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開閩都是中原人,難道沒有百越土著嗎?

擁抱經典


所謂開閩,如果從閩越國開始算,即福州建城歷史2200年計,那就是越國南下與當地土著一起建立國家,按照後漢書描述閩越無諸立國97年。

而在此期間南方同時並立的,以越國為號召的居然有四個之多,如甌越就是閩越兄弟國家,被漢庭以控制為目的,分裂形成的東海國,立國在甌江流域,即現在的建甌以下的溫州一帶;還有南越立國在閩越南部的現在江西廣東福建交界處;還有一個現在安徽南部的楊越餘脈。廣西廣東交界的雒越和越國關係就遠了,漢高祖就不認為是越國餘脈。

所以乘著漢朝內部分裂動盪之機,以及漢朝對付匈奴抽不出空的間隙,閩越發動了統一越國的戰爭,意圖東山再起,先是滅掉了甌越的兄弟國,再是集結兵力準備攻打南越。

這個時候應該就是越在閩地的基本版圖了。以後2000年基本不會有大的變化。變化就是在南越的潮州被政府為了控制福建勢力在明朝分出去了;東北的溫州地區也因為同一個原因在明清時期脫離。

有趣的是這兩地居民現在的語言還有閩地的影響,但是卻是後期閩國時期的推廣和波及了,因為這幾個地方的人民都在漢武帝發動滅閩越的戰爭中基本消失了,遷移離開本土,往當時的淮南國去了。

所以,閩地以及閩地影響區域,是一個基本確定的區域,無論歷史怎樣變化,他卻是不變的。這點真是有點玄學的意味了。如果從高空往閩地看閩地與溫州地區和潮州地區是完全一致的地形地貌丘陵起伏,群山之間,山橫水流向東。

因為這幾個地區,平原極小,都是山間衝擊平原,同樣八山一水一分田,後來才有地貌變化,海灘成為平原的好事,所以交通此地的基本靠海船。

直到魏晉南北朝,閩地重新恢復,開始進入中原的視線,建立簡單的郡縣管理;在唐朝武則天時代,命令陳政陳元光父子平叛南蠻,引入客家人,建立大漳州地區包括現在的漳州潮州,梅州,汀州和贛州部分,福建開始進入有規模的大開發時期。

唐朝末年的黃巢起義部隊過廣東,進入潮州漳州,福州後回到中原稱帝,其偏師王潮王審之兄弟與當地畲族配合,佔據閩地,開始割據建立閩國,國運也是97年。

之後因為內部分裂,被南唐國和錢塘國分別瓜分統治,漳州地區則被閩國部將佔據。這個就是閩地的獨立建國的簡單歷史。

所以,不能說閩地都是由中原統治的,當地土著確實也一起參與了閩地的建設。晉朝中原大族南渡開啟中原統治福建的歷史,陳政陳元光,王潮王審之都是中原統治,但錢塘國和南唐國四十年統治福州也不能說完全是中原統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