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在古人看來,"禮"是治國的根基,孔子就曾經曰過,"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
?",如果能以禮為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麼困難呢。但是禮只是一種理念,所以聰明的古人就同步發明了各種禮儀,也就是如今所說的慶典,以此把中國人信仰的禮具體化,"禮是儀之心,儀是禮之貌",二者互為表裡,因此早在周朝,就有了"吉、兇、賓、軍、嘉"五種禮儀,用來規範國家活動。
此後的歷朝對禮儀文化都各有繼承發展,到了清末民國,隨著中國與西方交流加深,東西方文明加劇碰撞融合,中國的國家典禮也在傳統上有了新的發展,特別是在那個動盪的時代,國家盛典加速了國民覺醒,凝聚了國家力量,維護了國民思想穩定,確保了在那個動盪時代的平穩過渡,使得古老國度迅速與世界接軌,給中華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千年曆史所未有: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建立民國,推舉臨時大總統,為我文明古邦亙古未有之第一件大事,亦為我東亞亙古未有第一件大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成立湖北軍政府,隨後改國號為中華民國,這個國號是孫中山先生在1904年在《中國問題的真解決》中提出,"中國未來新生的共和國當以'中華民國'為國號
"。同年12月25日,孫中山先生回國,並在12月29日被推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但此時的國家情況還比較複雜,南北和談未達成一致,舊有的滿清政府仍然存在。為了昭告天下新國家的成立,爭取天下民心,一個盛大的儀式應需而生,讓積蓄良久的民眾情感得到表達。因此各省代表會決議,在1912年1月1日舉行臨時大總統就職典禮,即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儀式。
1日上午10時,孫中山先生偕代表湯爾和、王寵惠及軍事顧問荷馬李將軍乘專車由滬寧鐵路抵達南京。在上海啟程時,軍隊擎槍排列,數萬民眾送站,鳴禮炮以示慶祝,歡呼聲響徹雲霄。
列車沿途也是受到全民歡迎,整個南方都歡呼喝彩。過蘇州時,群眾歡呼"共和萬歲"的聲音傳揚數里。至無錫,男女學生排列歡呼萬歲。常州、鎮江歡迎的群眾都超過萬人。到下午5時,各地鳴放禮炮二十一響,以表敬意。
此時的南京城也是一片歡騰,城垣鐵路直接並軌到滬寧鐵路,孫中山先生專車直接入城,沿途遍佈旗幟,軍隊密佈,家家戶戶懸燈結彩,高懸軍旗。
專車在下午6時15分到站,孫中山先生下車後乘坐藍色繡花綵綢馬車,軍樂隊騎馬奏凱旋歌為前導,衛隊隨行,至夜裡10時,正式舉行典禮。孫中山就大總統位,參與典禮人員排列兩階,先行三鞠躬禮,後各炮臺鳴禮炮二十一響。
- 大總統就職儀式流程:
1.奏軍樂;2.各省代表推景耀月報告選舉情形;3.孫中山先生宣讀誓詞;4.景耀月致歡迎詞並致總統印綬,文"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印";5.孫中山先生蓋印於就職宣言,胡漢民代為宣讀;6.軍人代表徐紹楨致頌詞;7.孫中山先生致答詞;8.奏軍樂。隨後所有人大聲三呼"中華共和萬歲",禮成。
孫中山先生受任臨時大總統,標誌著中華民國正式成立,這次典禮也是中國第一次現代性的國家儀式,特別其中孫中山先生還進行了宣誓,在中國首創國家元首對國民宣誓,向民眾表達,元首對國民負責,權力來自國民,從而充分調動群眾參與國家政治的積極性,這就是對新生的中華民國最好的宣傳。
宣告正統謁太祖陵:民國南北統一慶典
從此中華民國完全統一,邦人諸友,享自由之幸福,永永無已,實為我高皇帝光復大義,有以牖啟後人。成茲鴻業。
中華民國成立的時候,北方的清政府還仍舊存在,南北處於分離狀態,直到南北和談確定,1912年2月12日,清宣統宣佈遜位,中華民國才實現基本統一。次日,孫中山先生就發表通電,定於2月15日舉行民國統一大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拜謁明太祖陵墓。
並且按照和談約定,孫中山先生向參議院辭職,推薦袁世凱任大總統,這樣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就被袁世凱竊取。當然此時在南京舉行慶祝統一慶典,不僅有宣告中華民國統治合法性的思考,同樣有革命人士對定都南京的堅持,他們也不傻,自然知道袁世凱是什麼人物。
統一慶典分為兩部分,即拜謁明太祖陵和總統府慶賀南北統一儀式。
