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電影的奇蹟


以前看電影,總喜歡看快節奏的,勁爆的,有戲劇衝突的,有裸露鏡頭的。典型如好萊塢大片。


後來看電影,總喜歡看慢慢吞吞的,有藝術性的,更接近生活的,就像是枝裕和那樣的電影。


是枝裕和的電影就像一塊輕羹,吃起來對味蕾的挑逗不大,但是慢慢嚼,就會有一股淡淡的甜味於舌根處散發清香,以至於會越嚼越香,到後來會愛不釋手,會上癮。


是枝裕和。電影的奇蹟

是枝裕和


在是枝裕和的電影《奇蹟》裡,航一的外公多年之後,仍然不能忘懷兒時的一種家鄉甜品——輕羹,於是重新制作。


輕羹用山藥、白砂糖和米粉製作而成。


航一要赴與弟弟的約會,他刻意帶去了外公做的輕羹,目的就是希望能以輕羹為紐帶,串連起他和弟弟的兄弟情感。


弟弟龍之介吃過後,哥哥航一問味道怎樣,弟弟回答道:味道淡淡的。


航一聽過後,自言自語說:起先我也這麼覺得,可是後來越嚼越香。


是枝裕和。電影的奇蹟

以前的我,在電影面前就是弟弟,總感覺如是枝裕和一般的電影導演太悶,其人悶,其電影悶。若要將其電影比作食物的話,那隻能是味道淡淡的事食物。


這樣的導演,在日本有是枝裕和,有小津安二郎,北野武有時候也會拍慢慢吞吞的電影,如《菊次郎的夏天》。


在中國有楊德昌,有侯孝賢,有賈樟柯。還有畢贛,還有章明。


在歐洲有侯麥,有博格曼,有塔科夫斯基等。


後來的我,在電影面前成了哥哥,喜歡看以前最為討厭的大悶片。


因為起先我覺得那些大悶片味道淡淡的,可是後來竟然越嚼越香,甚至嚼起來一度有哽咽之感,以至於難免會熱淚盈眶。


是枝裕和。電影的奇蹟


是枝裕和的電影,就像一杯清茶,起先喝起來只是覺得味道淡淡的,甚至有點苦澀,有點無趣。


多年後再喝,竟然會覺得越喝越香,甜味於舌根處散發清香,終於你會愛上這種淡淡的甜香。


起先覺得味道淡淡的,可是後來竟然越嚼越香,這就是我愛是枝裕和的電影的緣故。


電影《奇蹟》是為了慶祝日本JR(日本鐵路集團)博多到鹿兒島中央的九州新幹線全線通車的命題之作,於2011年在日本上映。


是枝裕和。電影的奇蹟


命題之作,在創作上往往會受到諸多方面的影響和制約,作品瑕疵眾多不一而足,劇情生硬散落,主旨模糊語焉不詳。


是枝裕和卻能另闢蹊徑,從兒童的視角出發,完成了這部優秀的命題作文。


哥哥航一和弟弟龍之介,因父母離異而分居南北兩地。航一和母親生活在外婆家,龍之介跟隨落魄潦倒玩音樂的父親生活。


電影中的奇蹟有這樣一個說法,在小孩子們周圍流傳。貫通鹿兒島和博德的九州島新幹線即將全線開通,開通那天,從博德南下的飛燕號和從鹿兒島北上的櫻花號首次交錯而過的瞬間將會發生奇蹟,據說那是時速高達260公里的交錯,會產生巨大的能量,目擊這一刻的人當場許下願望,日後必將夠實現。


是枝裕和。電影的奇蹟

航一的願望是全家四口能夠重新在一起生活,可是弟弟的願望卻不是這樣,起先弟弟甚至不願去看火車,因為他過得很快樂,在學校有好朋友,在家自己種蔬菜水果,爸爸也喜歡他。


在朋友的勸說下,龍之介和朋友一起去和航一會和,共同許下願望。


一群孩子在老師的幫助下,裝病逃學,在外公外婆的幫助下到了火車交錯的地點,看到了火車交錯,許下了願望。


是枝裕和。電影的奇蹟


童真時代的願望大多簡單直接,他們對生活有足夠大的勇氣與希望。


想當棒球手,想當演員,想一家人團聚,想更會畫畫,想跑得更快,想讓寵物狗復活,想爸爸不再賭博。


然而塞上牛羊空許約,願望許下也就許下了,是枝裕和並沒有給一個心想事成的結局,現實比願望殘酷得多。


生活仍在繼續,孩子仍在成長,一排排鐵軌鋪向遙遠的遠方,奇蹟沒有發生,或許已經發生了。


這就是是枝裕和的電影,有著淡淡的味道的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