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家长一再地要求在班级群里公布全班成绩,说是想掌握孩子情况,班主任应该发吗?

落月筱筱


不可以。

想不到那么多家长支持公布。说是支持抗挫折。真的很痛心。我再一吐为快。

这不是抗挫折,是孙悟空的五指山。

孩子幼弱,就被钉上差,你不行。可悲。只说学校只用成绩衡量老师学生就够残酷不合理了。只用成绩衡量老师是教育的悲哀。并且声明,我不是因为自己的小孩学习不好深有感触,我的小孩学习还可以,而是从班里落后孩子的角度想。

成绩唯一评价,让这些孩子很没有成就感,甚至没有做学生的普通乐趣,做孩子的尊严。不是老师们要看扁他们,而是老师们被学校评价机制逼迫着,同时又逼着孩子们在分数这一条唯一的跑道上刻苦奔跑,分数成了硬道理,一切的奖惩都有此而来,落后就不那么有自尊。无论怎么努力都在后面,你们替这些小孩儿想想吧。

有这样一个故事。据一个学生记载,一个夏初的体育课后,有的同学跑热了,回到教室就打开了风扇。这时候年轻的班主任走进教室轻轻地关掉了风扇。然后对同学说:同学们,我知道你们有的热了,想凉快一下,打开了风扇。但是,咱们的教室里也有的同学身体弱受不了。我们应该考虑受不了的同学。

这位记载了这件事的同学说终生受益颇深。

我们对待物品尚且知道小心爱护那些易碎的。为什么对于人反而没有这样的体谅?

讲真,对自己的菜篮子,鸡蛋是不是要特别小心?

事实证明已经有人受不了了。

而且咱们中国人一般是很能忍的。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宁可自己抑郁,也不在群里发出异调。除非受不了受不了真受不了。





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个男人对同楼道的人家,挨个敲门,说:拜托轻点关门,我父亲心脏不好。楼道里的人做得很好。父亲去时候,男子跪拜邻居,答谢。这只是说在对某些事儿的处理上多设身处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到以色列接受耶路撒冷文学奖的时候演讲,说 有一句话请允许我说出来,一句个人性质的话。这句话在我写小说时总在我脑袋里挥之不去。它并非写在纸上贴在墙壁,而是刻于我的脑壁。那是这样一句话: 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 是的,无论高墙多么正确和鸡蛋多么错误,我也还是站在鸡蛋一边。正确不正确是由别人决定的,或是由时间和历史决定的。假如小说家站在高墙一边写作——不管出于何种理由——那个作家又有多大价值呢?

那么,这一隐喻到底意味什么呢?在某种情况下它是简单明了的。轰炸机、坦克、火箭、白燐弹、机关枪是坚硬的高墙。被其摧毁、烧毁、击穿的非武装平民是鸡蛋。这是这一隐喻的一个含义。 但不仅仅是这个,还有更深的含义。请这样设想好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分别是一个鸡蛋,是具有无可替代的灵魂和包拢它的脆弱外壳的鸡蛋。我是,你们也是。再假如我们或多或少面对之于每一个人的坚硬的高墙。高墙有个名称,叫作体制(System)。体制本应是保护我们的,而它有时候却自行其是地杀害我们和让我们杀人,冷酷地、高效地、而且系统性地(Systematiclly)。 我写小说的理由,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让个人灵魂的尊严浮现出来,将光线投在上面。经常投以光线,敲响警钟,以免我们的灵魂被体制纠缠和贬损。这正是故事的职责,对此我深信不疑。不断试图通过写生与死的故事、写爱的故事来让人哭泣、让人惧怕、让人欢笑,以此证明每个灵魂的无可替代性--这就是小说家的工作。我们为此而日复一日地认真编造故事。

应该体谅弱者的痛苦。

教育部把学生特殊学习阶段的分数当作个人隐私来保护,肯定是有理由的。

教师对于那些要求在群里公布所有成绩的家长应当晓之以理。也应该照顾所有的家长的情绪和感受。

成绩在群里公布后,可能有的家长很得意,有的家长觉得平常,有的家长受不了。

应该体谅弱者的痛苦。

尤其是做老班主任(所有老师都该有一颗柔软的心)的。更有这样一份责任。

也应该有这样一份人道主义的精神。

更应该有依法从教的明智。

否则如果出了事儿,只能自己为自己埋单。

作为家长,如果存在比的心理,绝大多数人得到的是悲哀。就是能考上清华北大哈佛哥伦比亚,行行业业顶尖人才就那么几个。“首x”只有一个。

比比家长本身,很多人要买隐身衣,找地缝了。

每个小孩儿都会享有自己的生命。愿做麻雀的就安于檐前庭院,原作紫燕的就奋飞追逐春天。还有的根本不需要翅膀,做个蜗牛也能快乐一生。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世界丰富多样,五彩斑斓。

