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將改變中國的財富分配格局(深度好文)


“世界工廠”將變成“全世界開工廠”。

這次疫情,將改變中國的財富分配格局(深度好文)


人有了,錢也有了

可料沒了

隨著疫情拐點將近,整個國家的注意力漸漸聚焦到“復工”上,政策都集中在提供資金支持、恢復人員到崗上。

不過,“人”和“錢”只是復工的一個方面,第三個影響復工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浮出水面,那就是“料”。

春節前囤積的原料用完了,上游的生產和運輸都還沒有完全恢復,市場上要麼沒貨,要麼價格暴漲。

復工最痛苦的事是沒人,沒錢;復工最最最痛苦的事是:人有了,錢也有了,倉庫裡原材料沒了。

還不只如此。人和錢只是中國經濟自己的危機,但“料”就是全球的危機了。從來沒有經濟學家做過這樣的推測:如果中國經濟突然停擺一個月,全球會為之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答案現在就來了。運輸停滯造成的影響可說是“貨出不去,料進不來”,造成整個產業鏈的斷裂。

有中國買家向沙特阿拉伯請求減供原油和天然氣,造成滿載的油輪和空空如也的天然氣載運船滯留在海上。

汽車產業鏈的很多環節都轉移到了中國,國際汽車巨頭,特別是日韓系車企面臨停產。

蘋果公司表示,其智能手機的供應或因新冠病毒疫情受到影響。

更糟糕的是,藥企發出警告,因為全球大部分原料藥都在中國生產,全球藥房都將面臨抗生素和其他藥物的緊缺。

這個問題顯然引起了高層的關注,21 號的政治局會議甚至首次提到了“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的說法。

當然,疫情只是一次性衝擊,全球供應鏈的秩序早晚會恢復,甚至可以把它看成對中國主導的全球供應鏈的“實盤壓力測試”。

不過測試之後必有迴響,我認為,本次疫情將對未來產業鏈的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大家可能覺得這件事太遙遠,對自己沒什麼關係,那麼我要說的是——

這個深遠的影響還將改變未來中國的財富分佈格局,不亞於此前二十年房地產對中國人財富的影響,這就跟大家都有關係了。

這次疫情,將改變中國的財富分配格局(深度好文)


產業鏈碎片化

想要理解這種影響,先要回顧一下,中國是怎麼變成“世界工廠”的。

最初的故事當然是勞動力便宜,政府招商引資力度大、這些都是在東亞發生過幾遍的故事。後來的故事是基礎設施建設和交通物流體系的突飛猛進,這被歸為“中國體制優勢”,也可以理解。但再往後,事情開始發生了變化……

中國的製造業有明顯的產業聚焦現象,一個村一個鎮常常很多家工廠生產同樣的產品,這是因為一個“能人”偶然成功,導致大量熟人效仿造成的。

這些工廠相互壓價,擠掉了其他地區的製造商後,自己也面臨著無序競爭的壓力。

在人力成本上升的時候,想要控制成本,就要專業化大規模生產。不同的工廠開始專注於原製造中的某些生產環節,形成相互錯位競爭,這樣就把產業鏈進一步細分。

類似電子、汽車這些產業鏈複雜的行業,原先的“零件廠——組裝廠”的生產模式,被細化為“元件(材料)——器件(零件)——組件(零部件)——模組(零部件總成)——整機組裝(整車)”極其複雜的供應鏈體系。

這次疫情,將改變中國的財富分配格局(深度好文)


一部手機,包括幾百個供應商的製造與裝配勞動,“生前”在全球移動的距離,很可能超過它一生中的移動距離。

這個“產業鏈碎片化”的趨勢一旦開始,只要單位產品生產成本的下降超過供應鏈的各環節的交易成本,就不會停止。

專業化生產的另一個問題是受下游技術路線的影響太大,所以,廠家力爭讓自己的產品通用化,進入多個產品供應鏈,以保障自己的安全,這就形成了多個產業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複雜糾纏狀態。

產業鏈的精細化程度和複雜的相互依賴關係,導致單一企業的搬遷會遇到供應鏈的困難,而大家一起搬又缺乏協同效應,使產業邏的遷移變得更加困難。

上個世紀的 40 年裡,製造業實現了“美國——日本——韓國、香港、臺灣——中國大陸”的三次大遷移,但在本世紀的 20 年裡,儘管中國的人力成本上升了兩三倍,但向東南亞的遷移仍然不明顯。

這次疫情,將改變中國的財富分配格局(深度好文)


