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王和秦始皇公然破坏秦法开“王大于法”先河,导致秦二世而亡

大秦二世而亡的原因-----成也法家败也法家,车裂商鞅后的秦法已经变味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在接下来的这一百多年里,连续四位君主都能保持强势,对战国其他国家都能保持压倒性的优势。然而才刚刚平定六国,盘整华夏十六年,在最强盛的时候,传到二世就灭亡了。有时我想,如果二世不亡,胡亥那样折腾也他活不了几年,秦传到第三代,会什么样。即使国力稍有下降,秦也有修正的时间,开始一个强大的盛世吧。就不会有持续几年的楚汉之争导致天下凋敝,汉武帝举天下之力和匈奴的战争了吧,就不会有儒家的假仁义影响中国两千年了吧。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为了寻找秦灭亡的原因,仔细阅读史书,细细分析秦的历史,发现了秦毁于蚁穴的蛛丝马迹。这得从法家三派说起。

诸子百家的思想,他们自身就是混杂的,互相影响借鉴的。比如孟子,他是儒家,但他的很多观点都与墨家是相同的。而他却又骂墨家,可见儒家也有门户之争。比如荀子,身为儒家,他却充分的认同法家法治派思想。比如墨子,虽然批评儒家,但也继承了部分儒家的思想,同时又兼具法家的依法治国思想在里面,墨家因重点不同又分为三派,齐墨,楚墨,秦墨。

纵横家、兵家、计然家、法家这种极度务实的学派,他们之间几乎可说是完全相互贯通的,而且是兼用的。只是他们更注重于哪一方面而已。

从上,我们就能很客观的来看待法家三派,法、术、势!

法家三派的核心思想,依法治国,执法一视同仁,没有高低贵贱,贵族犯法与庶民同罪,但侧重的点不同。

法家势派慎到


秦昭王和秦始皇公然破坏秦法开“王大于法”先河,导致秦二世而亡


慎到强调君王就好比龙,云雾就是权势。他提倡君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首先是保证自己的权势绝对稳固。借助君王制定并依法执行的法律来管理好国家。

认为国家不需要贤臣,需要的是能臣,在慎到的思想中,“贤臣”指的是那些独立见解很强,很得人心之人。这种人多了,君主就变得势危了,百姓也许就会听他们的,而不是听你君主的。所以不一定用贤臣,但是可以用“能臣”,能臣就是办事很得力的臣子,但是他们不去想多余事情,而是一心一意的做自己的‘份内事’。同时也不尊忠臣。慎到认为,这个世界上绝对不乏忠臣。忠臣不代表他就是能臣,他不一定能办妥事。国家需要的是忠于职守的能臣,而职守不能越过自己的职位。

慎到是一位法家的理论家,在他的理论中,一切都很合理,但实质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君王拥有了绝对的独裁权,君王的没有约束,那么君王自身就要保持一个非常精明和清晰的头脑,必须是明君。一旦遇到庸主,将寸步难行。所以慎到的势制跟儒家推崇的忠君都有了一个同样毛病,就是“人治”成分的扩大。

慎到的构建是,君王是个超级明君,制定很好的法律,每个人都依照这个法律依法办事,违法的人,无论王公贵族,都依法论处。没有贵贱和差别;这样一来这个国家就会人心所向,人的积极性也很高。一片和谐。

慎到的“人治”是针对君王一个人,但是这个君王又是国家的主心轴,君王乱治,国岂能不亡?

