初八編撰的《創修烏江劉氏之譜總卷》,其中對明洪武年間劉姓遷入時的港裡村描述為“……此地荒涼。其土多茂草而艱……”。即明朝朱元璋時代的港裡村“土多”,說明尚未開墾、田野“荒涼”、人稀田多。“茂草”,也說明其中雜草、樹木居多。說明了港裡村稻池溯源的明初證據,也印證了今天黑土壤遺址的邏輯關係。

元素之多、面積之大,稱稀有黑土壤遺址名副其實。這是否原來稱“講禮”、後來便成了與大面積水有關的“港裡”?

村莊被稻池三面環繞,極目望去,無限遼闊。尤其是稻穗開花的季節,水上秋風陣陣、彩蝶飛舞、稻穗盪漾、鳥語花香。猶如一群群載歌載舞的小孩子們。水下泉水清澈、急流湍急、魚兒你追我趕,脫掉鞋子,讓我們盡情享受撿拾螃蟹、抓食魚蝦的快樂。

遺憾的是,上一世紀七十年代末,這片港裡村多少代人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稻田因人們過度開採水源、泉水枯竭在機器的轟鳴聲中化為烏有。記得在改造中,幾乎動用了全村的勞力。那種氣派、那種熱烈、可能還有那種鬱悶不知不覺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據說,在更改造田之前,大量的地下黑材料,通過若干個十幾米見方的沼氣池用來做沼氣供農村使用。後續的過程,作者已漸行漸遠,不再關注、也不再記憶。

對於稻米的傳說,《萊蕪縣誌》多有記載。光緒年間,南方廣東籍人士乞討或服兵役至此。看到此地廣闊無垠的水田,感慨道:這麼大的水田不用豈不是浪費?從隨身攜帶的稻穀種子試著種植。經過精心養殖,南方的稻穀種子在港裡水娃地裡(與地下黑土壤有關?)呈現勃勃生機。由於萊蕪當地絕無僅有,港里人作為稀有農作物生產。每年立冬前的“霜降”時收穫。在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節那一天,以港裡特有的大米替代北方慣用的主食饅頭供奉故去的祖先。

後來被官方知曉後,認為港裡稻穀的確不一樣。每鬥港裡稻穀與其他地區同類稻穀比較多重三斤左右,堪稱“粒飽、質重”,被衙門定為貢品每年向宮廷進貢。民間也有“一株開花幾里香,一家煮飯全莊香”的美譽。

最後的稻穀傳人客死港裡村。村民為紀念他,特地將他的屍體埋葬在稻池旁邊,以紀念為港裡村播種稻穀文化所做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