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到处购买5G基带,英特尔都放弃5G基带了,5G基带研发很难吗?

朱秀媚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基带的研发不是难,是非常非常的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移动通信网络制式的标准必要专利壁垒很难突破。

基带是要应用到手机上的,而手机作为接入网络的设备,就需要同时考虑到兼容其他的网络制式。以现在的中国为例,需要考虑2G的GSM、CDMA,3G的WCDMA、EVDO(万幸的是移动已经退网了3G的TD-SCDMA),还要考虑4G的TD-LTE和FDD_LTE,到了5G还要考虑NSA和SA接入,这些一个都不能少,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手机使用的5G基带。

而这些网络制式的标准,都是通信业的巨头们研发出来的,你的基带就无论如何也无法绕开这些2/3/4/5G的标准必要专利,这些专利目前掌握在高通、华为、诺基亚、爱立信、三星、中兴等通信业的企业手中。

标准是有时间限制的,不过这个时间比较长,要20年。

也就是说,你在3G时代做基带,就得考虑2/3G的标准必要专利问题。4G时代做基带,就得考虑3/4G的标准必要专利问题,到了5G时代,你至少还要考虑4/5G的标准必要专利。

就是一个标准必要专利,就让很多芯片业的巨头饮恨离场,强大如德州仪器、英伟达、博通....这些巨头都卡在一个标准必要专利之中无法进行下去了,才有了3G时代高通的崛起。

而在3G时代,也是CDMA专利的问题,三星虽然有自己的芯片,也不得不在中国采购高通的芯片,也就是基带CDMA的短板它无法突破,而联发科之所以偏安一隅,很大程度也是CDMA的锅。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4/5G时代,华为才开始生产自己的芯片,最大的原因也就是华为同样也掌握了大量的4/5G的标准必要专利,而高通的2/3G的专利开始慢慢过期了,没有那么大的垄断性的原因。

其实基带芯片难搞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通信业之外的企业也很难解决。

移动通信的标准很多都不是非常严格的标准,一些方面只是一个框架,而如何解决是靠通信制造业的厂家自己的定义,也就是说一个标准,也可能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这些生产基站设备的厂家的理解是不太一样的,细微之处是有差别的。

而且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各个运营商对于网络的参数优化也不尽相同,这个更加要命。

这样的结果就是你生产研发一个基带,必须和通信制造业的生产基站的企业之间完成互通测试,还要和全球比较大的运营商之间完成互通测试,这个对于通信业之外的企业,更加的要命,也非常难以完成。

总而言之,基带的生产,不仅仅要面对通信业的标准必要的专利壁垒,还有设备厂家、运营商互通测试的大量工作要做,非通信业的企业要做基带,难度非常的大。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