慎到在齐国时期的齐威王早年不理朝政,致使内政混乱,官员糜烂,外强欺辱。所以齐威王后来励精图治,从自身做起,大察国内的贪官污吏,严明法律。吏治清明,齐国强盛一时。后来攻进了燕国都城,差点灭了燕国。

法家术派申不害


秦昭王和秦始皇公然破坏秦法开“王大于法”先河,导致秦二世而亡


申不害对于势派与法派是高度认可的,他也强调君主的权位要稳固,政令才能有效下达。而一系列在韩国的变法,跟商鞅的实施方案是差不多的,一样是开阡陌,废井田,提倡有功则赏,大用有能力的人才,强调累积国家财富,收缴各大贵族的私兵,重视兵器制造。

不过他认为光有法制和势制这两样还不够,而重点在于君王要具备心计,春秋战国时期,臣弑君的事太多了。所以提醒君王也绝不相信任何一位大臣,人可以用,但不能过于信任。君要做到无为,让臣子摸不准君王的心思,只有这样做,臣子就看不见君王的底牌而有所图谋,也少了很多拍马屁者。

申不害提出用‘术’的方式去勘察贪官污吏,让他们乖乖办事。

玩弄权术,申不害并不是第一人,其实自古以来,人为了自保,都要用术,术也可以称之为谋略,只是术主要形容于官场的政治斗争中。既然有驭臣之术,必有欺君之方,尔虞我诈,你争我斗,反而让朝局政治变得极其不稳定。臣子害怕君王,必然要想尽办法欺君,又要避免其他臣子妒忌自己,而加害自己。所以申不害的术在一定时期实现了政治清明,官员尽心办事,但这并不能长久,有部分“聪明”点的臣子,就学会了钻空子,陷害其他政敌。

申不害授给韩国王族,导致韩国王族极其推崇这套驾驭臣子之术,韩昭侯与申不害之后的韩国,被老贵族服复辟,丢弃了申不害强调的依法治国思想,而对于申不害的“术”,则是乐此不疲。韩国之所以再无法振作,也在于“术”以根入韩国官场,根本无法给有抱负的人以施展空间。韩国最搞笑的一个阴谋术是,为了让秦国没有精力来攻打自己,派水工郑国去说服秦王大兴工程,修建郑国渠。结果人家秦国巴不得,韩国得以苟且十年,结果郑国渠修好了,灌溉盐碱地,秦国多出了多少肥沃的田地,使关中从此无灾年,秦国更强大了。

法家法派商鞅


秦昭王和秦始皇公然破坏秦法开“王大于法”先河,导致秦二世而亡


商鞅坚持的是法家最主流的思想,依法治国!

这里不是说商鞅就一点不提倡势与术,只是商鞅知道法家的那2个思想可用,但是要慎用,不能滥用。法家强调中央集权,其实就是为了保证君王的绝对地位,使臣子没有实力作乱。

商鞅坚决要求任何事情,只依法办事,君王也不能逾越法律而为所欲为,对官员的作为,以定期考核的业绩为准!执政成绩优秀的,重赏,加官进爵;而毫无成绩的,罢官辞退。鼓励官员直言。诛行不诛心,也就是说,即使此人有重大嫌疑,如果他没有犯法,也不能去惩治他,毕竟他并没有做。这极大避免了君王与官员的“人治”做法。要知道,有权利的人,总是不自觉的会利用手中的权利,去保护自己的,所以当他预感到对自己有威胁时,就会先下手为强!但这有时候毕竟是主观臆测。

电视里经常能见的一句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得不说这话是唐宋之后儒家之言,和前秦诸子的儒家思想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在商鞅的秦国是不允许的,你要惩治任何人,首先得有充分证据,不得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君王保有权势没错,但是要赢得人心,就不能毫无顾忌,想怎样就怎样。必须要通过合理的证据收集,审判去处理。决不能凭君王心情状态,就对臣子进行处罚。臣子犯错,根据法律规定,执行相应的惩罚。臣子有重大贡献,也要依据法律制定的奖励措施,不能君王一高兴,就乱赏。做任何事都有一个规定好的标准。这样才能让所有人信服。

儒家在这方面就完全没做到,对于功臣,也许君王一高兴就重赏。而如果过段时间其他人,也有同样的价值功劳,可惜君王心情不好,就赏得少。处罚时,也是由君王心情决定,所以导致的就是臣子的不服,凭什么他得的比我多?或者凭什么我就要受到这样的惩罚?