- 拜謁明太祖陵流程:
2月15日上午,孫中山先生乘馬車拜謁明故宮,黃興、胡漢民等陪同,數萬軍士隨行,經過明故宮,出朝陽門,直到明孝陵。具體儀式:1.奏軍樂;2.總統率軍民恭謁明孝陵,告光復成功,民國統一;3.宣讀謁陵文;4.總統宣告民國統一;5.軍民歡呼"民國統一萬歲";6.奏樂。禮成。
- 總統府統一慶典流程:
下午2時,臨時政府各部人員和海陸軍代表齊聚總統府行祝賀禮。具體儀式:1.鳴禮炮二十一響;2.衛戍總督司令依次進入;3.各部院長、海陸軍高級軍官就位;4.孫中山先生就位;5.奏軍樂唱民國國歌;6.各部院長以下向大總統鞠躬致敬,大總統答禮;7.奏軍樂;8.孫中山先生演說;9.奏軍樂,全體三呼中華民國萬歲,共和萬歲,大總統萬歲;10.奏樂,散會。
統一慶典最大的作用就是宣告中華民國正統,並且要求袁世凱來南京就職,這樣才能儘可能地保留住革命成果,這是當時舉步維艱的民國最後的堅持,雖然他們力量還很薄弱,但是更要提振信心,孫中山先生也藉此機會鼓勵同志,要著眼於國家的長遠建設,排除萬難,守護無數仁人志士們用犧牲換來的成果。
新民國背後的舊禮:祭天鬧劇尊孔爭論
禮莫重於祭,祭莫大於祭天
等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中華民國在他的主導下,又開始準備走老路。袁世凱是封建官僚,他為了繼續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迅速啟用了一大批清朝的遺老遺少,並且還恢復清朝制度,推行復古運動。同時為了給他稱帝做鋪墊,封建王朝時的祭天活動被他翻了出來。
1913年底,袁世凱向政治會議提交祭天、祀孔議案。1914年1月,政治會議討論袁世凱議案,並擬定《祭天審查報告書》;2月,袁世凱回應報告書,併發布《祀天定為通祭令》,安排內務部總長朱啟鈐負責籌備祭天事宜。這一套流程,當然都是袁世凱一手操縱,並且還花了不好心思。
1914年12月20日,袁世凱發佈告令,定於冬至日,即23日,舉行祀天典禮。然後20、21、22連續齋戒三天,並且自21日起停止夜市。23日,正式開始,從新華門到天壇全程戒嚴,早上6點半袁世凱就帶著人到了南壇門外。然後就是換好衣服,各就各位,按照古時祭天的流程走了一下,"燔柴,奠玉帛,奉俎,行初獻禮,行亞獻禮,行終獻禮,飲福受胙,撤饌,望燎行禮",同步奏樂"郊天樂章"。
祭天這個儀式,背後的政治含義非常濃厚,因為在古代,只有皇帝才有資格祭天,本來對袁世凱治下的民國擔憂不已的民眾這下全看明白了,他稱帝之心已經是路人皆知。就算他修改了一些具體的小程序,那也是換湯不換藥,當時的人就說了,現在都共和了還玩舊社會的老一套,"全國官員,端冕垂裳,鳴鐘伐鼓,一時鼎沸,齊作天魔之舞",祭天祭成了群魔亂舞。
孔子之道,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樹萬事之師表,亙百代而常新。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孔子一直被歷代帝王尊崇,祀孔子為"至聖先師",還冊封孔子後人為衍聖公,四時祭祀,其根本目的,就是通過宣揚儒教來維護統治根基。
民國成立後,國家與西方進一步接觸,開始了全面的社會改革,南京臨時政府就明確主張廢止"尊孔讀經",以改變社會思想文化,從而與民國共和精神相符合。
但是儒家有非常濃厚的社會基礎,祭孔活動雖然在國家層面沒有支持,各地仍然在進行,只不過去除了跪拜之禮,換成了三鞠躬,祭服則用便服,同時對其中的一些涉及迷信的程序,都予以禁止。
後來,袁世凱掌權了,面對各方壓力,基於他致力於恢復一個他熟悉的舊傳統的思維,祭孔活動在間隔兩年之後,又得到了國家支持。1914年2月7日,發佈規復祭孔令,恢復祭孔活動,當然為適應民國的新環境作了改頭換面,北京的祭孔,由以前的皇帝主祭換成了大總統主祭。
此後每年民國政府元首都參加過祭孔活動,1914年9月,袁世凱與文武官員著新式祭服在孔廟行秋丁祀孔典禮,1915年3月,徐世昌行上丁祀孔典禮,1917年9月,馮國璋行秋丁祀孔禮。
祭祀孔子,從來多是歷代政府的統治手段,但是在時局動盪的民國,內亂和外侮連續不斷,民眾意識快速覺醒,單純地依靠儒家再也不能安定天下,祭孔自然也逐漸失去了政治利益,儒教孔學最好的去處就是迴歸象牙塔,迴歸其本來的學術屬性,所以民國後來對祭孔活動也沒那麼上心了。
民國的國家儀式致力於在文明碰撞的時代維繫住中國的文化傳統,只有不斷地調整適應,他才能在新的時代煥發活力,同時其更加現實的功能就是維護民國的統治秩序,這是新生的民國政府的迫切需要,不論是孫中山先生主導還是袁世凱主導,都是一樣,只不過前者是為了國家民族,後者是為了個人慾望。
閱讀更多 溫酒觀史灬煮茶讀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