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体制,你后悔了吗?

2019年是公考史上特别的一年。

机构改革使得国考招考人数大幅减少,名额缩减49%,而报名人数依然居高不下。

在这种“人人都想进体制”的氛围下,有些墙里的人,却想出来。


1.“我想辞职,但我不敢”

离开体制,你后悔了吗?

小雅(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秋招时她因为考研错过了机会,但考研最后也失败了。于是,她选择考老家的县城公务员。很幸运的是,她一考就考上了。

离家走路只需20分钟,每天上班8小时,每月工资3500块,还有其他福利。

她的生活,看起来很安逸。

“我想辞职出去找工作。”她说。

我愕然。

“我们单位把所有的事都丢给我做,财务、宣传、党建,前段时间精准扶贫天天加班到十二点甚至通宵……总是叫我去应酬接待……我们县财政不好,下乡扶贫的车费都无法报销……”

我问她怎么不辞职。

她说:“我爸妈不同意,而且一旦辞职,五年禁考,很难回来了。再加上,要是辞职我也不知道出去做什么工作……”

2.已经辞职

离开体制,你后悔了吗?

B是一名乡镇教师,由于口才和写作都还不错的原因,B被调到了某县级部门。

好景不长,B由于某种原因,闹了一些不快,此处按下不表。

总之,B受到了惩罚被调回了学校。

一怒之下,B伙同老婆双双辞职。背井离乡,在某省努力打拼,合伙开了一个律所,挣了不少钱,从港大毕业的女儿也回来帮自家公司……

3.辞职了又回去

离开体制,你后悔了吗?

C刚毕业就考上了公务员,干了两年后发现她完全不喜欢,于是她离开体制找了一份投行的工作。

但干了两年她又考了另一个地区的公务员。

她告诉我,私企太忙了,老板压榨她,而且她最近结婚了,需要照顾家庭。所以她回到了体制。



有人认为,体制外兵荒马乱,体制内岁月静好,也有人想要逃离体制的牢笼,去外面闯荡。在如今这个变化多端的时代,我们不敢断言,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究竟是哪种选择更好。

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离开应该是一个慎重的决定,决不能因为看到别人过得好就意气用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