这也就是法治与人治的显著区别之所在。

商鞅强调的就是“诛行不诛心”,任何事件都要讲证据。只有公开的摆在台面上执行,才能让所有的人信服。心里想犯罪和实际行动去犯罪是完全不一样的,必须等有实际犯罪行动后才能抓捕。

那是不是“法派”就那么完美了呢?也不尽然,只能说,它适用于当时的年代,毕竟那个时代法制是为君王服务的。法家法律的制定,也是由君王与大臣定义的,所以当时无论诸子百家哪家的思想,对于君主都是没有具体约束。

没有任何一个硬性指标,没有一个对君王阶段性出错的惩罚。所以导致什么呢?君王一点一点的犯错,比如君王只是今天逾越了法律的一条而已,而这种做法,它不会导致这个王朝的立即崩坏。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最终经过君王一步步贪婪的欲望而导致王朝的覆灭。

秦国,成也法家,败也法家!


秦昭王和秦始皇公然破坏秦法开“王大于法”先河,导致秦二世而亡


成也法家

法家三派真正成功的是法家的法派商鞅,他的变法使秦国不仅强大起来,而且能延续秦国的强大,传续六代,而统一了中华。

败也法家

秦法自商鞅之后,秦惠文王,武王,秦昭王早期都还算基本遵守商鞅的法治原则,就算偶有逾越,但也没有触及最根本的军功,赏罚制度。

然而到了秦昭王后期,高层的人事任免基本就不再以军功制为主了,比如我们知道的应侯范睢。靠着权谋游说秦昭王废掉穰侯魏冉,就得以当上相国,之后没有实质性功绩,又得以封为应侯。虽然做丞相和封应侯后立下很多大功,对秦国贡献很大,但这已经违背的商鞅法的精神。要知道商鞅被秦孝公重用后,按秦军功爵位,一步步建功立业,差不多20年,收复河西后才被封为商君的。后来范睢因举荐官员错误,举荐的官员又有通敌行为,按秦法,是要被惩处的,结果秦昭王念他立下诸多功劳,竟没有按律法追究,还让他继续做相国。这是我们知道的第一个导致大坝倒塌的第一个蚁穴。后来又有蔡泽靠着游说,没立什么战功和政绩的情况下有被秦昭王封侯拜相。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是秦昭王不经过秦法审判流程,判白起有罪,赐死。在秦国开了君王人治的先河,王大于法第一次摆上台面

接下来秦国不按秦法任免官员的事例就多了,吕不韦,嫪毐等等治国基本偏离了秦国的法治,吕不韦为了改变秦法甚至编写《吕氏春秋》,制造舆论。还蓄养门客,公然违反秦不得蓄养门客,闲人,虱民的法令。在秦国高层,此时秦法基本当然无存,秦法的功能只是用来管理庶民了。也给了阴谋者看到了秦法的漏洞

接着到秦始皇,坏法更加严重,虽然没杀过功臣,但经常一怒之下就做出违背秦法的行为例如随意颁发《逐客令》,又随意收回《逐客令》,随意大规模迁徙豪民等等。给人喜怒无常,随意变更法令的感觉,所以扶苏即使突然收到让他自裁的命令也认为是真的了。

秦王朝毁灭的败笔是秦始皇用了韩非的势制(秦王见《孤愤》《五蠹》书,曰: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证明秦王嬴政非常欣赏韩非的学说),从此确立了皇权大于法律现实,秦始皇之前几位秦王是还没完全做到皇权大于秦法的。秦始皇违背了商鞅的“王在法下”的思想,商鞅强调的就是君王也无任何权利去逾越法律的限制。秦始皇是明君,不代表他的子孙也是。皇帝犯法,大臣已经不敢劝阻。

直到秦二世的胡作非为,施行暴政,随意变更法律,也没有大臣死柬。结果不仅激起了百姓不满,连秦国官员也都纷纷不满,导致众叛亲离,快速亡国!

���{\u001c$�y�v6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