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如何抱住了5常席位的?

觉皇jiao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通过继承的方式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是得到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的。

苏联解体后,除了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之外,其他十几个国家聚到一起开了个会,他们最终达成了以下共识:

首先就是前苏联的国际义务和权利由俄罗斯联邦全部继承,同时苏联的600亿美元外债都打包给俄罗斯负责偿还。

作为继承苏联的国际地位的体现,大家一致同意由俄罗斯联邦继承联合国安理会的苏联席位。

在此基础上,俄罗斯以联合国成员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身份加入联合国,而在前苏联时期就在联合国拥有席位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则作为联合国成员国加入联合国,其他国家则按照新国家的程序加入联合国。

苏联解体后,苏联的财产、武器等等,在哪个国家就归哪个,但是核武器必须全部送往俄罗斯。

大家在前苏联的基础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大家本着合作共赢的态度继续友好合作。

而联合国安理会的态度也是积极支持俄罗斯继承苏联的地位,不然,安理会会遇到有史以来最大的法律危机。

首先,安理会几个国家当时一致认为:让一个全球面积最大、人口过亿、拥有与美国并肩的核武库的国家游走于联合国安理会之外是不太合适的,也是很不安全的。

苏联和东欧的剧变使得整个西方社会欢欣鼓舞,“历史终结论”的论调充斥着整个星球,作为几十年冷战的最终胜利方,美国和英法等国也有意拉拢摇摇欲坠的俄罗斯,“赠送个安理会席位”实在是个不花钱的顺水推舟的大人情。

至于俄罗斯拥有安理会席位的程序,如果让俄罗斯以重新加入联合国再继承安理会席位的方式获得,那就意味着大家都默认了这个常任理事国是可以加入的,这将给蠢蠢欲动印度德国巴西日本等国以法律程序上的口实,所以,为了避免造成法律危机,安理会几个常任理事国同意俄罗斯以继承苏联席位的方式加入安理会。

而俄罗斯作为一个最近几百年一直蓬勃发展的世界大国,在世界舞台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即使在苏联时期,西方人在私下里也习惯称呼苏联人为俄国人,从沙俄帝国—苏联—俄罗斯联邦,对于世界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国际法主体,只不过换了个名字罢了,俄罗斯就是苏联,苏联就是俄罗斯。


云中史记


俄罗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承继于苏联!
(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的中枢行政机构由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组成,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5年10月24日,来自世界各洲的50多个国家在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圣弗朗西斯科签署《联合国宪章》并成立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标志着现代国际秩序的形成!

(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主要通用语言!其中阿拉伯语主要适用于中东和北非而西班牙语的使用范围除西班牙外在拉丁美洲被广泛应用!)

联合国的前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两者均是由战胜国主导成立的国际组织,1945年苏联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身份同英、法、美、中四国一同被认定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体与核心部分继承了苏联在国际社会中需要履行的职责与义务,承认苏联时期对外关系和国际条约,同时也获得了苏联享有的国际地位包括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


(联合国现成员以包括世界上所有主权国家,此外能获得联合国成员国地位也是一些谋求独立的地区的终极夙愿!)

事实上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最初的席位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共和国、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中华民国,五国在二战中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了法西斯政权对世界人民的迫害,五常的合法席位是维持联合国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石。五常之一的中华民国早在1949年败退台湾,国之根本以沦丧,新中国的成立拯救了满目苍痍的中华大地,使饱受战乱的中华儿女重获新生并与广大的亚非拉美人民一道共同构筑和平世界,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与会各国的支持下恢复在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严格要求各主权国家恪守‘’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1991年俄罗斯取代苏联,至此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为俄罗斯联邦、美利坚合众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法兰西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都为反法西斯的胜利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两国的合法席位毋庸置疑!


前程HAN


俄罗斯是如何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

众所周知联合国现在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分别是: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联合国是二战之后在美国的牵头领导和发起下,由世界各国自发组织的这么一个国际合作组织……



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和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得胜利中做出了重大牺牲和重要贡献。所以这五个国家,自然成为了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

那么,俄罗斯是怎样取代苏联成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呢?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苏联内部出现了问题,再加上欧美西方国家势力的介入。苏联这个有众多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在短时间内迅速土崩瓦解、分裂解体为15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苏联这一名词从此退出了世界历史舞台。


当时的俄罗斯不仅继承了苏联大部分的领土、人口、经济体系、军工力量……而且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影响力、和当时对独联体的号召力同时继承了下来。那么苏联在联合国的影响力及地位,同样也就被俄罗斯取代了。俄罗斯取代了苏联自然成为了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的一位……


