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书法作品有哪些基本章法?

小筑的竹


问题:创作书法作品有哪些基本章法?

章法是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称“大章法”。习惯上又称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为“小章法”。这样看书法中的章法所涉及的面是很广的,如作品的款式、笔法的运用、字群的排列、线条和墨色、行间留白、上下款文措辞以及如何用印等方方面面。如此众多的内容,要想一下子安排得十全十美恐怕难以做到。另外,不同款式的书法作品(如中堂、条幅、对联、横匾、手卷、横幅、扇面等),也有不同的章法要求。所以,这里要总结的是最基本的章法要求,主要针对刚开始创作的书法爱好者。

书法章法的法则可归纳为:因字定纸,四周留边;自上而下,由右至左;首字统领,天头并齐;字避雷同,形气贯通;字大款小,字古款今;款前印后,印不过三。

因字定纸,四周留边:写多大的字,写多少字,要与纸的大小相适应;四周留边是指纸的四周都要留点白边,留白是为了便于裁边,为了通畅美观。

自上而下,由左至右:这里指的是书写顺序,自上而下作为字序,由右至左作为行序。

首字统领,天头并齐:作品开头第一个字,就好比排头兵,整个队伍的所有士兵都要以他为准;天头并齐,是指每行的头一个字并齐,不能高低错落,没有规矩。

字避雷同,行气贯通:同一幅作品中的字应在字形上作些变化,特别是相同的字必须要加以变化,不能雷同;每行字的重心应相对,基本在同一直线上,这样才能行气贯通。

字大款小,字古款今:正文的字应大于款字,不可喧宾夺主;字古款今,落款的字从汉字发展上讲,要比主体的字时代近一些,一般说,篆、隶书落款可用楷、行、草书;楷书落款可用行、草书;行书落款可用草书、行书。

款前印后,印不过三:在章法上有“印不过三”之说,就是说在一幅作品上不能超过三方印。

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部分也有基本章法要求。

正文是要写的主要内容,是作品的主体,书写需符合识读序列。行列布白方法大致有三种形式:有行有列法,通篇竖成行、横成列,是最严整的序列样式,其特点是整齐、大方、匀称和清晰,给人一种整齐美;有行无列法:简单地说,就是竖成行、横无列的布局形式,这种分布注意的是行气的贯通而有活力;无行无列法:就是指作品的分间布白纵不成行,横不成列,上下左右,错落有致,浑然天成。



题款是正文之外的说明性文字。包括象正文题目,出处,书写的时间、地点,书写者的姓名、字号、斋号,所赠对象的称呼、姓名等等;这些内容并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写上,题款内容的多少要视作品的具体需要而定;题款的内容有的写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写在正文后面,叫下款;象所赠对象的姓名,称呼这样的内容应该写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

书法作品中所盖的印章,从内容来分,有名号章和闲章;从所盖的位置来看,有迎首章和押脚章。盖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盖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叫押脚章。印章在书法作品中主要起点缀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过多,一般是一至三方为宜。

正文、题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三大有机构成部分。在创作时,必须统筹安排,使三者构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


我就是竹韵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书法创作要紧跟时代书风,章法布局要满格布局,主要突出节奏感,突出美感,突出艺术性和观赏性。书法作品的传统章法最常用的,亦可借鉴之。

上图为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这幅书法作品既有上款,也有下款。

第一,书法创作,什么都可以变,唯独笔法不能变。

无论用什么书体进行书法创作,用笔一定要恪守所用书体的书写法则,笔法不能变!笔法变了,创作就失败了。

上图为张继的隶书作品,章法布局很独特!

第二,用心经营好“一张纸”。

书法创作实际上就是经营一张纸。古人说,意在笔先者胜,意在笔后者败。根据时代书风的要求,首先要满格布局,作品四周不要留白太多,正常情况下,四周留白应在5cm至10cm之间。正文可书在落款处,落款也书在正文中。其次,字的大小、高低、挺卧、宽窄,均可变;笔画的粗细、灵活度、筋、力,亦可变;其三,用墨可变。要在自然书写状态下创作,墨段表现要明显,不要写一笔、或写一个字蘸一次墨,更不要描字。在书法创作时,一定要把墨的浓、淡、干、湿、焦(枯)发挥到极致,让墨变在书法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四,注重作品落款。落款中的书体是有讲究的,篆书作品可用章草、今草或行书落款。隶书作品最好用章草落款。章草作品可用章草或今草落款。今草作品须用今草落款,最好不要章草和行书落款。大草作品须用大草落款。楷书作品可用行书落款。行书作品亦可用行书落款。作品中加盖印章不宜多,重点要考虑作品的和谐、观赏性,以及呼应关系。启首印可加可不加,若加,一枚足矣,加多了,就画蛇添足了。落款印可加盖一枚,也可加盖两枚,白文在上,朱文在下,两印之间的距离相隔一个印章大小的距离即可。闲章可加可不加。根据章法需要,作品落穷款也是可以的。

