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知道怎么办:“故事医生”教你怎么用故事疗愈孩子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对于八零后来说,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每次我和小勋一起躺床上读故事时,脑海中总会不自觉的浮现出这句歌词。

我也总是会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我妈妈给我读故事的场景,炎热的夏天午后,老式电风扇呼啦呼啦慢悠悠的转着。我妈妈用那不标准的家乡普通话,给我读《故事会》里的或搞笑、或鬼怪、或悬疑的小故事,还有那些她们家族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传说。然后,在我意犹未尽的时候,她去睡午觉,我一个人躺在躺椅上想着刚刚故事的真假,也许我也会睡一个午觉,然后梦到故事里的那些传奇人物。


故事知道怎么办:“故事医生”教你怎么用故事疗愈孩子


那些故事里有失败了很多次,但仍要努力参考的落魄穷书生;有经不住狐妖诱惑变成坏人的县官;也有不管遇到多糟糕的事都可以自我安慰的阿Q……我想我大概就是从那些简单又粗糙的故事里,知道了善恶终有报,明白了要与人为善,要永远心向太阳。

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们开始认为,自己没有时间给孩子讲故事,也不知道要选什么故事书,讲的故事也没有各种APP专业,于是“讲故事”的任务就全部交给了电子产品。这样做,表面上是解放了妈妈,又满足了孩子想听故事的需求。但我想,那些现成的屏幕图像不能取代孩子的想象力,以及他们对世界的创造性反应。孩子们需要的,只是坐在父母的膝盖上,或者他们脚下的地板上,听他们讲那些好听的故事。然后,等他们长大了,再回想起和父母一起读故事的时光,是那么温馨又值得回忆。

故事知道怎么办:“故事医生”教你怎么用故事疗愈孩子


我们要坚信,故事是有神奇的力量的。未来主义者、和平研究员伊丽斯·博尔丁说过:我们越是能够生动地想象未来,我们就越有可能去创造那样的未来。所以,故事越是激发出孩子的想象力,他们就越会更多地去发展自己的能力,描述他们对自己和时间的期望,并积极地实现这个目标。

苏珊·佩罗正在做这样一件事,她出版的书《故事知道怎么办·给孩子的101个治疗故事》,用非常简练的语言来传递美好又有效的信息。通过讲述孩子们真实生活中面临的困难,来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人格。苏珊·佩罗是住在澳大利亚的一位资深育儿教师,同时也是三个男孩的妈妈,是澳大利亚有名的“故事医生”。并且她在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专门开设了讲故事课程,还参与了“儿童故事治疗”的研究项目,在世界各地为孩子们讲治疗故事。

故事知道怎么办:“故事医生”教你怎么用故事疗愈孩子


看到这里,我们看到一个新词——治疗故事。

所有的故事都有疗愈或治疗的作用。如果故事能够让人们笑或哭,或者又哭又笑,那么大笑或者流泪的人就已经被疗愈了。民间故事和童话故事就是利用那些普遍性的主题和品质,产生了疗愈的作用。它们给予人希望和勇气来面对人生的考验,确定自己有能力改变和成长。

所以,无论故事的内容是怎样的,听故事时所产生的真实体验都具有“疗愈”的作用。经常讲故事能够培养和强化孩子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作者写《故事怎么办·给孩子的101个治疗故事》目的就是希望家长们运用故事的力量和想象力,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在书中,作者告诉了我们编治疗性故事的结构框架,还将自己写的101个故事划分为不同的行为类型,我们可以直接将故事进行运用以及改编。

在编故事之前,我们要清楚自己的目的。用来疗愈挑战性行为的故事,不是为了将“坏”行为变为“好”行为,也并不是要“淘气”的孩子变成“好”孩子。相反,故事的目的是尽力让孩子本人重新体验到完整或平衡。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创作治疗性故事的三个结果框架:隐喻、情节、解决方案。

1、隐喻。隐喻在表达人类文化和沟通时扮演着重要而多变的角色。隐喻与想象力直接对话,通过感受而非理论或抽象推理来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

比如,故事《小蜗牛一家》就用隐喻的方式告诉了小朋友怎么来面对“分离”。小蜗牛一家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花盆里,可是有一天蜗牛妈妈发现了另一个美丽又潮湿的洞,要带着小蜗牛离开大花盆去独自生活了。小蜗牛开始不愿意,后来他发现那个地方跟原来的家一样,又温暖又美丽,于是带着其他家人一起去参观新家。虽然要离开大家,小蜗牛有点伤心,但是只要他愿意,他就可以穿过花床,翻过树桩,走上那条通往花盆旧家的路。从此以后他就拥有了两个家。

故事知道怎么办:“故事医生”教你怎么用故事疗愈孩子


在创作治疗性故事时,隐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素,它有助于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吸引听众的心灵。