有个同事曾经讲过一个真实的经历,有一天中午在食堂打饭,结果卡里的钱不够了。周围又没有同事,很是尴尬。有以前教的学生还不好意思去借。“老师我有。”正当窘迫的时候,有个同学走到付款机前拍上了自己的卡。

同事一看是去年教过的一个学生。因为学习很不好,坐后排,一年里同事几乎没跟他说过几句话。即使说过,大概也没说过几句好话。

同事说自己没有好好的教过人家,感到很惭愧。

上个周末放学,有个同学很亲切地喊“语文老师”。回头,见也是我去年教过的一个学生。他的成绩是几乎每次算分各科老师都希望被割掉的那个。

我当时感到很温暖。

生活就是如此,给世界带来光明的,大多是因为他们的心灵,而不仅仅是学识。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他的善意。

学校和老师,甚至整个教育界,整个世界,所有希望生活幸福的人,都应该用爱去点燃爱。而不是用私利去分割世界,压抑心灵,摧残生命。更何况用如此单一的标准。

比起分数,我更爱那些善良有德的孩子。这是第一的要素。


佳思佑玩语文


这种家长真的值得人家欣赏。我记得2016年我去重点中学交流的时候,当时是利用云盘把每天晚上抽查学生的一些资料拍成相片放进去,让家长自己去查。后来,当云盘都纷纷倒闭的时候,我用不了了,就拼命的想办法。我曾经提过一个建议说能不能在家长群把他们的默写的那个情况用图片形式发上去。有个别家长是非常欢迎的。但是马上又有个别家长强烈反对。表明了就是怕伤害孩子的自尊。我就很奇怪他们什么东西都要照顾孩子的自尊。照顾孩子的自尊是要有限度的,成绩能考多少分就算多少分,应该让他们知道。小孩子都是这样子,你什么都要维护他的尊严,他就整天给你讲人权,讲私隐,上完政治课,他们就要跟其他科的老师讲人权,讲道理。这一点真的不能宠。发个成绩都要说伤害他的自尊,这事太扯谈了。

不过为了避开那些野蛮的家长,我劝你还是不要在家长群里面发学生的成绩。


中小学英语精修


我儿子小学六年,从来就知道自己的成绩不知道别人的成绩,那过的是开开心心。初中三年每天都是考试,老师们都会把全班成绩发到群里,那过的是度日如年。所以小学老师就不要把成绩发群里,让孩子过早的在意分数,小学阶段注重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分数并不能代表什么;初中就不一样了,孩子大了就应该了解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中考比高考更重要。在此祝贺今年的中考学子取得优异成绩!儿子加油💪!


开心就好妹洋洋


教育部三令五申不允许公布成绩,即使家长再怎么恳求,班主任都不能踩这个雷,因为要求公布成绩的只是部分家长,关于公布成绩,有一个家长不同意都不能心存侥幸。

我每接手一个新班都会跟家长说明白一点,老师家长之间必须有彼此的联系方式,如果孩子特别需要家长配合管理,我会主动给家长打电话,如果没有一般不会主动打电话告知情况,那么家长想了解也可以经常给我打电话沟通一下。

我教数学,班主任。之前有一个学生家长我特别欣赏,他儿子在班里一直前三名,除了书写差,偶尔马虎,基本上没有缺点了。她每周至少给我打两次电话,关于上课态度,关于做题认真程度,哪一天书写又不认真了,以及错题原因……这只是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当然对于这个学生,我们都没有有过过多的唠叨,这个我在刚开始就跟家长说了,你可以详细了解,但不要过多干涉,孩子容易逆反。我对于这个学生,如果是他累计两天书写差,我会在他作业本上提醒,如果第三天没有好转,0-9的数字田字格写半张,连续三周,这个由他母亲监督,我负责检查。感觉很有效果,半年书写提升不少,而且还是能保持住的那种。

每一个班级里都有不用说很自觉的追着老师交流的家长,也有老师死命倒贴但依然爱答不理的家长,所以作为老师不能对每个学生的成绩都一个态度,有的家长喜欢知道,有的家长讨厌。其实我觉得吧,中小学生也可以像大学一样,每个学生有一个账号,可以查孩子的成绩,违规违纪记录,这样个人查询别人也不会知道,不是很好吗?