上图为解小青书法作品。这幅作品落的就是穷款。




需要说明的是,作品形式是作品形式,章法是章法,二者不可混淆。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书法创作的基本章法,传统的有中堂、对联、条幅、横幅、斗方、册页、扇面等多种形式,这些章法又可以派生出很多新的喜闻乐见的样式来。下面逐一说明:


1、中堂

这是传统基本章法之一,一般篇幅比较大,多为四尺整纸、六尺整纸,采用竖式结构,现在也有尺幅较小的,适应现在居家小空间的装饰,称为小中堂。中堂的基本形式付下图:

2、对联

对联是老百姓见得最广的书法形式,左右相对,右为上联,左为下联;对联除了传统的贴在门扉上之外,也可以装裱以后两两相对悬挂在书房,也可以挂在中堂的两边。对联的基本章法如下图:


3、条幅

条幅为竖式、窄长,通常为四尺对开、六尺对开,条幅与中堂的区别就是,条幅没有中堂那么宽,约为一半。条幅这种形式又可以写成规格相等的四条、六条、八条,则称为四条屏、六条屏、八条屏。条幅的基本形式如下图:



4、横幅

横幅跟条幅有点类似,但是条幅是竖式,横幅是横式,通常为四尺对开、六尺对开,。条幅如果长度进一步延伸,则成为手卷。横幅的基本式样如下图:



5、扇面

扇面最初是在扇子上写字作画,后来将宣纸裁剪成空白扇面形式,演变成一种章法,写的时候需要灵活处理,适合写轻巧的字,不可写很粗壮的字。扇面也可以将几幅同时装裱在一起,成为连缀扇面。扇面基本形式如下图:


6、斗方

章法上将正方形或者接近正方形的幅式,称为斗方。这种形式现代居家装饰用的越来越多,通常装裱以后配框,具有现代感。在现代展览中,通常将几个斗方装裱在一起,形成连缀形式。

7、册页

册页类似于书本的形式,将长卷折叠成一面一面,这种形式常用来写手札、诗文、日志等,现在也有装裱好的空白册页,买回来直接在上面写字即可,非常方便。册页形式如下图:



传统书法章法基本就是以上形式,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基于传统,不断探索,推成出新。

现代展览中有很多好的章法形式,可以借鉴。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章法,即针对书法作品的编排布局,是每个书友都必须掌握的技能,犹如建造房子,你拥有了各种技能之后还要利用装饰装修技能来美化。章法,在书法中九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笔者多年书写经验,大概总结了关于书法章法的知识(不够详尽,敬请各位书友和好友补充指教):

一、大小章法之分:大章法讲究的是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的布局安排,大致分为三种:纵有行横有列,规规矩矩,犹如棋盘,基本存在于真书(即楷书)、篆隶之中;纵有行横无列,错落参差,潇洒从容,基本应用于行书或者行草书创作;纵无行横无列,这种讲究的是自由挥洒但又符合法度,草书,特别是狂草罪适合。而小章法说的是字与字之间的配合,具体有大小向背远近粗细等等,王羲之是这方面的高手。处理得好,真的是小空间有大乾坤;

 

二、根据书法风格分类:书法形式发展至今,大概分为篆(具体分大小篆)隶楷行草这五种,具体创作的时候是需要有不一样的安排的。根据第一类的说明,大致有交叉的地方。比如篆隶楷章法用的是大章法中的纵有行横有列,行书用的是纵有行横无列的章法,草书用的是纵无行横无列的章法;

三、根据书法作品形式来分,有横幅竖幅等需要用到不同的章法,基本做到参差错落就大体不错,横幅的长卷需要用到潇洒典雅的笔法来写比较有意思,榜书的就需要外拓型的笔法,更加有气势。竖幅我觉得黔首和收尾最主要,保证大体的布局合理;