选择隐喻的小窍门:

·选择与特定行为直接相关的隐喻

·从孩子们喜欢的事物中选择主要的隐喻

·选择夸张或者幽默的隐喻

不过在我们选择隐喻时,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可能会吓到孩子的故事是绝对不合格的。我们长辈在哄孩子时,最喜欢说“还不睡觉,外面的怪物要把你抓走了”、“你在不听话,马上警察来把你抓起来”……

故事应该帮助孩子变得强大有力,让他们具有面对未来的勇气和认识能力,而不是让他们感到害怕。

2、情节。所谓情节就是制造张力,就像在射箭之前会往后拉弦那样,故事越具有张力,箭就越会直接射入听者心中。

比如,在故事《长翅膀的马》中,故事的曲折起伏让听众深深地沉浸于故事的场景之中。如果这个男孩在森林中最先见到的老奶奶帮助他实现了梦想,那么,这个故事就很难有情节了。这样,故事结束的太快,太简单,也就不能称其为故事(这也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现状,孩子的愿望太容易被马上满足)。相反,老奶奶给了这个男孩三件东西:一把锋利的刀、一只木笛,以及她的一缕银发。于是,这个男孩开始探险,在这三件礼物的帮助下,她翻过陡峭的悬崖,驯服巨龙,最后抓住缰绳,骑上了飞马。

故事知道怎么办:“故事医生”教你怎么用故事疗愈孩子


为了让孩子的性格具有弹性和力量,需要让他们去感受和聆听这些复杂的故事情节,否则人生就会显得过于顺利,就无法培养出他们的忍耐力。

编造情节的小方法:

·线性运动的故事:首先是失衡的行为,然后形成了平衡。例如,在《玫瑰鹦鹉和草莓国》这个故事中,玫瑰鹦鹉缺乏自信和独立,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它获得可自信和独立。

·迂回运动的故事:首先是平衡的行为,然后陷入失衡的状态之中,接着又恢复了平衡。例如,在故事《唱歌的小蛇和跳舞的熊》中,小蛇开始能唱出美妙的歌声,后来,它开始对马戏团观众讲脏话,再后来,通过系列的转变性事件,它又重新唱出了美妙的歌声。

在我们编造情节的时候同样要注意,不能让故事具有操控性的行为。比如,为两岁的孩子尿床编写故事,这样的故事通常是不会起作用的,这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阶段。

所以,我们在构思情节之前先问问自己:“这个故事是否在弘扬核心价值?”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知道这个故事不是操控性的,它能够指引孩子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3、解决方案。

治疗性故事的解决方案就是,让遭到破坏或者失衡的状况和行为恢复和谐或平衡。

不同的行为和状况需要不同的方法,有时候需要非常直接的方式,比如,如果孩子讲脏话,此时,故事中的解决方案就是用得体的“话”来代替脏话。

也有复杂的事情就得用复杂的方法。比如这个反歧视的故事《彩虹马》,这个故事引导观众感受偏激和骄傲所带来的冲突。慢慢地,冲突产生的乌云遮蔽住了整个天空,雨开始下起来,最后爆发洪水。由于这些马都需要找避难所,他们就聚集在高高的山洞里。最后他们放弃了自己彩虹色的鬓毛,来帮助金马编织翅膀,这样它就可以飞过天空,带来明媚的阳光。

故事知道怎么办:“故事医生”教你怎么用故事疗愈孩子


这个解决方案的转变性力量就是:通过个人选择而非外在惩罚或强制措施,将偏激的行为转变为接纳或者宽容的行为。

在提供解决方案时,需要注意:

·不要给孩子不可能的希望。比如,如果孩子的朋友或家人因为患病而即将离开人世时,不适合编造患者慢慢康复,从此幸福生活的故事。

·结局残酷的真实故事等孩子长大了慢慢说。比如,探险家因为饥饿而悲惨死去的无情现实,令人绝望的战争故事等等。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是所有儿童故事中非常深刻的主旋律,治疗性故事也是如此。不止孩子、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需要不时倾听具有“快乐结局”的故事,并从中获得满足和养分。

故事知道怎么办:“故事医生”教你怎么用故事疗愈孩子


作者在《故事知道怎么办·给 孩子的101个治疗故事》中,说出了故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父母讲故事是任何电子产品都替代不了的温馨时刻。也教给我们怎么给孩子编造治疗性故事。不过,在编写自己的故事时,正确的出发点就是不要期望太高。我们应该始终怀着“帮助”的意图,偶尔幸运的时候,某个故事也许当真有“疗愈”的作用,

总之,不管故事是否真的可以“治疗”孩子的“坏”毛病。但是,我相信,当你在对孩子做“讲故事”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治愈了孩子的孤独和不开心。这些你付出的时光,一定会让他在很多个午后细细回味,让他充满了勇气和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