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偶像崇拜背后的心理学原理:为什么我们会对陌生人狂热?

最近,“肖战227”事件让饭圈文化又一次刷屏社交媒体。

2月末,有作者在同人网站A03发布了一篇与肖战有关的同人小说,被粉丝发现后,认为文章中的情节设定,是对自己偶像的“侮辱”,于是群起而攻之,开始在各个内容平台上举报小说作者,并且一并举报创作网站,导致网站被封,无法访问。

为了维护偶像,所以摧毁网站,这一次,粉丝的力量一次又一次颠覆我们的认知。

圈外人不禁会感到讶异:为什么有这样多的人愿意为同一个陌生人“赴汤蹈火”?

归根结底,我们是如何与一个不相干的人产生联系,并且视他为偶像的?我们为什么会追捧一个与自己毫无交集的陌生人,并且为他消耗大量时间、精力、金钱?生活中,又该如何保持理性不被感情操纵?

以上,就是今天的文章中想要逐层探讨的问题。

浅析偶像崇拜背后的心理学原理:为什么我们会对陌生人狂热?

一、晕轮效应推动偶像的诞生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曾经在麻省理工学院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者随机挑选了两个班级,在上课前,分别向学生们宣布,接下来的一节课,将有一位研究生临时代讲。在介绍这位研究生的个人信息时,实验者向第一个班级介绍说:他是一个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的人;在向第二个班级介绍时,实验者将“热情”替代为“冷漠”,其他关键词不变。


结果,在课程结束后,第一个班级的学生围绕在研究生周围,相谈甚欢;第二个班级的学生却表现得很淡漠。

明明是同一个人,只因为介绍时替换了一个形容词,人们便先入为主,对他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印象,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首次提出晕轮效应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常常以偏概全。

而明星,就是自带“光环”的群体。

举个例子:

当我们在偶像剧里看到帅气、博学、温文尔雅的男主角时,就会习惯将“渊博”的标签代入演员本身,即使某一天,明星做出了与自身标签不符的行为,也会如晕轮一般,被粉丝弱化。

浅析偶像崇拜背后的心理学原理:为什么我们会对陌生人狂热?

那么,在怎样的情况下,晕轮效应会发生作用呢?

  • 外貌

所谓以貌取人,并非毫无依据。有实验表明,外貌所呈现出的个人魅力,的确会触发晕轮效应,影响他人评价。

  • 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也可以成为首因效应,也就是,我们对于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会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影响此后的持续判断。

  • 突出特点

一个人的突出特征,会弱化他在其他方面的表现,比如,当我们认为一个人非常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我们就会习惯认定他是一个不做作、不屈服、不谄媚的人。

  •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自身特质归因、投射到他人身上,也就是,以自己的主观意愿来理解另一个人,并且产生情感投射,喜欢一个人,就会越来越喜欢,讨厌一个人,就会越来越讨厌。

  • 重复与强调

当一个人的某项特质,在短时间内反复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就会在无形中加深印象。

总之,在晕轮效应的作用下,当我们评论某人某事时,往往会依据过往认知进行判断,而不是行为本身。

在荧幕与聚光灯下,我们很难看到明星真实的全貌,而只能看到他们所展示出来的某些特征,当这些正向特点植入受众内心后,就会树立出偶像的形象。

这也是粉丝眼中常常“自带滤镜”的原因。

浅析偶像崇拜背后的心理学原理:为什么我们会对陌生人狂热?

二、为什么我们会对陌生人狂热?

在真实的社交生活中,明星之于我们,仅仅是陌生人而已。但奇怪的是,为什么我们会为一个陌生人呐喊、狂热,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呢?