很多經濟學認為,中國就是製造業遷移的“終點站”。

但產業鏈的碎片化也造成了脆弱性,細分環節的寡頭效應明顯,供應商數量大大減少,一旦出現意外,就會造成整條產業鏈的停擺。

這次疫情,企業光自己的廠復工還是無法生產,還要看上下游的復工情況。

比如口罩的生產很簡單,對人的要求也很少,但大規模放量的瓶頸在於熔噴布,這種無紡布的用途涉及紡織、環保、鋰電池材料等多個行業和產業鏈。而熔噴布放量的關鍵材料聚丙烯,這是石化行業的產品。

所以到最後,能最快生產口罩反而是中石化。可中石化要上生產線也有瓶頸,還得先有口罩生產設備,這就涉及到了機械設備行業……

還有韓國半導體行業看似實力雄厚,被日本斷供三種材料就被抓住命根子。

整個國家的“黑天鵝”也許很罕見,但某一個產業的“黑天鵝”可能會越來越多。產業鏈之間的交叉,A產業鏈的某些中間環節出現問題,發生連鎖反應,禍及B產業鏈的現象,將會很常見。

產業鏈佈局過於集中又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本次疫情還沒有過,已有汽車企業要求供應商加速了將生產線轉移至越南等東南亞基地的進程。

只是,疫情畢竟是一次性影響,會造成產業鏈持續轉移的趨勢嗎?

這次疫情,將改變中國的財富分配格局(深度好文)


“世界工廠”變成

“全世界開工廠”

製造業產能遷移的趨勢早在疫情之前就逐步開始了。

第一批“出海”的企業都是類似服裝鞋帽一類人工成本佔比大、但供應鏈很簡單的行業,可是“先頭部隊”回來報告的卻是:東南亞建廠的勞工制度合規成本,常常抵消了人力成本的下降帶來的好處。

當然,讓企業下不了“出海”決心的,更重要的還是前面的“產業鏈的聚集效應”。

但 2017 年開始,企業出海的速度再次加速,因為企業產能的遷移並不完全算的是經濟賬。

隨著中國在國際上漸漸改變以前的低調賺錢的形象,以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國出現,跟傳統強國特別是美國之間的摩擦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直接體現在貿易摩擦上,最終演變了貿易戰。

所以,對於出口企業而言,把全部產能都放在國內是非常危險的,如果想要在產業鏈上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須走出國門。

就算企業老闆自己不想國外建廠,下游的大客戶為了供應鏈安全,也會要求你這麼做,比如到美國建廠的曹德旺。

像這次的蘋果供應鏈之所以還能夠恢復一定的產能,很大一部分是早先轉移到東南亞的產能發揮了作用。

這次疫情,將改變中國的財富分配格局(深度好文)


不過,問題在於,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體量接納“中國製造”的全部供應鏈。

所以,企業更傾向於在現有產能中分出一部分,根據各國的資源稟賦,上下游配套,以及產品不同的消費市場,在最適合的國家設廠,合理佈局,保證整個供應的高效、安全,同時控制成本。

這樣,完整的供應鏈還是掌握在中國人手裡,並不會影響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就像美國人把美元撒向全球,但“印美元的機器”牢牢掌握在美國人的手裡。

很多人覺得工廠產能跟美元不一樣,美元一秒鐘就能夠實現在全球的流入和流出,但工廠投下去之後你很難再收回。

實際上,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工廠,並不僅僅是因為人力資源豐富。

中國的工廠在管理體系、產能提升、技術品質控制等方面都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先進的地步。雖然產能出去了,但是整個工廠的管理中心仍然是在中國國內,供應鏈的整合仍然是在國內——從內地工廠到海外工廠是一個“複製+粘貼”。

此外,5G 的發展也有利於產能出海,5G 的“低時延,海量數據高速傳輸”的特點,將大大加速工業互聯網的推進,未來工廠有傳感器,可以隨時拿到生產數據,可以大量利用機器人代替工人,降低企業的勞工風險。

海外工廠未來可能只是一個位置的概念。

過去,美國人用科技和資本徵服世界,未來,中國人用工廠產能撒遍世界。中國企業的產能轉移是“經濟全球化”的一部分,過去造就了中國的世界工廠,未來也會形成“全世界造工廠”。

“美國的金融資本與技術+中國的產業資本與產能”可能是未來二十年的大趨勢。

很多人覺得,說了這麼多,我又不去開工廠,這個趨勢將會給普通的中國人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

這次疫情,將改變中國的財富分配格局(深度好文)


資本性收入

將成為財富增長的主要來源

近二十年,美國國內的財富分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富的越富,窮的越窮,為什麼出現這種財富分配的分化呢?