水煮老牛慢火炖


俄罗斯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靠的是实力继承,重要的是实力。同样分裂的南斯拉夫,米洛舍维奇重组后建立了包括两个前南斯拉夫的共和国的南联盟,但不能得到美国控制的联合国承认,联合国拒不承认南联盟为南斯拉夫的合法继承者,不能直接取得原南斯拉夫在联合国的席位,要求南联盟以新成立的国家身份重新申请联合国席位,南联盟不同样,所以南联盟一直就不是联合国会员国。本来南斯拉夫有六个共和国,4个独立后,剩下的南联盟理应拥有原有席位,但美国就是不承认,说南联盟和那4个新独立国家都是新国家,不是创始会员国,都要重新申请会员国身份。而俄罗斯相比起南联盟更不配继承席位了,原有15个共和国分成15个国家,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算新国家了,南联盟至少还有两个共和国组成还有原南斯拉夫的形式,但南联盟就是不被承认。俄罗斯因为是协议散伙的,继承了原苏联大部分军事实力,实力强,所以美国不敢不承认俄罗斯有继承权,常任理事国是由传统加实力组成的,如果俄罗斯实力和乌克兰一样,美国也会宣布俄罗斯没有资格继承原苏联席位的。


海中岩haha


俄罗斯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原因有两点,一是在承担了前苏联几乎所有债务等责任之后成为其继承者因此理所当然的位列五常之一,二是国际社会难以把一个可以和美国媲美的核大国排除在五常之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的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除了法国外都是在二战时期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中国、美国、苏联和英国以及被友情拉入的法国就成为许多国家都梦寐以求的五常国家了,而现在的日本等国家是多么渴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不得。


虽然说法国由第四共和国变成了第五共和国可是事实上美英法三国政权都没有发生更迭因此一直占据五常席位没有变,而我们中国则因为政权更迭中国人民共和国最终取代中华民国占据了五常席位,但是这只是谁在联合国有中国代表权的改变并不涉及继承问题,因为无论是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属于是一个中国下的政权。

而俄罗斯的情况就和上面这四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一样了,尽管俄罗斯是前苏联最重要的加盟国属于其一部分,而且苏联继承自历史上的沙俄帝国和俄罗斯一脉相承,但是俄罗斯并不是苏联的唯一继承者因此不能完全等同于苏联,所以俄罗斯必须和其它前苏联加盟国争夺苏联的权利。


然而天下没有白费的午餐想要获得苏联的权利也就意味着必须承担它义务,而除了俄罗斯外显然没有其它前苏联加盟国可以扛起替苏联偿还负债等义务,于是在俄罗斯承担起替前苏联偿还国际债务等义务的时候,作为对等自然也就获得了安理会常人理事国等国际权利了。

当然俄罗斯之所以能够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有着和美国相媲美的核武器,毕竟在国际上从古至今都是需要靠实力说话的,如果俄罗斯没有实力的话就算其加倍承担前苏联的义务也不可能获得五常席位。


而有了庞大核武库作为后盾的俄罗斯自然在许多国际事务上都有话语权,因此如果把俄罗斯排除在五常之外的话无疑会很麻烦,因为在许多国际事务上俄罗斯如果不配合的话都会比较难办,所以考虑到这一点其它常任理事国实在是难以阻止俄罗斯在愿意承担责任的情况下继承苏联的安理会席位。


执斧谈史说事


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正式成立。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

联合国”这一名称最初是由美国总统罗斯福设想出来的,并推举在二战中的五大战胜国为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最重要权力之一就是一票否决权,即安理会就非程序问题投票表决时,只要一个常任理事国不同意,决议就不能通过。

这一非凡的权利当年是由苏联的斯大林坚持的......二战之后,形成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在五大常任理事国中,资本主义国家占大多数(当时中国国民党也是)。

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一国否决权,美、英、法就会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对付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囯家苏联。雅尔达会议上丘吉尔就狡猾地说:“战后大国不主宰世界,不控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是为这个么?”。

而苏联的斯大林元帅是具有独特工作作风的,他主宰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这就决定他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果断....在雅尔达会议争辨到最后,斯大林用烟斗有力的敲了敲桌面说:“我认为,任何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有义务明智地运用他们可尊敬的人民所赋予他们的权力。那么,大国就应该在任何问题上有否决权,哪怕一个大国”。

面对斯大林强硬的态度,可以想见苏联是不能容忍任人宰割的.....罗斯福想了一下,最后敲定一个折衷方案,决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除了对程序问题之外的一切问题,均可行使否决权。换言之,一个常任理事国,不能用否决权来阻止安理会讨论问题,但它可以行使否决权阻止安理会采取行动。

所以,除非你违背联合国宪章,或某一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弃权,否则只要有一理事国反对,在联合国框架内的决议都不能通过....




