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褻衣”到“內衣”,中國古代女子內衣是如何演變到如今的?

在中國上下五千多年曆史文化中,人們從衣不蔽體到各種服飾的發明和演變,著實讓人感嘆唏噓不已。今天在參觀畫展的時候,

一幅畫躍然於眼簾——唐朝的《簪花仕女圖》,繁榮昌盛的唐朝,其服飾風格也是別緻的。

總之,我就是覺得圖中仕女身穿的那件內衣著實有特色,這不禁讓我突然萌發出對古代女子的內衣的演變進行一番細緻的研究。各朝各代的服飾都各具特色,在內衣的設計方面自然也是帶有本朝特有的特色,這是不容質疑。

一件好的服飾能給人帶來不同的視覺盛宴,而一件舒適又精緻的女性內衣,其在設計等多方面的要求也會嚴格許多,那麼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去看看中國古代女性的內衣究竟是如何演變到現今的。

從“褻衣”到“內衣”,中國古代女子內衣是如何演變到如今的?

一、中國曆代王朝所展示出的不同內衣形態

在中國的古代,戰亂頻頻,政局不穩,歷代王朝的興衰更迭不斷。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受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宗教信仰及習俗等因素的我們的服飾也隨著發展變化,展現不同的著裝風格,當然,也是包括我們女生最必備的用品之一——內衣。為對古代女子內衣的發展變化做一細緻考究,我特地跑去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據史料記載,中國最早的內衣被稱作為“褻衣”,褻一般而言有“輕薄,不重”之意。漢代作為我們古代最為輝煌的朝代之一,其內衣的設計也是蠻具特色的。

在古代對內衣的稱謂可與現在不同,現代都統一一直稱為內衣。但在古代,女子的內衣在每個朝代都有獨特的名字。就比如漢代,在漢朝時,女子內衣一般被人們稱為“抱腹”或是“心衣”。顧名思義,漢代的內衣以包前面為主,

後背是袒露的

從“褻衣”到“內衣”,中國古代女子內衣是如何演變到如今的?

但心衣與抱腹再細緻些有是有所區別的,心衣是在報腹的基礎上進行改良而成的。除了款式的設計外,對於布料的選材也是相當講究的。史料記載,漢代的女子內衣面料材質多為平織絹,畢竟是貼身衣物,在面料材質方面必然是要比一般服飾多些講究的,這點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不變的。

以往每每觀看到古代服飾,我們都會被上面精緻的圖案繪製所震撼,畢竟那可是有優質繡娘一針一線縫製出來的。古人對服飾圖案的追求不亞於現代人。他們的圖案也多以動植物或自然風光為主。每件內衣的精美之處也在於其上面所縫製的精美圖案。且漢代的女子內衣上面所縫製的圖案多以“愛情”為主題,真是太浪漫了。

後來到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們的女性內衣又有所改變。眾所周知,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時期,大量北方遊牧民族湧入中原漢地。而不管是人們的生活習性,文化,衣著風格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而我們女性內衣的設計也自然而然受到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影響。此時的女性內衣人們稱為“兩當”。

從“褻衣”到“內衣”,中國古代女子內衣是如何演變到如今的?

在我看來“兩當”就是“抱腹和心衣”的加厚版,由於北方天氣寒冷風也凜冽,所以在北方少數民族眼裡,原來的心衣太過單薄了,必須得加厚!所以兩當其實有點像今天的背心。但總的來說,女性的內衣在每個朝代不管是形狀特色還是稱謂都能體現出一個朝代的特色文化風格。

翻看完各代的女性內衣款式,我覺得清朝的是比較受現代人青睞的。清代的內衣我們稱其為“抹胸”或“肚兜”,一般多為菱形。這種獨特的形狀也將女性特色美感體現的十分獨到。所以至今我們在市面上都能買到各種款式別緻,做工精細的“肚兜”,而且人們不侷限於女性穿,許多媽媽還會買來直接給自己的娃娃穿,夏天真是清涼有具特色。

從“褻衣”到“內衣”,中國古代女子內衣是如何演變到如今的?

二、那麼中國古代的女子內衣又帶有那些特色情感呢

衣為蔽體,這是人們發明創造衣服的初衷,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服飾的看著點有所改觀,因此,每件服飾的改善到完成都會寄託著人們的情感特色。我們的女性內衣在經過中國數百年來的歷代文化演變過程,其稱謂,色彩,圖案繪製,形態體制等方面的每一次改變都寄寓著人們的不同情感,寄文化蘊意。

就先簡單從中國古代女子內衣造型理念方面說,她們比較注重於在內衣的方寸之間通過巧妙的分割來塑造形態的修身,根據不同的形態佈局,在其巧的方寸分割中就能將她們在設計過程的特特理念體現的淋漓盡致。其中又包含有“因人定製”、“因俗定款”、“因題定性”等一系列的特徵表現。

不僅如此,每一件內衣,若你細緻去觀察,你能夠簡單從外形設計分析中就能深刻的體會到當時的社會時代特徵和表現。古代的服裝設計師絕對是一流的,古代女子的智慧也是不容小覷,令人欽佩的。每一件內衣都是由她們一針一線傾注心血編織而成的,而且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絲綢大國”之稱,精美的繡工加上上好的絲綢料,每件都將是極品。當然極品也僅限於達官貴族們享受。但不管樣式和製作品質和材料的層次如何,但每件女性內衣在設計時所傾注的情感文化特色是一樣的。

從“褻衣”到“內衣”,中國古代女子內衣是如何演變到如今的?

三、古代女性內衣所表現的文化審美

在中國的每個歷史大階段,其表現的出來的文化差異從對服飾的研究也能大體觀察出一二。相反,每個朝代的服飾也必將融匯著她們的文化色彩,而人們在審美方面也會有所差異。就好比我們現今以瘦為美,而唐朝以肥為美一般。中國古代內衣的演變,總隨著中國傳統文化而行,並在這個過程中呈現出各具特色的特徵與風格。

但無論如何改變,有一點是不會改變的,那就是受中國封建禮教,綱常倫理的影響。所以中國古代女性內衣有提現出也有的內斂,委婉,更有一種隱晦、朦朧之感。而中國古代女性內衣也逐步由“薯天近汗之衣必無色”到後來的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演變。而每件內衣中所表現的元素特色都能折射出不同朝代的文化審美特色。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從“褻衣”到“內衣”,中國古代女子內衣是如何演變到如今的?

總結:

綜上所述,在中國數百年來的朝代更替演變過程中,我們中國女性的內衣也彰顯出不同的文化審美特色,及人們的情感寄託。都說於古代而言,外衣是政治內衣是情感。這樣說不無道理。但總而言之,它們都給我們展示出了我們華夏民族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

中國服飾文化,也能從中瞭解當時期人們的特色風情。

參考文獻:

《中國古代內衣發展簡史》

《古代內衣的演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