我們知道,美國人不存錢,但熱衷於買各種投資於股市的共同基金,他們的養老金也靠投資於資本市場。

而美國股市近二十年正處於百年來最大的一波牛市之中,這波牛市的推動力,除了科技股之外,另一大因素是全球化引起的公司海外收入的提升,不管是道瓊斯還是標普 500,其樣本公司的海外收入都從不到 20% 上升到現在的 40~50%。

這次疫情,將改變中國的財富分配格局(深度好文)


美國人通過資本市場,賺了全世界的錢,但財富卻只屬於一部分人。

美國的富裕階層收入大部分都來源於資產性收入,而中產及以下主要來源於工資回報,這樣,工作機會流出,資本回報流入,這就導致百年來最嚴重的貧富分化。

我們知道,特朗普上臺是美國中產階級收入下降導致的民粹主義反全球化的結果,但實際上,以前反對他的人,這次大選也因為股市的財富效應,轉而支持他。特朗普成了貧富分化的最大受益者。

資產增值帶來的財富效應,中國人並不陌生,房產是這二十年最大的造富機器。

但中國普通人的痛苦程度並不像美國人那麼高,因為全球化帶來的工作機會,導致工資性收入也是快速增長的。

但如果前面說的“世界工廠”變成“全世界開工廠”的邏輯成立,那麼接下來,雖然不會危及中國的產業鏈聚焦優勢,國內的工作機會同樣會減少。

更重要的是,工廠是重資產,需要不停地投資,海外工廠的利潤不一定能迴流國內。

所以接下來,國內的低收入階層可能經歷美國人經歷過的痛苦。

那麼,高收入階層呢?

很多人對中國股市的印象還停留在“賭場”兩個字上,實際上,中國最重要的公司,除了華為等少數,絕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一半在 A 股,一半在港股美股,大部分未來都會迴歸 A 股。

這次疫情,將改變中國的財富分配格局(深度好文)


海外工廠的利潤不一定會迴流,但會以市值提升的形式體現在資本市場上。但這“一進一出”,分配方式改了,從“按勞分配”變成了“按資分配”。

過去十幾年的城市化,資產增值主要體現在房產上,而未來十幾年的資產增值,將主要體現在股票上,全球化造成的貧富差距擴大,將在中國重演。

其實這個故事已經開始了。

這次疫情,將改變中國的財富分配格局(深度好文)


從富士康的打工妹

到千億市值的上市公司老闆

A 股千億市值的大公司中,海外收入佔比最高的公司(達90%)是一家叫立訊精密的公司。

估計除了股民,沒幾個人知道這家做蘋果 Air Pods 代工的非常低調的公司。

立訊的創始人王來春是富士康的第一代打工妹,從生產線員工開始,一步步走到課長後,辭職創立了立訊。

從最簡單的連接器開始起家,就是連接導體和電子元件的東西,類似網線的那個插頭,一步步把業務延伸到天線射頻、無線充電、光學、聲學等多個品類。

以 Air Pods 為例,立訊之前從來沒有進入過聲學領域,蘋果對供應商的要求又是非常之高,為什麼能切入蘋果的這一塊業務呢?

因為 Air Pods 太小了,對精密製造能力要求非常之高,之前臺灣的組裝廠良品率一直不高,導致成本居高不下,立訊接手之後,很快將良品率提高到 100%,這才成為 Air Pods 的第一大供應商。

從 2017 年開始,以立訊精密為首的蘋果產業鏈公司,紛紛在越南等國建廠,海外產能佔比迅速提升,這使得它們能在貿易戰的壓力下頑強生長,也為它們打開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立訊精密上市 10 年的市值增長了幾百倍,一家企業就給 A 股的股民帶來上千億財富。

立訊只是中國製造業造富的縮影。

10 年前,中國的消費電子行業過 100 億市值的上市上公司沒幾家,現在,過千億市值的公司近 30 家。蘋果早期的供應商絕大部分都是日韓歐美企業,現在一大半是中國的供應商。

特斯拉承諾今年 100% 國產化,不是政府的壓力,而是汽車的供應鏈本身就正在轉移到中國,而整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國產化,就能為 A 股帶來 20-30 萬億的市值。

只是,蘋果產業鏈的產能經歷了“從國外到國內再到全球”的過程,特斯拉產業鏈很可能從一開始就是中國供應商的“內地和海外產能”齊頭並進的格局。

未來的中國會不會誕生世界級的科技巨頭、消費品牌巨頭,我不確定;但我確定中國會產生全球製造業巨頭,而且不止一個,將給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帶來的巨大回報,將會遠遠超過給就業、給國家稅收帶來的回報。

而 2020 年的春天,將是未來財富分化的一個里程碑。

注:文章轉自職場學習類微信公眾號 人神共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