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回乡下,十岁儿子对妈妈说:给外婆买点好吃的带回去,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如此懂事?

徐玉萍


我的孩子也十岁了,对他的外婆也是极好。

在我眼里,我小时候,我的妈妈对我比较严厉,经常拿竹条打我。可是现在,我觉得妈妈特别温和,比我还温和,我的孩子有时犯错误了,我会生气批评他。可是,我的妈妈脾气特别好,总是微笑地、平和地和孩子沟通,从来不打骂孩子。

儿子只要有好吃的东西,都会想着分享给外婆吃。外婆吩咐的事情,他总是极其配合!每次和外婆聊天,孩子总是特别开心!

我想,孩子外婆的教育应该很适用于孩子。每个孩子内心都需要一个有耐心的慈母,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培养出善良的孩子!

所以现在,我在向孩子的外婆学习,对待孩子,慈祥但是不溺爱,耐心而不严厉!有时候自己的情绪控制不好,我会让自己安静下来。但是,如果孩子犯的错误大,我还是会批评并和孩子讲道理的!


我是lizzy


孩子懂事,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身为父母,我们可能没有有意地去教育孩子要怎样怎样。特别是现在的年轻父母,都比较尊重孩子,在内心里把孩子当做一个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相待,很少会像老一辈人那样整天对孩子耳提面命你一定要孝顺长辈。

但是,父母生来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孩子主动说为外婆带点好吃的过去,说明孩子心里很惦记外婆,那么父母平常应该对老人是非常尊敬,非常关心的。


家长尊老爱幼,对于孩子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行为榜样。任何教育都比不上耳濡目染的潜在熏陶,良好的家庭感化是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

所以,家有儿女的父母们应该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在这三方面做好示范,为孩子的人生站好第一班岗。

首先,要夫妻恩爱,营造一个有爱的家庭环境。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没有爱的家庭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更不会散发出勃勃生机。在充满爱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往往乐观开朗,积极向上,面对任何困难都会充满信心,主动出击,努力做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命运的奴隶。


其次,要尊老爱幼,除了经营好自己的小家之外,还要协调好两边大家庭的关系。能够做到婆媳和睦、翁婿协调的家庭,必然有着多位情商比较高的家庭成员,这些成员之间的交往以及处事方式,都会给孩子成长带来有益的影响,孩子也会由此形成正面的人生观。

最后,无论是双职工家庭,还是有一位全职在家,都应当对工作生活充满希望,用自己积极向上的态度来带动整个家庭,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以劳动来传递健康的价值观,使孩子从小就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好了,以上便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欢迎各位答主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7方镜


孩子的懂事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孩子是很擅于观察和模仿的,爸爸妈妈做的一些事情他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母肯定很孝顺,孩子才会有这种想法。说明孩子的父母就是孝顺的人。


依依有话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不行,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这是受父母的影响下的结果,说明爸爸妈妈,都是有孝心的人,平时说活做事,孩子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这就是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什么样的儿女。


杨柳依依话情感


外婆对孩子是亲的。孩子就会疼爱外婆。


花开了zxc


生活的点滴让孩子学会了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