杰地妙玩


联合国在创建时主要依靠美、苏、英、中、法的力量,因此也就有了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安排。俄罗斯的成立来源于苏联的解体,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体国家,在苏联解体时继承了苏联的整体权力,也就是说俄罗斯就是一个缩小版的苏联,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也就自然的由俄罗斯进行了继承。

当年苏联解体后,实力最强的就是俄罗斯、乌克兰与哈萨克斯坦,这三个国家都拥有较多的核武器,如果当时有强有力的领导人来主政,苏联遗留下来的常任理事国席位的权力分配还真的很难说。只不过在当时混乱的情况之下,除了俄罗斯之外,其它的国家都没有什么大国情怀,只是想着独立后的好日子,根本不考虑其它的东西。

俄罗斯几乎在没有悬念的情况下继承了苏联的衣钵,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也顺利的落到了俄罗斯的头上,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权力,同样也继承了苏联以前的义务。美国在这一过程中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庞大的苏联核武库必须由一个强势而又听话的国家来掌控,而俄罗斯在当时是非常符合这一条件的。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苏联原来的圈子里非常的强势,没有那个加盟共和国敢在根本性问题上和叶利钦讨价还价,同时叶利钦和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的关系还十分亲密。

在如此情势下,由俄罗斯来掌控苏联遗留下来的一切还是非常合适的,最起码不会造成核武库管理的混乱,造成世界性的核危机。有了美国的支持,俄罗斯获得苏联的常任理事国席位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其它分裂出来的俄罗斯小兄弟只要能够得到些美国援助,在当时还是非常开心的。


异域边缘


联合国建立的初衷是基于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妥善解决地区冲突的宗旨,共同相互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在世界秩序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些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兴起下,联合国的权威屡屡受到挑战和漠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各国之间的战争已经不是打打杀杀而已,而是关系这各个方面,会产生很多难以控制的风险,尤其是随着原子能的开发和军事利用,之后的每一次战争基本都是人类在末日边缘的游戏,所以建立一个国际性的事务管理机构是必要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成立的“国际联盟”的基础上,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布了《联合国家宣言》,为联合国的建立增添了基础,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联合国宪章》诞生,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截止目前共有193个成员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是美利坚合众国、俄罗斯联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法兰西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则上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

而俄罗斯联邦的席位之前是未解体的苏联占有,有很多人说俄罗斯联邦只是继承了苏联的席位,但我觉得的这不是简简单单的继承,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说明:

一、国际人格的继承

虽然当时的苏联解体为众多新国家,当时苏联的国际人格并没有丧失,而是有俄罗斯联邦继承,俄罗斯也继承了前苏联签订的国际条约,当然包括《联合国宪章》,享受前苏联的条约权力并承担了有关的义务。

从苏联解体形成的众多新国家中,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本来就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而俄罗斯继承苏联的联合国席位也得到了绝大多数新国家的统一。而在1991年12月21日独立国家联合体国际首脑理事会也做出了《关于参加联合国问题的决定》宣布:联合国国家支持俄罗斯继承苏联在联合国中的成员国地位,其他前苏联国家也相继发表了声明。

二、大国的担当

虽然苏联解体之后有些新国家由于自身利益的需要纷纷倒向西方世界,严重威胁和俄罗斯的地缘政治,但是俄罗斯联邦作为欧亚大陆上的大国,其在地区各项事务中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就因为有着这样的国际社会责任和担当,俄罗斯继承苏联的联合国席位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也最整个世界的格局平衡起到了不和磨灭的作用。

我觉的只要各个国家摒弃偏见,世界和平发展才是人类社会应该共同追求的目标!


历史中简堂西域鹰眼


联合国的前身是二战中的反法西斯同盟国:1942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向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建议将原来的二战盟国改为联合国并将其作为战后协调国际关系的世界性组织。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家国际组织大会。代表们起草了有111个条款的《宪章》,该宪章草案于6月25日在旧金山歌剧院获得全票通过。次日代表们在退伍军人战争纪念堂的赫伯斯特剧院签署了宪章。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下设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等相关的职能机构,其中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军事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安理会的成员由5个常任理事国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事实上早在一战后人们就曾设计出国际联盟(简称国联)这一协调国际关系的组织,然而鉴于国联因为缺乏军队武力而未能在制止二战爆发的问题上发挥多大功效,作为二战战胜方的同盟国阵营(尤其是美、苏两个战后崛起的超级大国)开始探索成立一个更强有力的国际组织来预防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作为战后综合国力最强的美、苏两国在设计联合国的蓝图时就考虑到要增强联合国的武装力量以实现其维和职能,这时大国的实力就突显出来了。按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理念:联合国应该设立常任理事国,由世界上的主要大国充任。由于这些大国担当了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所以享有一项小国所不具备的特权——一票否决权即当联合国决议不利于自身时常任理事国只要投出一张反对票,即使其它国家全赞成都无法通过。