四、根据内容来分类:大概就是有的三个部分:正文、落款、印章。前面三类都注意好了,这四类基本就能掌握。



二凯书法


书法,包括笔法、字法、墨法、章法。

一、什么是章法

书法章法的意义应是书法作品全篇的布局形势,以及结构组成的普遍规律。

从古人有关章法的理论不难看出,书法中的章法既有对整体、全局的观照,又有对 具体、局部的观照;既是对笔法、墨法、字法的形态、空间、组合等进行局部处理,同时还 要采用一定的美学原理加以组合构成;既要注意局部,又要关注整体;既要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审美风格。




二、章法的构成

1、结构组成

章法包括正文、落款、钤印、纸张幅式四个方面。其中,纸张幅式包括纸张类型和幅式类型。

2、技法组成

从技法的层面看,章法包括以下要素:笔法、字法、墨法和行列法。


其中,行列法是对所书内容的行列安排,包括:纵有行,横有列;纵有行,横无列;纵无行,横无列。

三、常用幅式的章法

1、横向的幅式

包括横幅、手卷、册页等,此类幅式在视觉上为横向取势,上下空间受限,应注重各种关系的左右对比。

书写中应注意加强纵向的变化,每行纵向宜加长,充分利用纵向的每一角落,只有这样才可以与横势对应对等。

而在横向上,则应该加强用笔、用墨以及点线组合的节奏变化,甚至可以分段进行变化,层层推进,通过不断的节奏 变换,调节视觉的疲劳,引人入胜。

2、纵向的幅式

包括条幅、中堂、对联等。此类幅式在视觉上为竖向取势,左右横向的空间没有纵向的空间开阔。

书写中应该加大横向的变化,注重字法的左右摆动,空间的左右呼应和补白,在画面的视觉中心位置应加大节奏对比和空间变化,左右上下四角也应形成变化和呼应。


3、方形的幅式

主要有斗方,是外于横幅和条幅之间的幅式。由于其形制为方形,其正文表现不能太过平稳方正,应在四角或者边线寻求变化和突破。

在空间变化和用笔、用 墨、结字变化上加强对比,避免出现对称、均 衡的感觉。同时对于落款的位置、大小也应更加用心,注重与正文的协调和呼应。

4、圆形的幅式

其章法的要点在于正确处理边角和中心的关系。圆形的幅式由于形状的特殊,故而正文的书写不宜完全依照圆形书写,应注重内形的变化,与外形成对比。

传统圆形的幅式主要是扇面,扇面有团扇和折扇两种。

团扇章法处理方法:一般多以四边破正圆,外圆则内方,遵循以势破形的原则。

折扇顶部宽,底部紧,为使其平衡,应注意底部在用笔、结体、墨法上尽量实,而顶部且反之。且宜采用一行长、一行短的形式。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书法作品的章法,指的是布局。布局的章法,应根据纸面来进行布局。


现在最多的格式是四字条屏。有题上下款的,也有只题下款的。题款的字体最好用行书,不要用篆隶楷等正书。如果正文写的是行,草书,用正书来题款便有主次颠倒了。

唐诗宋词这一类的作品,字数不多,行书切忌排列齐整,草书自不必说。正书横成行,竖成列,是最好的布局。大字的布局相对来讲比较好解决,最难的是小品。小品的式样多,字数也较多。小品的样式如圆形,扇面,芭蕉扇形,鸭蛋形,双圆形,方形等,而以小楷扇面最难。



小楷扇面的书写,先要计算好字数,它的格式为一行长,一行短。最容易出错的是短行。短行一般二至六字,所以在写扇面时一定不要分神。其次是圆形。要把字写正在圆里,第一行最为关键。最好用尺子量对好再写。圆形的布局可以随着圆形布局,也可以纸圆字方布局。


书法布局的章法没有固定的模式,随着创作的增加,布局章法的经验就会丰富。采用的手段也就越多。没有哪一个方法是必须要这样或那样的。


子衿书法


字法包括结字,结体、体势,结字组成体势,结体侧重于结构的取势意图、以形造势,以势取形,结体取势所呈现共性对章法总体形态有影响。

笔法指用笔的中锋、侧锋、方笔、圆笔,提按顿挫等。笔意与笔势对章法节奏变化有直接影响。

墨法即是局部字行及到点画的宿、破、焦、积、浓、淡、渇的具体墨色运用,也是虚实疏密前后空间的布局关系。

另外不同款式的作品也有不同章法要求,一般传统有中堂、条幅、手卷,扇面等。一幅作品整体的空间关系与前后组织就是章法,在空间范围营造意境是书法形式的基本语言。

个人愚见,仅供大家参考。





巩庆喜工笔画馆


我所理解的章法:章法,通俗的说,就是字与行的局部组织法和整体篇章的组织法。整体组织法是局部组织法的总和,整体组织法大于局部组织法。

把整体组织法按现代语言理解成整体设计,则更为贴切。

篆书、隶书、楷书的章法不难,只有幅式的不同。

重要举例说明行草书的章法。

一、大章法

即整体组织法,也就是大章法。即总体设计。

1.在行草书中,笔法,墨法,结构,章法四法,是从属关系。章法是第一性的,墨法,字法,笔法是第二性的。

2.章法是阴阳相对的。主要体现在有形的字和无形的余白上。现代书法理论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生发,同等重要的。请看下图

