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以前為什麼叫伊克昭盟?

工商界報


2001年4月30日“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陵園所在地伊克昭盟,經國務院批准將改名為鄂爾多斯市。

內蒙古自治區現設有十二個盟市,其中位於西南部鄂爾多斯高原上的伊克昭盟人口已達到一百三十九萬多人。

改名的原因是:新成立的鄂爾多斯市轄伊金霍洛旗等七旗和新設立的東勝區。改革開放以來,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的經濟迅猛發展,出現了一大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企業,如鄂爾多斯羊絨集團等。這一地區經濟發展速度連續多年在內蒙古自治區排名第一。

鄂爾多斯地區的蒙古族文化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鄂爾多斯文化已成為國際蒙古學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笨拙的溫柔


1、先秦時期。大禹建立國家後,把國家分為九州,此時的鄂爾多斯為雍州所轄,而鄂爾多斯的西南部則屬渠搜國所管。趙武靈王二十年(前306年),趙國打敗林胡、樓煩,在鄂爾多斯東北部一帶設置雲中郡、九原郡。戰國後期,鄂爾多斯東部地區一直為秦國所有。

2、秦漢時期。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在今鄂爾多斯一帶設立郡、縣。東漢建寧元年(168年),東漢靈帝劉宏登基之初,由於農民起義的衝擊,東漢王朝已無法維持對全國的統治,東漢中平五年(188年),南匈奴擺脫東漢管轄,鄂爾多斯被北方匈奴等少數民族開為遊牧區。

3、北朝時期。漢趙光初二年(319年),後趙在今杭錦旗北部建立朔州。北魏正光六年(525年),裁朔州,將朔州在今鄂爾多斯的地盤歸入幷州。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在今鄂爾多斯南部設夏州。

4、隋唐時期。隋朝開皇九年(589年),隋朝在今準格爾旗、達拉特旗、東勝區一帶設榆林郡、下轄榆林縣、富昌縣、全河縣。唐王朝建立後,唐高宗於唐朝咸亨三年(672年)將今鄂爾多斯地區劃入關內道領屬,在杭錦旗北部設豐州,下轄九原縣、永豐縣。

5、宋元時期。遼神冊元年(916年),遼朝在今準格爾旗、達拉特旗、東勝區、伊金霍洛旗東部地區設振武軍,廢棄勝州。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元朝在今準格爾旗、達拉特旗東部、東勝區一帶置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宣慰司大同路雲內州、東勝州。

6、明清時期。元朝滅亡之前,鄂爾多斯地區被元朝太傅、中書左丞相、河南王擴廓帖木兒所佔有。至明朝初期,擴廓帖木兒被趕出鄂爾多斯,鄂爾多斯屬明王朝派員管轄。清朝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朝在鄂爾多斯左翼中旗東部被開墾的地區設東勝廳。

7、民國時期。民國初年,孫中山宣佈:“清廷對待蒙古頭行的種種政策繼續生效。”故當時鄂爾多斯仍設7旗1廳。民國三十八年,中共伊克昭盟委員會主持組建烏審旗黨委、鄂托克旗黨委、達拉特旗黨委、準格爾旗黨委、東郡工委、杭錦旗黨委、桃力民工委、通格朗直屬區工委。

8、解放後。1949年12月28日,伊盟人民自治政務委員會改稱綏遠省伊盟人民自治政府,在原郡王旗霍洛成立達爾扈特區人民政府。1950年,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普遍組建了行政政權,各旗縣下轄區、鄉、行政村(牧區稱達爾古)、自然村(牧區稱小達爾古)。

9、2001年4月30日,伊克昭盟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將改名為鄂爾多斯市。


澀叵


2001年4月30日“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陵園所在地伊克昭盟,經國務院批准將改名為鄂爾多斯市。

內蒙古自治區現設有十二個盟市,其中位於西南部鄂爾多斯高原上的伊克昭盟人口已達到一百三十九萬多人。

改名的原因是:新成立的鄂爾多斯市轄伊金霍洛旗等七旗和新設立的東勝區。改革開放以來,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的經濟迅猛發展,出現了一大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企業,如鄂爾多斯羊絨集團等。這一地區經濟發展速度連續多年在內蒙古自治區排名第一。


德邦阿達


伊克昭盟即鄂爾多斯市的舊稱,伊克昭系蒙古語,意為大廟,因清初鄂爾多斯六旗第一次會盟於達拉特旗的大廟 王愛召而得名。簡稱伊盟。(轉載)


盧尚工


問的是鄂爾多斯以前為什麼叫伊克昭盟,我很想知道。看了您的評論還是不明白。


青松1215


伊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