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十年前有專家說地球上的石油只夠人類用二十年,現在有的專家說石油還夠用二十年?

Yinzhifeng214039463


二十年前有專家說地球上的石油只夠人類用二十年,現在有的專家說石油還夠用二十年,石油為什麼越用越多?

事實上,地球上的石油永遠不可能被開採完,只會因為某些地區的石油開採難度大,開採成本高,而選擇其他替代能源。恐怕你是等不到石油枯竭的那一天呢,或許你的孫子一輩能等到,那些宣揚石油枯竭論,鼓吹電動汽車的也省省吧,誇大事實,販賣焦慮而已。

石油為什麼越採越多?

1914年,美國礦務局預測,本國的石油儲量只能用10年;1926年,聯邦石油保護部門估計美國石油的供應量只能再維持7年;1939年,內政部說石油能用13年,12年後改口說還能再用13年;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卡特總統說,“下一個10年結束的時候,我們會把全世界所有探明的石油儲量用完。”

結果這些預言一個都沒成真,石油到如今2020年還在使用,並且短時間內還沒有枯竭的跡象。實際上不是石油越用越多,而是我們探明的石油儲量越來越多了,以前的那些預言也不能說錯誤,但是都是基於當時已探明的石油儲量來判斷的,但是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石油被發現,特別是委內瑞拉等國家的大量石油被發現。再加上頁岩油的儲備,全球頁岩油儲量大約在11萬億~13萬億噸之間,遠遠超過目前傳統石油儲量。

但是這還只是個開始,Z44油井是人類目前到達的地底最深點,大約12376米,而地球半徑是6371km,人類到達的最深地底僅僅12km,只相當於地球半徑的不到0.2%,還有大量的石油埋在地底深處等待著科技的發展揭開面紗。

為何總是有人宣揚“石油枯竭論”?

那麼為什麼總是有人宣傳石油枯竭論?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1、限於當時的認知。古代還有天圓地方說,但是那時候的人們深信不疑,所以很多科學預測都限於當時的認知,難以做出準確的判斷。所以我們目前所探明的石油儲量也是不準確的,地球的實際石油儲量要比這多得多。

2、出於政治或經濟利益。還有就是出於各種目的,大肆宣揚“石油枯竭論”,政客為了選票,石油公司為了漲價獲得更多利潤,電動汽車企業為了宣揚電動汽車代表未來,各方都有自己的立場,但是作為消費者,我們要做的便是理性判斷。

雖然石油短期內不會枯竭,但是新能源的發展並不衝突,這完全可以是兩條並行發展的路線,不過,如果以石油即將枯竭為理由,勸你買新能源的,聽聽就行了。


老司機侃侃車兒


我給你講個故事吧,在150年前那個時候,煤炭剛剛應用於工業的時候。當時的一些專家就在呼籲,我們要保護煤炭資源,因為他是地球上不可再生的,用一噸就少一噸。50年以後,當時的專家還是這樣說,又過了50年還是這樣說,直到今天,我們才發現煤炭資源已經被其他能源所替代了。

我親戚就在我們附近的煤礦上班。現在他們的情況是控制產量。所產出來的煤。通過政府引薦賣給附近的發電廠。真實情況的確是這樣。現在我們所依賴的就是石油天然氣。未來可能我們所依賴的是可燃冰或者太陽能等等。

拋出一個觀點吧,這個觀點不是我的原創。是我看其他資料瞭解的,就是說世界上石油永遠也用不完。可能你會覺得詫異,怎麼會,既然是不可再生的,一定會用完的。世界上最後一滴石油一定是在某個實驗室裡面待著,為什麼?因為它已經貴的價值連城了。人們是不可能把它用掉的。

當石油越來越少,價格一路攀升。終於到達了一個臨界點,人們再也承受不了這個價格了。這個時候勢必會有新的能源去代替他,你一定要相信人類的這種創造能力。 我對此是堅信不疑的。

你們覺得呢?


豫小沁


正如題目所言:地球上的石油只夠人類用二十年?這麼多年的過去了,為什麼現在石油資源還可以繼續利用!

對於這一點,主要在於石油是否會枯竭?