① 虚拟社会关系打破陌生感

虚拟社会关系,是互联网时代衍生的一种新型社会关系。和面对面社交恰恰相反,距离,反而是虚拟社交关系建立的前提。

前段时间,有一款名叫《恋与制作人》的手游,一度爆红,其中的核心逻辑,就是让玩家与游戏中的人物,构筑起虚拟社交关系。在这款游戏里,玩家会被当作核心主人公,另外还有四位性格不同的男性游戏人物,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不同的剧情设定与选择,选择不同的故事走向。

虚拟人物的魅力,恰恰在于完美,而完美,是真实世界中不存在的形容词。

偶像和人设,与以上现象有相似之处。

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为偶像展示、塑造人设提供了环境,同时,又拉近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距离——

明星不再是舞台上、荧幕里、聚光灯下的存在,而变成了你的“网友”,他们有可能和你呆在同一个粉丝群内,有可能与你产生互动,回复你的评论,甚至给你点赞……

这样的虚拟社交关系,会大大增加明星的亲和力,拉近彼此距离,陌生感逐渐减少

浅析偶像崇拜背后的心理学原理:为什么我们会对陌生人狂热?

② 准社会关系带来的错觉

如果说,虚拟社会关系是基于网络的链接;准社会关系,就是社会关系的代入。

这样说或许有点晦涩,但如果提到下面几个“粉丝专用词汇”,或许你就明白了——

比如,“女友粉”“姐姐粉”“妈妈粉”……

所谓姐姐粉、妈妈粉,就是以“养成”的心态去看待偶像,有点我家有女初长成的意思;女友粉,顾名思义,代入的就是女友角色。

大多数“明星恋爱,粉丝取关”的现象,就与粉丝单方面构建的准社会关系有关。

当准社会关系被建立,无形中加固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链接(即使有时这种链接是单方面的),就这样,边界感与陌生感,被进一步打破了。

浅析偶像崇拜背后的心理学原理:为什么我们会对陌生人狂热?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粉丝来说,明星不再是一个远在天边的陌生人,而是一个拥有接近完美人设的、且与自己存在某种社交关系的存在。

三、追星不等于极端,如何在崇拜中保持理性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追星,是因为我们可以从偶像身上获取榜样的力量,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理想自我模样。可是,当追星行为变成极端,作为粉丝,会更容易失去理智,轻易被煽动。

生活中,为偶像化身键盘侠,出口成“脏”,甚至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的情况比比皆是;私生饭跟踪偶像,严重扰乱私生活的事件也不在少数。

那么,在追星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保持自身的理性呢?

① 比起崇拜个体,不如崇拜特质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自己崇拜的究竟是什么。

在我看来,即使存在偶像崇拜,我们所欣赏的也应该是偶像身上的某一特质,比如专注、坚毅、对自己的高要求、善良、有素质有涵养、渊博,等等;而不是崇拜一个人的全部。

这一点,在日常社交中同样适用——我们可以喜欢一个人,但不该盲目崇拜一个人。

就像罗素所说:

“不用盲目地崇拜任何权威,因为你总能找到相反的权威。”

当一个人“坚毅果敢”的特质吸引我们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去崇拜另一面的“坏脾气”和“傲慢”。完美永远不存在于真实社会,放下对所爱之人的滤镜,也放下对不喜之人的有色眼镜,是成年人的理智。

浅析偶像崇拜背后的心理学原理:为什么我们会对陌生人狂热?

② 建立自己的底层认知

底层认知,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看待世界的视角,也是为人处世的原则。

底层认知,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确立、修正的。

比如,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知道坏掉的水果不能吃,属于别人的东西不能抢,要爱护小动物,每天睡觉前要洗脸、刷牙……

再长大一点,我们知道做危险的运动可能会受伤,不应该欺凌弱小,待人接物应该不卑不亢……

当底层认知被建立,我们就有了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而不是轻易被情绪左右。

③ 警惕群体盲从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的《乌合之众》中,有这样一段话: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的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当粉丝群体形成圈子文化,每个个体就变成了圈子里的一员,很容易成为那个“被动发声”的人,所谓被动发声,就是默许圈子的声音,取代个体的认知。

所以,当我们置身于群体之中时,更要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

浅析偶像崇拜背后的心理学原理:为什么我们会对陌生人狂热?

四、总结

我们难道不能拥有自己的偶像吗?

当然不是。

健康的追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榜样和偶像,也的确给了我们靠近理想自我的动力,是成长的助益。可是别忘了,成长的标志之一,恰恰是心智的成熟。

心智的成熟,是对是非有分辨,对对错有判断,是不将感性凌驾于理性之上,是不以冲动控制当下的情绪。

这一点,追星适用,生活同样适用。

希望你是追光者,但也可以成为光;爱别人,但也可以爱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