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8歲孩子眼中的城鄉和階級差異帶給成人社會的3點啟示

故事難得地呈現了兩種文明的和解:海蒂代表的自然文明,接受了都市的饋贈;而克拉拉代表的都市文明也放下偏見,擁抱了自然的禮物。

最近慕名看了電影《海蒂和爺爺》,它的原著《海蒂》一度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故事。這部豆瓣上22萬人評分9.2的片子優點太多了:漂亮的選角、溫馨治癒的故事、在阿爾卑斯山實景拍攝的足以淨化心靈的畫面……20年後重看《海蒂》,卻發現它所探討的主題早已超越了一般的童年讀物。雖仍帶著兒童文學一貫的理想主義和溫存敘事,但這部19世紀名著透過孩子的視角對城鄉文明和階級社會的解讀,仍能給今天的成人社會一些特別的啟迪。

《海蒂》:8歲孩子眼中的城鄉和階級差異帶給成人社會的3點啟示

電影《海蒂和爺爺》裡的小海蒂

故事從8歲孤女海蒂被姨媽送到阿爾卑斯山與爺爺同住開始。清貧卻自由的山野生活讓小海蒂快樂,純真善良的她也給孤僻的爺爺帶來了安慰。不料,姨媽折返把海蒂哄騙帶走,賣到城市中的富人家給小姐克拉拉當伴讀。海蒂雖和克拉拉成了朋友,但城市生活桎梏了她的天性,對爺爺思念成疾的她重返阿爾卑斯山,而思念好友的克拉拉也上山去探訪好友和她的世界……

故事雖然簡單,但時至今日,不同的人對《海蒂》的解讀卻依然多元:教育家可以從中看到給予孩子愛與自由的重要性,社會學家能讀出19世紀階級社會的貧富差距,生態學家能在其中找到對我們今天城鄉生態平衡發展的啟示——這就是好故事的力量,常讀常新,總能給讀者提供跨越時代的啟發。

《海蒂》:8歲孩子眼中的城鄉和階級差異帶給成人社會的3點啟示

改編自《海蒂》的日本動畫片《阿爾卑斯山的少女》,由高畑勳拍攝、宮崎駿製作。

電影的原著小說《海蒂》由瑞士作家約翰娜·斯比麗於1880年創作,彼時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浪潮襲來,人類進入“電氣時代”,歐美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的步伐加快,其中最顯著的特徵就是鄉村城鎮化,包括法國、英國在內的國家都出現了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的高峰。為反抗大機器生產時代下冰冷的工具理性,文藝界開始呼籲對自然、人性和情感的迴歸,也催生了以梭羅、艾默生、利奧波德等人為代表的超驗主義和自然文學思潮,關注並反思一度被視作對立的城鄉、蠻荒與文明等主題。

“工業革命的進步大大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但是工業卻又無法像鴿子一樣,給春天增添無限光輝和萬種風情。”——利奧波德,《沙鄉年鑑》

《海蒂》:8歲孩子眼中的城鄉和階級差異帶給成人社會的3點啟示

19世紀法國畫家讓·弗朗索瓦·米勒的《拾穗者》,描繪了當時法國鄉村的勞作場景。

海蒂和克拉拉映射了城鄉文明的衝突,也完成了二者的和解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海蒂》通過主角海蒂輾轉于山村和城市的經歷,呈現了鄉村-城市、自然文明-都市文明的經典二元對照和討論。寧靜自由卻貧困閉塞的山村,繁華喧囂卻貧富有別的城市,使生長其中的兩個孩子也形成了對照:來自大山的海蒂性格純真開朗,行為自由不喜束縛,代表自然文明;出身富家的克拉拉文靜嫻雅,舉止端莊不失教養,代表都市文明。

在初到城市的海蒂眼中,這個充滿喧囂的地方到處都是束縛和虛偽:被套上籠頭拉車的馬,傭人探尋的眼光和嘲笑的態度,姨媽對克拉拉家討好的姿態,自己被嫌棄的名字和打扮,屋裡常年緊閉、看不見遠山的窗戶。

《海蒂》:8歲孩子眼中的城鄉和階級差異帶給成人社會的3點啟示

《海蒂和爺爺》中的海蒂和克拉拉

雖然小姐克拉拉待她親近,但海蒂對她的新生活有點牴觸:比如她開始學認字時進步很慢,不是因為她笨,而是因為放羊娃彼得的一句話——“對我們這些山裡的人來說,學認字沒什麼用”,導致她對文化學習帶著抗拒心理。後來經克拉拉的奶奶開導,海蒂才漸漸明白受教育和開拓眼界的重要性——總得先見過世界,才有資格拒絕。而學習文化和“對僕人說話要有禮貌”這些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這些不止是“文明人”的課,本就是自己這個年齡的孩子必要的訓導。

《海蒂》:8歲孩子眼中的城鄉和階級差異帶給成人社會的3點啟示

阿爾卑斯山上的克拉拉

而因腳疾常年困在家中的克拉拉對海蒂身上的山野之氣從一開始就很喜歡,不僅因為海蒂的行為舉止和打扮很“有趣”,更是她常年被壓抑的童真和心靈對自由的渴望。克拉拉上山去找海蒂,和她在乾草堆裡打鬧,端著碗大口喝羊奶,到最後奇蹟般地站起來,都是自然天性迴歸的見證。