通常,我們在課本上學的知識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石油的形成主要是生物的遺骸經過自然界的沉降分解產生的,其產量是有限的,

可以說這種說法沒錯,但是近年來,科學界對於石油是否是不可再生資源提出了質疑,前蘇聯的專家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斐然的,他們提出了石化油學說,石油是由地殼內部的碳生成的。碳在地殼中,以碳氫的形式存在,經過高溫高壓的作用,逐漸形成了石油。只要地球內部的碳沒有枯竭,石油便會源源不斷地被製成。主要證據是在晶基地質不毛之地的第聶伯-頓涅茨盆地發現了數量可觀的石油產量,並且具有可採價值。

同時近年來一些枯竭的石油產地出現“二次填充”現象,也能證明這一點,或許石油資源真的是可再生資源了,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那麼還是地球內部還是有相當可觀的石油儲量的,只是由於現有開採技術不成熟,無法全部開採罷了。

不過我覺得這個問題的最好的解釋方法是經濟學中的供需關係,

老劉學過一點經濟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這個圖中的英文字母代表釋義我就解釋了,暫定這是一個靜態分析模型吧,石油產量和民眾對這個的需求,當S


我是科普老劉,持續創作的科普者


科普老劉


在“經濟學原理”的選修課上,老師提了一個問題:“據統計,現在地球上還有6583000000千加侖的石油,而我們現在每年用掉150000千加侖的石油,那麼我們多長時間會用完呢?”


答案是:永遠也不會用完!


當得到一種商品或資源的成本超過另一種時,人類會自然而然地選擇更經濟和節約的方式來達到目標。


石油也是如此,當人們開採石油的難度達到一定的程度後,另一些能源必然會被選擇並取代石油。這就是經濟規律。 舉個例子,人類最早是用木柴做能源的,但現在不用了,不是木柴用完了,而是煤和石油的綜合成本大大低於木柴所致,人類不是造不出用木柴驅動的汽車而是還沒有到達那一步。


總會有替代資源是讓一種稀缺變另一種稀缺,有可能是電能(通過太陽能、風能轉化)也有可能是核能總之,人們必然會找到一種替代石油的能源。


捌零掌櫃


作為一名地理老師,我從地理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從地理角度來說,二十年前的專家的說法是正確的,現在的專家的說法也是正確的,這並不矛盾。

理由如下:

一、和石油勘探與開採相關的科技水平取得進步

1.勘探技術的進步,使得二十年後發現的石油資源越來越多。

最早的石油勘探技術是鑽井技術,還記得小時候我家對面的山頭上就來了地質隊,他們在山上留下了一個一個的小黑窟窿。後來計算機技術以及地震波在勘探中的運用增多。

地震波分為橫波和縱波,其中縱波能夠在固液氣三態中傳播,且傳播的速度快;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且傳播速度慢。勘探人員可以利用人工模擬的地震波初步探明地下是否有液態。

下圖是當前油氣行業十大技術突破:

2.開採技術的進步,喚醒了沉睡的石油資源

地理學中用資源的蘊藏量表示資源的探明儲量,用可開採量表明表明資源可以被開採的數量。因為開採技術的的限制,一般來說可開採量是小於資源蘊藏量的。

隨著開採技術的進步,原來沉睡的儲量,漸漸的被開採出來,例如,天津大港油田每一年運用新技術可以增加近10萬噸產量。

二、與石油利用相關的技術水平有了提升

1.對石油資源開發利用的技術水平提高,減少了石油資源單位消耗量

隨著可持續發展觀念深入到企業和人們實際行動中,在工業生產中人們採用清潔生產,提倡節能減碳。在生活中遵循循環經濟,變廢為寶,使用紙袋替代石油產品(塑料袋)、對產品採用適度包裝等措施。

人們通過以上措施,提高對石油資源利用的深度和廣度,從而達到減少單位石油消耗量的目的。

這點聽起來很矛盾,但其實並不矛盾。

例如:2019年1月24日,工信部重新制定了全新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以及關於其評價的方法和各種指標的規定,新標根據全球的汽車使用情況來整體的預估了2025年的時候乘用車的平均油耗將在4L左右。

汽車的油耗水平越來越低,也就表明這人們在減少石油消耗量方面越來越努力。

2.新的替代能源的出現,降低石油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

從全球能源消費結構來看,目前仍然是石油居於第一位,煤炭居於第二位。但是全球新能源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今後,石油的能源地位將逐漸下降,有機構預測顯示,到2040年石油佔比有望從現在的70%左右下降到30%左右。與此相對的是天然氣、可燃冰、水能、核能的佔比的提高。

3.全球變暖的倒逼

眾所周知,全球變暖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全球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向空氣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石油正是化石燃料中的一種,二氧化碳又正好是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之一。

全球各地為了緩解全球變暖多次召開氣候大會,在此背景下,用其它清潔能源替代石油逐漸成為了大家的共識,這樣可以進一步降低石油的消耗量,增加石油的使用年限。

4.公眾環保意識的提高

小結:綜上所述,二十年前的專家就當時的技術水平和社會實際做出來的判斷是正確的,二十年後的專家在技術水平提高,社會、國家、公眾意識提高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也是沒有錯的。


關於題主的這個問題,我們進一步思考如下:

技術進步了,資源是不是無限的?我們可以不用考慮資源枯竭的問題?