米芾《临沂使君帖》

八大山人行书册页局部


二、小章法

即局部组织法。

1.字形的对比变化,字距,字组和行矩的设计安排

上图是王羲之《二谢帖》,字的大小,长短,正斜,轻重,字与字的间矩,字组的长短安排,行矩的疏密,变化多端而不露痕迹。使人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

字组的概念是近几年才被书法理论界提出来的。就是说,字的大小和笔画的粗细基本一致,成组成行,或者两个以上的字连续书写,就叫字组。字组在《二谢帖》中的体现,十分直观明显。

古代经典行草书作品,无不表现字组在章法中的调节作用。

2.块面和画眼(主要的表现和次要的衬托,轻重对比关系的展示)

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跋》

怀素《过钟帖》

王献之《委曲帖》局部

上面三图,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跋》可以看出明显的块面对比关系。怀素《过钟帖》第三,第四行和其余几行的轻重大小对比,既是不同的块面,同时明显加大加粗的字组,也是画眼。王献之《委曲帖》第三行的委曲二字,更是最清楚不过的画眼。

三、章法与幅式

到当代,书法的幅式已经非常丰富。因幅式不同,章法的设计安排也完全不同。学习和练习章法,不能有幅式书写训练上的盲点。限于篇幅,无法一一说明。以下列举基本幅式名称:

长卷,横幅,册页,扇面,条幅,中堂,对联,屏条,斗方,圆光,小品


王铎扇面

“快乐书法营”专注于书法结构与造型的研究和探索。独持己见,不随俗说,不迷信权威,以事实为依据,以自己的独立判断解析方面的各种课题。杜绝讲故事,杜绝弄玄虚,杜绝口水文,为喜欢书法的朋友们奉献绝招干货,是我的终极追求。

著有《二王行书结构与造型原理》,《颜真卿行书结构与造型原理》,米芾《行书结构与造型原理》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快乐书法营


这里单独谈谈行书章法中的布白:

一,纵有行、横有列。多用于行楷书。和楷书章法相似,如李邕《云麾将军碑》。书法劲健,端庄肃穆。

二,纵横无格章法。如傳山草书。穿插避让,错落有致。字距行距紧凑如"乱石铺路″。这种章法错落变化风格,注重情感发泄。



三,纵有行、横无列章法中的字距行距较密。如颜真卿《祭侄文稿》。这样布白是为了彰显字的内部结构宽博大气。


四,纵有行,横无列章法中的行距字距较大的如弘一法师作品,显得空灵脱俗。疏落清雅。

五,纵有行,横无列章法中的行距大,字距小的如张瑞图书法作品。迂回盘绕,飞动奇险。中轴线为曲线形。是连绵式风格。

书法作品中的章法是形成书法风格的因素之一。通过几种行书章法的分析,了解到章法的变化对书法风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在书写作品时,根据对作品风格的要求灵活应用。



神韵轩书法


所谓章法,;不是孤立的字,是字与字之间的联系,与整体之联系。在楷书的一类属于正书等,章法此较单纯,与字的本身一祥,就是横平竖直,其排列框架也是方正,属于静态的表现,是美学的初级表现,真正能夠体现生命动态的是行书草书。动,类似老子讲的,有无相生,长短相较,高下湘:倾……这可以说,事物在话动变化中所体现的状态,音乐是音符,流动中高低、长短、快慢等的变化,与之相应的书法,它的韵律很接近音乐或舞蹈,也就是说,在运笔直写的书写中,一样讲究字与字在运笔连带中的大小、长短、疏客、浓淡,以及跳脱飞白…

但书法是直写连带转笔,并非像外文那样从左向右横向圈转。只是有一点,在书法从上向下直写时,无论如何变化,每字不能离开中线,否则。就破坏了章法。

这大概是构成书法作品基本章法要素,可是不是掌握了它,所出的作品是千篇一律,正如掌握音符韵律,可以创作各种悦耳动听的歌曲一样,而书法也类似如此,可以写出来赏心悦目的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