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单反拍摄一实一虚的照片,希望能提供简单易学的方法和范例,谢谢?

欢阿哥


首先你要认识什么景深,其次你要知道影响景深的因素以及是如何影响景深的,最后你就能拍出你说的一实虚的照片了。

一,什么是景深?

所谓景深就是相机对焦对准某一点,其前后仍可清晰成像的范围。如果照片清晰成像的范围越大,那么我们就说这张照片的景深深;如果照片清晰成像范围小,那么我们就说这张照片景深浅。

举个例子吧,大家好理解点:

下面这张照片,除了主体人物是清晰的外,其它部分都是模糊的,所以我们就说这张照片景深浅,清晰成像范围小。

下面这张照片整个画面都是清晰的,我们就说其清晰成像范围大,景深深。

二,影响景深的因素

影响景深的因素有三个:光圈大小,拍摄焦距,拍摄距离。

下面说这三个因素是如何影响照片景深的,对于初学者来说记住结论就行,至于原理看个人了。

光圈大小:光圈越大,背景越模糊,照片景深浅;光圈越小,背景越清晰,照片景深越深。

拍摄焦距:拍摄焦距越长,背景越模糊,景深越浅;拍摄焦距越短,背景越清醒,景深越深。


拍摄距离:拍摄主体离镜头越近,背景越模糊,景深越浅;拍摄主体离镜头越远,背景越清晰,景深越深。

我想通过上面的内容,应该能知道如何拍出一实一虚的照片。如果你手里是相机,那么调整光圈大小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大家可以试试。

如果你手里是手机,那么调整拍摄距离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至于某些手机厂商说自己手里可以虚化背景,那效果实在不敢恭维。就是前期拍不出背景虚化的效果,后期虚化就可以。手机那种虚化效果少用。


摄影初级班


我理解的一实一虚的照片是:1.画面中主体实,背景虚化;2.画面中制造的映像虚实。下面主要围绕这两点展开我的分享:

一、画面中主体实,背景虚化

平时常见的背景虚化的人像照片就是如此,最简单的拍摄设备就是一台单反和一支50 1.8镜头。拍摄时用1.8-2.8之间的大光圈拍摄,被摄人物与背景之间的距离尽量拉远,相机与人物主体相对较近,然后对焦在人物主体上拍摄,即可得到一张主体实,背景虚化的照片。

主体人物清晰,背景虚化效果↑

要想更好的表现画面,简单记住3点:

(1.1)三分构图法,主体在画面的三分一位置,人物眼睛在画面的三分线或者三分点上。中间对称构图,留意拍摄的画面要是对称的,就用中间对称构图。

三分构图的人像,主体人物在右边三分一位置。↑

(1.2)增加画面立体感之——引导线构图,利用周围的栏杆等直的物体,摄影师从侧边拍摄就会有延伸感,人物主体再站在三分一位置。

引导线构图↑

(1.3)增加画面立体感之——框架式构图,利用框架式的建筑或物体,把框架当做前景,人物在框架中间,形成框架式构图,一般人物在中间,这时人物眼睛放在三分线上。

框架式构图↑

二、画面中制造的映像虚实

映像虚实是指由于物体的反光,出现与主体对称的画面,常见的有镜子、水倒影、玻璃反光等等,运用这样的道具制造虚实,具体拍摄方法有以下3点:

(2.1)运用镜子拍虚实,相机在人物主体的后面,拍摄镜子里面的主体,这是主体是虚化的,镜子是实的。

(2.2)人物和镜子几乎在同一平面,两者都拍实,但知道镜子是虚的,形成画面对称。

虚实对称↑

(2.3)利用玻璃倒影,相机在侧边拍摄,找到反光角度,形成有趣的映像。

玻璃面的倒影↑

以上是较简单易学的虚实拍摄讲解,总结出来就是:在大光圈虚化中,运用三分构图法和中间对称构图,再在此基础上加入引导线或者框架式构图,继续进阶就是加入镜子、玻璃面等等反光映像。


摄影小小新


对于用单反拍出一实一虚的照片,我非常乐意为你解答。这种表达手法用得非常多,明确地突出主体。以下为你解答简单的方法就能达到一实一虚的效果。

第一种方法就是靠近拍摄物体,靠近物体对焦点对某物体,相机的程序就会发出以拍摄的主体为主对焦,其他的物体就会失去了对焦的主动权,从而行成了一实一虚的效果。


下面就举个例子吧,以尼康相机为例,靠近物体拍摄可以使用全自动模式或者光圈优先进行拍摄,(当然其他模式也是可以的为了简单快捷就从这两种模式入手)在自动模式下靠近你想拍摄的物体,注意事项镜头不能靠得物体过近,太近会无法对焦,在这我们就设一个间距镜头离物体在40cm之间,把对焦点对准物体半按快门进行对焦,这时你会发现主体变清晰背景变得模糊,再按下快门一实一虚的照片就拍好了。