科技水平會不斷的提高,被我們發現的資源也會越來越多,是不是我們就可以說石油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或者說就算是石油資源沒有了我們也還會有更多的其它“石油”資源。

請注意,我們不能盲目樂觀,資源一定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類在開發資源利用資源的同時就會和環境產生關係,如果

不加以控制,就會出現環境問題,甚至於危害到人類本身

我們來看一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示意圖

從此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人類社會的發展必然需要從環境中獲取資源,如果過度獲取就會導致資源短缺和生態破壞,獲取資源的同時人類社會還會向環境中排放廢棄物,如果過度排放就會導致環境汙染。

結束語:套用政治學科的一句話,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世界,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後專家的觀點都是基於其所處的環境下做出的正確結論。此外,我們在利用資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環境保護。


雷鳴地理


因為人類發現二十年前的理論似乎錯了。

人類是一個非常諷刺的東西。我們對外太空的瞭解已經出了銀河系。但是對地球的瞭解呢?答案是13000米。

前蘇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搞的一項超級工程-科拉超深鑽孔(Кольская сверхглубокая скважина),也叫科拉鑽井,它位於前蘇聯的科拉半島上,此次科學鑽探共開挖了3個井,其中最深的一個達到了12,262米,是當時世界上最深的鑽孔。

而地球直徑呢?12756千米。半徑大約:6000千米。也就是說我們連百分之一都沒有鑽到。

而且這麼一個鑽洞是無法徹底瞭解地球的。

為什麼要先扯這麼一段。跟科學家對石油的認知有關。

二十年以前的科學家認為石油是由大量動物植物屍體埋在地下,然後經過長時間的腐爛,彙集在一起產生的。他們通過計算大約算出來,地球的能源可以用到2038年左右。

但現實非常打臉,世界上各個國家不斷髮現新油田,現在美國都成了石油淨出口國。那麼這個理論是錯的。科學家對地球核心的瞭解還是不夠。題外話:地殼,地幔,地核是不是正確的至今是沒有證明的。

所以石油到底哪裡來?已經成了一個大問題。現在新的理論是石油是地幔部分的一些較輕的物質,通過地殼運動,流到了地殼層。這也解釋了某些枯竭的油田,在廢棄幾十年後,發現石油含量增加的情況。

但經過上一次打臉以後,再也沒有科學家敢直接這麼說,這意味著石油的含量大大超過了人們的預期。而且我們無法知道人類還可以用多久(因為無法觀測到)。這會讓我們其他的為新能源開發帶來不確定因素。如:中國核聚變能源一旦成功。人類現已經發現的核材料,就夠我們使用幾千年了。

於是科學家們就給了一個模糊的概念:從今天起還可以用二十年。到了明天又是:從今天起可以用二十年。二十年,二十年……無止境而已。


鬥天鬥地鬥自己


石油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不可再生資源之一,幾十年來,石油產量一直在穩步增長,能源專家一直在試圖計算人類什麼時候可能會耗盡石油。1970年,就有研究人員認為石油儲量只剩下30年了;到1990年,這一估計上升到40年,石油的產量仍在上升,之前的預測枯竭時間也一直被推遲。

估計可供人類使用的石油數量的困難來自於潛在儲量的不同估計。目前,最常被引用的預測之一來自英國石油公司在2014年世界能源日做出的預測——石油儲量估計為1.688萬億桶,按照目前的產量水平,地球上還有大約53年的石油儲量。

然而,英國石油公司的估計嚴重依賴於已探明儲量,每個國家對已探明儲量的計算方法都不一樣,但這個數字通常代表了石油公司認為可通過現有技術開採出的石油量,同時仍能實現盈利。此前的預測是基於石油儲量已經完全被探明,但這種預測明顯是錯誤的,因為石油產量和探明儲量都在持續增長。並且,地球上實際存在的石油量遠遠大於我們目前認為可以開採的石油量。如果鑽探技術能夠提高到開採難度較大的石油在經濟上變得可行,比如頁岩油,那麼我們可能還有更長時間的石油儲量。

上圖來自美國能源情報署的圖表,可以直觀地瞭解地球上的石油儲量。

另外,我們仍然在發現大量的石油礦藏。2016年11月,美國地質調查局宣佈發現了美國最大的未開採石油儲量,估計擁有200億桶石油,儲量比北美迄今為止最大的油田在過去43年裡的石油產量還高。