在海蒂和克拉拉身上,自然和都市文明達成了和解——長在“鄉野”,不意味著就要做和社會脫節的粗魯原始人;而受過“開化”教育,也不意味著要拘束本性惺惺作態。《海蒂》通過孩童之眼對城鄉差異的解讀是包容又溫和的,沒有過分渲染“城市中心論”或“自然至上”,批判地看待城鄉的好壞,兼收幷蓄,各取所長。而海蒂和克拉拉的成長記更是說明:人的進步不僅需要文明的陶冶,也需要來自自然的養分。

在海蒂眼中,階級觀念是自我束縛的緊身裙,不喜歡可以隨時脫掉

影片中,海蒂每次回到山上的第一件事就是脫掉外裙和鞋子,不在乎外人眼光滿山坡肆意狂奔,好像一頭小獸。這是展現她個性的一個重要象徵。

所以可以想見,克拉拉家嚴格的作息安排、對海蒂儀態的糾正、給她梳洗並套上精緻的裙子鞋子——這一系列上層社會的馴化過程對海蒂來說是怎樣一種折磨,也由一組有趣的鏡頭剪接體現出來:僕人在給雞拔毛,然後轉到海蒂被女僕大力搓洗頭髮的場景,形成呼應。

《海蒂》:8歲孩子眼中的城鄉和階級差異帶給成人社會的3點啟示

《海蒂和爺爺》中,海蒂剛到克拉拉家就被帶去洗澡

雖然影片裡克拉拉家的人對海蒂給予的更多的是善意,但其實早在來城市之前,海蒂就朦朧知道人會因為種種原因被區別對待。比如爺爺因為傳言在村裡被指指點點;朋友彼得家比自己家條件更差,只有硬麵包吃。即便身邊人有意無意地改變態度,善良的海蒂對她喜歡的人始終如一,因為爺爺教育她:比起看別人眼色,相信自己的看法更重要。克拉拉的奶奶也教她:別人說的話,不一定對。

所以海蒂無所謂克拉拉家女僕的冷漠和女教師的百般嫌棄,還毫無顧忌地帶著克拉拉到平民區的鬧市街道,而克拉拉就不一樣了,她從小浸淫的環境告訴她人有上等人和下等人的區別——所以看到海蒂去問路時,克拉拉的第一反應是“不可以和乞丐說話”,海蒂卻置若罔聞。

《海蒂》:8歲孩子眼中的城鄉和階級差異帶給成人社會的3點啟示

等級森嚴的克拉拉家

階級觀念在片中的成年人身上表現得更明顯:比如覬覦女主人之位的女教師說“連我都想在這棟房子里長大”,海蒂姨媽為了體面地留在法蘭克福拋棄海蒂,克拉拉的爸爸得知女兒上山後大怒“怎麼可以帶她來這種地方?這是生病的小女孩該來的地方嗎?”而他們可能更應該和海蒂學學:對她來說,所謂階級差異不過就是作繭自縛的看法,一件她不喜歡就可以隨時脫下的緊身裙子。

大人做出的自以為對孩子好的選擇,可能只是他們疏於陪伴的藉口

片中還有一對階級關係很有意思,那就是親子關係。200多年過去了,今天的父母和19世紀相比也並沒有進化多少。即便已經脫離了封建制度,今天的親子關係在某種程度上依然是專制的——無數從被“壓迫”的孩子位置上走來的父母依然延續著“我為你好”的邏輯,代替孩子為他們做著各種人生選擇題。

故事裡,克拉拉的腿疾其實是常年孤獨導致的心理疾病所致,她的父親常年在外出差沒能及時察覺,而出於對女兒疏於照顧的內疚他找來了海蒂,併為了讓女兒高興而自私地堅持把日漸抑鬱的海蒂留在家裡,直至她出現夢遊症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

海蒂的姨媽更是聲稱把侄女送到克拉拉家就是為她”好”,卻全然不顧海蒂爺爺的意見,還欺騙了海蒂的感情。相比前面兩位,克拉拉的奶奶是一個更合格的家長。她不僅對照顧孫女親力親為,察覺到海蒂壓抑的情緒,更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給他們建議,而不是幫他們做決定。

《海蒂》:8歲孩子眼中的城鄉和階級差異帶給成人社會的3點啟示

《海蒂和爺爺》裡,克拉拉的奶奶和海蒂談心

那些動輒打罵或執意要為子女做一切決定的父母不明白,所謂父母的權威,從來就不是伴隨著孩子誕生自動獲得的,而是需要被孩子承認和尊重才能得到的。也建議還在固執己見的父母,不妨讀讀梭羅寫的這句話:

“嬉戲玩耍的孩童,卻能比大人更清晰地認識到生活的真正規律和關係,而那些生活得毫無價值的大人們,卻認為自己閱歷豐富,因而更為明智,其實所謂的閱歷也就是失敗。”——梭羅

結語

由於《海蒂》本是寫給孩子看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塑造多少仍帶著很多成人讀者不屑的理想化光環和不懼現實的天真,所以它其中傳遞的社會信息可能並未被多少成人觀眾所重視。然而也正是這股不懼現實的天真,使它成為了超越同類作品的經典讀物並被多次改編傳播。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如果我們能稍微放下成人和父母的矜持與驕傲,試著用孩童之眼和初心看待孩子的思考,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作者:貝爾milk,90後文字民工,不定時更新影評劇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