莞尔手工坊


做过一个学期的助教,只不过是大学生不是中小学生,但是大家应该都懂:这个年龄段的人的自尊特别重要,也还是会有攀比心。强调一点:我带的班学风特别好,大学了还是以学习为绝对核心。

学期开始,我强调了由点到、期末考试和平时作业构成。学期末考完,我在教务系统里面公布了每个人的分数,每个人的班上和年级排名和总人数。

但是每个人只能查到自己的分数和排名,其他的都不知道。

单次作业里面,我每次都提前说了,我会选择前三名的成绩的同学单独课后辅导,变成文章发出来。前三名我选好的文章我会念出来(记名),说清楚到底是思路还是方式方法,还是分析,还是选题等因素,并且挑出前十的典型(匿名)对比到底是哪一点没做好。每个人的作业分数也是自己知道,有疑惑的单独找我解构。

点到就不说了,都懂。

这么做的坏处就是,我很累,基本上我把本科又犁了一遍,但是我觉得这是个老师该做的,好处就是没有人对我有意见,都觉得我很公平,并且促进了她们的学习氛围,供参考。


鲜嫩的五道杠


我觉得可以发,但是只发部分,不完全发。

每次考完试,家长们都是一样的心理,总想着知道自己孩子的成绩在班里到底如何?

今年期末考试,为了孩子的成绩,也是费了一番周折。我们几个家长想方设法搞到自己家孩子成绩,又私下里打听班里其他学生成绩,然后还要算算自己家孩子的排名。其中一个家长还给孩子们弄了个大致排名,把自己弄好的表格在我们几个家长之间传看,我们才大致明白了自己孩子在班里的排名。搞得跟地下工作者一样!

对于部分家长的要求,我觉得班主任可以考虑,为了不打击学习成绩差的同学,班主任可以不完全把所有学生的成绩都发在班级群里,可以把班里前十或者前二十名的成绩发在群里。一般一个班级前一二十名的同学比较固定,家长们心里也都有个数,看看别人的成绩,也就明白了自己孩子在班里的大致名次,同时比较一下自己的孩子差在哪里?下一步孩子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

部分成绩照顾全体,不伤害成绩差的学生的自尊心,也让家长心里有个数,自己的孩子差在哪里?可以拿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作为标杆,向成绩好的同学学习。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我是一名有一儿一女的宝妈,毕业于教育类专业。曾经的中学教师,喜欢读书,喜欢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路上,我们一路携手,共同成长。

余争的世界


我是一名初三的班主任,每次考试成绩我都在家长群里发,而且是自从有微信以来,每年都这样做,而且家长们都很支持我,不但考试成绩发,平常默写,该表扬的,该重默的都在群里发。家长们之所以支持我,我认为是因为我从不挖苦成绩差的同学,反而花更多的精力帮助他们进步。例如我会在群里分批用语音开家长会,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我会把默写题目发在群里,让不合格的同学家长写完作业给孩子重新默写一遍,也发到群里,我晚上在群里批阅反馈,等等……我觉得把和家长单独私信的时间省下来做真正能帮助孩子的事情更有意义,每年我带的班级学生老师家长特别和谐,成绩也名列前茅。但话又说回来,我怎么做,毕竟法律不允许,你再尽职尽责也不能阻止家长也意见,甚至去告你,之所以我这些年能平安无事,而且声望很高,我还是要衷心感谢我的学生家长们[握手][握手][握手]


用户1186148287096


看了问题我才发现国内的教育政策和10年前比变化了很多,记得10年前我在高中当老师的时候,家长会一定是要说成绩的,而且还根据成绩分过重点班,把成绩好的学生集中弄两个班,配备相对好的师资。就算在当时这样做好像教育局也是不允许,至少不提倡的。

作为家长说实话一定是希望知道自己孩子在班级的位置,第几名,名称考试这个名次有没有变动,提高了还是下降了,不公布成绩真的就失去了方向,所以我觉得可以隐去姓名把成绩公布出来,最起码知道自己的成绩也就知道了在班级的位置。

不过在德国学校也不允许公布成绩,德国每个学期会有一次家长会,和国内不同的是,老师分别约家长到学校面谈,这2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和老师一对一沟通。但是和国内的微信群相比,还是微信更方便,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好好利用


莱茵河畔金荔枝


说一下我身边的教学实际情况。

我所在学校是一所小城市第二中学,这所学校的生源并不是很好,大部分都是做小生意和打工人家的孩子,家中有卖菜的,卖小食品的,开小吃店的,开小饭馆的,在工地打工的等,总之从总体来看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都不是很高。孩子的学习习惯都很差,基本上大部分的家长都顾不上孩子的学习!