然而,石油發現正在放緩。事實上,國際能源署的最新數據顯示,傳統石油勘探投資已降至7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被視為未來全球供應關鍵組成部分的海上石油行業的新活動尤其疲弱,2016年,在所有被批准的石油開採中,只有13%是離岸資源,而在過去15年裡,這一比例平均超過40%。

關於石油到底還能用多久,在能源專家和石油公司之間,仍然存在著辯論。但可以肯定的是,石油越來越難開採,這反映在不斷上漲的油價上。石油價格影響範圍廣泛,影響公路、航空和航運,並導致大米和小麥等主食等大宗商品價格飆升。


科學閏土


世界上的石油儲備量是有限的,而人類對於石油的需求是無限的,只要人類有需要石油的一天,那麼世界上的石油總會有耗盡的那一天,只不過這一天到底是哪一天,現在還是沒有定論的。

20年前,有專家根據地球上已經勘探出來的總的石油儲備量以及人類消耗石油的速度,得出了地球上的石油只夠人類使用20年的結論,時過境遷,又有專家說地球上的石油只夠使用幾十年了。那麼過去的20年算得了什麼,專家說的話看來並不可信是吧,而這似乎意味著地球上的石油還可以供人類使用很多年,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20年前跟今天當然不可同日而語,在這過去的20年間,一定是不斷有新的油田被發現,人類已經探明的石油總儲量也是一定在逐步攀升的,而石油儲量一旦發生了變化,那麼石油還有多少年能夠耗盡也是一直在變化之中的。我們都知道石油以及天然氣都是化石燃料,也是不可再生資源,一旦消耗了之後,短期之內大自然無法重新將其製造出來,所以一旦石油耗盡,我們就真的沒有石油了。

早在20年前,就有說法稱,地球上當前的油氣資源,可能只能夠維持20年左右的時間,然而20年過去了,又是一個20年,其實這並不是專家學者或者是油氣大亨們故意藏著掖著以好抬高油價,而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導致原來很多很難被發現以及很難被開採的原油變得可以開採了,比如說曾經很多認為已經枯竭了的油田,現在又有75%恢復生產了。



前一段時間美國就宣佈了一個重大的好消息,那就是他們剛剛發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油田,而這個油田位於德克薩斯州,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連片油氣田,而這個新石油田被認為可以開採出463億桶石油,281億萬立方英尺天然氣,帶來的經濟效益達到數萬億美元。美國可以發現大油田,其它的國家一樣可以發現大油田,而隨著不斷有油田被發現,世界上的石油可以供人類使用的時間就越來越長了。當然了,還是那句話,石油總有用完的那一天,所以尋找新的替代能源也是刻不容緩。


鏡像科普


可以從兩方面來解釋這個問題,首先,目前人類並不是在所有區域都能進行油氣勘探的,在新區域是可能發現新油氣藏的,比如海洋,這些區域隨著勘探技術的進步是可能發現新油氣藏的,是對儲量認識的補充。

其次,石油儲量是分級的,廣泛資源量並不足以支撐開採,從資源量到預測儲量再到探明儲量再到可採儲量再到實際採出量都是有一定比例的,和最終產量最相關的是探明儲量與實際採出量的比例,也就是採收率(可採儲量=探明儲量*採收率),以前計算的儲量是根據當時開採水平計算的,即是說,在當時條件下,低丰度油氣藏是可能達不到儲量標準的,但是後期技術發展就可以有經濟效益了,這樣可採儲量就提高了。比較典型的例子是蘇里格氣田,這是一個低丰度氣藏,雖然總體儲量很高,但是極難開採。如果按照以前的工藝,採收率是極低的,採取壓裂技術以後,可開採程度大大增加,有了經濟效益,一年總產量能達到上百億方天然氣。當然還有現在比較火爆的頁岩氣,也是開採技術發展的結果。因為中國油氣資源的貧乏,所以很多油田都是在採收率上面下功夫,想盡辦法提高產量。但是這也不夠國內的需求增長,所以才需要從國外進口油氣。總體油氣資源是在不斷消耗的,這是毋庸置疑的,現在還有油氣資源使用,那是勘探開發技術的進步,而不是所謂的自動再生。


cambrian


關於石油危機首先提出一個最大的bug,那就是其不可再生性,個人持懷疑態度。

基於以上,個人認為,磚家所計算的石油儲量指的是已知、探明、可開採的那部分吧,雖然石油的形成周期很長,且不斷被消耗,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它也在不斷生成,所以石油的消耗和生成速率關係以及最終儲量其實是個變量,最後別忘了,“磚家”被打臉的例子比比皆是,希望大家見怪不怪,莫要圍觀,散了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