但在关于具体由哪些国家充任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美、苏之间的意见并不一致:首先美、苏作为二战的主要参战国,也是当时全世界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这两国必定入围常任理事国。但美国为了在联合国事务中对苏联形成优势,希望将自己的盟友英国和中国也拉入常任理事国行列。苏联对英国入常并无太大意见,毕竟美、苏、英三国早已召开过多次事关战后国际格局的会议,但对当时由蒋介石统治的中国苏联其实并不买账,英国其实也不大瞧得上中国。客观的说当时的中国的确并不强大,也难怪人家不拿咱们当回事。这时美国站出来表态了:苏联和英国站在本国立场上过于强调欧洲战场了,但在太平洋战场上和日军激战过的美国太了解中国的抗战对同盟国的胜利有何等重大的意义,亚洲也应该有自己的联合国代表。美国这一定调其实就是完全为中国量身打造的:虽然这时的中国刚经历战乱,国力并不强大,但要在亚洲国家中选出联合国代表还有比中国更合适的吗?本来按罗斯福总统的设计由美、苏、英、中四国充任常任理事国就足够了,而这四国也都是为二战的胜利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国家。然而此时正处于国力衰退期的英国却并不甘心仅仅扮演美、苏小弟的角色,然而英国此时的国力早已大不如前,根本无力和美、苏抗衡,于是英国希望拉拢欧洲大陆的国家形成美、苏之外的第三极。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坚持让法国也充任常任理事国,最终形成了美、苏、英、中、法五个联合国常任理事。此时联合国五常中的中国是蒋介石统治下的中华民国,仅仅四年之后中国内战结束,新中国成立。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势力在联合国排挤新中国,导致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长期被台湾当局占据,直到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恢复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席次。

1991年9月6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由此开启了苏联解体的历史序幕。同年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签署了他的最后一道总统令:辞去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将武装部队和“核按钮”的控制权移交给叶利钦。当晚19时戈尔巴乔夫在总统办公室面对摄像机向全国和全世界发表了辞去苏联总统职务的讲话:“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形成的局势,我停止自己作为苏联总统职务的活动”。讲话结束后的19时20分戈尔巴乔夫把“核按钮”通过“独联体”武装力量临时总司令沙波什尼科夫交给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绘有镰刀斧头图案的苏联国旗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旗杆。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与会代表以表决方式通过一项宣言:“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确认,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建立,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和国际法的主体即将停止其存在。”曾作为全世界唯一能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苏联就这样解体了,而各加盟共和国围绕苏联遗产的继承问题随即展开博弈: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作为前苏联领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加盟共和国占据了相当的优势,包括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内的苏联在一切国际组织中地位均由俄罗斯联邦作为唯一继承国,同时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等也由俄罗斯接收。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俄罗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承继于苏联!

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的中枢行政机构由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组成,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5年10月24日,来自世界各洲的50多个国家在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圣弗朗西斯科签署《联合国宪章》并成立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标志着现代国际秩序的形成!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主要通用语言!其中阿拉伯语主要适用于中东和北非而西班牙语的使用范围除西班牙外在拉丁美洲被广泛应用!联合国的前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两者均是由战胜国主导成立的国际组织,1945年苏联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身份同英、法、美、中四国一同被认定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体与核心部分继承了苏联在国际社会中需要履行的职责与义务,承认苏联时期对外关系和国际条约,同时也获得了苏联享有的国际地位包括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

  

联合国现成员以包括世界上所有主权国家,此外能获得联合国成员国地位也是一些谋求独立的地区的终极夙愿!

  事实上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最初的席位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共和国、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中华民国,五国在二战中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了法西斯政权对世界人民的迫害,五常的合法席位是维持联合国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石。五常之一的中华民国早在1949年败退台湾,国之根本以沦丧,新中国的成立拯救了满目苍痍的中华大地,使饱受战乱的中华儿女重获新生并与广大的亚非拉美人民一道共同构筑和平世界,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与会各国的支持下恢复在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严格要求各主权国家恪守‘’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1991年俄罗斯取代苏联,至此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为俄罗斯联邦、美利坚合众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法兰西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都为反法西斯的胜利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两国的合法席位毋庸置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