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十二公民”感想之二:當下反應都是心理活動投射

觀影“十二公民”感想之二:當下反應都是心理活動投射

為何說我們言行都是心理投射

我們都是獨立個體的存在,這個觀點在遇到事情時候每個人的反應可以印證。

比如電影“十二公民”這十二個主角,面對同樣案情,每個人都有不同反映,其中給人印象深刻的有三位:一是推動案情理性發展的檢察官,一是動輒搶話激動不已的出租房主,一是先入為主堅持己見的出租車司機。

可以說,包括那些沉默少語的這些集體成員,無不通過言行表達出自己獨特心理世界的風景,這些外在言行後面不僅僅是這個人心理活動,同時還是這個人的家庭、家族、人格、經歷、三觀等等,可以說,這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這是一個複雜龐大群體構成的獨特個人在表現,在“表演”。

舉例作為主角之一的出租車司機吧。他語言犀利,愛憎分明,上來就堅決贊同富二代有罪,因為他的三觀是“孩子就要聽老子的”,哪怕這個老子是遺棄了孩子的酒鬼、賭棍、無賴,因為是孩子生父,孩子就要服從長輩,與生父吵鬧爭論過,就是大逆不道。為此,加上證人證言,自然確信無疑這個富二代就是殺人犯。

觀影“十二公民”感想之二:當下反應都是心理活動投射

是什麼導致強烈投射呢

這是從個人價值觀看出來,個性對於當下事情的深刻影響,也即是我們常說的“投射”。

作為心理學防禦機制的投射,本義是把自己具有的負面評價標籤,比如膽小、罪惡、自卑、弱小、壞人、仇恨、卑鄙等,轉移給自己厭惡的別人,一旦投射轉移給了別人,類似惡人先告狀,認為這些就不是自己所具有的了。

諷刺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是雌雄同株,都是好壞俱全,都共同擁有人類相同基因,所謂的好壞評價完全可以無差別用在任何一個人身上。

當然,一般意義上說,我們正常的看法、判斷、情緒、情感無不通過投射機制展現出來,我們行為後面都有動機與目的,其實這就是投射發揮作用。

影片中隨著案情推理發展,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這個富二代更多可能是無罪的,隨著大家紛紛“棄暗投明”,這個出租車司機依然不改,而且言行更加激烈對抗,這又是為了什麼?

最後他自己解開了自己深藏內心的傷疤,那個一觸即痛的創傷,就是不良的親子關係。打了青春期的孩子一頓後,這個小時候最為乖巧的兒子,竟然離家出走,6年來毫無音訊,為此他妻離子散,孤單一人。每天起早貪黑的出車,用他自己的話說,都不知道為了什麼!

這就是強烈的情感代入,把自己孩子出走的悲劇情感投射給這個案件中的富二代,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父母無過天無過”,這個信念因為自己孩子離家出走的悲傷而強化。

也因此,當我們間接體驗了這種強烈的情感代入後,也就理解且同情這個人的獨立特行,與眾不同,而且為他祈禱,為他祝福。

觀影“十二公民”感想之二:當下反應都是心理活動投射


誰該為現狀問題負責呢

再繼續推論,導致這個出租車司機人格特徵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他父母責任。

心理學理論證實,一個人小時候親子關係直接導致這個人人格形成,進而發展為成人後獨特人際交往模式,以及處理事情的模式。

可是,就此僅僅責備他的父母就公平嗎,也不可以。

因為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好的,只是能力水平有限罷了,這源自父母的父母只給夠他她們這些。很多父母,看似教育孩子不夠好,關係模式不好,可就他們所處時代、環境、經歷、能力等等而言,他們已經儘可能提供足夠好的條件“教育”孩子了。

這又是心理的特色,心理不是我們“認為”如何,而是當事人“認為”是什麼。

再繼續向前推理,導致個體問題的後面還有家族。

問題是,我們即便能就此追究下去,就可以解決問題嘛。

還是回到現實吧,小時候無法改變父母,成人後就要自我負責,這就是個體潛能無限的人之本性。

因為,長大成人意味著有了能力優化過去關係,雖然問題主要不是自己導致的,可是解決問題只能依靠自己。

這也是《少有人走的路》開篇所言:“人生苦難重重”。由此給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延遲滿足、自律等。

看到我們言行後面的動機,以及內在心理活動的投射,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更好看懂自己,成長自己,成為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