有一次在我所教的班级发生一件事情。班里有一个男孩子习惯特别差,什么课基本上都不听,上课各种小动作,老师说了之后,他会有所收敛,但是一会就又不行了,你在上面讲课,他就在下面玩自己的,他也不特别大声喧哗,但就是不听讲,坐不住,小动作不断和别的同学时不时得讲讲话!

老师在上面讲课,看到他这种行为,屡教不改之后确实很头疼很烦,可是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给家长打过电话之后,他妈妈的答复就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说也说了,打的孩子疼的满地打滚,但孩子就是这样,她也没有办法了!

有一次,英语老师在班级进行了一次小测验考试,这个男孩子考完试以后没有交卷子,英语老师在考完试以后把测试成绩登分以后都发到班级微信群里了,这个孩子因为没有卷子,老师就没有登他的分,因为已经习以为常了,老师基本上已经放弃了。


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她的母亲突然就在群里面发起飙了。说他们家的孩子成绩是差,可是再差也应该有个分数,怎么连分数都没有,老师这摆明了就是欺负他们家孩子。家长的这些话让老师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英语老师给他妈妈解释了一大堆,可是越描越黑,好像她就认定了老师就是歧视他们家孩子,看不起他们家孩子,真的让人很无语。

以上这个例子,只是把成绩发到家长群里面以后,所引起的一些反应。事实求是的说,学校和教育局一直要求成绩不应该发到家长群里面,可是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每次的测验成绩基本上都是发到家长群里面的。因为不这样做,像我们学校的孩子大部分都不会把成绩给家长看,家长也很难关注到孩子的学习情况。当发布到群里面以后,大部分家长无论孩子的成绩好坏,都一般不会在群里面跟老师作对或埋怨老师,有的只是家长会跟老师私聊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如何改善的方法措施等。而且在实际中,大部分家长也是希望老师公布孩子的成绩,以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的。

但是从教育本身来看,公布成绩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好处在于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家校合作共抓孩子的成绩。坏处则在于对于成绩较差的孩子,会一次次的在家长和老师面前失去学习的自尊,时间久了就无所谓了,自暴自弃了。

也曾想过不将孩子的考试成绩发到班级群里。也曾将考试不及格的孩子成绩打了马赛克,然后发到群里。

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教育局要学校出成绩,学校也让各个班出成绩,最后的重担只能还是落到孩子身上,将成绩发布到群里面,归根结底还是希望引起孩子和家长的重视,以此来提高班级成绩。可是在实际中往往欲速则不达,反而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好。


中学教之道


看了这么多意见,我就根据自己的情况说一下我的看法吧,我孩子现在还在幼儿园,没有到需要看成绩的时候,但是我也是从小考到大的,我记忆里,小学的时候,每次考完以后,老师会发一张成绩单,这个成绩单只有自己的名字,还有老师的评语,没有别的同学的成绩,但是我自己在班上的名次,我自己基本知道,因为我会关心周围同学的分数,比我考的好的基本能知道,每次老师也会让家长在那个成绩单上面签名字,写一些期望啥的。初中的时候,每次期末也会发一张成绩单,只有自己的分数和老师的评语,但是还会有另一张大的成绩排名的单子,我们从这张单子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排名,其实每次我爸爸妈妈都只看我的成绩和名次,别的孩子很少看,也就是其实他们关心的是我的成绩分数和在班上的位置,基本不关心谁考的比我好啥的,不过初中我一直班上是第一名,也没有啥好比的。高中的时候,每次月考都会发一张很大排了班上名次和全校名次以及理科名次的成绩单,每次也是拿回去签字,我爸爸妈妈也只看我名次有没有升降,不会看别人孩子的成绩,而我也只关心比我成绩好的那几个考试的具体成绩,那个时候我住的地方很多是认识的,也有很多和我同龄的孩子,但是我爸爸妈妈从来也没有去就成绩问东问西,可能也是因为这样,在我眼中看来,成绩单这东西没有那么重要,只是一个时间段自己学习的一个总结和检验。

但是现在经常看到一些新闻,为了成绩单这个事情弄的老师和家长之间很多矛盾,我觉得老师和家长在孩子学习这件事上面应该是同一战线,而不是对立战线。既然国家已经出了明文规定禁止发成绩排名这样的成绩单,我们家长就应该配合老师的工作,其实要想知道自己孩子在班上的排名,方法很多,比如直接问自己孩子,哪些孩子比他分数高啊,大概自己在班上多少名次啊。我觉得只要是好好学习的孩子,这些问题他自己就会想办法去弄明白,根本不需要家长教吧。如果本来孩子自己就不太看重成绩,家长自己瞎担心也不会有积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