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十二公民”感想之二:当下反应都是心理活动投射

观影“十二公民”感想之二:当下反应都是心理活动投射

为何说我们言行都是心理投射

我们都是独立个体的存在,这个观点在遇到事情时候每个人的反应可以印证。

比如电影“十二公民”这十二个主角,面对同样案情,每个人都有不同反映,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有三位:一是推动案情理性发展的检察官,一是动辄抢话激动不已的出租房主,一是先入为主坚持己见的出租车司机。

可以说,包括那些沉默少语的这些集体成员,无不通过言行表达出自己独特心理世界的风景,这些外在言行后面不仅仅是这个人心理活动,同时还是这个人的家庭、家族、人格、经历、三观等等,可以说,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是一个复杂庞大群体构成的独特个人在表现,在“表演”。

举例作为主角之一的出租车司机吧。他语言犀利,爱憎分明,上来就坚决赞同富二代有罪,因为他的三观是“孩子就要听老子的”,哪怕这个老子是遗弃了孩子的酒鬼、赌棍、无赖,因为是孩子生父,孩子就要服从长辈,与生父吵闹争论过,就是大逆不道。为此,加上证人证言,自然确信无疑这个富二代就是杀人犯。

观影“十二公民”感想之二:当下反应都是心理活动投射

是什么导致强烈投射呢

这是从个人价值观看出来,个性对于当下事情的深刻影响,也即是我们常说的“投射”。

作为心理学防御机制的投射,本义是把自己具有的负面评价标签,比如胆小、罪恶、自卑、弱小、坏人、仇恨、卑鄙等,转移给自己厌恶的别人,一旦投射转移给了别人,类似恶人先告状,认为这些就不是自己所具有的了。

讽刺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雌雄同株,都是好坏俱全,都共同拥有人类相同基因,所谓的好坏评价完全可以无差别用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当然,一般意义上说,我们正常的看法、判断、情绪、情感无不通过投射机制展现出来,我们行为后面都有动机与目的,其实这就是投射发挥作用。

影片中随着案情推理发展,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这个富二代更多可能是无罪的,随着大家纷纷“弃暗投明”,这个出租车司机依然不改,而且言行更加激烈对抗,这又是为了什么?

最后他自己解开了自己深藏内心的伤疤,那个一触即痛的创伤,就是不良的亲子关系。打了青春期的孩子一顿后,这个小时候最为乖巧的儿子,竟然离家出走,6年来毫无音讯,为此他妻离子散,孤单一人。每天起早贪黑的出车,用他自己的话说,都不知道为了什么!

这就是强烈的情感代入,把自己孩子出走的悲剧情感投射给这个案件中的富二代,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父母无过天无过”,这个信念因为自己孩子离家出走的悲伤而强化。

也因此,当我们间接体验了这种强烈的情感代入后,也就理解且同情这个人的独立特行,与众不同,而且为他祈祷,为他祝福。

观影“十二公民”感想之二:当下反应都是心理活动投射


谁该为现状问题负责呢

再继续推论,导致这个出租车司机人格特征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他父母责任。

心理学理论证实,一个人小时候亲子关系直接导致这个人人格形成,进而发展为成人后独特人际交往模式,以及处理事情的模式。

可是,就此仅仅责备他的父母就公平吗,也不可以。

因为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好的,只是能力水平有限罢了,这源自父母的父母只给够他她们这些。很多父母,看似教育孩子不够好,关系模式不好,可就他们所处时代、环境、经历、能力等等而言,他们已经尽可能提供足够好的条件“教育”孩子了。

这又是心理的特色,心理不是我们“认为”如何,而是当事人“认为”是什么。

再继续向前推理,导致个体问题的后面还有家族。

问题是,我们即便能就此追究下去,就可以解决问题嘛。

还是回到现实吧,小时候无法改变父母,成人后就要自我负责,这就是个体潜能无限的人之本性。

因为,长大成人意味着有了能力优化过去关系,虽然问题主要不是自己导致的,可是解决问题只能依靠自己。

这也是《少有人走的路》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由此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延迟满足、自律等。

看到我们言行后面的动机,以及内在心理活动的投射,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更好看懂自己,成长自己,成为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