同理,在光圈优先的模式下把光圈值调到最大,靠近物体进行拍摄。也会形成一实一虚的效果,以上的两种方式是靠近物体拍摄行成的。

第二种方式就是提高镜头焦距,当我们离物体较远无法靠近这时候,我们可以提高相机镜头的焦距进行拍摄(全自动模式和光圈优先模式都可以)在长焦镜头下使用最大的光圈,也能拍出一实一虚的效果。


总结:要拍摄出一实一虚的照片,可靠近物体使用最大的光圈值,还可以提高镜头的焦距进行拍摄。


小学摄影器材


要拍摄一实一虚的照片,主要是控制好景深,控制景深有三种方法。一是使用长焦距镜头,因为镜头焦越长,景深范围越小。二是使用大光圈,因为光圈越大,景深的范围越小。三是控制好被摄体的物距,因为物距越近,景深范围越小。在控制好景深的情况下,最好使用手动对焦,把想拍实的物体作为对焦点进行拍摄,就能取得想要的一实一虚的效果。下面这张照片就是采用这个办法拍摄的。



守候瞬间


这是摄影最基础的问题,我简单说说吧。

首先要清楚主体和背景,然后才清楚哪部分该清晰,哪部分该模糊。这其实是眼虚化的问题,我从以下几点分析。①光圈大小。这是最容易想到的,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光圈越大虚化越好。(数值越大光圈越大,比如F1.8大于F5.6)②焦距。焦距越长虚化效果越好。比如35mm就算是开到F2.8虚化效果也是远远不如300mm/F8的。③距离。一个是主体与背景的距离,一个是镜头与主体的距离。主体与背景越远背景虚化越好,镜头与主体越近背景虚化越好。④相机本身的原因。根传感器的大小有关,越大虚化越好。卡片机怎么也拍不出奶油般的虚化效果,全幅相机很轻易地就可以做到。

差不多就这样,影响因素很多,要综合考虑 多多练习。下面这张是用长焦拍的,F8左右吧,主体与背景挺远的。



岂蓬先生


实与虚的图片效果图,用好大光圈,用好超长焦镜头。

奶子沟红叶(尼康镜头400mm焦段拍摄)
川大银杏叶(尼康镜头85 1.4拍摄)
环球中心夜景(尼康镜头85 1.4拍摄)


成都人民公园红叶(尼康镜头400mm焦段拍摄)
成都人民公园芦苇花(尼康镜头85 1.4拍摄)

环球中心光与影(尼康镜头85 1.4拍摄)


解元3


试着回答一下:(1)将变焦倍率设置成最大,用长焦拍;用最大光圈;造成拍摄主体和背景之间的视觉差距。 (2)选择尽可能远的背景; (3)也可以选择光圈优先,把光圈设到最大; (4)用手动对焦,测光模式改为点测光; 当光圈调大时( F 值是小数字),拍摄的照片会有较浅的景深(即背景虚化),当光圈调小时( F值是大数字),拍摄的照片会有较深的景深(前后都清楚),就达不到好的虚化效果了。还有就是焦距吧,焦距越长,景深越短,虚化效果越好。另外,利用摄影对象与背景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虚化背景。背景离得越远,虚化效果就越明显。


醉眼朦胧看天下


大光圈、选择好点对焦(也可以手动对焦)即可。当然尽可能加大两个(或多个)所需要拍的东西距离,不能只说让被拍主题近一些,因为有时是前面的虚化后面的清晰(如:图三)。不光是大光圈,对焦点的选择同样重要。





一般般369


怎么用单反拍摄一实一虚的照片,希望能提供简单易学的方法和范例,谢谢?

题主想要拍摄出一实一虚的照片,专业术语为浅景深,前景实后景虚,想要这样的效果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使用大光圈镜头;或者使用长焦镜头拍摄;二、如果没有这样的镜头设备,那么需要在放置拍摄物品或者人员的时候,拉大他们之间的前后的间距,这样也能够实现题主想要的一实一虚的诉求。

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示范:以下图荷花为例,把相机光圈参数调整到最大光圈,然后对着前面的荷花拍摄,这样后面的荷花就会虚化模糊


下面这张照片虚实对比就更加明显了,如果题主想要这样的效果,那么需要你准备好三脚架、大光圈的镜头

下面这张图片,就是长焦拍摄的,长焦可以压缩空间,所以前面的花朵实,后面的 都会虚化。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若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